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是我们出行的第十天了,计划经过茂县去往汶川。大家已有些疲惫,没有着急赶路,睡到自然醒起来,到楼下酒店隔壁餐馆吃了早餐后从容出发。</p> <p class="ql-block">两哥俩跟酒店老板、一个很热情给我们指路的藏族小伙合影告别。</p> <p class="ql-block">今天阴天,沿途景色不错,山青水绿,是甘南最好看的季节。这条路路况挺好,车也不多,路边不时看到一组雕塑,因为赶路没有停车细观,估计有民族大团结的,也有纪念红军长征的。</p> <p class="ql-block">老远就看见这片山上的经幡阵规模相当不小,还一直延伸到山顶上,不知这是一个特殊的地方,或是正在举行什么活动?我在车上顺手拍下这壮观景象。</p> <p class="ql-block">这一定是纪念红军长征的雕塑,很醒目。</p> <p class="ql-block">这里景色特别美,设有观景台停车场,我们停车观赏。</p> <p class="ql-block">原来这里是叠溪大地震形成的堰塞湖。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在四川松潘和茂县之间的叠溪镇发生了7.5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为6.1公里,城中心部分在剧震发生的几分钟内几乎笔直地坠落,呈单条阶梯状地震的下滑距离达500一600米。强烈的地震引起岷江两岸山崩,堵塞河道、形成地震湖,崩塌的山体在岷江上筑起了银瓶崖、大桥、叠溪三条大坝,把岷江拦腰斩断,将流量为每秒上千立方米的岷江断流。截断了的江水立即倒流,扫荡田园农舍,牛马牲畜。经过30多天的倒流,因叠溪超过银瓶、大桥两坝的高度,注入叠溪坝内的江水又倒淹银瓶崖、大桥两坝,使三座地震湖连成了一片。湖水随群山回旋绕曲,透迤四五十华里,最宽处达四五华里、同时松平沟、水磨沟、鱼儿寨沟等地山崩数处,形成大小海子十一个,叠溪城及附近21个羌寨全部覆灭,死亡6800多人。震后形成的大大小小的海子都相继逐步溃决了,只有公棚和白蜡寨两个一大一小的海子保留至今,人们统称它们为“大小海子”,就是今天的叠溪海子。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有关部门多次对大小海子进行勘查和治理,在它的附近还建立了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对湖坝进行了疏导加固。如今的“叠溪海子”已成为镶嵌在川西北的一颗明珠,它不仅是当地人民的水源地,而且成为了一个旅游观光的圣地。看着这风景如画的美丽海子,不知该喜还是悲。事隔70多年,不知还有多少人能够记得这份美丽背后所付出的代价,它提示我们,要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去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p> <p class="ql-block">地震后形成的海子水面平静,只有随风而动的细细波纹,山水之间构成一张让人惊叹的巨幅水墨画。</p> <p class="ql-block">与牦牛拍照一次10元?20元?记不清了,藏民的创收项目。</p> <h3>路过松潘的松州古城,可惜要赶时间,只从城中匆匆驶过,没有停车逛逛。</h3> <h3>今天计划的目的地是映秀,路过茂县,看到这县城建设的不错。</h3> <p class="ql-block">看到路边的中国古羌城修的阵势很大,停车看看,同时与头车联系,问问他们到了哪里。</p> <p class="ql-block">团长回话,时间已不早,今天不赶路了,就在茂县休息,他们正在坪头羌塞找住的地方,于是我们按定位向他们靠拢。坪头羌寨位于阿坝州茂县境内,海拔1688米,全村500余户,近2000人,95%是羌族。“5.12”大地震之后,重建的坪头村承续了羌族“依山居止”的传统村寨风格,处在岷江西岸,青山东麓。走进寨子,台地错落,建筑古朴,羌风浓郁。白石褐墙,清溪灵动。