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h3><h3></h3><h3>西塘,有雨。
滴水屋檐,落雨河面。</h3><h3>春秋,伍子胥兴引胥山之水灌溉此地,至今,这春秋之水未曾断流,依水而居的人家也未曾断绝。岁月中,这个处江南运河水网的古镇依然保持她原来的模样。</h3><h3></h3><h3></h3><h3></h3> <h3>前街后河,流动的水与人,不动的桥与街。桥下的这人家是西塘传承多年的老牌子,小笼包喷香,馄炖鲜美,豆花爽嫩,如今却有些门厅萧条。这古镇人家也合著古鎮的興衰更迭和水流的漲落起伏,起落间才是真正的世界,平淡里才是真实的人生。</h3> <h3>烟雨长廊,顺河道绵延千余米,用千年的时间为这里的人家遮日晒挡雨淋。清晨,安静的街,早起的人,桥下,涟漪的河,跃水的鱼。种种朴素又生动的印记都在说,这古镇仍活着。不知怎样的面孔入镜才不会突兀,也许,孩子的背影可以不动声色的融入四周。<br></h3> <h3>远,或者近,都像盼离人归来,是水乡才能造就的身姿。白发,清瘦,老人的目光不知是否穿透了时间与距离。古镇的故事怕不是两旁的酒吧和吉他🎸就能述说的,桥与廊承载的历史,雨和水听过的故事只有满布皱纹的脸庞才能复述,再也许,廊上从出生就在这里的白猫可以听见。</h3> <h3> 浆声灯影里,这河水流了数千年。两岸边增加的喧嚣人声,让我始终知道今夕何夕,可夏风吹过时,却还是有些恍然不知身何处。</h3> <h3>这是真实的古镇,有着生命的古镇。石条街道,斑驳墙面,婆娑树影,身型佝偻的老阿婆穿着绿色的毛毛线衫,黛瓦下懒散的黄猫眯着眼不看来人,扎着羊角小辫小女儿的欢跳步伐,在昏热的夏日午后,时间凝滞了一息。这似乎都是生命中经历过的片段,似乎都是我们大意遗忘的回忆。也许寻觅曾似的场景,找回微妙的共鸣,就是旅行。<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