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是出游的第九天,计划先游览甘肃和四川两边的郎木寺,然后去看黄河九曲第一弯,晚上到若尔盖休息。</p> <p class="ql-block">早上起来,到昨晚看好的街对面饭馆吃了早餐,就沿着街道向甘肃境内的郎木寺出发。</p> <p class="ql-block">早上气温还是比较低的,穿薄羽绒衣正合适。</p> <p class="ql-block">碌曲县的郎木寺,位于甘、青、川交界处,海拔3480米,占地面积55公顷。距南部县城97公里、省会兰州467公里,是兰州经甘南到九寨沟旅游的必经之地。郎木寺古称“南番中心”,素有“东方瑞士”、“甘南香巴拉”之美誉,又因有神奇“德合仓郎木自显天然石洞”及德合仓郎木赛赤寺院而斐声中外。2005年3月被甘肃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5年10月被中央电视台命名为“中国魅力名镇”,2006年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被甘肃省批准为历史文化名镇,2012年被国家环境资源部评为“国家级生态乡镇”。2017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郎木寺是寺院,也是地名。郎木寺镇是以地名和寺名合二为一命名的,这在藏区并不多见,仅就其名而言也很具特色。而更为神奇和富有内涵的是,这一名镇的全称是德合仓郎木,意为“虎穴天女”,之所以与天女和老虎有关,传说远古这里风光奇秀,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可猛兽妖魔看见眼红,便纷争占据而充斥污秽和灾难。有一日启明星升起之际,自然而鸣的吉祥海螺声“呜呜”回荡于四周群峰之间,把人们从睡梦中惊醒。应着圣洁悠长的法螺声的预示,莲花生大师以山神为坐骑,一路降妖伏魔而来,开启了这块圣地之门,让金子一样闪光的太阳照耀众生。并用法术将能把阳光装在肚子里的吉祥天女“华丹拉姆”显现在自然的石洞中,让吉祥天女永久地保佑这片土地。法力无边的吉祥天女对一切妖魔邪恶充满愤怒,随时降伏,使妖魔鬼怪闻风丧胆,逃之夭夭;对一切正义事业和善良者倍加保护,使他们消除灾难,永远幸福。吉祥天女还用佛教的慈悲调服山林中的猛虎如温顺的羔羊,不但不再加害众生,而且在洞口流连徘徊,忠诚地守护着洞里的天女。从此,这里显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郎木寺镇地形显峡谷盆地,四面环山,奇峰怪石,参差错落,显得气势雄浑,又丰姿娟秀。山风夹着阵阵从寺院传来的法号螺声从谷里吹来,把一路风尘,全身疲惫,洗荡得干干净净。别有意趣的是谷地的山峰颜色不同,造型别致,又因为是虎穴之地,虎的故事比比皆是。郎木寺镇的东山叫“哈尔德合佳吾”,意为东方的灰色虎,天女用法术把森林吹向天际,把无处躲藏的恶虎则变成了一块灰石,灰色石虎上面的红色石山高耸,陡而不险,峭而不刃,好像是一座远古的城堡,又像是一块块红氆氆垒积而成的贡品,给人一种毛茸茸的感觉。南山叫“洛周俄波”,意为南方的青色龙。远看那波浪般起伏的众山,恰似蟠曲在天光云影之中的青色巨龙,遥望着赛赤寺院,仿佛在等待佛祖起飞的圣旨。在小镇能看见的北山向阳,满山的柏树如烟似霞,仔细辩认,传说中自显的扎西德杰(吉祥八瑞)图案在其间隐约可见。这座山就是声名远播的“华德日”(意为猛虎山),赛赤寺院就座落在这猛虎肋下,每当初升的阳光照射在寺院金顶的时候,有如猛虎背上花纹的座座经堂佛殿顿刻间发出一道道耀眼的金光,照得满谷生辉,气象非凡。