震后重建的坪头村已开发成了茂县羌乡古寨旅游景区,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号为“坪头羌寨”、“水风羌寨”。</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羌乡古寨停车场放好车,在等待团长进一步指令的时候,抓紧时间把附近小转了一下……</p> <p class="ql-block">羌族源于古羌,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古羌对中国历史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民族语言为羌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分北部和南部方言。“羌”,原是古代人们对居住在祖国西部游牧部落的一个泛称。东周时期,西北的羌人迫于秦国的压力,进行了大规模、远距离的迁徙。宋代以后,南迁的羌人和西山诸羌,一部分发展为现在的羌族,保留了羌的族称。</p><p class="ql-block">羌族自称“尔玛”或“尔咩”,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松潘、黑水等县以及绵阳市的北川羌族自治县,其余散居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绵阳市的平武县以及贵州省铜仁地区的江口县和石阡县。大多数羌族聚居于高山或半山地带,少数分布在公路沿线各城镇附近,与藏、汉、回等族人民杂居。</p> <p class="ql-block">目前,中国境内羌族人口约为32万人。羌族地区元代时开始推行土司制度,设茂州,辖汶山、汶川两县。委任土官治理地方。乾隆年后,羌族地区逐步实行“改土归流”,以流官代替了土司政权,进入流官统治时代。清政府对北川羌族采取了特殊的管理措施,设置若干既懂羌语又会汉话的人作“通司”,负责向羌民传达县地方官员的指示,反映羌民的意见,羌寨的刑狱诉讼案件由知县办理,日常事务由羌寨自行办理。民国初年,四川军阀的防区制逐渐形成,二十八军将这一带作为防区,在羌族地区设置了“屯殖督办公署”。1935年底,国民党政府将羌族地区划入“四川省第十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管辖,专署即设在茂县,并实行保甲制。而北川全境因“改土归流即为汉”,许多深居大山的羌民由此被视为“汉人”。行政建制将羌族地区纳入了历代中央政权的统治,使羌族地区和祖国内地紧紧地连结在一起,羌、汉两族人民之间的亲密往来更是从未间断。特别是近代以来,羌、汉民族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加强,个别羌民开始接受儒学教育;大量宗教活动场兴建起来;一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被引入;商业贸易开始出现,汉、羌商户云集茂州、北川等地,使羌族社会生产力得到一定程度提高。</p> <p class="ql-block">咂酒广场。史载“禹兴于西羌”,大禹是羌族的先祖。我国酿酒先圣仪秋是禹之臣 ,杜康是禹的后裔。咂酒文化是羌文化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羌人不论男女老幼皆喜饮酒,但从不酒后滋事。羌民以高半山的特有作物青稞为主料,或和以大麦、小麦、玉米,精心酿制出一坛坛的青棵咂酒。有诗赞: “万颗明珠一坛收,王侯将相都低头。双手饱定朝天柱,吸得黄河水倒流"。民间更是有“岷江边上酿咂酒" 、“杆杆的酒里找黄河”的民歌传唱。</p> <p class="ql-block">傩文化广场。傩文化是一种远古的神秘文化,起源于原始狩猎活动,傩是中国远古时期全体成员参加的驱疫逐邪的巫术祭祀活动,是中国各民族先民共生的文化现象,人们惯常以巫傩称之。“傩”乃人避其难之谓,意为“惊驱疫厉之鬼”。羌族巫傩活动主要由释比主持,在羌族传统节日中,至今仍以传统文化的形态存留于民间。</p> <p class="ql-block">羌族一般在向阳、背风,有耕地和水源的高半山或河谷地带筑屋造房,由几户或几十户形成自然村寨。