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蒙蒙细雨中,已经记不清是多少次来南京了。作为培训师,今年新一轮种子教师培训开始啦。感谢老天的照顾,今年没有把人晒成肉干儿。</h3><h3> 在魔鬼训练营开始之前。所有的培训师已经先开始进行了魔鬼训练。那个工作一丝不苟的某老师绝对不会放过每一个培训师的一点儿时间。老培训师示范课讲课,新培训室评课;新培训时示范讲诵读通讲课,老培训师评课。</h3><h3> 作为一个培训师,要有培训师的意识——如何控场,如何抛出有效的问题,如何点评学员的演课,每一次说如何带领学员们进行示范……每一个细节是推理又推理,琢磨又琢磨。 在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中,在一年又一年的磨课中,我忽然明白了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才是培训师的意识呢?不是你的技术,不是你的学问水平,而是你为他人指点的方向和教学智慧。而这些,只有你在学识和经验的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在指导评课中自然而然的显现出来。</h3><h3> 做一个培训师点评学员的作业和课堂时要抓住哪些呢?第一是自己要对文本的把握准确到位;第二是对学生的情况,年龄段,年纪段以及知识水平要心中有数。这样自己的教学才能适合学生,学生才能有所获,有所得;第三是老师的教学环节是否清晰?是否有条理?第四是老师的教学点是否恰当?他的切入点合适吗?这些评课的方向和目标与我们平时的语文课要求基本相同。通常听别人评课的时候,觉得别人怎么能提出那么尖锐的问题,怎么那么有针对性的,怎么能控制住当时的场面和方向?从而学到了一个很好的引领老师互动思考从而代替培训师一个人的总结指导,比培训师的指导更有作用的方法——用提问的方式把问题抛给学员们,让学员们通过思考、讨论来调动大家的互动,从而解决问题。通过几个培训师的评课示范,越来越明白提问式评课的优越性,也更坚信了自己在后面的点评中该怎样去评价一个老师的课堂。</h3> <h3>一天的时间,要磨六册《日有所诵》,对于刚起步的老师,甚至是还没有开始的老师来说,学习的难度和力度可想而知。每人每册一个单元五分钟的课堂演示,老师们压力山大。</h3><h3>对于培训师来说,如何在这八小时内给老师们树立起诵读的范式,去语文化,如何针对每一个老师的课堂特点进行点评,这考量的是培训师的水平和教学机智。 </h3><h3> 从最初老师们不敢说,不会说,甚至有的老师不知道什么是演课,而是说课,一天下来,除了一个老师还把握不准,其他的老师已经准确地掌握住了诵读的范式,大概知道了低中高段诵读课该怎么上,虽然文本解读还很弱,虽然问题的提出和切入点还不够恰当,不够深入,但是他们已经发生了质的转变。用学员的话说,“教了20多年学了,现在才知道自己有多么浅薄。”</h3><h3><br></h3><h3> </h3><h3> </h3> <h3><br></h3><h3> 第二天的整本书培训,老师们更是茫然,他们从来没有在教学中进行过整本书的学习。从整本书的三种课型开始,从每一种课型的范式到操作,手把手一个一个去指导。</h3><h3> 导读课的目的是什么?从哪些方面下手?</h3><h3> 推进课如何设计阅读单?教给孩子哪些阅读的策略方法?</h3><h3> 交流课如何从整本书里面提炼主题?如何在主题下面设计层层递进的话题?导读,推进和交流如何一脉相承?</h3><h3> 导读课和推进课相对老师们掌握的比较好,基本上能拿出手了。因为时间的关系和难度,对于主题的提炼和话题的设计,这个交流课的难题,感觉老师们掌握的并不好。</h3><h3><br></h3><h3><br></h3><h3><br></h3><h3> 下午的图画书课还是老师们比较感兴趣的。从图画书讲述的方法,到画面的是观察和话题的设计,怎样在关键处和转折处停留,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教给孩子看图画书。老师们从自己亲身示范到一个一个点评老师们的教学设计, 感觉自己也越讲越明白,越说越清楚。所以每一次来亲近母语都是一次新的成长。</h3><h3><br></h3><h3><br></h3> <h3> 亲近母语是我成长的加油站</h3><h3> </h3><h3> 有的人会很不理解,这么辛苦,对于晋职称、职务的晋升又没有任何用处,这么费心费力干嘛呀?</h3><h3> </h3><h3> 因为我想做一个自带光明的人。</h3><h3> 因为这里有一群闪闪发光的人。</h3><h3> 因为亲近母语是我的加油站。</h3><h3><br></h3><h3><br></h3><h3>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都有着自己繁忙的工作,好多还是校长,他们平时的生活中,最不可缺的就是阅读学习,无论什么时候,包中永远都有几本书。无论走到哪儿,他们都在撒播阅读的种子。</h3><h3><br></h3><h3> 我们的哲学家、思想的引领人汪琼老师,她会教你怎样去看问题,怎样进行思辩,怎样让自己的思想变得深刻。</h3><h3> 我的恩师,学习的引路人余惠斌女神,看到她,你马上就会想到和田羊脂玉,温润而有内涵。</h3><h3> 宁凤良校长,年龄是80后,思想的前卫是00后,思想的深度是50后。</h3><h3> 亲爱的小兄弟阿来活泼可爱,勤奋的莉莉真挚而热心,年已50的刘晓琳老师是大家心中的偶像,年轻而充满活力的陈欣、彭慧、陆萍,那求知若渴的精神头儿让我自愧不如。思想敏锐的马喜娥,默默地一直在努力地香茗,我的搭档、形影不离的老田,我们俩就像左手和右手。</h3><h3> 这些可爱的人,到底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呀? 他们的优秀来自哪里?</h3><h3><br></h3><h3><br></h3><h3> 还有这样的一群人,一直在幕后忙前忙后。忙着为老师们准备茶水,忙着为老师们准备资料,忙着为老师们拍照。刘倩,金滢,韩婷,大卢,段宁,夏博一,爱华,小雪……感谢你们每天忙到凌晨的服务,感谢你们无微不至的贴心。</h3><h3><br></h3><h3> 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唯有不忘初心一直前行,才是对他们最好的报答。</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