</p> <p class="ql-block">我们都怀着虔诚的心情,参与到白塔下转经筒的行列中……</p> <p class="ql-block">郎木寺自然风光清幽秀丽。尤其夏日,这里气候凉爽,青松郁郁,绿树葱茏,不论是四周的林间、山丘还是脚下的草滩,到处都有花朵开放。红的,黄的,紫的,所有颜色的花都在开放。浓的,淡的,香的,所有开放的花都在芬芳;沟壑山间泉水叮咚作响,溪边林间鸟鸣啾啾之声不绝于耳。仰望苍穹,蓝天如镜,雄鹰高旋,脚下水流淙淙,溪内小鱼嬉戏,构成了一幅绝妙的立体图画。这里的夏季天气一日多变,早晨朝霞漫天;上午艳阳高照,晴空万里;午后突然间风卷几片残云,太阳雨从天而降,片刻后又是蓝天白云,真是变化莫测,更添情趣。</p> <p class="ql-block">神秘和清幽是郎木寺的主流。博大精深的藏传佛教文化是郎木寺的核心。座落在郎木寺景区内的寺院群落主要有两处,一处是属于甘肃省的郎木寺赛赤寺院群落,一处是属于四川省的格尔底寺院群落。两大寺院一衣带水,隔江相望。一年四季,法鼓之声相鸣,螺号之音相应,桑烟缭绕,佛灯闪烁,使这块充满神秘色彩的地域始终笼罩着浓浓的宗教氛围。气势恢宏的佛塔与素描般质朴简洁的觉姆寺以及峻峭飘逸的清真寺并坐于小镇的蓝天下,别有一番景致,让人感悟藏传佛教文化的宽容谦让和大气。</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见这个形状的东西,是白塔的一种吗?</p> <p class="ql-block">郎木寺赛赤寺院,藏语全称“噶丹雪珠皖嘎尔卓委琅”,意为“兜率论修白莲解脱洲”,是西藏哲蚌寺的子寺之一,属藏传佛教格鲁派著名寺院。赛赤寺院始建于1748年(清乾隆十三年),距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历经第五十三任甘丹赛赤(金席)坚参桑格华藏至五世赛赤活佛长达200多年的扩建。拥有经堂5座,佛殿27座,佛宫19院,僧舍130余院,此外还有嘛呢经轮房、佛塔、讲经坛、辩经苑等建筑,规模宏伟。甘、青、川等省慕名而来的朝圣者络绎不绝,内地赴西藏和西藏赴内地的活佛及高僧大德亦多歇脚于此。赛赤寺院不但在安多、康巴藏区以及卫藏地区遐尔闻名,而且在国际也拥有一定的知名度。</p> <p class="ql-block">赛赤寺院的建筑,依其用途,分为经堂、佛殿、囊钦、僧舍和其他五类;就建筑结构而言,分石木和土木两类,外石内木,有“外不见木,内不见石”之说。整个建筑庄严巍峨,宏伟壮观,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具有鲜明的藏族风格和特点。在整体设计、建筑工艺、艺术风格方面都表现了极高的工艺水平。经堂,系僧众集会、诵经之场所,全寺大小五大学院各有经堂一座,木石结构,藏式建筑。闻思寺院大经堂楼顶为鎏金铜瓦顶,顶上又饰以经帐、宝塔、宝伞、宝瓶、法轮和阴阳金鹿等饰品,点缀得光彩夺目;丽阁画斗,飞檐腾空,气势雄伟。初到的旅游者,见此景况,无不心旷神怡。佛殿,是僧人们诵经和信徒朝拜之场所。殿外为石墙,内为木结构,最高层为宫殿式方亭,四角飞檐,上覆鎏流铜狮、铜龙、铜宝瓶、铜如意、铜法轮等,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生辉,显得格外庄重富丽。囊钦与僧舍,一般僧人住宅,只能用黑白两种颜色,活佛则可以用红色,高级活佛可以用黄、金等色及琉璃装饰。赛赤寺院的建筑装饰如屋顶的形式、壁画、木雕、帷幕、毡毯、内窗等等的艺术成就之高也是很惊人的。</p> <p class="ql-block">在赛赤寺院还有独具风格的绘画、堆绣和造型艺术。