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有个美丽的姑娘叫拉萨,拉萨的布达拉宫。是众多骑友也是很多旅游爱好者所向往的地方,</h3><h3> 两位大哥从黑龙江省大庆市一路骑来历经80多天艰难险阻,翻山越岭,风雨兼程,于2019年7月13日到达拉萨布达拉宫。大庆单车的旗帜和大庆集训队的旗帜在布达拉宫的上空迎风飘扬。两面旗帜展现着两位大哥的坚定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两位大哥面前体现的淋漓尽致。两位大哥做到了,真正体现了,传播大庆精神,骑游万里中国。有理想的陪伴变得多姿多彩,尽管他们的目标还没有完全实现,他们知道要实现理想目标,必须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用这些词句形容两位大哥一点儿都不过。现在是雨季,六七十岁的人还天天不间断的骑行,夏天的酷热,晒的两位大哥呦嘿呦嘿的,不少人在享受空调的凉爽。</h3><h3>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总有一份或大或小,或高或低,或美或丑,或实获虚的理想。有人把追求理想当作一堂必修课,在没有实现理想之前他总是努力进取,挥汗如雨,斗志昂扬,拥有一份至高无上的理想,虽说饶不可及,高不可攀。但此理想是纯洁的,高尚的,令人大家赞扬的。一般人很难做到,能做到不是一般的人,他用时间来证明的。时间在轮转,我们虽然逆转不了,我们能做的是在有限生命里做出有价值的事情来,不要用金钱来衡量自己的成绩,因为某种程度上金钱是不能代表成就的。</h3> <h3> 今天是2019年6月29日,环中国骑行第70天。</h3><h3>今天早上6: 45才能开始骑行。爬坡十公里到飞来寺吃的早餐。一碗面条15元,真贵,一壶水大哥说的真贵,我也不知道里面都有什么。吃完早饭,从海拔3450米,放坡25km到海拔2500米。</h3><h3></h3><h3>飞来峡风景名胜区乘专船畅游有“小三峡”之称的飞来峡,沿途可欣赏龙女、凤凰、新渺、独秀等七十二峰。郁郁葱葱、峻美险奇、北江奔泻、曲折回环、激流湍急,构成“一水远赴海,两山高入云”的大自然美景。</h3> <h3> 他们和澜江顶水骑了70多公里,又爬了500多米,到了纳西民族乡。</h3><h3> 澜沧江是湄公河上游在中国境内河段的名称,藏语拉楚,意思为“獐子河”。它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是世界第七长河,亚洲第三长河,东南亚第一长河。[1]澜沧江源出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西北,吉富山麓扎阿曲的谷涌曲,源自北面的一座叫“吉富山”(E94°41′12″,N33°45′35″,海拔5552米)的山头下(冰川末端位置:E94°40′52″,N33°45‵48″,海拔5160米)。主干流总长度4909千米,其中国内长2139千米,澜沧江流经青海、西藏和云南三省,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出境成为老挝和缅甸的界河,后始称湄公河(Mekong River)。湄公河流经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胡志明市流入中国南海。</h3> <h3> 今天他们在路上遇到了一个河北张家口的和湖北,云南的三个骑友。他们也是去拉萨的。他们基本是住帐篷,六天住一次旅馆。洗一洗,涮一涮,把手机充电宝充一下电。下午两点多,他们刚刚吃完自己做的饭。和一壶水大哥他们合影留念。</h3><h3> </h3> <h3> 今天一壶水大哥和老吴大哥真正的进入了西藏界。明天就到芒康了。进入318国道。318两位大哥都骑过。一壶水,大哥在2015年骑的。大胡子哥是在2016年骑的。</h3> <h3> 看看这盘山道漂亮吧?</h3> <h3> 今天晚上他们住在西藏昌都市芒康县纳西民族乡,大理白族饭店。海拔2583米,今天骑行112.27 km,均速16.05 km,爬升1373米,累计骑行8734.89 km,平均每天骑行124.78 km。</h3> <h3>今天是2019年6月30日,环中国骑行第71天。</h3><h3>今天早晨他们先吃的饭,吃完饭以后,7: 55开始骑行。