建筑大致分为两类:碉楼与碉房。碉楼属古代建筑遗存,汉代称“邛笼”,是用来御敌、储存粮食柴草的建筑,多矗立于关口要隘或村寨附近及中心,以石砌筑,外观雄伟,坚固实用。楼体呈四角、六角或八角形,上细下粗,棱角突出,结构严密,内有六七层,最高的达十三四层。1988年在四川省北川县羌族乡永安村发现的一处明代古城堡遗址"永平堡",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仍保存完好。</p><p class="ql-block">碉房也叫“庄房”,为居住用房。呈方形,一般分三层(也有两层和四层)。上层堆放粮食,中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楼层之间用独木做的锯齿状楼梯连接。房顶可脱粒、晒粮、晾衣,四角设有塔形石龛,上置白石,为天神居所。中层楼内两端为卧室,中间为堂屋,内设神龛,供奉祖先、家神诸多神灵,并砌有火塘,火种终年不熄,有“万年火”之称。碉房的建筑,就地取材,以土石为料,不绘图、不吊线,也不用柱架支撑,均由当地的男劳力垒石砌成,他们巧妙地结合地形,分台筑室,碉房形式多样,层次不一,冬暖夏凉,牢固耐用。</p> <p class="ql-block">羌族除一部分邻近藏族地区的信仰藏传佛教外,其余普遍信仰原始宗教,即万物有灵、多神信仰和祖先崇拜。神灵均以白石(白色石英石)为象征,被敬奉于山中、林地、屋顶和室内。一般在碉房屋顶四角供有五块白石,分别象征天神、地神、山神、山神娘娘和树神。其中,天神地位最高,能主宰万物,祸福人畜。堂屋的神龛供有家神(泛称角角神),包括祖先神、女神(保佑妇女之神)、男神(保佑男子之神)、牲畜神(保佑六畜兴旺)、财神(招财进宝)、仓神(守管家庭粮食和财物)、门神(挡住三灾六难)。神龛下火塘上的三足架,其中一足上系一小铁环,即代表火神。此外,从事特殊行业的家庭,还供奉各自的祖师神。如猴头神、药王神、石匠神、鲁班、太上老君。一些地方的羌族受汉族影响,还供有灶神、土地神、观音菩萨,送子娘娘、川主、关圣人、玉皇大帝等。</p> <p class="ql-block">羌族服饰各地略有差异。头饰,男女包头帕。妇女盛行“一匹瓦”,瓦片状的青布上绣有花纹,用银牌、环扣点缀。有的以白布帕包头(被称为“万年孝”),传说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黑虎将军。还有用黑色头帕包头,前端露出一块白色布块,人称“喜鹊头帕”。无论男女,都穿棉布或锦缎(过去为自制土布或麻布)长衫,右衽,比较宽松,形似旗袍。男衣过膝,女衫有的到脚背。色彩因年龄不同有所变化,中老年人多为单一的蓝色、黑色,年轻姑娘则喜欢艳丽的色彩。衣领、袖口和对襟有扎花,斜襟部嵌有一至三指宽的花纹,有的镶梅花形银饰,皆手工细作,纹式多样,色泽艳丽。衣衫外套为无领、无袖、无扣的羊皮褂子,羊皮褂子四周露垂长毛,晴天毛向外,雨天毛向内,可用来防寒、挡雨、垫坐、垫背和负重。男女除了束腰带,女子还喜欢束花围腰和绣花飘带,男子系裹肚。鞋子以自制的“云云鞋”最有特色。形似小船,鞋尖微翘,面上绣有云纹图案。未婚男子和姑娘穿绣花彩鞋,中老年人则穿素色圆口布鞋。装饰上,女性普遍喜戴银牌、领花、耳环、手镯、戒指、发簪,有的还在戒指上镶嵌玛瑙、玉石及珊瑚,有的胸前挂链珠和椭圆形的“色吴”。成年男子则饰以腰刀、烟袋、铁火镰。</p> <p class="ql-block">羌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分北部和南部方言。北部方言通行于茂县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南部方言通行于理县、汶川县和茂县南部。由于与汉族频繁交往,很多羌族能讲汉语、用汉文。直至20世纪80年代,羌族结束了没有本民族文字的历史。1989年5月,按照羌族人民的愿望,根据党的民族政策, “四川省羌族拼音文字方案创制领导小组”成立,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创制组完成了以26个拉丁字母为形式的《羌族拼音文字方案》设计,1993年通过审定。随后,羌文在茂县、汶川县、理县和松潘县的羌语分布区推行。