绘画,内容多以宗教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著名学者的生平传说等为题材,生活气息浓厚,惟妙惟肖,给人以绝妙的艺术感受。堆绣,是用各种彩色的绸缎剪成需要的各种形状。如佛像、人物、鸟兽、山水、花草、虫鱼等。绣在布幔上,底部垫以羊毛、棉花等絮类物,中间凸起,使人看了产生强烈的立体感,宛如一幅浮雕。堆绣的内容大都是佛像和选用佛经故事为题材。赛赤寺院的各个经堂、佛殿、囊钦都有五彩缤纷的绘画、堆绣,形成了琳琅满目的画堂,给殿堂增添了了庄严的浓郁气氛。在寺内的每个经堂、佛殿的建筑物上,都附有精美木雕,大多珍珑剔透,美观大方,使人赏心悦目。造型生动,线条清晰,特别是大经堂内弥勒鎏金佛像,高约12米,不仅神态如生,而且威仪庄严,充分显示了藏族艺术家的非凡才能。</p> <p class="ql-block">赛赤寺院藏书甚多,现在还保存有上万卷。这些经卷内容有哲学、密宗、医药、声明、历史、传记、工艺、文法修辞等十余种,其中有珍贵的金银汁书写的佛教大百科全书《甘珠尔》、《丹珠尔》两套,保存有各种木刻经板6000多块。寺内还收藏从印度、尼泊尔、蒙古及汉地用金、银、铜、珊瑚等制作的佛像4000多尊,最高者达8米;堆绣佛像800余幅;珍奇的宗喀巴大师鼻血绘制的卷轴像1幅;各种材质的大小佛塔70余座;以及达赖喇嘛等赏赐的封诰、印鉴、法器和历代赛赤活佛的服饰、生前用品等文物。这批藏经和文物,不仅是国宝,而且对研究藏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提供了珍贵的史料。</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到赛赤寺大殿后面的最高处,这里可以看到寺庙、郎木镇以及四周山景,殿堂金顶在朝阳下发出金色的光芒,真似所说一样,这里就像一个绿边金盆,<span style="font-size:18px;">非常庄重大气和肃穆。</span></p> <p class="ql-block">赛赤寺院西北300多米外就是金龟背上的天葬台,已有400多年历史的天葬台成了天下游客怦然心动地去阅读的天书。生命现象,特别是人的生命现象,是普天之下最为神秘且难予透视的现象。许多珍爱生命的人,都祈求长生不老、恒永生命,十年劫难前曾有过的历经百年的赤佛灵塔内自然生长不息的指甲、头发的肉身法体令多少追求科学与生命的人敬仰、膜拜。还有藏传佛教中对生命终结的态度和方式也令世人注目和寻思。</p><p class="ql-block">因为还要往山顶走几百米,且心里还是有些怯怯的,我们都放弃去看天葬台,只有夏妹妹一人上去了。据说,天葬台上飘动着数不清的白色嘛呢经幡,显得空旷神秘,宁静圣洁,遗世独立。人们一经点火煨桑,青烟升空,不多时方圆数百里乃至上千里之外的秃鹫不断飞来落下。秃鹫是天葬的主角,在藏族人民心目中它们是神的化身,甘、青、川三省交界处的过世藏族人大多在这里天葬,甚至还有更远地方的藏族或蒙古族过世的人也送到这儿祈求升天。百灵鸟鸣唱的天葬场,没有想象当中的那种阴森与恐怖。在这里死亡不仅仅意味着终结,也预示着新的开始,带有重生与超脱的意味,是藏区信教群众最后的回归,他们用天葬这一具体方式呈现人类回归自然的法则。并将把自己的血肉之躯施舍给其他生物,作一生中最后的善事。这里独特的藏族丧葬文化风貌,近几年来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旅客来这里探秘。</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僧人精神面貌看上去不错,也都很帅,看上去有的很年轻。