一路爬坡。他们骑出了30多公里,在路边儿照相。</h3> <h3>今天骑了30多公里,遇到一个青海的骑友。嗯,他到哪里?他说到拉萨。一壶水,大哥问他从哪里骑过来的,他说是从芒康县。一壶水,大哥告诉他骑错了80km,跟他们往回骑吧。今天他们又骑了一个红拉山垭口,海拔4448米。</h3> <h3> 澜沧江是湄公河上游在中国境内河段的名称,藏语拉楚,意思为“獐子河”。它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是世界第七长河,亚洲第三长河,东南亚第一长河。[1]澜沧江源出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西北,吉富山麓扎阿曲的谷涌曲,源自北面的一座叫“吉富山”(E94°41′12″,N33°45′35″,海拔5552米)的山头下(冰川末端位置:E94°40′52″,N33°45‵48″,海拔5160米)。主干流总长度4909千米,其中国内长2139千米,澜沧江流经青海、西藏和云南三省,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出境成为老挝和缅甸的界河,后始称湄公河(Mekong River)。湄公河流经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胡志明市流入中国南海。</h3> <h3> 红拉山自然保护区距芒康县城60公里处,1985年确定为自然保护区,1987年至1988年经西藏自治区珍惜野生动物考察队考察,确认为当地百姓称之为“准察”的滇金丝猴是世界濒临灭绝长类,1992年被西藏列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以红拉山为主,宽30公里,长80公里,森林覆盖面积达70%一80%,芒康境内现有滇金丝猴570——580只,每群在100只左右。红拉山立体气候明显,分布着高山栋、高山柳、红柳、白柳、山杨、高山松、云松等珍贵林木。</h3> <h3> 今天两位大哥朴没少爬在红拉山垭口,遇到广东开三台车旅游的。广东车友很佩服一壶水大哥他们和他们照完像,给吴大哥他们四瓶水。</h3> <h3> 芒康县隶属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昌都市的最东部,地处川、滇、藏三省区交汇处,东经98°00′-99°05′,北纬28°37′-30°20′之间。东与四川省巴塘县,南与云南省德钦县毗邻,西与左贡县接壤,北与贡觉、察雅县相接。 芒康藏语意为“善妙地域”。芒康县,前身为 1912 年所设的宁静县和盐井县。1957 年 7 月分别成立了宁静县、盐井县人民政府, 1960 年 4 月两县合并称为宁静县, 1965 年改称为芒康县。 芒康县总面积11431平方公里,辖2镇14乡(含1个民族乡),总人口9万人[1],拥有茶马古道、芒康滇金丝猴自然保护区、莽错风景区和尼果寺等。 2018年12月14日1时42分,在西藏昌都市芒康县(北纬29.57度,东经98.83度)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h3> <h3> 今天他们住店都晚上20 : 40分了。</h3><h3>住在西藏芒康县雅阁旅馆,海拔3860米,今天骑行110.09 km,均速10.84每小时,爬升2348米。</h3> <h3>今天是2019年7月1日,环中国骑行第72天。</h3><h3> 7月1日,党的生日,首先祝我党,生日快乐!国太民安。祝我们国家蒸蒸日上。</h3><h3> 今天两位大哥早上吃完早餐,7: 30开始就骑行了。他们先爬了12km的上坡,又放坡35km。又爬了26km的上坡下坡后就到店里了。</h3> <h3> 拉乌山是川藏公路318国道西藏芒康境内的一个平缓的山口,在这个山顶有一个比较壮观的经幡阵,这是目前看到以来最大的,整整占了一个山头。 拉乌山口拔并不高,只有4338米,但站在垭口上如果有天眼的话就可俯看金沙江和澜沧江了。站在山顶一览众山小。对面一览无余,阳光强烈。过了西藏界感觉就不一样,土是红色的,如同僧人们僧袍的颜色,这就是西藏的颜色,山的景色很美哦,不过好冷哒,天涯户外旅行社导游提醒各位要注意保暖哦 。</h3> <h3> 今天一壶水大哥有一个小插曲。大哥托架从中间断了。