简聊巴学园

<h3><font color="#010101">&nbsp;&nbsp;</font></h3> <h5><font color="#333333">&nbsp; &nbsp; 挺有意思的一件事,我从一位小学老师那借阅了《窗边的小豆豆》一书,才读到“好,就这样吧!你就是这个学校的学生啦!”,我便跑新华书店买了一本属于自己的《窗边的小豆豆》。我想:读一遍,是不够的。它应该成为教育者的参考书。</font></h5> <h5><font color="#333333">&nbsp; &nbsp; 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总有那么一两个“刺头儿”或“傻儿”,会让人或“敬而远之”或“避之不及”或“放任自流”甚至“放弃治疗”......,每每想到此处,心中便隐隐作痛。上电车之前,小豆豆就是这么一个“窗边族”.....</font></h5> <h5>&nbsp; &nbsp; 直到步入巴学园,见到小林宗校长........</h5> 小林宗校长 <h5>&nbsp; &nbsp; 毋庸置疑,小林宗校长是最受学生喜爱的校长。以至于作者以专著予以纪念。她的成长离不开深谙教育之道、尊重孩子成长的小林宗作校长。正是小林校长独特的教育方式,把巴学园变成了孩子们的天堂,让小豆豆们健康发展,让“窗边族”在巴学园里无忧无虑尽情地成长,享受孩提时代的美好,奠基人生的幸福。</h5><p><br></p><p><br></p> 有趣的电车 <h5><p>&nbsp; &nbsp; 就在上周,我和一群同事聊起学校社团。有一同事,在一新建学校,学校暂时只招收了一个级的学生,约300名左右,大小活动社团12个,全校20余名教师全部安排到各社团担任带团指导老师,全校160余名学校很“幸运”的分别被安排在各个社团。每周一练习,每月一小汇报,每学期一大汇报,同事告诉我,老师们都疲于应付,于是,开始发动家长,参与其中出出成果。挺有意思的“出出成果”.........</p><p><font color="#b06fbb">&nbsp; &nbsp; <u>一般的学校里,如果第一节课是语文就上语文,第二节课是算术就上算术,都是按照课程表的顺序上课的,但巴学院却完全不是这样。<br>在第一节课开始的时候,由女老师把当天课程表上全部课程的问题都满满地写在黑板上,然后对学生们说:“好,就从你自己喜欢的那个题开始作吧!”<br>所以,不管是语文也好,算术也好,学生们都是按自己的爱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喜欢作文的孩子在写作文。坐在后面的孩子爱好物理,就点燃酒精灯,把烧瓶烧得咕嘟咕嘟地往上直冒泡儿,或者又把什么东西引爆了。这种情形在每个教室里都能看到。这种上课的方式,对于老师来说,是了解学生的最好方法,因为随着年级的升高,老师就能清楚地掌握每个孩子的兴趣、特点、思考问题的方法以及他们的个性。</u></font><br></p><p><font color="#333333">&nbsp; &nbsp; 再往前一段时间,大约是在去年的这个时候,全县各校在积极筹备校园文化建设,因工作原因,走了四十几所学校, 我跟这些学校的校长就“校园文化”和“学校社团活动”有过交流分享。我始终会问到他们一个问题:社团是主学科(以小学为例:语数英)之外的吗?社团是自愿参加的吗?社团能覆盖所有的学生吗?</font></p><p><font color="#333333">&nbsp; &nbsp; 以我的愚见,诸如语、数、英这类既然已经被大家或被所谓制度视为“主重学科”,不得挤占使用的课堂,是没有必要再立社团的,毕竟学生在繁重的题海中,兴趣已经失衡,再之,学习时间已经“过长”学习内容已经“过深”学习要求已经“超纲”(不好意思,牢骚又起)。这是一,其二,既然是因创校园文化而创的校园社团,是不是每个人都应该受到校园内文化的熏陶?此谓教育公平。其三,既然是社团,不是主重,是不是应该考虑学生的兴趣和意愿? 就好比“榴莲”,爱者视若珍宝,不喜其味者见而远之,非要他们吃下去,恐怕只会增加他们对“榴莲”的厌恶之情。</font></p><p><font color="#333333">提了这么多年的素质教育,不应该只顾空谈,不应该只是汇报材料里精彩绝伦的文字再配上几张神采飞扬的图片。</font></p></h5> 味道 <h5>&nbsp; &nbsp; “山的味道、海的味道”是一种教育智慧。 午餐讲究营养均衡,吃饭讲究细嚼慢咽,这些都是非常科学的。小林校长没有给孩子们讲这些大道理,而是用“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和《饭前歌》,就让每个孩子都学会了科学的饮食方法!</h5> 后记 <h5><p>&nbsp; &nbsp; 教育的本质或者说本来面目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p><p>我想也许就是小林先生这样想方设法的保护孩子的向上、向善、向好的“人之初”的品性吧。正是小林老师的期待与耐心,使得在“巴学园“里生活学习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的成长并在成年后有所建树.</p><p>教育是慢的艺术,他需要教育工作者有慢的心态和慢的能力.努力去淡化当今社会急功近利的办学思想.也希望我们的教师能从书中得些启发,深刻反思我们的教育行为,多一些耐心,多一些鼓励,多一些信心给孩子,让孩子们在自由宽松的和谐的氛围中自由自在的发展,那该有多好呀!</p></h5> 关于此文 <h5>&nbsp; &nbsp; 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阅读体验,非常感谢担当者活动推荐本书,我从来都不是一个能主动阅读的人,理由很简单也很大同,那就是“太忙”,并长期借用“工作之忙”作为借口解释了很多自己没有做到或没有做好的事。事实上,当下的老师们确实太累,做着太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重要”工作,实属无奈,纷纷表示想学分身之术。我从接到要写体会至今,确实每日奔波于各项各类工作,难有周末,难有自己的时间,就不一一细述。这本书,我是利用每天睡前半小时阅读时间(强迫自己,虽然时长不长)看完的,书中诸多场景与教育细节,读时深有体会,放下时又经不起忙碌的冲击,而导致个中感悟慢慢淡化,这就是我前面提到,学习与成长需要慢慢来。因此,匆忙之中,从杂乱思绪里,提出一两点较为深刻的体会与众君交流,奈何,才疏学浅,文笔粗陋,所言不当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指教。&nbsp; (7月29日晚)</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