</p> <p class="ql-block">羌族的祭师,羌语称“释比”或“许”,既是从事宗教活动的神职人员,又是农业生产者,可以娶妻生子,在羌族社会中占有崇高的地位。祭师所诵经文全靠师徒、父子之间的口传心授而代代相传。羌人相信他能通达神灵,产生神秘的、不可思议的力量。祭师要主持:祭山、供奉、还愿、看病、驱魔逐邪、消灾避难、招魂、占卜、修房造屋、男女合婚、新生儿命名、超度亡灵等仪式。诵经涉及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主要分三类:神事经,主要在请神、敬神或还愿时用;人事经,在婚丧作法时诵唱;鬼事经,用于驱鬼避邪。法事完毕后,人们会以钱、食物和其他有用的物品予以回报。在茂县维城一带,释比掌握无文字的图经画卷《刷勒日》,被当地羌族奉为圣书。在过去,释比是羌族口头传承和宗教文化的主要传播者。</p> <p class="ql-block">羌族家庭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家长制家庭,由祖孙三代或父母、子女两代组成。每个家庭就是一个生产和生活的单位。儿子成婚后,要另立门户,独子或幼子随父母生活。父亲主要安排和支配家中的经济生活,决定子女的婚姻大事和财产继承问题,组织或参与宗教祭祀与对外社交等活动;母亲主要是参加劳动生产和操持家务。羌人舅权在婚姻及家庭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如遇男女婚事,必须事先得到母舅应允才行;母死必经母舅的同意方可入葬;分家由母舅主持;母舅有对小辈进行管教和抚养的责任和义务等。</p> <p class="ql-block">羌人待客时会鸣枪放炮表示欢迎,并让客人坐上位,主人献茶敬酒表示祝福。有挂红习俗,表达对客人的尊敬、对新人的祝福、对英雄的敬仰和赞美之情。羌族有敬老的传统。人们饮咂酒时,先由年长者用羌语致开坛词,意为向神灵祈福,然后依照辈份高低、年龄大小、主客身份顺序,用酒杆吸饮。宴席中老人坐上位,待其就座,其他人才能坐下。路遇老人,要尊称、让路。歌舞时由老人领唱。讲究为老人祝寿。</p> <p class="ql-block">羌族的民间文学主要靠人们世代口授和长期歌唱而传承,是羌族人民集体创作的结晶,题材广泛,有传说、寓言、故事、神话等,反映了羌族的历史、生活、习俗和思想感情,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艺术特色,是羌族珍贵的文化瑰宝。如叙事长诗《木姐珠与斗安珠》,歌颂了羌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反映了人们不畏神权,追求自由婚姻的美好愿望;英雄史诗《羌戈大战》,反映出古羌人在历史上曾有过的迁徙记忆。</p><p class="ql-block">羌族民歌大多是见景生情,即兴发挥,抒发出唱者不同的心境。主要分酒歌、山歌、情歌、时政歌、劳动歌、喜庆歌、丧祭歌等。部分地区至今还流行多声部民歌,演唱技巧独特,不仅有二声部、三声部、五声部、多声部,还有合声民歌的不同组合形式。</p><p class="ql-block">羌族民间体育种类繁多。如推杆、拳下翻身、抱蛋、仰卧抱杆起、扭棍子、摔跤等。</p><p class="ql-block">羌族民间乐器主要有羌笛、口弦、唢呐、锣、钹、响盘(铜铃)、羊皮鼓、指铃、肩铃等。羌笛最具特色,是六声阶的双管竖笛,演奏时多为独奏,曲调自由,音层互垫,双音叠韵,音色柔和、悠扬婉转,表达出悲凉的意境。</p><p class="ql-block">羌族舞蹈舞风古朴典雅,粗犷优美。主要分为自娱性舞蹈、祭祀性舞蹈、礼仪性舞蹈、集会性舞蹈四类,基本动作较为一致而各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羌族地区山高谷狭,交通险阻,羌族人凭智慧架起了竹索桥、“悬筒渡索”的溜索和木架的挑桥,开凿了栈道。索桥在古代称“笮”,是将竹绳系在河谷两岸坚固的物体上,不用铁钉,没有桥墩,只是用多条竹索,并排横跨江面,上铺木板,以通人畜。栈道指凿岩成道,有的在陡壁上凿孔、架木、铺板而成悬空通道,有的在道路中断之处用片石砌成保坎,将木梁置于保坎上,以便通行。今天在羌族地区仍然可以看到大量的栈道遗存。