人得吃饭休息,设备也一样,也得经常维护保养,一壶水大哥骑了两个多月了,赶上修路,路况不好,经常的颠簸,什么设备也受不了。还好,坏的也是地方。路边就是观看台,不少游客在这里观看风景,停了好几台私家车,有个好心的司机找到帐篷杆儿,正好把它放到断驮包架管里面,外面又绑上了一根绳子,又用胶布缠上,还能对付骑。</h3> <h3>今天20点到了,517骑行驿站了,他们后面还有不少期,有没有到20点,20人到齐了开饭,14个汽油,两张桌,住店,晚饭,早餐每人60元,饭菜还行,挺不错的,七个人一张桌,一桌七个菜,一个汤。</h3><h3> 今天晚上住在西藏芒康县登巴村,海拔3505米,今天骑行84.45 km,均数9.90每小时公里,爬升1864米,累计骑行8929.4。3km平均每天骑行124.02 km。</h3> <h3> 今天是2019年7月2日,环中国骑行第73天。</h3><h3>今天早上他们吃完早餐,7: 30开始骑行,爬了39km的坡,到东达山。第一个5000多米的山口。到东达山还下雨了,18 : 20,他们就住店了。</h3> <h3> 东达山是川藏南线上最高垭口,位于西藏左贡县境内,垭口海拔标高5130米,夏季草坪青绿,牦牛成群,风光极为美丽。要注意高原反应,带上抗高原反应的产品。 山路不再蜿蜒曲折,而是一条笔直的通向前方的大路,既缓且长,一眼看不到尽头,这就是川藏线最长最缠绵的东达山了,武警部队竖着的一块蓝色道路标志牌上写着:东达山</h3> <h3> 今天 18 : 20。他们就住店了,一壶水,大哥在2015年。大胡子哥在2016年都是住在这家店里,这家店每人70元,包括晚饭和早餐。</h3><h3>他们不住上面那家店的。他们住那家店晚饭每人20元,但是住的条件太差,每人还要四十元,早餐十元,他们住的金山城宾馆每人35元。</h3> <h3> 邦达广场这个非常有力量感的雕塑,每次经过他们都要多看几眼[调皮]。这次是我第二次经过邦达(第一次夜宿)。邦达路口是连接G214(滇藏线)、G317(川藏北线)、G318(川藏南线)的重要路口。</h3><h3>今晚住在西藏左贡县517服务驿站,蓝山青年旅馆,海拔3817米。今天骑行82.06 km,均速11.08 km,爬升1628米,累计骑行9011.49 km,平均每天骑行123.45 km。</h3><h3><br></h3> <h3>今天是2019年7月3日,环中国骑行第74天。</h3><h3>今天吃完早餐,八点才开始骑行,今天没有大坡,早饭把午饭买回来带着中午吃。这里距离长两边儿。中途有时候没有卖补给的。</h3><h3>中午他们在路边儿吃的油条,饼,牛奶。下午是4: 55到达啦帮打任517,318客栈。</h3> <h3> 晚上住在了西藏八宿舍县邦达镇57318客栈。海拔4109米,今天骑行102.82 km,均速17.16每小时公里,爬升756米。累计骑行9114.31 km,平均每天骑行123.17 km。</h3><h3>两位大哥,今天准备早点儿好好休息一下,明天过72拐。</h3> <h3> 今天是2019年7月4日,环中国骑行第75天。</h3><h3>今天早上吃完早餐,7: 30开始骑行爬坡14km到海拔4658米的业拉山。</h3><h3> 业拉山(怒江山)——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八宿县内。垭口于G318,标高4658米。 业拉山从4120米的邦达镇过了垭口之后,便是著名的“怒江72拐”,又称“九十九道拐”。这些拐又急又陡不说,大多都是U型弯。每个拐都堆集着二、三十公分厚的泥,汽车一过车轮卷起的泥土遮天盖日。一不小心,怒江就在下面等着你。令人望而生畏,堪称中国公路上的奇迹!过这段要注意高反,建议用携氧片或提前一周用红景天。</h3><h3> 再下去是怒江桥,穿过没多久,就是山下海拔3260米的八宿县了。</h3> <h3> 外地骑友在宣传冬奥会,在骑行中,大力宣传低碳环保。</h3><h3>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山美,水美,自然更美。</h3> <h3>大庆集训队的彩旗在业拉山山顶迎风飘扬。</h3> <h3> 放坡天路72拐。早上出来就下着毛毛细雨,中间还下了好几次雨。</h3><h3> “怒江72拐”从最低点海拔3100米,一路攀升到最高点业拉山口海拔4651米,再盘旋下降至邦达镇海拔4100米。长约12公里,一路惊喜,美不胜收。 川藏公路“怒江七十二拐”是川藏线上、邦达至八宿区间,著名的险路,俗称七十二道拐,也称九十九道弯。