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战中的校园领头雁

报喜鸟

<h3>八面学校座落在通榆县城的东北,距离县城40公里,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h3> <h3>这里毗邻三县,素有牛吃三县草之说。</h3> <h3>他就是这所学校的领头雁,一个有着三十年党龄的老党员,刘顺校长。</h3> <h3>四月上旬,学校组织召开了,全体教职工脱贫攻坚动员大会。号召全体老师即可行动起来,一场轰轰烈烈的扶贫活动就此拉开序幕!</h3> <h3>5月6日开始走进自己所包保的第一位贫困户孙占发家中,也标志着自己与学校开始进入了紧张而繁重的脱贫攻坚战役中。</h3> <h3>入户了解该户的基本信息,仔细查看该户的扶贫手册内容,便于以后开展相应的的帮扶工作。</h3> <h3>走进贫困户的家里,探望生病的老人,送去党的温暖。</h3> <h3>问一问贫困户家的收入情况,生产开支,寻医问药,孩子上学,米面粮油......倾听着他们的心声。</h3> <h3>身体力行,帮助包保户清理院落卫生,虽然五十几岁的人了,干起活来,不怕脏,不怕累。</h3> <h3>干起农活来,有模有样,永远忘不了自己是农村走出来的,农民的儿子。</h3> <h3>带领全校扶贫小组的负责人,到阳光村东廊屯,学习该村柴草垛的样板示范,并号召所有包保教师即可行动起来。</h3> <h3>多次进入包保户家清理不规范的柴草垛,并督查全体教师的“六清”工作的进展与质量情况。</h3> <h3>闻一闻,尝一尝,同饮一乡水,我们是亲人。</h3> <h3>开展“万家饭”活动,与乡亲们一起下厨,一起劳动,深深体会他们的疾苦,让他们感受到在这次脱贫攻坚战役中,既有党的温暖,又有老师的关爱。</h3> <h3>无论工作多么繁忙,也要如期到包保户家开展第二轮吃“万家饭”活动。</h3> <h3>为贫困户夹一口亲手烹饪的炒瓜片,不仅拉进了彼此的距离,更送给他们暖暖的爱。</h3> <h3>帮助村里说服了该户危房不推的固执思想,亲自到相关部门为其联系新建房屋的补助政策,帮助其办理了相关手续。看着自己的新房就要拔地而起,孙老汉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脸!</h3> <h3>大雨刚过,就带领学校扶贫突击队到新建村后坐坦屯,对该村的“六清”进行重点整治。时间紧,任务重,突击队员两班倒,“雨歇”人不歇,保证全县脱贫攻坚现场会按时在此召开。</h3> <h3>与四家子村聚贤屯的包保户孙长林唠家常,了解到他家在这次脱贫攻坚中还有很多困难。</h3> <h3>为贫困户送去慰问品,献上一位老党员的爱心。</h3> <h3>与包保户唠家常,了解他们在生产与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为下一步帮扶工作奠定基础。</h3> <h3>进入脱贫攻坚战役后,多次开展工作部署会议,为全校的脱贫攻坚工作传达意见,指导方向,使我校的脱贫攻坚整体工作成果显著。多次得到上级领导的点赞。</h3> <h3>和谐美丽的校园,注定将为八面乡的教育事业谱写出更加壮美的诗篇!</h3> <h3>这就是我们的领头雁,一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共产党员风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