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手抓黄土我不放,<br>紧紧儿贴在心窝上。<br>几回回梦里回延安,<br>双手搂定宝塔山。<br> ----贺敬之《回延安》</h3> <h3><font color="#ed2308">当年红卫兵心目中的革命圣地之一—延安</font></h3> <p> <b> 开篇语</b></p><p><br></p><p>五十年前的今天</p><p>1966年12月9日</p><p>一群十六、七岁的青少年</p><p>打着红旗</p><p>背上背包</p><p>郑重其事的</p><p>开始了自己的“长征”</p><p>五十年后的今天</p><p>2016年12月9日</p><p>谨以此文</p><p>记录那段</p><p>鲜为人知</p><p>难以忘怀的经历</p><p>同时</p><p>寻找当年</p><p>激情而狂热的</p><p>同学少年</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多次在文学作品中出现过的延安宝塔山</span></p> <h3><font color="#010101"><p><br></p></font></h3> <p> 1966年12月9日,漯河高中一三班的11位同学,自发组织了“一二九长征队”,从漯河出发,步行到延安,返程时又从延安步行到铜川,历时46天,行程2079华里。是当时漯河高中(也是漯河及周边地区)唯一一支步行到延安的“红卫兵长征队”。</p><p><br></p><p> “徒步串连”在“文革”初期仅存在二、三个月时间,很可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现在的各类作品,无论正史、野史、影视、文学,都没有涉及这一史实。作为经历者,记下这一瞬间,否则,很快就有可能会淹没在历史长河中。</p> <font color="#ed2308">如今的延安宝塔山</font><br> <h3><br></h3> 今年是“一二九长征队”出行50周年,仅以此文如实记录那段儿鲜为人知的史实,追忆那段儿“不堪回首、难以忘怀”的岁月,同时寻找当年激情而狂热的“同学少年”。 <h3><font color="#ed2308">漯河高中“一二九长征队”队员名单(依照片顺序排列)</font></h3> 高志业 刘欣 李国卿 陈玉堂 翟东生 宛子亮 陈秀根 刘丙仁 万法富 贾传运 万德泉<br> (背景是延安宝塔山,摄于1967年1月10日)<br> <p>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漯河高中“一二九长征队”“长征”路线</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阿拉伯数字为两地间的华里距离,两地间的距离系当时当地的老百姓口头提供,不一定准确)。</p><p><br></p><p> 漯河 8 郾城 15 十五里店 20 新店 18 裴城 18 姜庄 18 麦岭 18 茨沟 10 十里埔 10 襄城 10 十里铺 10 二十里铺 18 长桥 30 郏县 10 十里铺 10 二十里铺 10 薛店 30 纸坊 20 十里铺 10 临汝 10 十里铺 25 庙下 25 临汝镇 18 大安 18 白沙 18 水楼 18 彭婆镇 18 龙门 25 洛阳 (1966年12月16日) </p> <p></p><p><font color="#ed2308">当年的“长征”日记(部分行程)</font><br></p> <p> 洛阳 25 南马屯 12 常带 25 横水 35 东沃 8 (过黄河)长泉 15 牛湾 50 毛田 15 沃头 20 铺掌 8 英言 30 陈村 8 华峰 15 长直 20 皋落 10 垣曲 30 横水关 38 冷口 16 横水 25 礼元 20 西阳呈 20 新绛 15 古文 25 阳赵 5 管村 15 稷山 (1967年元旦)</p> <p></p><p><font color="#ed2308">当年的“长征”日记(部分行程)</font><br></p> 稷山 24 下迪 30 河津 15 清涧 10 龙门 3 禹门口(过黄河) 20 崖念 25 枣庄 35 泉 25 集义镇 50 薛家坪 20 老虎梁 30 宜川县 30 交里 30 雪白 15 神仙河 40 临镇 40 马泪川 20 金盆湾 20 南泥湾 10 桃宝圩 10 潘龙 5 三十里铺 6 延河 4 二十里铺 10 十里铺 3 七里铺 4 延安南关 3 延安市 (1967年1月9日-1月15日) <h3></h3><h3><font color="#ed2308">当年长征队的队旗徽标,设计时采用的是延安“抗大”的徽标。</font><br></h3> <p><br></p> 延安 40 四十里铺 20 劳山 25 甘泉 36 道镇 20 榆林桥 20 茶坊 12 交道 20 东茹子 10 界子河 20 堡子头 20 洛川 50 交河口 51 黄陵 60 宜君 96 铜川 (1967年1月21日)<br><br> 好像当时政府对步行串联的红卫兵有补贴,每人每天0.45元,1.5斤粮票。