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民间老故事第十辑:镖不喊沧

代云双

<h3></h3><h1><b> 沧州北倚燕山,南临黄河,东濒渤海,西有太行山,地理位置十分显要,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宝地。历史上每次发生战争,沧州就成了一个兵家必争之地。连年的战乱,迫使当地的人们非尚武不能图存。沧州人杰地灵,武术人才辈出,据统计沧州在明清时期出过武进士、武举人1937名。1992年沧州市被国家体委首批命名为“武术之乡”。 </b></h1><h1><b> 沧州武林名师众多、武精德高,他们的事迹在民间广泛流传。如击败沙俄大力士丁发祥;宣统皇帝的武术教官八极拳师霍殿阁;助谭嗣同变法声震京城的大刀王五……他们弘扬国威、光大中华武术贡献极大,被誉为武林师表与民族的骄傲。同时他们吸取各地武技精华,充实沧州武术,使得沧州武术名扬天下,声震海内外。</b></h1> <h1><b> 由于沧州武术盛行,武师众多,武林中人为了表示对沧州武术的敬重,自古就留下了“镖不喊沧州”的规矩。镖不喊沧州,即:镖不喊沧。镖行规矩,说的是过去南来北往的镖车,不管是黑道白道,也不管是水运路行,只要是车到沧州、船过沧州,你必须扯下镖旗,悄然而过,不得喊镖号。否则,无论你有多大的名头,多好的身手,只要在沧州喊镖,保管你栽个大跟头,丢尽脸面。到清朝末年时"镖不喊沧州"已为南北镖行共同遵循的规矩。但是规矩终归是人定的,历史上就曾经有不知深浅的武师无视这个规矩,镖车或船队经过沧州时,依旧大声喊镖。那么,他们的遭遇如何呢?……</b></h1> <h1><b> 故事发生在清朝,一天上午沧州城内熙熙攘攘,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一片繁荣景象。有四辆马车满载着押送的货物,由沧州城北门鱼贯而入。为首的镖车上竖着旗杆,上面绣着一个大大的“杨”字,提起这位杨姓镖师,名头可是不小。他功夫十分了得,曾经在关外打败众多武林高手,江湖上人送外号“人无敌”。由于近几年关外的日子不好混,他来到京城闯荡,凭借一身好武艺受雇于京城有名的镇远镖行,此次押镖去山东济南府,这是第一次押镖车过境沧州。<br></b><b> 作为江湖中的人,“镖不喊沧”的规矩他还是知道的。但是他自持武功高强,向来骄傲自满,目中无人。虽然随从劝他收起镖旗,悄悄过境沧州,免得引起沧州武师的不满。但是他不听劝告。车马进入沧州城,依旧高高竖起镖旗,命随从们大声喊威武镖 ,显示一下威风,招摇过市。<br></b><b> “人无敌”带领镖车从北门来到沧州城大南门下,眼看就要出沧州城了,一路上也没有碰到沧州武林人的阻挡。他有些得意洋洋,骑着白马撇了撇嘴对几个随从说:“你们几个人胆小如鼠,整天大惊小怪的。我今天破了镖不喊沧的规矩,也不见有人敢与我挑战,我看沧州武术也不过是徒有虚名吧”。说完他仰天大笑。车马进入沧州城大南门内,“人无敌”心有不甘,他想在这熙熙攘攘的城门洞里 抖抖自己的威风,让沧州人见识一下。<br></b><b> 他的马要出城门时,他猛然双胯用力,双腿夹住马腹,身子向上一跃,双手抓住城门上面的横梁。白马四蹄悬空,惊得咴咴直叫,拼命挣扎,但始终挣脱不了“人无敌”的双腿。过往的人们都被他的举动吓了一跳,纷纷停下来看热闹。“人无敌”夹住马在城门处悬停了半分钟左右,才松开双手落回到地面上。正当他准备打马扬鞭冲出沧州城时,只听城门外传来大声呵斥:“大胆狂徒,竟敢在沧州城撒野,休走,让我来训教训你!”<br></b><b> “人无敌”一惊,循声望去,只见城门外大路上迎面走来十几个推独轮车的汉子。独轮车上面装满了青砖,车轮碾过路面,留下深深的车痕。大声呵斥者 正是走在最前面推独轮车的中年人。只见他个子不高,但长得十分结实,脸上红中透黑,双目有光。<br></b><b> “人无敌”一看是一个推车的人,心中很是不屑。他催马来到推车人跟前,傲慢的说:“一个推车的贩夫走卒,竟然也想教训别人,也不掂掂你自己的份量”。<br></b><b> 推车人放下车子站在路中央,拦住了“人无敌”的镖车。他叉着腰冷笑一声说:“我有多大份量,我自己真的不知道,我这一车砖有多大份量,我是知道的,现在我掂给你看。”说完推车人气运丹田,扎好马步,双手抓住独轮车的车把,只听他低喊了一声“嗨”,装满整车砖的独轮车开始离开了地面,慢慢悬空向上抬了起来,直到离开地面有半米高,然后悬空停留了有半分钟,又轻轻的回落到地面上。推车人面不改色,气不长出。他拍拍手闪在一旁,指着独轮车对“人无敌”说:“你是否能掂起我这车砖的份量?”