</p> <p class="ql-block">在赛赤寺院的游览结束,出来等去看天葬台的夏妹妹时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开车去往四川界内的郎木寺。两寺相隔也就几百米,进入四川这边的牌坊很快就到了。</p> <p class="ql-block">郎木寺景區簡介</p><p class="ql-block">郎木寺,又名“格尔登寺院”。位于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的西北部,地处川、甘、青三省交界处。</p><p class="ql-block">由黄教格鲁派创始人至尊“宗喀巴”罗让扎巴的得力弟子、边陲弘法七大弟子、“嘉绒四大佛学名人"之一,第一世格尔登活佛,绒钦更登坚参尊者,遵上师预言搜记,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始建僧伽静修庵。从此,开始了传教宣法,讲经布道,利益众生的佛学事业。后由第五世格尔登活佛,丹巴坚赞尊者,在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建立了第一座(上密续部)学院,开始逐渐地扩建寺院。圣者圆寂后,僧侣将其肉身供奉在舍利灵塔中。时近三百余年,四面八方的信众来此顶礼膜拜,转经供养络绎不绝,为我寺的镇寺之宝。达仓郎木-格尔登寺院目前有僧侣干余名,日日研佛修行。寺院有闻思、续部、时轮、藏医学、印经院等五大(扎仓)学院。寺规严谨,师资雄厚,是一座在川西高原上知名度极高的格鲁派寺院。在安多藏传佛教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至今历史已有六百余年。</p><p class="ql-block">“郎木”藏语意为天女,在世间有二十四个修行圣地。郎本洞是其中之一,为北方事业班丹拉姆(汉译“吉祥天母”)的圣地,洞内有自然显现的班丹拉购钟乳石化像,是藏传佛教最著名的五大护法神之一。其像左右排列着的佛、菩萨等化像,还有一口小洞为“中阴洞”,顺利钻过此洞者,皆可消灾祛业障,能解三恶道之苦。洞壁上有一个光滑的凸柱石包,是天母的癌疫袋。将身子在其石上擦动,可消除诸疾,人们叫它“祛病石”。在信众心目中它是神圣之地。</p><p class="ql-block">“达仓”藏语意为虎穴。在白龙江源头左侧有一处陡峭的天然洞穴。古时此地林水繁茂,利于猛虎栖息繁衍,母虎与其五仔在该洞穴驻息称林中之王,森林巨兽,呵护着这方灵山秀水的精神家园,因此而得名为“达仓郎木”。</p><p class="ql-block">从售票处沿河流上行约一公里,有大小十几处潺潺涌流的泉眼,汇成了一条清激甘甜的问水。有八大龙王之中的无边龙泉、广财龙泉、摧破金刚泉、驱晦泉、药水泉,这些就是白龙江之源,在猛虎塑像左侧江水对面的茂密林边有白龙的居处“周仓”,意为“龙穴”,此江因此得名“白龙江”。</p><p class="ql-block">这里不仅有久享盛名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郎木寺,更有奇特、壮观的自然景观,怪石奇峰,形态各异,这就是郎木寺大峡谷。本地人称其为“乃朴沟”,“乃朴”是藏语音译,其意思是“神灵聚处”,这里是十万空行母聚集之地。当年莲花生大师在此降龙伏虎,伏藏有金刚撅,后由第三世格尔登活佛丹巴饶杰取出其伏藏圣物。历代格尔登活佛使用此器做法,历来诸高僧大德在此闭关修行。峡谷内有通天洞、夺桑塘、藏经润、曼曲卡(药水泉)等,花香草鲜,灌木葱茏,沟壑纵横,适合户外长、短线徒步、澜属、探除寻幽等山地活动。