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霞一班】一样的学习 不一样的体验

小莫

<h3>  今天对我们凤霞一班的学员来说,是个幸运的日子,我们有幸做了一次武老师的学生,幸福满满,收获满满。</h3><h3> 今天的课堂别开生面,武老师为我们执教的是苏教版六年级的教材《爱之链》。武老师的课,带给我们很多震撼!</h3> <h3> 上课伊始,武老师先找一位同学解读文题,并强调了小小说的特点,大家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第二步找同学来复述文章大意,武老师的引导功底由此可见一斑,如何用最简单的话语表达文章的大意,关键要抓三个场景。最令我眼前一亮的设计环节是:1.抓关键问题,不停地追问。(谁)知道______,不知道______。2.环境描写的作用。</h3> <h3> 最后,武老师以核心问题为抓手,给学生们想象的广阔空间,引领着学生们在语言文字间行走,在学生遇到难题时驻足等待,不断追问。在追问中,学生们的思维得到发展,学习力得到提升。</h3> <h3>  下午,聆听了张旭虹老师作的观摩课《漏》,张老师从“漏”字开始分析,通过解析字形字意,进而从文中找出所有的“漏”字,根据具体的语境去理解它的不同意思,然后再找同学上台表演,借助课后示意图去复述故事,最后走进民间故事,概括其特点。环环相扣,充满趣味。</h3><h3> </h3> <h3>第一组寻梦之旅 濮阳市第三小学冯利娟</h3><h3>今天第2次聆听武老师《爱之链》这篇文章,依然感觉受益匪浅。这篇课文叙写了乔依关爱老妇人、老妇人关爱女店主、女店主关爱丈夫乔依的故事,生动地展示了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形成了爱的链条,赞颂了人与人之间互帮互爱的美好感情。因此,作者以寓意深刻的“爱之链”为题,传达了作者希望社会上的这种爱之链连续不断、扩展延伸的思想感情。</h3><h3><br></h3><h3>上课伊始,武老师先找一位同学解读文题,并强调了小小说的特点,大家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第二步找同学来复述文章大意,武老师的引导功底由此可见一斑,如何用最简单的话语表达文章的大意,关键要抓三个场景。最令我眼前一亮的设计环节是:1.抓关键问题,不停地追问。(谁)知道______,不知道______。2.环境描写的作用。</h3><h3><br></h3><h3>乔依——老妇人:从讲述故事发生的背景引出环境描写的作用,从老妇人的反应引出老妇人的神态描写,从乔伊面对老妇人的反应引出乔伊的外貌描写。在本环节重点赏析的是乔伊为老妇人修车一节,要从中体会出这修车的难,脏,冷。之后又紧扣“天经地义”“从来”和“一直”剖解心理活动,突出乔依的热心和爱心。</h3><h3><br></h3><h3>老妇人——女店主:老妇人眼中的餐馆和女店主的情态,让她想起乔依的话,她的无私帮助,使女店主感动不已。这一环节是次重点,主要围绕环境描写为情节描写做铺垫。</h3><h3><br></h3><h3>女店主——乔依:关爱艰难辛苦的乔依,安慰乔依“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从女店主的这句话,可以体会到他们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但是,他们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有这样的心态,生活肯定会好起来的,也揭示了老妇人帮助的影响。</h3><h3><br></h3><h3>武老师将这三个场景用链条串联起来,不仅形成了完整的“爱之链”,而且使读者对这“爱之链”有了更为生动的感受和深刻的理解了。此时,老师再点题:乔依帮助了老妇人,老妇人帮助了女店主,女店主安慰鼓励乔依,不管是出钱还是出力,甚至是一个拥抱,亦或是一个赞同的眼神……不管何种方式,都是在传递爱!</h3><h3>最后武老师让我们给最后一段补充环境描写,这真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凡是预示着“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的景物皆可写入我们的文章里,这又是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引导。</h3><h3>总之,这一堂课处处充满思维的张力,打破了我以往思维的局限性,我受益匪浅!</h3> <h3>第一组寻梦之旅</h3><h3> 濮阳市第三小学 孙俊阁</h3><h3> 听武老师的课已不是第一次,每一次听课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在武老师的课上,我们总能听到孩子们拔节生长的声音,看到特级教师最本色的演绎。不止一次的想过,做武老师的学生很快乐,很幸福。今天有幸做了一次武老师的学生,幸福满满,收获满满。</h3><h3> 今天的课堂别开生面,武老师为我们执教的是苏教版六年级的教材《爱之链》。武老师的课,带给我的是震撼!</h3><h3> 首先,武老师强烈的文体意识让人惊叹,对文本的解读让我们震撼。</h3><h3> 本文体裁为小小说,武老师以小说的三要素为切入点,设计主问题,开始以(谁)知道___________,不知道_______________。这一主问题贯穿全课。这一问题,看似简单,实则不易,需要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之上才能得知更为深层次的答案。接下来就探讨文中的环境描写,为什么有的场景描写详细,有的简略,有的没有,最后抓住文章的留白进行补白。看似简单,其实问题的内涵远远没有那么简单。研究文本,提出主问题,是这节课带给我的一个启发。</h3><h3> 其次,武老师引导学生走进字里行间,注重字词的理解和运用,如天经地义,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并运用;探讨环境描写详略的问题;通过抓关键词句感受人物形象,想象人物心情等处处彰显“语用”,在实现工具性的同时也不忘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让孩子知道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告诉学生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教育学生在享受爱的时候也要懂得付出爱,让人与人之间拉起爱的链条;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h3><h3> 最后,武老师以核心问题为抓手,给学生们想象的广阔空间,引领着学生们在语言文字间行走,在学生遇到难题时驻足等待,不断追问。在追问中,学生们的思维得到发展,学习力得到提升。</h3> <h3>  一天下来,干货满满,收获满满,相信在以后的教学生活中,两位老师的智慧定能对我们有所帮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