只要走过、路过…终身不会忘过!</h3> <h3> 一壶水大哥身后的72拐,景色优美,云雾缭绕。波澜壮阔,声势浩大,人间仙境。远远望去,人好像在云雾中。</h3> <h3> 怒江大桥位于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县六库镇,1988年1月开工建设,1991年6月交付使用,大桥全长678米 宽15.8米,是一座横跨怒江的单箱变截面三向预应力钢筋砼连续桥梁,以其超长的单空跨度位居全国第一,亚洲第二,成为六库城区唯一一座连接东西两岸的交通命脉。</h3> <h3> 茶马古道,是从2000多年前汉朝起萌芽的一条通商路,川藏一线起于雅安,经泸定、康定、丹巴,再由红原、若尔盖进入青海和甘肃。一路上,马帮、背夫们洒下了成百上千年的血和汗,直到今天,姑咱镇到康定县城几十公里的山壁上,仍留着深深的马蹄印,和背夫手里“拐子”留下的杖窝。</h3><h3> 今天下午 16 : 50他们就到了,57318客栈。骑行的大部分骑友都住在这家客栈,每人65元,包括晚饭和明天的早餐。</h3><h3>今晚住在西藏八宿县318国道,云中间宾馆,海拔3234名,今天七星97.26 km,均数13.05小时爬升1206米,累计骑行9211.57 km,平均每天。一天骑行122.82 km。</h3> <h3> 今天是2019年7月5日,环中国骑行第76天。</h3><h3> 今天早上起床就看到外面下着小雨。吃完早饭你还没有停。今天要爬68km的上坡,下雨他们也得骑,因为他们有计划,按预计骑行。早上八点十分开始,骑行了一个多小时又停了,一天下了好几次雨,刚穿上雨衣,雨就不下了,一会儿又下,一会儿穿一会儿脱的折腾了好几次。</h3> <h3> 一壶水,大哥下午16 : 20就到安久拉山了。比预想的快了一个多小时,剩下22km是下坡了。下午17 : 50,他们就住店了,今天下雨,有11个车友坐车了。一壶水大哥他们还有十多个骑友坚持骑行下来。</h3><h3> 自弃者扶不起,自强者击不倒。</h3><h3>梦想总是在失败以后成功,当你回想之前的经历,你会感动不已,因为你的脑海里又出现从前那心酸经历。能想到之前要放弃的想是多么的不对,所以梦想不能放弃。</h3> <h3> 这个路书是一壶水大哥他们15年来西藏时用的路书。参照这次做的路书。了解的更多一些。</h3> <h3> 今晚住在西藏八宿县然乌雪湖宾馆57接待站。昨天有20多个外地骑友和他们在一起住。今天骑行91.17 km,均速11.74每公里小时,爬升1560米,累计骑行9302.74 km,平均每天骑行122.4 km。</h3> <h3> 今天是2019年7月6日,环中国骑行第77天。</h3><h3>今天早上吃完早饭,7: 40他们开始骑行的。在然乌湖照了几张相,一路上有时候掉几滴雨点儿。</h3> <h3> 今天一天都是阴天。下午15 : 30就到波密县城吗了,大胡子哥到手机店把手机电池换了一个。</h3> <h3> 然乌湖长约25公里,整个湖呈狭长河谷状,湖宽12公里,由3个上下相连的湖泊组成,面积18.4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800多米。然乌湖地形地貌奇特,风光旖旎。</h3><h3>然乌湖北面有著名的来古冰川,冰川延伸到湖边。每当冰雪融化时,雪水便注入湖中,使然乌湖经常保有丰富的水源。然乌湖边是绿草茵茵的草场和绿油油的庄稼;湖边山腰上则是莽莽的森林,再往上是五颜六色的杜鹃花和灌木丛林带;山顶则是终年不化、重叠起伏的雪山。</h3> <h3> 米堆冰川在米堆河的上游,是藏东南海洋性冰川的典型代表。在这里,冰川、湖泊、农田、村庄、森林等融会在一起,是一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是旅游的绝好去处。冰川主峰海拔6800米,雪线海拔只有4600米,常年雪光闪耀、景色神奇迷人。冰川冰洁如玉,景色秀美,形态各异,姿色醉人。</h3> <h3> 藏王即西藏摄政俗称,自一世策墨林活佛阿旺楚成任西藏摄政开始,四任策墨林活佛都出自卓尼县,因此卓尼有藏王故里之称。 </h3><h3> 今晚住在西藏波密县57318客栈,海拔2726米。住店包括晚饭和早餐,房间有卫生间的,每个人75元,没有卫生间的,每个人65元,他们住的是每个人65元的。全天骑行132.31 km,均速18.6,8km,每小时爬升969米,累计骑行9435.05。