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的一生是非常短暂的一瞬间。然而我们这一代人却经历了影响人类生活的许多重大变迁。这些变迁影响了几千年来人类的生活习惯,改变了人类祖祖辈辈的生存条件,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世界上发达国家用几百年才能做到的事,我国用几十年就做到了。我们这一生(40后50后)有幸見证了这一切!</p> <h3> 由油灯蜡烛到汽灯、电灯、节能灯。</h3><h3> 记得小时候家里点的是煤油灯,但那时叫“洋油”灯。据说在这之前点的是麻油灯,麻油就是人们食用的油。也有的是点的蓖麻油灯。当时我国工业不发达,没有石油工业,没有炼油厂,靠得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自己在地里种麻或蓖麻,秋天收获后再把它练成油,除了食用外一部分用来点灯。后来点的煤油是由东洋进来的,因此叫”洋油”。 这样的灯并不亮,而且冒着黑烟,时间长了人的鼻孔里尽是黑灰。家里的人晚上干活都要点这样的灯,妇女们晚上作针线活全靠这样的灯来照明。还有一种照明用的叫蜡烛,是用动物油提炼后制做而成。这种灯比煤油灯亮,但是昂贵,只有达官贵人才能用的起。老百姓只在重大节日或祭奠祖宗时才用。后来有了“汽灯”倒是非常亮,但是一般人家点不起,只有在唱夜戏或公共活动时才用。</h3> <h3> 由喇叭筒喊话到有线广播、收音机、彩色电视。</h3><h3> 五十年代,村里搞宣传活动,向群众传达上级指示精神,就是靠喊话来完成的。由宣传员站在较高的地方,嘴对着喇叭筒喊,第一个喊完一句,站在另一个地方的第二个人跟着重复一句,第三个接着重复……就这样让全村的人都听到为止。这大概是最原始的宣传方法吧。</h3><h3> 约在六十年代,村里有了有线广播。开始只在人们经常集中的地方(如吃饭场等)安装一个扬声器,后来每家每户的院子里都装有一个。这样就方便多了。人们除了听政治宣传报道外,还可以听音乐、听戏曲、听相声小品等。甚至成为当时的报时工具。因当时村民家里几乎没有时钟,一般靠太阳的运转来了解时间。到了阴天或下雨天,就不知道时间迟早了。因有线广播是定时播放的,一般每天早中晚播放三次。早上广播一响,是早上六点就该起床了,中午十一点半广播一响就该做午饭了。后来有了收音机就可以收广播电台的节目了,啥时想听打开收音机就可以听。</h3><h3> </h3> <p class="ql-block"> 刚有了电視机,那时有个九吋的黑白电视就是比较有钱人家,小伙伴们成群结伙去人家里看稀罕。</p> <p class="ql-block"> 记得小时候,得知晚上要放电影,就早早地拿着板凳去占地方。印象较多深的是鸡毛信、苏联片依凡从军记等等。</p> <p class="ql-block"> 保险灯,可防风吹,夜里行走时使用。</p> <h3> 七十年代后期有了电视机,不仅能听而且能看到图象。尽管当时是黑白的且是九吋的(或十二吋),也没有普及,只有条件好点的才买得起。因此到了晚上,人们尤其是小孩子们都挤到有电视的人家里看。再到后来图象是彩色的。而且是二十九吋或更大的。到九十年代,在城市里基本上普及了。后来农村里也慢慢地普及了,一般情况没有彩色的也要有个黑白的。<br></h3><h3><br></h3> <h3> 由写信到电话、移动电话、再到互联网。</h3><h3> 古人讲”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说的是有了文字后,通过书信在家里便可以了解天下的事。记得小时候因大哥二哥和姐姐他们在外工作,隔一段没有来信,家里父母亲就非常着急,常常盼望收到他们的来信。当时只能通过书信来往互通信息。在农村里识字的人少,来了信得求人念,回信得求人写,非常麻烦。后来有了电话,但要到城里去打。要个长途电话是非常困难的,有时要等好几个小时。因为当时总机靠人工接转。九十年代有了移动电话(叫大哥大)就方便多了,但当时是模拟信号,通话效果差且价格高,买一部得一两万元。后来实现了数字通信,包括座机通话效果显著提高,而且价格也降下来了。象座机电话现在在城里基本上普及了。在农村里有条件的也都安上了座机电话。移动电话也基本普及,没有移动电话的也有个小灵通。尤其是年轻人换了一部又一部,不断地更新换代。电话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现在移动电话的功能越来越多,可以照相、听音乐、玩游戏、还可以上网聊天、看电视、看电影等等。</h3><h3> 电脑的发展又开辟了另一联络的新途径____互联网。它不仅使人们在国内,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联系都方便,它使全世界变成了地球村。现在人们在互联网上,可以看新闻、读书、听音乐、聊天、购物、查资料、看电影等等。真真使”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名副其实了。