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游第八天1一一拉卜楞寺

虫娘

<p class="ql-block">今天是七月十三日,我们出游的第八天。夜里三点左右醒来,一直迷迷糊糊躺着,坚持到六点就起来出去了。小镇的早晨很清静,站在桥头看不远处拉卜楞寺,晨曦照在大殿金顶上熠熠生辉,夏河水也泛着金光,让人非常享受这静谧的清晨。</p> <h3>夏河,这个极美的名字来自于穿城而过的大夏河,它犹如一条洁白的哈达,铺陈在甘南的大地上,凭自己的力量冲出一片盆地来,藏族人民称之为聚宝盆,而拉卜楞寺就坐落在这个聚宝盆上。</h3> <p class="ql-block">走到河对岸看沐浴在朝阳下的我们下榻的客栈……</p> <h3>昨晚吃饭路过的青年旅店,红墙和门头木雕很漂亮!</h3> <h3>七点多回到客栈,前台的藏族姑娘正在点藏香,淡淡香味扑鼻而来。</h3> <h3>早餐不错,我们一人整了一大盘子菜,好好补充一下……</h3> <p class="ql-block">坐在炕上喝个茶,在这难得一住的藏味浓浓的客栈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游客中心,65以上免费。先由工作人员引领进入寺内,再由寺内僧人带领参观寺院。</p> <p class="ql-block">游客中心外面看着挺普通,大门和室内都修的很富丽堂皇,藏味十足。除一侧是售票窗口外,大厅内和二层均是柜台和商铺,只是时间尚早还没开门迎客。</p> <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城西,是我国藏传佛教(即喇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拉卜楞寺创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康熙五十三年(1714)建立“拉章”(即嘉木样佛官),“拉章”音变为“拉卜楞”,意为寺院最高活佛府邸。寺院坐北向南,占地总面积8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主要殿宇90多座,包括六大学院、16处佛殿、18处昂欠(大活佛宫邸)、僧舍及讲经坛、法苑、印经院、佛塔等,房屋不下万间,形成了一组具有藏族特色的宏伟建筑群。拉卜楞寺宗教体制的组成,以闻思、医药、时轮、吉金刚、上续部及下续部六大学院为主,在全蒙藏地区的寺院中建制最为健全。</p> <p class="ql-block">除去典型的藏式庙宇特点, 拉卜楞寺最为出名的是世界上最长的转经长廊,这里共有一千七百多个转经桶,环绕着整个寺院,绵延3.5公里长。一眼望去,竟然是看不到头,很是壮观。据说如果一个不落的触摸转经筒,需要花几个小时。从昨晚看到这长长的转经长廊,和那些虔诚转经的信徒,感觉这里面承载着藏民们的希望,跟随他们触摸每一个沧桑的经轮,你能感受到善良和期盼美好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在拉卜楞寺,不管白天还是夜晚,都能看到无数藏民进行周而复始的转经活动,用肉体表达着他们的虔诚。这些转经筒经历年岁,有些并不那么好转,昨天晚上我们转时就觉得要使挺大劲方能转动。可是转经的藏民中不乏上了年岁的,有的还需要拄着棍子支撑,但他们依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口中念着六字箴言,真诚的走着每一步。</p> <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曾经是甘、青、川三省交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历史上更是号称有108属寺(其实要远大于此数)。