公里,平均每天七星122.53 km。</h3> <h3> 今天是2019年7月7日,环中国骑行第78天。</h3><h3> 今天早上起床就开始下雨,吃完饭,8: 20下着小雨,他们就开始骑行了。今天前天都在下着小雨,一会儿停,一会儿下。他们下午15点就到通麦镇了。</h3><h3> 通麦天险位于波密县到八一镇的路上,由于附近土质疏松、附近遍布雪山河流,因此泥石流、洪水灾害频发,这一段也成了整个川藏线上最惊险的一段,号称“通麦坟场”。</h3> <h3> 通麦大桥是川藏公路318国道的咽喉工程,是一座临时保通性工程。大桥设计为双塔双跨悬索桥,跨越帕隆藏布的支流易贡藏布,全长258米,主跨为210米,高31.5米。</h3><h3> 原来这里有一座永久性的钢筋水泥浇筑的大桥,2000年4月9日西藏易贡发生特大山体滑坡,特别是易贡湖水溃坝暴泄后,通麦大桥及附近的一些公路被冲毁,川藏南线交通完全中断,墨脱、波密、林芝三县90多个乡成为与世隔绝的孤岛。通麦大桥是一座保通性工程,该桥的建成,使中断的318国道得以畅通。通麦大桥每次只限一部车过桥梁,车辆过桥时,可以明显感觉铁索桥在颤抖。</h3> <h3> 大胡子哥在前面骑,一壶水大哥在后面一边骑一边左右,看哪家有旅店是57318的店,一壶水大哥看到店了,喊大胡子大哥,大胡子哥没听见,给他打电话也没有接,再打电话就不在服务区了。等电话打通了,大胡子哥已经骑出通麦镇11km了。大胡子哥不想回骑。只能往前骑了6km,住到了排龙住店了。</h3><h3> 一壶水大哥住在西藏波密县通麦镇,向大姐石锅。向大姐在这里很有名的。这里海拔2082米。今天骑行89.29 km,均速17.33每小时公里,爬升806米,累计骑行9524.34 km,平均每天骑行122.11 km。</h3> <h3> 川藏公路迫龙沟特大桥大桥为西藏自治区内最大的公路双塔斜拉桥,大桥位于西藏林芝地区波密县境内。大桥全长743米,桥跨布置为:156米 +430米 +156米双塔双索面混合梁斜拉桥(边跨为混凝土主梁,中垮为钢混组合梁)。其中1号索塔高146.7米,2号索塔高139.7米,桥面以上塔柱为A型,桥面以下合并为单柱形式,下部采用群桩基础。2015年11月26日12点15分完成合龙。</h3> <h3> 今天是2019年7月8日,环中国骑行第79天。</h3><h3> 今天早晨也是一直在下着雨,八点十分,他们才开始骑行,骑行40km到排龙乡,前面有塌方,把路都堵住了。武警在清理路边的泥沙。他们等了大约一个多小时才放行。</h3> <h3> 鲁朗镇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原林芝县南部),境内有鲁朗林海等景区。平均海拔3 385米。处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涌入的印度洋水气带,海拔2700-4200米属高原温暖半湿润气候,素有“西藏江南”美称。附近的崩巴才(崩巴菜)村曾是该地的标志性名称,有的老地图上这里标注崩巴菜。 鲁朗镇总面积2 516.9平方千米。辖13个村委会,镇政府驻地鲁朗村。总人口1150人。 属半农半牧区,耕地面积207公顷,2003年全镇经济总收入590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 200元。全镇村村通公路、广播电视、通电、通邮,其中7个村通电话。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100%,农村合作医疗参与率100%。 2016年12月7日鲁朗镇被列入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br></h3> <h3> 昨天不是大胡子哥没有听到一壶水喊他?骑过通麦大桥,在离通麦27km的地方找旅店住的。今天大胡子哥中午13点就到鲁郎镇了,一壶水大哥15 : 30到的鲁郎镇,晚上在一起吃的鲁朗石锅鸡。</h3> <h3> 这个石锅和东北涮锅子性质差不多少。可以往里面填成品,半成品。石锅鸡以鸡为主,这里的鸡块儿也不少。老哥俩连汤带肉,补养不养,也可以下些青菜之类的。</h3><h3> 今晚住在西藏林芝市巴宜区鲁朗镇海拔3398米,今天七星70.42 km,均速10.97 km每小时爬上1678米,累计七星9594.76 km,平均每天骑行121.45 km。