背包绳、塑料单(背包防水用)、绑腿带、挎包、水壶每人都有。 <h3><font color="#010101"><p><br></p></font></h3> 漯河高中“一二九长征队”1966年12月9日从漯河高中出发,用一个月时间(1967年1月9日)步行1579华里,抵达延安。返程时又步行500多华里从延安走到铜川。<br><br> 1967年1月22日上午在铜川坐上火车,下午到达西安;1月22日晚上在西安坐上火车,23日上午到达郑州;1967年1月23日上午在郑州坐上火车,下午回到漯河。<br><br> “一二九长征队”共历时46天,粗略统计共步行2079里(华里)。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33333">漯河高中“一二九长征队”“长征”花絮</font></b></h3> <h3></h3><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到大风大浪里去锻炼”</b></div><br></h3><h3> 1966年,最让青年学生们激动人心的事儿莫过于接受毛泽东主席的接见了。1966年11月3日、11月11日,我作为漯河市的“赴京代表“,在北京受到过毛主席的两次接见。<br></h3> <h3></h3><h3><font color="#ed2308"> 1966年11月3日毛主席第六次接见红卫兵(当时我们走到天安门广场东边时,接见就结束了)</font><br></h3> 11月3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了大连海运学校步行串连到北京的“红卫兵长征队”,林彪在讲话中说:革命的青少年,听毛主席的话,到大风大浪里去锻炼。又说:毛主席支持你们开展步行大串连。从此,全国上百万红卫兵加入了“长征”的行列。 <p></p><p><font color="#ed2308"> 1966年11月11日毛主席第七次接见红卫兵(我们在天安门广场西边的电报大楼前见到了毛主席)</font><br></p> 当时,漯河高中的同学们几乎全都与我一样的狂热。从北京返回漯河后,我们一拍即合,一致表示,“马厩里养不出千里马,花盆里栽不出万年松”,听毛主席的话,到群众斗争的大风大浪里去锻炼。<div> <div> 于是,“一二九长征队”就顺理成章的出现了。<br></div></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b></h3><h3><br></h3><h3> 在“文化大革命”的初期(1966年),全国青年学生们心目中的革命“圣地”主要有五个。即韶山、瑞金、井冈山、遵义、延安。</h3><h3><br> 有了“长征队”的雏形,到哪里去自然提上了议程。当时漯河高中已经出发了两支去南方的“红卫兵长征队”。我们的队友有人提出: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这句话好像是焦裕禄说的),我们要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去延安的“长征”方向就这样确定了。</h3> <p></p><p><font color="#ed2308">当年印制长征队袖章的介绍信</font><br></p> 按当时的设想,先到延安,然后再走到文水(刘胡兰的家乡,毛主席曾为她题词“生的伟大 死的光荣”),最终目的地是北京。因1967年初“中央文革”已开始停止全国性的“大串连”,后面的行程并没有继续。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烧炕的风波</b></h3><h3><br></h3><h3> 在没有参加步行串联以前,“炕”、“窑洞”,对我们来说只是书本上概念,谁也没有见过。走过黄河后,我们才第一次见到窑洞,进入山西,第一次入住炕头时好奇又喜悦的心情至今仍记忆犹新。<br> 当地的窑洞和窑洞里面的炕,都比我们的想象要大得多,反正我们“长征队”11个人的背包全部铺在炕上,仍觉得炕床绰绰有余。<br> 接待我们的生产队“贫下中农”可能觉得这些年轻人肯定不会烧炕,晚饭后专门安排人把炕给我们烧好。</h3> <h3></h3><h3><font color="#ed2308"> 1967年1月20日“长征”路过黄帝陵</font><br></h3> 当我们上炕休息时总觉得炕烧的不热,于是就认定烧炕的人肯定是舍不得放柴火,甚至怀疑烧炕的人是不是破坏红卫兵串联的“阶级敌人” 。<div><br></div><div> 既然有自以为是的狂热联想,必然有自作主张的盲目行动。我们立即走出窑洞,凭自己的想象往炕道里面加柴,直到认为温度合适时才停止。<br></div> <p> <font color="#ed2308">黄帝陵黄帝手植柏(据说树龄已超过5000年)</font><br></p> 谁知睡到半夜,我们全部被热醒,炕上热的留不住人,连打背包用的塑料布也粘在炕上拿不下来。我们只好从炕上下来,睡在窑洞内的地上,而零下的室温与炕头相比,简直是冰火两重天。 <h3><font color="#ed2308">“长征”日记摘抄</font><br></h3> <h3><font color="#010101"><p><br></p></font></h3> 经过这么一折腾,第二天“长征”队员们几乎全部都有轻重不一的感冒反应,以后接连几天,都感到浑身乏力,头重脚轻,气喘吁吁,举步维艰。我们经历了“长征”路上最狼狈的一段儿历程。<br><br> 幸亏当时年轻,我们竟然都挺过来了。但我却由此落下了“慢性鼻炎”的顽疾,并困扰我的一生。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宣传毛泽东思想”</b></h3><h3><br></h3><h3> 可能有人觉得“步行串连”就是走路,其实,当年的“红卫兵长征队”有三项任务,“宣传队、工作队、播种机”,宣传毛泽东思想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因此,出发前我们就在印刷厂印制了几千份传单“林彪同志简历”。(因为当时中央有精神,“林副统帅”是毛主席的接班人,要重点宣传林彪,让全国人民都知道)。印制传单的具体数量已记不清楚了,反正我们的挎包里鼓囊囊的都是“林彪同志简历”。</h3> <h3><font color="#ed2308">“长征”日记摘抄</font><br></h3> 1967年元旦,我们走到了山西省稷山县,县委书记到“红卫兵接待站”看望我们,(虽然满大街贴的都是在他的名字上打×的大字报),征求红卫兵“小将”的意见。我记得当时北京的红卫兵提出:我们要当“轻骑兵”,要摩托车。因当时县里没有摩托车,后来一人送一辆自行车。太原的红卫兵提出:我们要聆听“红司令”(毛主席)的声音。后来一人发一部“咏梅”牌袖珍收音机。(要知道当时一个家庭省吃俭用一年的钱也买不起其中的一件啊!)。当县委书记问我们时,我们表示:为了更好的宣传毛泽东思想、林副统帅,要一台油印机。后来果然有人送来一台油印机,还有蜡板、蜡纸、油墨。 <h3><font color="#ed2308">“长征”日记摘抄</font><br></h3> <h3><font color="#010101"><p><br></p></font></h3> 从此我们“长征队”又多了一项工作,安排好住宿后立即刻蜡板、印传单,然后送到“贫下中农”家中。<br><br> 这些物件我们一直带在身边,从延安背回漯河,最后上交给进驻学校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了。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爹亲娘亲不如阶级友爱亲”<br></b></h3><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还是那位稷山县的县委书记,看到我们的穿着比较单薄(上身一件绒衣、下身一件绒裤),给我们送了十条绒裤,由于不够每人一条,为了让队友取暖,我们每个人都表示自己坚决不要,最后硬是没有分发下去。 <br> 1966年冬天是陕北百年不遇的严寒,温度在零下30°C以下,(记得在延安“红卫兵接待站”,每人每顿饭二碗小米粥、二个包谷面窝头,当喝完第二碗粥时,第一碗内的残粥已变成冰碴,吃窝头和现在冬天啃硬冰棍差不多)。我们凭借信仰、意志、毅力、友爱、互助,当然也仗着年轻,实现了自己的愿望。</h3> <h3><font color="#ed2308">“长征”日记摘抄</font><br></h3> <h3><font color="#010101"><p><br></p></font></h3> 如今当我们回忆这段难以忘怀的经历时,连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但这就是事实!<br><br> 这些从未上身的绒裤,最后的结局与县委书记送的油印机一样,交给了进驻学校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h3><font color="#ed2308">“长征”日记摘抄</font><br></h3> <h3><font color="#010101"><p> </p></font></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爬也要爬到延安”</b></div><br> 没有经历过“文革”的人很难理解当时的年轻人怎么会那么狂热,甚至认为是装出来的,其实并不是那回事儿。<br><br> 我们在“长征”路上遇到一个来自南京的红卫兵,双脚残疾,靠拐杖前行。刚开始的时候,他的队友在安置好住宿后,用生产队的架子车接他。进入山西后,因山路崎岖,无法继续接他,为了不拉队友的后腿,他坚持一个人独自“步行串连”。 <p><font color="#ed2308"> “长征”路上的红卫兵(网络图片)(红旗、毛主席像是当时每支“长征队”的标配)。</font><br></p> <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当我问他能否继续坚持前行时,他语气坚定地说:爬!