大峡谷正是你付出脚力就能收获美景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四川的郎木寺位于峡谷入口处,也称格尔登寺,红白相间的建筑在蓝天白云下格外显眼,寺内存放有第五世活佛的肉身灵塔,寺外很多藏民绕着寺院转经朝拜。寺院旁边有一片树林和草地,日出日落时分光影斑驳,十分宁静。格尔登寺和赛赤寺均属于藏传佛教寺院,由嘉参格桑活佛创建于1748年,有闻思学院、时轮学院、续部学院、印经院、医学院等,鼎盛时期人数多达500多人,是安多地区著名的大寺院之一。佛殿建筑群由十三座大小殿堂组成。在这里可以看见小喇嘛背着书包,三三两两走向神圣之处,做功课修炼,也有信客绕着寺院转圈虔诚祈祷,一片肃穆。</p> <p class="ql-block">寺前广场上有不少藏族小朋友,看到游客就上前打招呼,请求当向导。我们被一个叫泽巴的小男孩拦住,他说着流利的、发音还算准确的汉语,自我介绍他现在读四年级,趁着放暑假出来挣钱,胸前挂着一个二维码收款牌,我们说没有现金,他立马举起了牌子,把大家全逗笑了,决定就请他当导游了!</p> <p class="ql-block">寺内游人不多,非常清静,但所有庙堂均大门紧闭,不让游人进入参观。</p> <p class="ql-block">格尔底寺不像赛赤寺那样拥挤,没有将建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大都是独立一座,或者建在山坡上,或者建在森林之中,再或者建在半山腰之间。</p> <p class="ql-block">白龙河水非常清亮,蜿蜒曲折,草地绿茵,几顶账蓬点缀其间,尤如一幅美丽的风景画。</p> <p class="ql-block">穿过树林继续往前走就是郎木寺大峡谷,清澈的河水从峡谷里流出来 ,里面有虎穴、仙女洞,传说是老祖母郎木居住的地方,她为了除猛虎羽化成石,与虎为伴,立于山洞之中。沿着峡谷溯流而上,怪石嶙峋、河水潺潺,到尽头处可爬到山顶俯瞰小镇全景。我们在泽巴带领下向峡谷深处走去……</p> <p class="ql-block">泽巴边走边介绍,有景点名称,有相美的传说故事,还时不时要求我们像他那样行动一把……</p> <p class="ql-block">来到了“达仓”、藏语意为的虎穴前。在白龙江源头左侧有一处陡峭的天然洞穴,古时此地林水繁茂,利于猛虎栖息繁衍,母虎与其五仔在该洞穴驻息称林中之王,森林巨兽,呵护着这方灵山秀水的精神家园,因此而得名为“达仓郎木”。泽巴说洞外石壁上的凹坑是老虎的爪印。</p> <p class="ql-block">我们逆河而上,沿一条白色岩石构成的山沟前行约1公里,便见到石崖上有一溶洞,洞外面一丛丛一簇簇,插满了藏族牧民为祈求幸福吉祥而竖立的箭杆,洞口上密密麻麻挂着一条条因常年风吹日晒而变了颜色的哈达。洞口只能容人低头弯腰才能进去,据说干过坏事、作恶多端的人是不能顺顺利利进入的。到溶洞里面后渐渐开阔起来,人可以站起来行走。里面光线不足,觉得恬淡幽奥,特别是顶部如象数念珠那样,一滴一滴的水,象一粒一粒的珍珠落下,在溶洞的深处,发出温柔而清悦的溅声,宛若幽长的铃声。使人更觉赏心悦目。据说,在忽暗忽明的酥油灯光中,凝目石洞上首中央,渐渐地,吉祥天女出现了。这是一尊钟乳石造型,下着地上接顶,如同寺院佛殿里塑的佛像那样逼真,仙女眉清目秀,冰清玉洁,微微下垂的眼睛里流露出无限的深情,慈祥的嘴唇似动非动,仿佛在祈福善人,告诫恶人。满身搭满了的各色哈达,如天女身披金纱玉带,翩翩欲飞,显得尤为典雅秀丽。岩壁上自然形成的飞禽走兽体态逼人,生动可爱。置身于这奇洞中,给人一种摇摇直上,飘飘欲仙之感。藏族群众都把天女奉为保护神,极为崇拜,经常前来磕头跪拜、祈求平安。进到洞里,还喜欢用乳石上流下的滴水洗头,给孩子洗脸,而且还在一块块光滑明亮的石头上来回摩擦肚皮,据说这样能消灾祛病,尤对治肠胃疾病,甚为有效。