</h3> <h3> 今天是2019年7月9日,环中国骑行第80</h3><h3>天</h3><h3> 今天早上起来下着小雨,吃完早餐就不下了,今天今天没有下雨,但是全是阴天。八点十分开始骑行,爬坡24km到色季拉山都中午13点了。坡很大,大家一起照相,照完相开始放坡。</h3> <h3> 鲁朗位于西藏林芝八一镇以东80公里左右的川藏路上,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有“东方瑞士”的美誉。主要以冰川地貌、高山峡谷和动植物资源景观为主,是冰川、高山、峡谷、草甸、森林、河流、湖泊等各种景观并存且全世界不可多得的顶级旅游资源地,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和潜力。</h3> <h3>和老板各地区骑友留影。</h3> <h3> 下午16点就到八一镇住店了,今天他们早晨吃完早饭,碰到深圳私人开房车的。给大胡子哥和一壶水他们拿了不少咖啡。今天在路上,上午有私家车给他俩拿红牛,下午又有车给他两盒,看到大胡子哥74岁,还环中国骑行,可羡慕了,纷纷点赞,合影留念。</h3><h3> 今晚住在西藏林芝市八一镇慢旅时光客栈,海拔3005米。今天骑行74.93 km,均速12.26每小时公里,爬升1343米,累计骑行9669.69 km,平均每天骑行120.87 km。</h3> <h3> 今天是2019年7月10日,环中过骑行第81天。</h3><h3> 今天吃完早饭一直在下雨,雨小一点后8: 40他们才开始骑行,雨一直下到下午14点,一直穿着雨衣骑行。</h3> <h3> 看到这高速了吗?是在水里架的,中国强大了,这都是小儿科了。高速磁浮列车马上在青岛下线。时速能达600多公里,还有跨越黄河的3D玻璃桥,让你感觉到冰火两重天的效果。刺激耐人回味,挑战你的胆大。每块玻璃经过检测承重可达三吨,总耗资2000万,走在透明玻璃上有种达摩祖师一苇渡江的飘逸。</h3><h3> 还有火箭悬浮技术,他的成功意味着国内首次实现了蹲级火箭的低空回收,使中国向世界先进水平又前进了一大步。</h3> <h3>上午一直下着雨,下午两点以后不下的衣服出现干了,今天没有大车,16 : 20,他们就到工布江达县了。</h3><h3></h3><h3> 工布江达县隶属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林芝市西北部,念青唐古拉山南麓,雅鲁藏布江以北,尼洋河中上游,东邻波密、林芝县,南接米林、加查、桑日县,西连墨竹工卡县,北至嘉黎县,为林芝地区面向外界的西大门。工布江达,藏语意为“凹地大谷口”。县境地处藏南谷地向藏东高山峡谷区过渡地带,呈深切割的高山河谷地貌,平均海拔3600米。属温带半湿润高原季风气候,东部温和湿润,森林茂密,西部寒冷干燥,为灌木草甸植被。雅鲁藏布江支流尼洋河贯穿全境。工布江达县境内主要种植青稞、小麦、油菜等作物,牧业以养殖藏猪和牦牛为主。土特产品主要有虫草、麝香、松茸等。工业门类有采矿、水力发电、木材加工等。 旅游服务业在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工布江达县面积11650平方千米,辖3个镇、6个乡,人口3万人[1]。曾荣获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县、全国“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先进县、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2]等称号。 2019年1月,工布江达县被认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h3><h3> 今晚住在西藏工布江达县517川藏服务站,海拔3422名,今天骑行130.96 km,均速18.58每小时公里,爬升816米,累计骑行9800.65 km,平均每天骑行121公里。</h3> <h3>今天是2019年7月11日,环中国骑行第82天。</h3><h3> 今天吃完早饭,8: 30开始提醒,上午小雨一直下,到中午11点才停,都是毛毛雨,中午他们在金达镇吃的午餐。</h3><h3> </h3> <h3> 下午13点多点儿,又开始下起毛毛雨,两点以后就不下了,他们今天住的地方就是骑行以来海拔最高的,比拉萨还高625米。