</p> <p class="ql-block">羌族至今保持着古老的人生礼仪。孩子出生后,女婿要携礼向岳母家报喜,亲友要带着礼物来看望产妇。仍有生子后在门前挂靴的习俗,若生女鞋面向上,若生男鞋面朝下。生子后,要请释比做法,忌讳生人到家。羌族姓氏普遍为汉姓。一般随父姓,取名的方式不尽相同,有的请释比取名,有的由长辈按照个人意愿来取名。孩子满月和满岁后,要宴请亲友吃“满月酒”和“满岁酒”。孩子脖子上戴长命锁,以避邪祛病,保平安健康。</p><p class="ql-block">羌族男子在年满十五周岁时要举行成年礼(冠礼)。一般在农历十月至十二月举行。届时,请来亲朋好友,围着火塘而坐,受冠礼者身着新衣,朝家中神龛下跪叩拜,并接受释比代表天神馈赠的礼品——用白色公羊毛线栓系的五色布条,作为护身符围在脖子上。再由族中长辈叙述祖先历史,或由释比诵经祷告,祭祀家神及诸多神灵。</p> <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前,羌族男女婚姻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存在“指腹婚”、“怀抱婚”、“童子婚”、“买卖婚”等婚姻形式。婚姻讲究门当户对,有转房、入赘、抢婚的习俗。新中国成立后,自主婚姻逐渐居多,但传统的礼仪程序一直保留至今。随着羌寨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得到改善,昔日的婚姻仪式更增添了新的内容。传统和现代相结合,将羌族的传统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更增添了喜庆气氛。婚嫁仪式主要有订婚和结婚。在羌寨,媒人被称为“红爷”。如果男子对女子有意,男方家就会备礼,请红爷到女方家提亲。女方家要征得母舅同意才可允婚。之后,红爷会带上猪膘、酒等礼物,去女方家吃“许口酒”。数月或数年后,男方家又请红爷携礼到女方家,以“小订酒”招待近亲,并请释比测算双方生辰八字,定下结婚吉日。随即,男方家要备重礼前往女家报期,并在女家办酒席,即“大订酒”,作为正式订婚礼,欢宴女方整个家族。此后,两家开始婚礼筹备,期待着“女方家花夜、男方家正宴”好日子的到来。“花夜” 意即为新人举办的喜庆晚会,是结婚最为隆重的一道程序。一般在娶嫁的前一天晚上举行,男方办的叫“男花夜”,女方办的叫“女花夜”,男的庆祝娶妻,女的欢送出嫁。这一天,女方家高朋满座,桌上放着咂酒和12盘“干盘子”,饱含圆满、吉祥、喜庆之意。</p><p class="ql-block">结婚当天,男方家派出的能说会道的迎亲队伍会受到热情的款待。双方要按照习俗进行盘歌比赛。盘歌即以歌盘问之意,方式为一问一答,所唱内容广泛,形式随意而风趣。舅舅给身穿嫁衣的新娘披上红绸,新娘哭嫁,拜别父母、兄长和族人。到男方家门口,释比要做祭祀神灵的仪式,驱赶附在新娘身上的“煞气”后,再向新人祝福。众人为新人举行“挂红”仪式。新人在神龛前行礼,一拜祖宗创业恩,二拜父母养育恩,三拜夫妻偕白头,四拜子孙个个强,再拜亲人和宾客,最后夫妻对拜。拜堂后新娘就正式成为男家的人了。随后,众人欢宴。当晚,男家父母点香敬神,对新人祝福。所有来宾在院坝围着熊熊篝火跳起欢快的莎朗舞。次日即谢客日,主人再备两桌宴席“谢客”。新人要带一个猪头、一根猪尾巴感谢红爷,表示有头有尾,圆圆满满。婚后第三天,新婚夫妇要“回门”。由新郎及弟兄背着酒肉送新娘回家。新郎仅在女方家小住几日,而新娘可以住数日、数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才由丈夫接回,开始家庭生活。</p><p class="ql-block">羌族的葬式有火葬、土葬、岩葬。火葬的历史最为悠久,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火坟场。后来,大部分地区由于受汉族影响,加上得到封建王朝的提倡,将土葬作为主要葬式,并一直保留至今。</p> <p class="ql-block">因为这里没有合适住处,决定离开羌寨,先去参观我们刚路过的中国古羌城,再找合适的住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