<br></b><b> “人无敌”被刚才的情景惊得目瞪口呆,他慢慢的缓过神来,赶紧下马,在众目睽睽之下来到独轮车旁。他也学着车夫的样子,气运丹田下蹲马步,双手紧紧抓住车把,使出吃奶的劲儿,双手向上使劲一抬。独轮车纹丝未动!他有点不服输,又暗自咬咬牙,使出平生最大的力气,独轮车依旧纹丝未动。如此三次,都没成功!<br></b><b> “人无敌”羞得满面通红,自知碰到了高手,赶紧跪在路旁向车夫下拜,口中说道:“我自持武功高强,那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今天来到沧州算是长见识了,敢问大侠尊姓大名?他日定去府上赔罪”。<br></b><b> 推车人哈哈大笑道:“我不是什么大侠,就像你刚才说的一样,我是一个贩夫走卒而已,但我奉劝你行走江湖应该懂得镖不喊沧的规矩,你押镖车过境沧州,竟敢打着标旗喊威武镖,如果真碰到沧州的侠士,非打的你连半条命都没有。劝你现在赶紧拔掉镖旗。悄无声息地离开沧州,省得自找麻烦!”<br></b><b> “人无敌”听完以后惊出一身冷汗,赶忙命令随从们拔掉镖旗,将车马闪在路旁。车夫向后面的伙计们大喊一声:“老少爷们,我们赶路了”。车夫们纷纷推起独轮车,他们哼着小曲鱼贯的从“人无敌”的镖车前经过。“人无敌”和他的随从们恭敬的站在路旁,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窘的像个变色龙。等车夫们都进入了城门。他们才在乡亲们的嘲笑声中,灰溜溜的向沧州城南走去……<br></b><b> </b></h1> <h1><b>镖不喊沧之:吴英豪截镖红孩儿口<br></b><b> 清朝光绪年间,有一队南方货船向京城运送贵重货物。押镖的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南方武师,此人武功精湛在江南久负盛名,是一位资深的镖师,他押镖有个特点,就是在船头竖起高高镖旗,一路喊威武镖,从不把武林同行放在眼里,人们送他外号叫:“不到旗”。这一次他船经运河过沧州段,也依旧我行我素,把镖不喊沧州的规矩忘到了九霄云外。<br></b><b> 这天清晨,“不倒旗”的船队进入沧州运河段,来到一个叫红孩儿口的地方,正巧碰上技压南北的沧州名师吴英豪在河边遛鸟。<br></b><b> 吴英豪听到运河传来喊镖的声音,心中十分气恼。自古“镖不喊沧”是行走江湖的人都知道的规矩,什么狂徒敢破坏规矩?镖喊沧州!?<br></b><b> 他循声向运河里望去,只见一队货船从南至北驶来。为首的一艘大船上,船头站着一个30多岁的威武镖师,他双手叉腰目视前方,口中大呼镖号,让过往的船只让路。<br></b><b> 吴英豪听得真切,看得明白,他怒从心头起,于是放下鸟笼。双足点地,施展轻功,纵身跳上“不倒旗”的船头。足尖落到船头的一瞬间,他又如蜻蜓点水般腾空越起,拔掉了船头的镖旗,重新跳回岸边。<br></b><b> “不倒旗”对刚才发生的一切浑然不觉,依旧倒背双手,在船头喊镖。这时一条小船经过他的身边,船夫高声对他说:“你的镖旗都被人拔走了,你还有脸喊镖!”<br></b><b> “不倒旗”听后大惊,猛然回头一看,果然镖旗已经没有了,他吓得惊出一身冷汗,知道这次真是遇到了高手,急忙向四周寻找,只见岸边一个提着鸟笼的老人,正手拿镖旗转身离去。<br></b><b> “不倒旗”忙命令船夫把船靠岸,他三步并作两步,急急忙忙追上了吴英豪。他拦在路旁,倒头便拜。口中诚惶诚恐的说:“请大侠手下留情还我镖旗,我年轻气盛。骄傲自满,破了镖不喊沧的规矩,在下知错了,请大侠恕罪。”<br></b><b> 吴英豪俯身扶起“不倒旗”,将镖旗递到他的手中。微微一笑说:“知错就改,很好,这次我把镖旗还给你。希望你记住教训,以后不光在沧州不要喊镖,到了别的地方也不要张狂。武林中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再这样目中无人,将来可要吃大亏。”<br></b><b> “不倒旗”擦了擦额头的冷汗点头称是,吴英豪手提鸟笼转身欲离去。“不倒旗”深施一礼问道:“敢问侠客尊姓大名?”<br></b><b> 吴英豪用手指指岸边的小村庄说:“我就住在狼儿口下面的南匠庄,不是什么侠客,只不过是一个荷锄耕地,乡野村夫而已。”说完手托鸟笼信步而去……<br></b><b> “ 不到旗”回到船上,命令随从藏好镖旗,悄无声息地过境沧州。从此,他的镖旗再也没有竖起来过,这个“不倒旗”的名号也渐渐的在江湖上销声匿迹了……</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