明天过米拉山是川藏线和滇藏的最后一座山了。</h3> <h3> 金达镇,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辖镇。位于县境西部。1960年建立,1999年改称镇。总面积1 600平方千米。辖24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地金达村。总人口4 000人,以藏族为主。</h3> <h3> 今晚他们住在西藏工布达县松多村,海拔4275米,前天骑行97.46 km,均速15.42每小时公里,爬升1118米,累计骑行9898.11 km。平均每天骑行120.71 km。</h3> <h3> 今天是2019年7月12日,环中国骑行第83天。</h3><h3>今天早上起来一看,下雨呢。老哥俩等雨小了一点,8: 40开始骑行的。中午是三点,骑到5013米,海拔高的米拉山。</h3> <h3> 米拉山是拉萨与林芝地区的分界山口,海拔5020m,翻过米拉山口,就是林芝地区的工布江达县。米拉山的西北边是拉萨河水系,东南面是尼洋河水系,拉萨侧气候干燥寒冷,林芝侧则温暖潮湿,植被茂盛,可以说米拉山是拉萨与林芝地区气候的分界线,把雅鲁藏布江河谷东西两侧的地貌、植被和气候彻底改变。</h3> <h3> 老哥俩在米拉山放坡时雨越下越大,里面的衣服全部湿透了,放坡20多公里,到小卖店泡的方便面,喝的点儿奶茶,把衣服也都烤干了。</h3> <h3> 下午15点半雨不下了,他们继续骑行,刚骑十分钟,又下起了小雨,到16点雨就停了,18点十分他们就到地方住了,这里距离拉萨还有69km。</h3> <h3>今天他们住在了西藏拉萨市墨竹工卡县鑫鑫旅馆,海拔3817米,今天骑行108.72 km,均速15.9 km,爬升820米,累计骑行10006.83 km。平均每天骑行120.56 km。</h3> <h3> 今天是2019年7月13日,环中国骑行第84天。</h3><h3> 今天早晨又下雨了,雨季几乎在天天下雨,老哥俩也不着急了,在有69km就到拉萨了,雨小一点儿,九点钟开始骑了。下午13 : 30就到达了拉萨的布达拉宫,又去了大昭寺。</h3> <h3> 松赞干布出生地:在墨竹工卡县,位于318国道旁一个村庄边上,名为强巴敏久林。他出生地甲玛乡,甲玛意为百里挑一的富地,古时为群山环绕、水草丰足的圣地。据说,在松赞干布的父亲当政的时候,这里曾建有强巴敏居宫,松赞干布就出生在这座宫殿里。</h3> <h3> 在这里我就不描述了,看看下面的视频,一壶水大哥开心的像个孩子。</h3> <h3> 两位大哥都是二次进藏,时间不一样,但意义大不相同。</h3> <h3> 布达拉宫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玛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也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布达拉宫最初为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兴建,其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是藏式古建筑的杰出代表(据说源于桑珠孜宗堡),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是第五套人民币50元纸币背面的风景图案,主体建筑分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宫殿高200余米,外观13层,内为9层。布达拉宫前辟有布达拉宫广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广场。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的圣地,每年至此的朝圣者及旅游观光客不计其数。