我也要爬到延安! 即使倒在路上,我的头也要朝向宝塔山!他说这些话时,既不是高谈阔论,更不是“唱高调”,我相信是发自内心。</span><br> <p><font color="#ed2308">“长征”到达延安(网络图片)</font><br></p> 如今,当我看到“磕长头”的朝拜者,沿路乞讨也要一生“朝圣”一次的朝圣者时,给予更多的是敬重,决不会怀疑他们对自己信仰的虔诚! <p><font color="#ed2308">1967年1月10日手抄的延安宝塔山介绍</font><br></p> 后来再也没有这位红卫兵的消息,但我相信:他一定也走到了延安!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绷紧阶级斗争的弦”</b><br></h3><h3><br> “阶级斗争必须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这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是非常著名的毛主席语录。我们虽然没有经历过腥风血雨的阶级斗争锻炼,但“文革”前几十年的灌输,阶级斗争这根“弦”始终没有放松。</h3> <p><font color="#ed2308">延安时期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枣园</font><br></p> <h3><font color="#010101"><p><br></p></font></h3> 在我们“长征”的路上,县城一般都有“红卫兵接待站”,农村则是“吃派饭”,即分别分配到几户农民家里,与“贫下中农”的全家人一块吃饭。当然“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我们也是牢记在心的,每顿饭给他们半斤粮票、一毛五分钱。晚上就住在农民家里。 <div> 记得在山西某地,吃饭时得知晚上我们住的那家是个“历史反革命”! 我们脑海中固有的阶级斗争那根“弦”陡然绷紧。于是决定晚上轮流值班,防止“历史反革命”进行破坏活动。<br></div><div><br></div> 结果那天晚上,“历史反革命”毫无察觉,呼呼大睡,我们却紧张的一夜没睡好觉,第二天一天脑袋都昏昏沉沉,晕头晕脑。<br> <h3><font color="#ed2308">1967年1月12日手抄的枣园介绍</font><br></h3> 像这样的事儿如今想起来,自己都觉得当年的幼稚行为既荒唐又可笑,但当时却是我们发自内心的行为。 <h3><font color="#ed2308">延安时期的中共中央五大书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font><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提心吊胆</b><br></h3><div><b><br></b></div><h3> 我们的“长征”历时46天,行程2079华里,期间既有激情、狂热,当然也不乏心灵深处最柔弱的部分--胆怯。现在回忆起来大概有那么三次。<br> </h3><h3> 第一次胆怯是坐船过黄河的时候。</h3><h3><br> 我们第一次与黄河近距离接触是在新安县东沃附近的一个渡口。那条船当时的感觉是很大,(因为在漯河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大的渡船),可以乘坐20多个人,没有坐位,也没有仓棚,只能坐在船的两边。</h3> <h3><p style=""><font color="#ed2308"> 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font></p></h3> <div> 坐在船上看着汹涌的黄河水打着很深漩涡,心里就有点发怵。船老大用威严的口气宣布,不管发生什么情况都不准挪动! 心中开始有点发慌。 <br></div><div><br></div> 船行走到黄河中间时,不知什么原因,有一块大冰块钻到了船的下面,大船顿时发生了倾斜。我坐在船的边沿,感觉船梆的上沿距水面还不到10厘米! 望着两边隐约的河岸,一种无助的绝望感由然而生。<br> <p><font color="#ed2308">1967年1月12日手抄的杨家岭介绍</font><br></p> <div> 这时船工们也慌了手脚,船老大除厉声喝斥外,安排两个船工站在船头用类似抓钩之类的工具狠命砸冰。我们几个惊恐的目光相互都不敢对视。<br></div><div><br></div> 大约有几分钟的时间,冰砸碎了,船恢复了平衡。望着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的船工,真的有种从“鬼门关”逛了一趟的感觉。