拉卜楞寺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佛经学业久负盛名,被誉为“世界藏学府”。鼎盛时期,僧侣达到4000余人,如今在这里修行的僧人,从几岁到几十岁都有。</p> <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建筑群别具风格,是藏族人民和其他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艺术珍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甘南地区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结束了寺庙中“政教合一”的状况,拉卜楞寺得到了纯洁。1982年,国务院决定拉卜楞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比起我们常见的寺庙,这规模更像是一个完整的小镇子。</p> <p class="ql-block">工作人员把我们从入口带到这里,之后便由寺院内的僧人带我们去规定的学院和经堂入内参观。在这里才知道,每天对外开放可供参观的学院和经堂只是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在汉藏文“ 拉卜楞寺 ”门牌前留影。此刻太阳已经升起,照在建筑群顶上金灿灿的,拉卜楞寺更显壮观,美哉!</p> <p class="ql-block">引领我们的僧人告知,今天将去参观医学院、寿安寺(狮子吼佛殿)、文殊菩萨殿、藏艺博物馆酥油花馆、弥勒佛殿和闻思学院大经堂。</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来到医学院经堂。它建于1784年,正殿南北6间,东西5间,殿内供奉药王佛、药师佛和拉科仓的舍利塔,殿前厢廊内绘有人体脉络图18幅,前院是相关佛事活动场所。正殿是僧人集会诵经地方,也叫经堂。医学院是培养藏医人才的重要场所,由嘉木样二世创建于1874年,除佛经、医典外,主要研习医疗技术和药物学及藏医药的采集、炮制。学习分初、中、高三个阶段,一般要15年左右才能系统地学完所有课程。</p> <p class="ql-block">寿安寺也称狮子吼佛殿,是藏传佛教格鲁巴派系鼻祖宗喀巴大师的肖像殿。位于大经堂东南面,距大门约有50米左右,殿门前悬挂着“寿安寺”三个大字的金匾,为佛殿平添了几分威严。金匾是清嘉庆皇帝赐予,从京城车载马驮,千里迢迢运来的,这对教民来说就更显其珍贵了。狮子吼佛高13米,重两吨,佛像造型庄严高大,比例匀称,铸雕精细,神态安祥,眉目生动,停坐瞻望,庄严肃穆。佛殿的两侧供有铜质鎏金八大佛立像,在右侧还供有铜质鎏金16罗汉群像。</p> <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的所有梵宇,均以当地的石、木、土、茴麻为建筑材料,几乎看不到金属的痕迹。庙宇又会依其不同的功能和等级,分别涂以红、黄、白等土质颜料。部分殿堂融合吸收了汉式的建筑,增盖宫殿式屋顶,上面覆鎏金铜瓦或绿色琉璃瓦。每个殿的入口都挂着布,上面绘有法轮和鹿。大中型建筑物顶部及墙壁四面放置有布铜质鎏金的法轮、阴阳兽、宝瓶、幡幢、金顶、雄狮。</p> <p class="ql-block">文殊菩萨殿,主供的红黄文殊菩萨像,也是拉卜楞寺造型最优美的佛像之一,红黄肤色,一面二臂,右手高举智慧宝刀,左手弯曲执菊花,花顶托经函,身佩玉饰,材质为铜制鎏金。佛像高7.3米。这座佛像是由拉卜楞寺三世索智久美索南嘉措,于1928年蒙古地区奉造迎请的。文殊菩萨是佛教智慧之神,由于传规不同,功能不同,所以文殊菩萨的种类很多,有白文殊、红黄文殊、黑文殊等, 拉卜楞寺文殊殿主供红黄文殊菩萨像。</p> <p class="ql-block">这个院落是拉卜楞寺文物陈列馆。