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又到了集中帮扶日,一早我们就踏上了去扶贫的路。车在路上飞驰,两旁的景色飞快的从眼前闪过。这是一条走了很多遍的路,从扶贫开始,我们顺着这条路进山,去那个地处深山鲜为人知的村子。</h3> <h3>高速路旁的高压线架子显的格外突兀,那种看似复杂却又缜密的设计布局,看上去就像是费尽心思的一件艺术品</h3> <h3>这是当地最具特色的河流,境内的所有河流最后汇集在一起,浩浩汤汤的一路向东,滋润养育着当地的人们</h3> <h3>沿途都是青山白云,这可能就是人们向往的最高境界,青山白云绿水</h3> <h3>听说这里也是政府为异地搬迁的贫困户盖的移民新区,这样的人居环境,让久居在城市里的人都羡慕。</h3> <h3>每次走到这里便忍不住找寻,号称中原第一的大佛就在不远处。到了这里也就快到村子里了,</h3> <h3>不远处的大佛静静的守在那里,</h3> <h3>大佛静静的矗立在青翠之中</h3> <h3>一同去扶贫的同事们都喜欢这条路,巨大的落差和山体的突然开阔,常常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再加上近距离的大山,很有些身处异域的感觉</h3> <h3>原来的那条进山的路开始修路,修好后便开始通班,到时候山里人出来进去就方便了。</h3><h3>我们扶贫绕道走坡跟,坡跟是一天通村公路,前些年叫的比较响的村村通。路依山而建,宽窄仅供一辆车通过,要是迎头)碰见车,会车颇是费事。</h3><h3>这是通往坡跟的路,路边是一个人工修筑的小坝。小坝是用来漂流用的,当地开发的旅游项目。平常很安静,一到了暑期,这里便火爆起来,大地方的人一车一车的来玩漂流。这也是这里开发的特色旅游项目。</h3> <h3>几日不见,村部就变了样,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喜庆的就跟村支书当年的洞房一样。驻村第一书记跟村支书老刘雷气:“像不像你当年结婚的洞房?”老刘很是认真的看了看说:“比我结婚时的洞房美类要多!木法比啊!”</h3> <h3>贫困对象王观星是个五保户,两个哥哥死了后,现在就剩他一个人。他养了一只猫,这只猫生了一窝小猫。王观星害怕猫跑了,平常很少开门。每次去,都得喊半天的门,他才肯把打开。</h3> <h3>那只老猫一开门便跑了,看来也被关久了。那些小猫小心的歪着头打探着门外的情景</h3> <h3>这些猫或许就是王星的亲了“亲人”,如果惊扰了它们,那罪过就大了,还是让它们好好陪伴他吧!</h3> <h3>这块石头还真有点“一石飞来当空横,溅动青山画几重”的感觉,不过,美中不足的是水是的,要是水浪大点就有意境了。</h3> <h3>充满斑驳的土墙</h3> <h3>这里平常很静,基本上没有外人进山。每次我们来,就连这里的狗都跟着我们,</h3> <h3>崖柏依旧挺立在崖上,看上去是那样突兀。</h3> <h3>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我们开始踏上返程。在经过大佛的时候,我们忍不住为村子里的贫困户祈福,保佑贫困户们早日致富脱贫。</h3> <h3>过不了几天,我们还会再次顺着这条路进山,贫困户一日不脱贫,我们一日不撤兵,我们已经最好扶贫永远在路上的准备,扶好贫真扶贫</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