<br> <h3><p style=""><font color="#010101"> </font><font color="#ed2308">延安杨家岭中共七大会址</font></p></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胆战心惊</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 </b></h3><h3> 第二次胆怯是因为赶夜路。</h3><h3><br> “长征”经过山西时的某一天,不知道什么原因,我和另一位队友(翟东生同学)与其它队友走散“落单”了。<br> “长征”在山西的那段路程,全部走的是山区,村庄稀少,连像样的路都很少,错过这个村,就找不到下一个店儿。我们两个在漆黑的夜空中,走在荒无人烟的小路上,纯粹是毫无方向感的瞎撞。</h3> <p><font color="#ed2308">延安王家坪(八路军总司令部住址)</font><br></p> 走到一个山口时,看到有块牌子,上面写着“山中有猛兽 行人不要停留”,我们俩顿时傻了眼。前行吉凶未卜,后退不知道去哪儿,投宿找不到住户。 <p><font color="#ed2308">1967年1月12日手抄的王家坪介绍</font><br></p> 从发颤的话音中俺俩都能感受到对方心底的恐惧,但都强打精神,故作镇静,装作满不在乎,最后决定硬着头皮前行。在路上,我们谁都不敢说话,既不敢跑,更不敢停,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一有风吹草动,感觉头发都能炸起来。当时,我想起了“鬼火”、“鬼打墙”,还想起了“武松打虎”,真后悔没有武松那身功夫。 <p><font color="#ed2308">延安王家坪大门</font><br></p> 终于看见了点点的灯光,到达后才知道这里是“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的一个矿井。这时已经是夜里十二点多了。<br> <div> 终于看见了点点的灯光,到达后才知道这里是“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的一个矿井。这时已经是夜里十二点多了。<br></div><div><br></div> 如今翟东生同学已经作古,但愿这段花絮对他没有任何的亵渎。<br> <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惊心动魄</b><br></h3><h3> </h3><h3> 第三次胆怯是第二次过黄河的时候。</h3><h3><br> “长征”路上我们共过了两次黄河,一次是在河南新安县的东沃,一次是在山西河津县的禹门口。<br> 禹门口铁索桥位于壶口瀑布的下游,类似于四川大渡河上的铁索桥,共有八根铁索组成。下面四根铁索,两边的两根铁索之间垫有木板(中间是空的),木板间的距离内侧可以走一辆架子车,外侧刚好可以走过一辆胶轮马车,下面则是几十米深的黄河河床。桥的两边各有二根铁索,相当于栏杆。行人走在木板上,手扶旁边的铁索过河。</h3><div><br></div><div> 铁索桥晚上关闭,白天视天气情况开放通行。<br></div> <h3><font color="#ed2308">延安凤凰山</font><br></h3> 过黄河的那天,寒风带哨,凛冽入骨,上游瀑布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当我们走上铁索桥的时候,双腿打颤,双手紧紧的抓住铁索,双眼不敢往下瞅,双脚只能一点儿一点儿的挪动。<br> <h3><p style=""><font color="#ed2308"> 延安凤凰山(延安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font></p></h3> 走到铁索桥中间时,由于风力太大,整座桥像秋千一样荡了起来,行人只好死死的抓住铁索停了下来。突然听到一声尖叫,原来我们一位队友的帽子(当时很时兴的“火车头”棉帽)被风刮跑了……。走到对岸后,手和耳朵已经没有了任何知觉,我甚至怀疑是不是给冻掉了。 <p><font color="#ed2308">当年的禹门口铁索桥(网络图片)</font><br></p> 前几年去壶口瀑布旅游时,专程去了趟禹门口。如今,铁索桥旁边建了座新桥,老铁索桥作为历史遗迹保护起来,不准通行了。河边的石碑刻有唐代诗人骆宾王“通波连马颊,进水急龙门。”和李白“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的诗句。原来耳熟能详的“鲤鱼跳龙门”典故中的“龙门”就是禹门口! <p><font color="#ed2308"> 如今的禹门口铁索桥</font><br></p> <p> <font color="#ed2308">如今的禹门口铁索桥</font><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偶遇女红卫兵</b><br></p><p><br></p><p> 1966年时,我们“长征队”的11个人都是年龄不到17岁的青少年,情窦未开,纯真无邪。