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桥沟风光(二)

天涯

<h3>“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五月份群山郁郁葱葱、翠色欲流。深山密林景正美!趁着天还不太热,周末和驴友们一起再次进入梓桥沟,一路直奔那让人“相思回味”的三道峡,期待着发现更美更好的风景。</h3> <h3>“无限风光在险峰。”登山要到人迹罕至处。梓桥沟的最美风景在三道峡内,梓桥沟三道峡一道更比一道美,从响水洞往上进入头道峡爬了一个小坡,看到了一段奇怪的海枯石烂景观。河床上一滴水也没有,只有一个个大大小小干枯的石头凸拥挤在河床上。上下河里都有水,这里的水去哪儿了?无疑是通过地下暗河流到响水洞去了。至于响水洞的水时大时小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脑子笨是怎么也想不出来。下面这张图片是进入头道峡干枯的河床上边的第1个小瀑布。<br></h3> <h3>出峡口突然视野开阔了,虽然不宽但小路两边有平整的农田,有的种有小麦、土豆、蔬菜;有的土地荒芜十分可惜。有四五户人家大多关门上锁。移民搬迁到回龙镇搬迁点居住了。只有头道峡的的尽头有两位老人家默默的守护着赖以生存的家园。</h3> <h3>进入二道峡就杳无人烟了,峡道也是逼窄的,峡内草木葳蕤、满目苍翠、植被茂密、空气清新、天然氧吧、让人心旷神怡,欢呼雀跃,山间小路时而平坦,时而翻山越岭,时而跨越小溪。最美的是瀑布众多,美轮美奂!</h3> <h3>又是一处五彩池</h3> <h3>到午饭饭点了,午餐还算丰富有鸡蛋水果黄瓜、烤馒头、烧包谷,包谷是在去年带我们上黑龙洞去的小赵家拿的,因为小赵家有位双目失明的老太太,我上来时给老太太带了点零食,恰逢他家头一天搬了很多包谷,让我们挑了些嫩的背上,而且又是花米子,烤熟啦那味道真是一绝。“人间至味是清欢”,野外能享用这样的美食真幸福。</h3> <h3>苦竹棍穿上大馒头放在火仔上慢慢烤成两面金黄,大家有没有觉得垂涎三尺呢?😀</h3> <h3>森林防火人人有责,临走前彻底扑灭火源至关重要。并带走所有的生活垃圾。</h3> <h3>在翻越一座小岭时,耳边水声轰鸣,附近一定有一个很大的瀑布,可是左顾右盼上下翻越踏破铁鞋,经过千辛万苦才找到了下面这个大瀑布,真可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大家都很兴奋拍个照留个念。</h3> <h3>这处瀑布很特别,下面是一个四五平米并不算深的水潭,水潭的斜上方有一斜形的石槽,一股清泉从石槽内“一泻千里”,这么罕见美丽的景观,无论怎么艰难也要爬到跟前零距离的触摸一下,美美的看上一眼又一眼。摆个pose拍个美照。</h3> <h3>遗憾的是夏季的时候可能只走过二道峡,担心天黑不能回来,就半途而废返回了。山顶上的灯盏窝,光头山上百亩草甸让人魂牵梦绕,总想着有朝一日有机会一睹芳容。十月份就又上去了,下面这张图是登三道峡。</h3> <h3>小岭岭上有一大树红透了的苦梨子,一地落红,树上也有,味道甜甜的真好吃。翻过小岭,小路上横绑着几根木头栏杆,有村民把牛羊散养在上边山上。到处是牛脚印和牛粪。</h3> <h3>再往上走进入次原始森林区,绿树成荫,隐天蔽日,有很多古树,水虽然小了但小瀑布还有,风景独好。</h3> <h3>奇怪的是也没有水,却有一道彩虹围绕在树干旁。</h3> <h3>马上要到山顶了,发现时间不早了万般无奈又得原路返回了。</h3> <h3>这是我们走到的最后一站,山顶近在咫尺却不能去空留遗憾。“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遗憾是常态,光头山、灯盏窝,百亩草甸后会无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