1961年3月,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其为世界文化遗产;2013年1月,国家旅游局又列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h3> <h3> 大昭寺(Jokhang Temple),又名“祖拉康”、“觉康”( 藏语意为佛殿),位于拉萨 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赞干布建造,寺庙最初称“惹萨”,后来惹萨又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并演化成当下的“拉萨”。大昭寺建成后,经过元、明、清历朝屡加修改扩建,才形成了现今的规模。 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 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 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将 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 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h3> <h3> 藏族信徒为什么一定到要去大昭寺朝拜?</h3><h3>因为大昭寺是西藏保存最玩好的吐蕃王朝时期的建筑,至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也是西藏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同时大昭寺供奉着及其珍贵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佛像,藏族人民视佛祖金像为佛祖本尊,而且据说一个信徒一辈子至少要朝拜十万次,而十万次则是一个轮回,所以他们会千里迢迢来大昭寺朝圣,大家在西藏游览的过程中也将会看到许多信徒,只有了解他们的信仰才会理解他们的坚持。</h3> <h3> 老哥俩到了拉萨溜达完,照完相以后,他们就找店住下了,把拖包放在客栈,他们就找车店修自行车店。一壶水大哥换了塔伦,调后刹车块儿后刹车加油。</h3> <h3> 哎呀妈呀,吴大哥老招风了。看大哥笑的多开心的。这一路外国友人美女不少分别和吴大哥合影留念,特别羡慕吴大哥,70多岁,不远万里骑行环游中国。</h3> <h3> 这些骑友都是在成都芒康县和一壶水大哥他们一起骑行的骑友。美女骑友比较羡慕两位大哥。</h3> <h3> 西藏和平解放的纪念碑。</h3><h3>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于2001年5月22日建成,坐落在布达拉宫广场。碑名由时任总书记的江泽民于2001年10月1日亲笔题写,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胡锦涛同志于2001年7月18日亲自参加了奠基仪式。</h3> <h3>两位哥哥在旅馆上面拍的布达拉宫全貌。</h3><h3> 今天晚上两位大哥住在西藏拉萨市城关区圣途客栈,海拔3660米,今天骑行84.34 km,累计骑行10091.17 km,平均每天骑行120.13公里。</h3><h3><br></h3> <h3> 今天是2019年7月14日。环中国骑行第85天。就是老哥俩今天已经骑了将近三个月85天。第一次休息一整天。两位哥哥也借机会想多看一看拉萨的美好景色,了解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环中国骑行已经到10091.17 km,到达拉萨布达拉宫。</h3><h3> 骑行途中不知愁,</h3><h3> 行遍大川四方游。</h3><h3> 天下风光收眼底,</h3><h3> 龙江藏俗 异情怀,</h3><h3> 两位老哥再从游。</h3><h3>一辆单车,云开雾散,二轮飞越九重天。</h3><h3>龙江兄弟,鹏程万里,双脚踏遍神州地。</h3><h3> 在人生中只有曲线前进的快乐,没有直线上升的成功,只有珍惜今天,才会有更美好的明天。只有把握住今天,才会有更辉煌的明天。</h3><h3> 明天两位老哥正式开始新藏线的骑行了。祝愿两个哥哥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安安全全。平安返回。想了解新藏线的美景。且听下集分解。</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