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课标精神和统编教材理念,助力教师建构完整阅读教学体系,打造幸福阅读教室,引导学生成为独立的阅读者思考者和写作者。全国第七届群文阅读暨首届“基于思辨读写的整本书阅读”种子教师体验式研习活动于2019年7月14日晚上七点半在重庆恒大酒店开幕。<br></h3><h3> 首先大会主持人介绍了本次的专家代表: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于泽元,国际批判性思维教育专家董毓,上海市名师培养基地主持人、“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与思辨读写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组组长余党绪,四川省教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高中研究所所长段增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特聘教授汲安庆,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语文教研员陈家尧,西安交大苏州附属中学语文教师陈兴才,江苏省语文学科带头人、南通市中创区第一实验小学校长姜树华,江苏省如东县掘港小学校长沙建华,江苏省南京市燕子矶中学教师杨赢,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陈佳等。</h3> <h3> 树人教育研究院王雁玲院长首先上场致欢迎辞。王院长回顾了过去六年的种子教师研训,并表示前六届的重点在于转变教师的“观念”,而自今年起,种子教师研训将跨入新的历史时期,即由“在阅读中学会阅读”深化“走向有思考的阅读”,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加入了“基于思辨读写的整本书阅读”课程。</h3> <h3></h3><h3> 于泽元教授就《语文学习变革的趋势与群文阅读》进行发言。他指出,当下的语文变革趋势可概括为四点:学科界限的弱化与消失,综合化学习,基于文化的学习和多模态阅读。四个趋势与群文阅读都有关系,再一次肯定了“群文阅读,走在正确的路上!”</h3><h3> 通过于教授的讲解,明白了语文学科的界限正在弱化与消失。这是因为语文学科的特点是涉及内容多,具有交叉性和包容性,学科的性质难以界定,我们要正视这一特点,明白阅读是为了学习,学会学习大概念、大观念——这就是群文阅读。群文阅读是作为生活界限的自然阅读,是基于文化的学习,是中国的文化学习,是多模态的阅读。明确阅读不单是信息的感知,还是走向意义的整合。</h3> <h3> 随后,两大课程导师陈家尧与余党绪,分别对《初中群文1+X课程》和《基于思辨读写的整本书阅读课程》进行了深度解读,为学员们接下来一周的学习勾勒了一条清晰的路线图。</h3><h3> 从报告中明白了1-3课程体系,一指的是一个理论——群文阅读理论及实践专题讲座:有王本华就1+x教学理论资源建设及运用,有于泽元走向文本内在规律的群文阅读,有汲安庆群文阅读的视野下的文本解读策略。三指的是三个模块,第一个模块是立足评测的群文阅读专题教学——陈家尧研究员负责。模块二是立足教材阅读常态教学——何立新专家负责。模块三是群文阅读指向写作的读写建模——方东流等负责。</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 余党绪做了《基于思辨读写的整本书阅读课程解读》,作为首次开班的整本书阅读课程,余老师特别提到:为什么不少老师“让学生在寒暑假读一本书”的做法不等于“整本书阅读”?</h3><h3> 从而明白这正是本次课程的关键点——要让老师们“在课程的意义上理解整本书阅读;在学习的意义上理解思辨性阅读;在学习方式的意义上引入批判性思维”。</h3><h3> 通过讲座明白,采用三题定位思辨读写:由母题引发议题,由议题引出问题,这是思考的顺序。而教学的顺序由问题引出议题,由议题归纳为母题。所以总结为基于思辨读写的整本书阅读就是思辨性阅读式,整本书阅读的内在需要蕴含着思维教学的优势资源。</h3> <h3> 活动最后,段增勇所长以“学习与成长”为题发表讲话,鼓励在场老师“阅读是最好的学习方式“,要让阅读成为一种日常的生活方式。<br></h3><h3> 通过通过讲座明白阅读是最好的老师,但并没有成为日常的生活习惯。阅读可以润泽教师,阅读的滋润性和光泽性时刻体现一个有文化的人,一个知识分子的气质。弄清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思考中学会思考,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学会阅读。即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殆,思而不学则罔。”课堂阅读经常被成为训练性阅读,支离破碎的组合,但实际上课程阅读,是一种成长性的阅读。</h3> <h3>晚上10点开学典礼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