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母教文化,源远流长。孟子研究院的赵永和书记研究儒家文化,依托得天独厚的圣地邹城的孟子文化,创办了孟子研究院家长教育学校,对家长就子女教育进行公益培训,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先后被省内外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家长好好学习、子女天天向上”的家长教育品牌更是深入人心。</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家庭要建设,家风要树立与传承。</span></h3><h3><br></h3> <h3>本次讲座赵书记主要阐述了教育孩子的理念:要明确教育的目标,不要迷失教育的方向;家庭建设要以孩子为中心,不要以家长为中心;家长要有自知之明,不要以家长自居;要引导保护孩子的兴趣,不要抑制扼杀;要表扬批评并用,不要过多的批评孩子,更不要当面呵斥、侮辱孩子;要以和为贵,不要滥用武力;要重视挫折教育,不要祈求孩子一帆风顺;要注重培养孩子发散的思维模式,不要培养孩子单一的思维模式;要倍加重视孩子的精神健康,不要只注重孩子的物质生活;要统一思想、形成合力,不要各自为战、一盘散沙。</h3> <h3>赵书记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是家长的唯一,家长是孩子一生的影响者!</h3> <h3>家长是职业,特殊职业,因为它面对的教育对象无法选择,教育工作永远在职,不能辞职,最重要的是教育的单程旅程,形成的教育遗憾无法弥补。</h3> <h3>赵书记以一位家长的切身体会提醒在座的所有人,家长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为减少遗憾,我们必须学习,学习家教经验,学习孟母教子,做一名幸福家长,实现教育的最高目标---成人教育。</h3> <h3>如何把孩子培养成人?作为家长这是个必须要好好思考的问题。善画竹子的郑板桥,五十多岁添一儿子,也没有特别娇惯,五六岁时开始刷碗做家务,十二岁时就能帮家里挑水。他病危时给儿子留下的铿锵有力的话语是“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教育儿子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道理。</h3> <h3>家长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的人?八个字概括。</h3> <h3>首先,做人做事要勤劳。</h3> <h3>一懒生百丑,一勤天下先。孩子能做的,家长一律不要包办,学习亦是这样,做事同理。勤劳,自古以来就是我们民族的美德。</h3><h3><br></h3> <h3>天下第一完人王阳明先生说过,人须在事上练。</h3> <h3>孟子七篇中出现的善字多,“与人为善”出自《孟子》。</h3><h3>为人还要善良,善良是为人处世的名片。</h3> <h3>第三,为人还有讲求诚信,人无信不立。社会要诚信社会,每个公民都要诚信作为。</h3> <h3>教育孩子还要讲公正,有是非观,要勇敢,要做人格健全的人。</h3> <h3>杨振宁的父亲要求孩子会背《孟子》,而三万多字的《孟子》,是影响杨振宁一辈子的经典。</h3> <h3>孩子的好品德,是他一生的上等风水。</h3> <h3>然后,赵书记又结合孟子思想、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经典故事和现代社会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详细阐述了子女教育中“十要十不要”的教育特点。一,要明确教育的目标,不要迷失教育的方向;二,家庭建设要以孩子为中心,不要以家长为中心;三,家长要有自知之明,不要以家长自居;四,要引导保护孩子的兴趣,不要抑制扼杀;五,要表扬批评并用,不要过多的批评孩子,更不要当面呵斥、侮辱孩子;六,要以和为贵,不要滥用武力;七,要重视挫折教育,不要祈求孩子一帆风顺;八,要注重培养孩子发散的思维模式,不要培养孩子单一的思维模式;九,要倍加重视孩子的精神健康,不要只注重孩子的物质生活;十,要统一思想、形成合力,不要各自为战、一盘散沙。</h3><h3> </h3> <h3>孟母教子的故事之一是买肉食言。是个讲求诚信的故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h3> <h3>母教故事之二是三迁择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环境的重要。家庭教育中要以孩子为中心,给他创造一个适合成长的环境。</h3><h3>做父母的,要以孩子为重心,影响孩子的烟场酒场,不要参加。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做到。</h3><h3>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从小教育好孩子,就是给他一辈子的幸福。</h3> <h3>故事三,断机教子。孟母不计眼前的谋生布匹的损失,考虑的是小孟子的学业中断而没有了将来,所以毫不犹豫的断机教子,目的是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半途而废。大赞孟母,<span style="line-height: 1.8;">志在孔子的圣贤教育,成就了亚圣孟子。</span></h3> <h3>故事四,阻子休妻。</h3><h3>孟子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有了问题,不要怨天尤人,自我反省,一切从自身找原因。</h3><h3>问题孩子的根源,在父母。</h3><h3>父母要有自知之明。</h3><h3>孩子不可小看。</h3> <h3>父母要尊重孩子们的兴趣,保护好他们的兴趣。</h3> <h3>故事五,释子之忧。</h3> <h3>父母对孩子要以表扬为主,表扬具体化,是有明确的目标,孩子有方可寻。罗森塔尔效应是说,你越是从正面鼓励孩子,孩子就表现更好。</h3> <h3>以和为贵,父母对孩子不能粗暴打骂。家,是温暖的港湾,不要在家里争对错。</h3> <h3>挫折教育---不怕吃苦的教育,父母做到了吗?</h3> <h3>现在的小学生们,有过几次的春游,秋游,徒步,登山,野炊?学校里为了学生的成长也想组织,可一旦有危险,谁又敢呢?</h3> <h3>父母要关注到孩子的精神层面,发现异常状态,一定要沟通交流。</h3> <h3>要教给孩子灵活的思维方式,孩子的想法可能千奇百怪,不要急于否认,多问问为什么,往往是大人想不到的,可能是孩子想到了……</h3> <h3>父母的教育观点要一致,统一战线,不要各自为战,得形成一种教育的合力。</h3> <h3>赵书记以孟母教子的五个故事为主线,与现代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与思考,给广大听众上了一堂深入浅出的教育专题课。这是一堂智慧+温情的课,是一堂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巧妙结合融会贯通的课,是一堂启迪年轻家长,引思中年家长,沟通老年家长的有态度的课。</h3><h3>台上细语潺湲,台下会心一笑;</h3><h3>台上慧语箴言,台下笔记用心;</h3><h3>生动又深刻的案例,启发了众多家长教育中没来得及的思考。</h3> <h3>护驾山上</h3> <h3>规矩园</h3> <h3>家风长廊</h3> <h3>父母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把积极的人生态度传给子女,为当好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我们每位家长都要勤学习,共进步,提升自身素质,塑造良好家风,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