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h5><h3><b>山东省临朐县冶源镇赵家楼村</b></h3><h3><b> 赵家楼村位于临朐县城西南13公里、冶源镇政府驻地西北10公里处。东近冶源水库西干渠,西邻谭家小崔村,南接大石庄、南孟家庄,北与西小章村毗连。村落西高东低,呈方形。</b></h3><h3><b> 元末,桑姓立村,名桑家庄子。明洪武年间(1368~1398),桑姓徙,吴姓自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定居,继之赵姓从本县水磨村迁入;高姓自北关村徙此;郭姓由今青州柿庄入居;程氏清末从贺家庄迁入。因西邻谭家小崔村,故以方位称东小崔。清道光年间,赵姓族人建3层楼房1座,村改称赵家楼。现居户有吴、赵、郭、高、程、张、傅、陈、孙、史、温、申、杜、吕14姓,以高、郭、吴姓为多。共350户,1129人,均为汉族。</b></h3><div><b>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赵家楼人接受革命思想教育早,建立中共党组织早,开展革命活动早,为民族解放和革命胜利作出重要贡献。</b></div><h3><b> 1935年春,济南乡村师范进步学生村人高启云和孙家小崔孙毅民,在赵家楼、孙家小崔村发起成立“读书会”,传播进步思想。1936年春,高启云、孙毅民,在济南乡村师范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根据党组织关于到农村建党的指示,回乡开展工作。在赵家楼发展高奋加入共产党,通过高奋,吸收高德福、高景和入党,并由高奋、高德福、高景和三人成立赵家楼村党支部,与孙家小崔党支部同属济南乡师党组织领导。</b></h3><h3><b> 赵家楼革命志士多,中共党员多,领导干部多,牺牲的烈士多,英雄事迹多,对革命事业贡献大。</b></h3><h3> </h3> <h3><b> 高启云(1914—1988),又名高启芳。1935年入济南乡村师范学校读书,次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学校党支部书记。1938年12月,参与组建抗日武装临朐独立团,任政治部主任(后改任政委)。1939年夏,到郓城一带发展党组织,筹建人民武装,开展抗日斗争。曾任中共郓城中心县委书记,泰山地委宣传部部长,泰安、莱芜县委书记等职。</b></h3><h3><b> 新中国建立后,高启云历任中共济南市委副书记、书记,山东省人委秘书长,省计划委员会主任,省经济委员会主任,副省长,中共淄博市委第一书记,省科委主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等职,从事重要领导工作数十年。</b></h3><h3><b> 高启云一生从政,又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文化名人。他善诗、善画,尤以书法著名。他的书法以颜、柳为宗,吸取汉魏晋唐诸家之长,下笔严正,气势开张,自成风格,被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顾问、山东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山东老年书法研究会会长。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展览,并流传海外。</b></h3><h3><b> 1983年离休,1988年病逝于济南。</b></h3> <h3><b> 高奋(1919—1956),原名高启节。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县内最早的中共基层支部书记。1938年3月,他带领数十名青年到益都参加八路军。12月,高奋带领部分战士返回临朐开辟抗日根据地,参加临朐县独立团,任中共临朐县委委员、军事部部长、独立团七连指导员。1939年10月,率独立营配合山东纵队第一支队,参加五井战斗。1940年夏,日、伪军进行“扫荡”和“强化治安”,临朐形势恶化,党政机关转移至沂南。高奋受命率领20余名战士返回临朐,开展武装斗争。在日军重兵压境,难以立足,又一度与上级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他率队果断镇压赵家庄铁杆汉奸“憨蛋”,击溃高家庄伪军班,缴获其全部武器,初步立住脚跟。7月,他在战斗中负重伤。12月,身体尚未完全恢复健康,即奉命任益都县大队教导员并代理中共临朐县委书记。1941年,环境十分艰苦。高奋不顾伤病,带领武工队转战于临朐、益都南部山区及昌乐境内,一直坚持到1943年上半年。</b></h3><h3><b> 1943年6月,高奋带领临朐籍战士插回县内,一面镇压敌人,打击伪政权,一面恢复党的地下组织,发展地方武装。在八路军鲁中主力部队支援下,解放临朐南部地区,先后建立龙山、九山、米山、峰山4个区地方政权。同年9月,中共临朐县委改称中共临朐县工委,临朐县政府、临朐县大队相继成立,高奋任工委书记兼县长、大队长。</b></h3><h3><b> 1943年至1947年,他领导全县开展减租减息、土地改革运动,并亲自指挥地方武装,多次打退从昌乐入境的国民党武装,保证了土改工作顺利进行。</b></h3><h3><b> 1947年,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临朐形势恶化,高奋主动要求留在临朐,坚持武装斗争。</b></h3><h3><b> 1948年3月,高奋调到中共鲁中三地委任委员、财委副书记。同年9月升任副专员。</b></h3><h3><b> 1949年2月,他随军南下,任山东干部大队代理政委。1950年2月,任浙江省委纪律检查处处长,被选为浙江省第一次党代会代表。1953年6月,调华东医院任党组书记兼副院长,不久,调任上海市机关党委书记。1955年冬,肝病复发,再次住院。病危时,他向组织嘱托,把自己的躯体交给医院解剖,供医学研究之用。1956年病逝,年仅37岁。</b></h3> <h3><b>在不同革命历史时期牺牲的烈士有郭景连、郭景孝、赵清溪、高德洪、郭景伍、郭景田、吴启纯、高明臣、吴启芳、郭元九、高德祯、郭景月、程景堂、郭景斗、赵焕水、吴启圣、郭佃根、吴启宇、高景胜、吴宝株、高勋臣、郭元和、郭元洪、郭佃林、高心一、郭景永。革命伤残者还有高景堂、郭景端、郭佃文、吴启和、郭景奎、吴启山、高景和。</b></h3><h3><b> 1942年11月16日夜,因叛徒出卖,8名中共党员、3名抗日积极分子被日军宪兵队抓捕入狱,全被残酷杀害。</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