在溶洞外面的岩壁上,还有两眼形同眼睛的“眼睛泉”,从石缝中渗出泉水。据说“眼睛泉”里的水是神水,用神水清洗,能保护眼睛,并使眼晴更加明亮,不得眼病。</p> <p class="ql-block">小泽巴站在洞口给我们讲述此洞的神奇……</p> <p class="ql-block">泽巴的介绍引起大家的兴趣,华民和赵哥毅然弯腰进洞,来了一趟天女洞内游,还按照泽巴指点摸了天女石,以防治病痛……</p> <p class="ql-block">出洞后感觉很好,神清气明!</p> <p class="ql-block">学着小泽巴,用清凉的河水洗眼睛,真舒服!</p> <p class="ql-block">小泽巴轻快的走在河水中……</p> <p class="ql-block">来到白龙江小源头。白龙江,长江支流嘉陵江的支流。发源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与四川若尔盖县交界的郎木寺,流经甘肃省碌曲县、四川省若尔盖县、甘肃省甘南州的迭部县、舟曲县、陇南市的宕昌县、武都区、文县,在四川广元市境内汇入嘉陵江。河道全长576千米,穿行于山区峡谷。白龙江流域内多民族杂居,主要有汉、藏族、回、羌、蒙古、苗等民族。历史上,是汉族与少数民族融合的重要区域,是汉蜀之间的战略要地,中国工农红军过川入陇的重要通道,流域内历史战争遗迹遍布。有阴平古道、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俄界会议”会址、天险腊子口战役遗址等知名历史遗迹。</p> <p class="ql-block">酷酷的小泽巴!</p> <p class="ql-block">泽巴介绍了这里,为什么挂个黄绸子的说道我忘记了。</p> <p class="ql-block">接近中午,僧人们午休,很惬意吧!</p> <p class="ql-block">此游结束,与小泽巴合影话别。他熟练和自然的介绍,他对家乡的熟悉和流露出的热爱,特别是他那双明亮清澈又有神的眼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p> <p class="ql-block">两位藏族姑娘在编辫子,这可是个细致活!</p> <p class="ql-block">游览完四川郎木寺景区回到镇上,看到两座圆顶建筑,是回族的清真寺,他们属于郎木寺的后来者。若尔盖到甘南段曾经是茶马古道,清朝同治时期很多甘肃和宁夏的回族商人到郎木寺经商,在此落户,逐渐形成村落,于1943年修建了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您在甘肃,我在四川",郎木寺的准确定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一上午游览了两个郎木寺,让人留连忘返,正如一则评价所说:郎木寺,天蓝、云白,水清,雪山圣洁;郎木寺,花艳,草美,林幽,民风淳朴;郎木寺,一片香巴拉净土,一块旷古秘境,一处都市人寻求心灵慰藉的天堂和乐土。</p> <p class="ql-block">在郎木镇吃完午饭便驱车去黄河九曲第一湾。途中欣赏着甘南草原的美丽景色,羊群、牦牛群洒在草原之上,悠闲的啃食着绿色的嫩草,悠哉悠哉!</p> <p class="ql-block">虽然都设定了导航,可不知为什么,团长的车没跟我们走在一起。我们和赵哥的车走在途中,恰好碰到铺设路面,我们便停下来等候,正好来一把与大草原的亲密接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