与现在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相比,对青春期的认知真的是白纸一张。</p> <p><font color="#ed2308">延安鲁迅艺术学院</font><br></p> 离开漯河,走到洛阳之前,是“长征队”队员们步履艰难的时候,每个人的脚上轻则磨出水泡,重则磨出血泡,正当我们自顾不暇的时候,又遇上了三个女红卫兵。<div><br></div><div> 这三个女红卫兵来自河南省的平舆县,是平舆高中六八届的学生,与我们一样,她们的志向也是步行到延安去“朝圣”。她们的状况比我们更惨,三个人互相搀扶,每天只能走十几里地。<br></div> <p><font color="#ed2308">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第一次唱响是在鲁艺</font><br></p> 当时我们既不是出于怜悯,更不是出于“英雄救美”,完全是一种“长征”战友的情分,给她们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如:红汞、碘酒之类的药物虽然我们正在需要,还是无私的“借”给她们使用;像当时电影上的英雄人物那样,“行军”路上帮她们背背包;像家庭的兄长那样,安排好食宿后回头去接她们等。应该说帮助是相互的,比如女孩子带的有针线,穿刺脚上的燎泡正好用得上,她们也会慷慨的“借”给我们。最后我们一块儿从郏县的薛店走到洛阳(大约200多里的路程)。<br> <p><font color="#ed2308">歌剧《白毛女》第一次演出是在鲁艺</font><br></p> 在洛阳休息几天后,脚上的燎泡变成了糨子,能够适应继续“长征”的行程了。我们从洛阳过黄河,走小路直行去延安,她们仨则沿着公路经西安去延安。 <p><font color="#ed2308">当年的感谢信</font><br></p> 在洛阳分手时,她们专门给我们写了封感谢信,1967年春节以后,她们走完“长征”路,回到平舆,再次来信对我们表示感谢。1968年“上山下乡”后,双方的联系中断。 <p>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三五九旅改变了南泥湾的面貌,郭兰英的《歌唱南泥湾》让南泥湾唱响了全中国。</span></p> <p><span style="color: inherit;"> </span><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946年8月6日,毛主席在这里提出了“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当年我们在这里,集体重新学习了毛主席《与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在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演讲地,我们背诵了“老三篇”之一的《为人民服务》。</span></p> <span style="color: inherit;"> </span><font color="#ed2308">延安清凉山,新华社、新华书店、新华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前身),在这里诞生。</font><br> <h3><font color="#ed2308">中国抗日军政大学</font><br></h3> <h3><font color="#ed2308">历史上的抗大大门</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抗大校旗</font></h3> <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span><font color="#ed2308">为纪念在1946年4月8日因飞机失事而遇难的王若飞、秦邦宪、邓发、叶挺等烈士而建造的延安烈士陵园。毛泽东主席亲自题写了悼词和"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题词。我们曾于1967年1月12日到此参观悼念。</font><br> <h3><font color="#ed2308">1967年1月12日到此参观时手抄毛主席写的悼词</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延安革命纪念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font><font color="#ed2308"> 1967年1月13日在此抄写的纪念馆“总说明”</font></h3> <h3>(原“一二九长征队”队员 万德泉 2016年6月1日于郑州)<br></h3><h3><br></h3> <b>附:</b>2017年“一二九长征队”队员重聚(已有四位队员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