拉卜楞寺内珍藏的民族文物和佛教艺术品共计1万余件。各殿堂内高8米以上铜制鎏金或檀香木雕的大佛就有十六尊,各种质地多样的中小型佛、菩萨、佛塔、法器等不胜枚举。寺内珍藏有历代嘉木样大师的衣物和其它生活用品,还有帝王册封和赠赐的金敕、印鉴、封诰、大幅匾额、千佛树、珍珠塔、玉如意、陨石、海马牙等。</p> <p class="ql-block">文物陈列馆的很多房间都是关闭的,只有这一个房间开放。房间里供奉的是十几组用藏传佛教绝技制作的酥油花佛像,可以近距离观赏且允许拍照,这真是一次神奇的邂逅。我在青海塔尔寺也曾经看到过酥油花,只有一组,而且封装在玻璃箱里。拉卜楞寺供奉的酥油花佛像数量多、规模大、制作精美绝伦,让人赞叹不已。据说,酥油花用酥油作原料,酥油浸泡于冰凉水中,经艺僧揉搓成膏状,去其杂质后,做成各种佛像、人物、山水、亭台楼阁、飞禽走兽、花卉树木等,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文物陈列馆,去往弥勒佛殿。</p> <p class="ql-block">弥勒佛殿初建于1788年,又称寿禧寺,清嘉庆帝御赐寺名。大金瓦寺高6层,纵深5间,殿内供奉高达8米的镏金弥勒佛大铜像,造型端庄,气度闲雅,显得坚定而有智慧。大殿正中门楣上悬挂着用汉、藏、满、蒙4种文字书写的“寿僖寺”金字红匾,字迹端庄大方,雍容华贵。1844年卓尼察汗呼图克图额尔德尼班智达捐资予以翻修,并建金瓦亭。 弥勒佛殿为藏汉混和式结构,最高层为宫殿式的方亭,四角飞檐,上覆盖馏金铜狮、铜龙、铜宝瓶、铜法轮、铜如意,阳光下金碧辉煌,故俗称“大金瓦寺”。</p> <p class="ql-block">在寺院外面,看到有藏民在磕长头,大人孩子都有。之前在九层佛阁就看到有专门用来供信徒磕长头的石板和木板,无论老人还是孩子,每时每刻都有人在磕头,风雨无阻,即使衣衫磨破了,脸颊蹭脏了,可他们毫不在意。“磕长头”是藏传佛教信仰者最至诚的礼佛方式之一。磕头朝圣的人以敬畏之心朝拜,在其五体投地的时候,是为“身”敬;同时口中不断念咒,是为“语”敬;心中不断想念着佛,是为“意”敬,三者得到了很好统一。他们敬畏神灵、敬畏生命、敬畏自然,相信这个世界美好的一面,感觉比我们这些俗人活的单纯,活得厚重。</p> <p class="ql-block">闻思学院是拉卜楞寺六大学院的中心,它以显宗为主,着重研习印度佛学家所著的五部大论(《释量论》、《般若论》、《中观论》、《具舍论》、《戒律论》)。寺内共有六大经堂,最大的是闻思学院经堂,又称大经堂,是“磋钦措兑”会议的场所,为全寺之中枢。大经堂为藏式和古宫殿式的混合结构,顶上有鎏金铜瓦、铜山羊和法轮、幡幢、宝瓶等装饰物。一世嘉木样初建时,只有80根柱子,1772年二世嘉木样扩建为140根柱子,可容纳3000僧人诵经。1946年,五世嘉木样又建了前殿院,至此,大经堂成为有前殿楼、前庭院、正殿和后殿共数百间房屋,占地10余亩的全寺最宏伟的建筑。大经堂不幸于1985年4月7日被火烧毁,当年便启动重建,1987年完成了主体工程。新建大经堂不但保持了原来的式样和风格,还采用了先进技术和材料。</p> <h3>前殿楼为大屋顶式建筑,顶脊有宝瓶、法轮等饰物,楼上供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之像,楼上前廊设有嘉木样大师、四大赛赤、八大堪布等活佛们每年正月和七月法会观会时的坐席,楼下前廊为该院僧官逢法会时的座位。前庭院是该院学僧辩经及法会辩经考取学位的场所,有廊房32间。大经堂正殿东西14间,南北11间。正殿内悬乾隆皇帝御赐“慧觉寺”匾额,内设嘉木样和总法台的座位及僧人诵经坐垫,供有释迦牟尼、宗喀巴、二胜六庄严、历世嘉木样塑像,悬挂着精美的刺绣佛像及幢幡宝盖等,显得十分华丽,且藏有《甘珠尔》等经典。后殿正中,供奉着馏金弥勒大铜像,后殿左侧供奉着历世嘉木样大师的舍利灵塔,及蒙古河南亲王夫妇和其他活佛的舍利灵塔,共14座,右侧为本寺护法神殿。