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据泌阳县《文化志》记载:付庄提线木偶戏相传有200余年历史。泌阳县付庄乡小河村杨林中等人少年时代跟随老师吕十一(已故)学习提偶戏,传承至今。</h3><h3>提线木偶戏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戏剧形式,19世纪中叶才得到充分发展。在简单的提线木偶中,腿、手、肩和耳以及脊骨底部各缚绳一根,通过从上空提线操纵或藉缚在控制器上的细线操纵木偶形体,有些提线木偶几乎能模仿人和动物的所有动作。</h3><h3><br></h3> <h3>2015年冬,杨林中演出的风雪路上</h3> <h3>乡亲们等待演出</h3> <h3>2007年拍摄于泌阳盘古山庙会</h3> <h3>数十年来,付庄提偶戏经常在周边乡镇举行节庆活动、香客许愿还愿、婚丧嫁娶等民间活动时进行表演。不知走过了多少风雪路。杨林中擅长各类民间戏曲,属多才多艺的民间艺人。演出提偶戏时要有舞台背景,表演者在背景后手提木偶在舞台上表演各种动作,其题材绝大多数侧重于表现历史人物的风云际会。除元、清两朝外,对各朝代的历史生活几乎都有所反映。<br></h3> <h3>2007年3月盘古山庙会的演出</h3> <h3>亲手制作绘画木偶</h3> <h3>2014年5月杨林中收的第一位学徒来自西平县的陈帅威,18岁的他跪拜老师。</h3> <h3>风雪无阻学艺人</h3> <h3>人偶由桐木制造,约有0.5米高左右,每个人偶的头、脚、手均有细线相连,表演时采用各种民间乐器,目前能表演的完整剧目有三十多个。常演的剧目有《桃园结义》、《辕门斩子》、《五关斩将》、《大闹天宫》、《诸葛亮吊孝》等,</h3><h3>付庄提偶戏在当地民间文化遗产中占有一定的位置,是优秀的民间文化遗产,已列为县级首批非遗名录,被市政府公布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h3> <h3>演出路上</h3> <h3>教学徒手艺</h3> <h3>与学徒一起制作</h3> <h3>学徒同台演出</h3> <h3>作为驻马店市级非遗项目《提线木偶制作工艺》的传承人,杨林中虽然年逾古稀,但精神很好,整套木偶戏道具都是他亲手制作,钻头凿刻、砂纸打磨、关节提线,提线木偶从做到演,都是杨林中一手完成的。他把一生的积蓄都花在了木偶和道具上,麦收后常和老伴生气,因为他要拿这些钱去购置木偶和道具,而如今由于继承人缺少,提线木偶如同命悬一线,可以如此形容付庄木偶戏濒危之境。</h3> <h3>学艺时</h3> <h3>手把手教技艺</h3> <h3>在经济主导的社会大背景下,纯粹精神层面的文化传承,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消费型大众娱乐占领了国人的文化消费市场,唱词艰涩的传统木偶戏曲高和寡的局面在所难免。</h3><h3>“二百多年的历史了,传不下去太可惜了啊。”杨林中老人说,当年一起在剧团里的演员大半已经作古,剩下的,也都到了六七十多岁的高龄,要想木偶戏不绝迹,必须尽快找到传承人,近70岁了,我怕我等不起了。他说:“我们的路很坎坷,希望政府加大扶持,让木偶戏的路不再坎坷。他是村里的重点扶贫户,在扶贫路上是否能和提线木偶戏相结合,提供些演出机会增加收入不是更好的扶贫办法吗?</h3> <h3>杨林中艺人近几年来身体不是太好,跟学一年多木偶戏的陈帅威也因家人的极力反对放弃而离开。</h3> <h3>重点贫困户</h3> <h3>我想这是一种集体记忆,是人类文化遗产的活态部分,我用十多年时间跟踪拍摄就是要对其加以保护和传承,就是在保护人类的心灵、情感和群体认同的需要。然而此时,作为人类记忆一部分的泌阳提线木偶戏剧将何去何从…….</h3><h3>摄影:文:明章 2017.5.</h3><h3>声明:图片版权所有违者必究</h3> <h3>如今每每傍晚村乡亲们热爱戏曲的人们相约自家院内也要唱几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