</h3><h3> </h3><h3><br></h3><h3><br></h3><h3> </h3> <h3> 由烧煤炭到烧煤气、再到电磁灶、微波炉</h3><h3> 过去人们做饭取暖都用的是煤炭,在农村里有的地方用的是木材和秸杆。在我们那里是煤炭和煤泥。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首先炉子要砌的好,火才能烧的旺。其次是煤和土的比例要适当,煤泥才好用。第三还的会看火,炉子才能好用。记得我们刚成家时就不会看火,做饭时要么火着的不旺,要么火就灭了,常常不能按时吃饭。另外要拉煤拉土,还的倒煤灰,而且做饭时煤灰煤烟弄的满屋乌烟瘴气。后来用上了蜂窝煤,较前好些,但仍然是要拉煤倒灰,灰尘满屋。八十年代初用上了煤气后,才改变了老祖宗几千年来用煤炭材禾带来的这些麻烦。现在还用上了微波炉,电磁灶,电烤箱等等。人们已从日常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了。另外搞活经济后,什么吃的喝的都有卖的,非常方便。饭店也很多,自己不愿意做饭,在饭店里吃也很方便。現在年轻人更方便,什么都是呌外买,外卖小哥直接就送上家门了。</h3> <h3> 由木轮牛车到自行车、拖拉机、小汽车。</h3><h3> 过去主要交通工具靠的是畜力,骑马,骑驴是出行的主要方式。就是有了车也是靠牲畜来拉动。在生产力和技术不发达的过去,车的轮子也是木头做的。在我小时候就见过这样的车子。后来在农业社时有了胶皮轱轳的车子,且是三匹或四匹马拉着。这要比木轮牛车拉的多跑的快。离城较远的人们进城就可坐车而行,免去了双腿的劳困。后来有了自行车,人们的出行就方便些了。但是并不普及,买的起的人很少。困难时期还买不到,要凭票供应。</h3> <p class="ql-block"> 由手工操作到机化。</p><p class="ql-block"> 过去农民从耕地下种插秧到秋天收割都是人工操作,运输也是人担肩扛。粮食加工一般是石碾和石磨,最常見的就是牛耕田驴拉磨,效率低下且非常艰辛。几千年来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走过来的,真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歺,粒粒皆辛苦。"</p> <p class="ql-block"> 当年农村里家家户户都有石磨,有的家里还有石碾,主要用来加工粮食。一般是牲口来磨面,碾面。有时候也有人工推磨推碾。</p> <p class="ql-block"> 收割回来的桩稼,要用绿砫碾压。</p> <p class="ql-block"> 人工用“腊格”打场。</p> <p class="ql-block"> 最后通过杨场借助风力把粮食与壳糠分离。</p> <p class="ql-block"> 木匠, 过去加工木材,全靠人工拉鋸锯木头。</p> <p class="ql-block"> 铁匠,将铁加热燒红后,抡锤砸成型,也是纯粹人力劳动。</p> <p class="ql-block"> 织布机也是半机械半手工劳动。</p> <p class="ql-block"> 当时没有抽水机,一开始这种半机械式抽水工具,还是靠人力或畜力来拉动抽水。</p> <h3> 六十年代后,有了拖拉机。本来拖拉机是耕地用的,但是我们那里是丘陵地带,山地多,拖拉机派不上大用场,主要用来跑运输。这比马车牛车的效率高多了。后来汽车普及了就更方便了。但是公路建设跟不上,也影响了人们的出行。我在太原上学时,从昔阳出发得走一天才能到太原市。早上在昔阳县城坐公共汽车走两小时多才能到阳泉,在那里要等到下午三点多才有到太原的火车,约坐三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太原市。这样一天的时间都耗在了路上。现在不仅汽车多了,档次高了,而且有了高速公路,出行方便多了。从榆次到昔阳乘小轿车也就一个半小时,从昔阳到太原市也就两个小时的路程。</h3> <h3> 后来逐步实現了机械化,耕地有了拖拉机,下种有了播种机,秋天收秋有了收割机。粮食加工也有了各种加工机器。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人们逐步从这些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了。</h3> <h3> 穿衣的变迁。</h3><h3> 在过去常听老人们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在旧社会除了有钱人外,老百姓穿的都是破破烂烂的,衣服上没有补丁的很少。解放后虽然较前好一些了,但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衣服的面料是以棉布为主,且是用手工做的粗布面料。后来有了机器纺纱织的布,但也是从国外进来的,因此当时叫”洋布”。约在五十年代中期,从前苏联进口的一种花布,叫"苏联花”人们穿上这样的衣服是漂亮,尤其是女孩穿上这样的衣服显得靓丽。在这之前也有花布,但都是手工制做的一种是印花布,另一种是柳条条花布,这两种布都是花纹简单,色彩单调,就白蓝两种颜色。