正殿之西为大厨房,内有大铜锅4口,大铁锅1口。</h3> <p class="ql-block">走进大经堂,灯光稍有昏暗,酥油灯特有的香味扑鼻而来。殿内肃穆静谧,神圣庄严。正殿内悬挂着乾隆皇帝御赐“慧觉寺”匾额。殿内南端中央设置着嘉木样总法台座位,依次往南,为僧人诵经、集会打坐的座位。座位是木制的,高约十多公分,上铺彩色图案的羊绒毯,一字型分列,由南向北铺开,豁然壮观。这里也是全寺六大学院举行聚会、诵经和大法会的大经堂。</p> <p class="ql-block">从大经堂出来入内参观也就结束了,可以自由观赏寺内建筑,但不能入内,我们便随意转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时轮学院经堂坐落于大经堂右侧,只是不在我们入内参观的行程内。它建于1763年,正殿东西5间,南北11间,具有浓郁的藏式风格,内供时轮金刚佛铜像。后殿正中供奉释迦牟尼和七大弟子像,左右供奉着堪布仓、贡唐罗智仓、旦巴嘉措等活佛的灵塔。</p> <p class="ql-block">一位老者柱着拐杖,手捻串珠,一瘸一拐,慢慢而又坚定的前行,让人感慨万分,信仰的力量由内而外,行者坦然见者动容。如果你不曾亲眼看到这个场面,不会了解信仰为什么让人心生敬畏。</p> <p class="ql-block">坐下休息片刻……</p> <p class="ql-block">僧人们匆匆走过,可能是赶着上课去吧。</p> <p class="ql-block">拉卜楞寺给人最深的印象是,建筑粗犷大方 ,古朴典雅,稳坚耐用。大型佛殿顶部,均有铜质鎏金法轮、阴阳兽、宝瓶、胜幢、雄狮等。部分殿堂的屋顶有鎏铜瓦和绿色琉璃瓦。整个寺院建筑庄严巍峨、宏伟壮观,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气势磅礴,非常具有藏民族独特风格。</p> <p class="ql-block">全团合影,到此一游!</p> <p class="ql-block">结束参观,我们经过僧人村,这里长长的甬道两边是一个个院落,大门紧闭,无人进出,没有喧哗,非常安静,仿佛是另一个世界。</p> <p class="ql-block">这面墙真有特色,漂亮!</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拉卜楞寺已过十二点,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在镇上小店买了大麻花、烧饼等干粮后回客栈开车,按计划向桑科草原出发。</p> <p class="ql-block">开出不远,就看到寺院内的贡唐宝塔,阳光下金灿灿的,方才反应过来,我们并没有参观完整个寺院。贡唐宝塔是拉卜楞寺一处制高点,持门票可登高观看拉卜楞寺全貌。据说因塔内供有从尼泊尔迎请来的无量光佛(阿弥陀佛)像而享誉海内外。贡唐宝塔外形金碧辉煌,内部构造精巧,塔内正中是二层相互贯通的四座佛殿,供有历世贡唐仓灵塔或木雕镀金像,并藏有两万余卷佛经。现存宝塔建成于1993年7月,共有五层,高31.33米,塔呈菩提式,由塔刹、塔瓶和塔座组成。塔刹是日、月、星辰,塔瓶是精铜浮雕鎏金八大菩萨 ,塔座是琉璃瓦装饰的三层四角形建筑,殿顶供阿弥陀佛、二世嘉木样和千佛铜像。没能上塔参观,略有些遗憾。</p> <p class="ql-block">紧接着又看到贡唐宝塔对面绿茵茵的山坡上有不少游人上上下下,原来在这座寺院西南侧的山坡上,可以俯瞰拉卜楞寺全景。拉卜楞寺座北向南,西北边的山似大象横卧,东南边的山上松林苍翠,寺前开阔平坦,山下流过的大夏河 ,自西向东北蜿蜒而流,显得恬静悠远。拉卜楞寺地理位置绝佳,依山傍水,风光宜人,可惜提前没好好研究,否则早上出来转时,完全有时间走到这里上山一看,遗憾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