衣服的款式基本都是中式服装(现在叫唐装)。小时候穿的都是大裤裆白裤腰那种裤子。后来有了制服和西式裤,象中山装,只有当干部的才能穿上。在”文革”中时髦军干服,也是有条件的人才能穿上。六十年代有了人造纤维织的布,如的确凉,化纤布等。人造丝棉也随之而出现。在”文革”中尽管人们穿中式服装少了,穿制服的多了,但颜色单调。几乎全是千篇一律的蓝色灰色和军录色这样几种。以前,衣服的功能主要是保暖,因此要求面料要厚实结实耐用。现在穿衣服的主要功能,首先是美观漂亮时尚。其次才是保暖。因此从面料到款式都有极大的变化。从面料上看有棉布、毛料、真丝、皮料、各种人造纤维和混纺材料。什么迪伦、锦伦、丙伦等等。颜色也是五花八门,各种花色品种应有尽有。衣服的款式也是琳琅满目,有提恤衫、甲克衫、西装、毛衣、线衣、裙子……真是数不胜数。</h3> <h3> 吃饭的变迁。</h3><h3> 过去,我国虽然是农业大国,但是由于生产力低下,亩产量不高,粮食仍然是国计民生的大问题。记得小时候,家里平时是以粗粮为主,只有在过节时才有细粮吃。有的家庭过着糠菜半年的生活。在六十年代困难时期,就是粗粮也不能吃饱。村里有不少人浮肿生病的。后来参加工作后,仍然是凭粮票供应,每月28斤,在北方仍以粗粮为主。食油、副食、鸡蛋、肉类等都是凭票供应。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物资严重短缺,人们能吃饱就不错了。</h3><h3><br></h3> <h3> 现在由于实行了市场经济,人们的吃饭问题基本解决。短缺经济时代已经过去。白面大米敞开供应,各种蛋禽肉类随便买。只要你愿意,天天都可以过节。现在各种饭店都比较多,有川菜、鲁菜、粤菜等等。地方特色的饭店也是随处可见。有的饭店24小时营业,想什么时候吃都可以。饭桌上鸡鸭鱼肉,生猛海鲜样样都有。人们开玩笑说:”天上飞的除了飞机,地上跑的除了汽车火车,海里能动的除了轮船都能吃”。现在吃饭讲究的是营养搭配,怎么样吃能对身体有好处,就怎么样吃。吃粗粮已成为改善口味的时尚。以前认为难以解决的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已经解决。现在不仅传统食品得到发扬光大,而且西方食品大量引进,什么麦当劳、肯德鸡、加洲面、应有尽有。韩国烤肉、日本寿丝、墨西哥快餐、德国汉保包、沙拉、奶酪等世界名吃在国内都可以吃到。</h3> <h3> 住房的变迁。</h3><h3> 以前,农村里住的是平房。在我们那里瓦房居多,因瓦房有高高的屋脊,里面做上顶棚,就可以隔热。也有住窑洞的,有的是土窑洞,有的是石头或砖碹的窑洞。不管那种都是冬暖夏凉。一般都是一家人住一个四合院。在院子里有自己的厨房。也有自己的厕所,但大都是那种比较简陋的旱厕所。有的厕所没有顶子,如果下雨上厕所就比较麻烦了,要戴草帽或打雨伞。一家住一个院子比较自在,但当时没有电,没有自来水,没有煤气,因此还是不够方便的。直到目前为止许多农村里仍然是这种状态。只有有条件的住上了楼房。现在,城里的人大部分都住上了楼房。而且质量越来越好,每套房子里有卧室、客厅、卫生间、厨房、储藏间等,各种功能齐全。暖气、煤气、水、电全有。有的房子是两卫两厅。房子的装潢也非常讲究,有欧式的、现代式的、古典式的等。家具的花样繁多,有中式的、欧式的、美式的。有的上万元,有的十几万元。只要有钱什么都能买到。这大概就是商品经济的好处。 </h3><h3> ____2008年8月写于榆次</h3> <h3> 此文的写作距今虽才十几年,然而在短短的十几年中,祖国的变化却是一日千里,迅猛异常。</h3><h3> 我国动車高铁三纵三横正在向六纵六横发展,速度迅及,舒适整洁,各大城市之间由原来十几小时的里程缩短为几个小时,高铁专用线总里程已是世界第一。电子商务、网上购物已基本普及,一个支付宝一个微信实现了无现金交易,方便快捷。共享单车,使用方便,解决了人们出行一公里行程问题。物流发展迅速,全国各地购物方便块捷,各种生活日常用品随购随到,直接送上家门。</h3><h3> 手机的功能已不只是用来打电话,摄影照像、购物上网、視频语音、编辑写作、唱歌娱乐、看新闻、读书看报都离不开它,己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h3> <h3> 五G时代到来,必将更进一步改变人类的生活环境。由互联网过渡到物联网时代。无人驾使汽车、无人售货商店、各种机器人……应用而生。</h3><h3> 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导航系统已投入使用,使我们的出行更安全方便可靠。</h3><h3> 天宫二号园滿完成各项空间实验任务顺利返回地球,中国的空间站于2022年既将建成。</h3><h3> 我国自主研发的墨子号量子通信卫星发射成功,中国率先进入量子时代。</h3><h3> 随着对量子技术的深入探索,一旦具备大规模运用的基础,中国必将带领人类走向另一个崭新文明!</h3><h3> 一一2019年7月于北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