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七里沟,永远的安二师

刘晓红

<h3>  这是安二师的校门,还保留着三十年多年前的模样,谢谢这里的老师为我们留下这美好的回忆。三十三年前,一群十几岁的小姑娘,小伙子从安康几大县陆陆续续,懵懵懂懂地来到安二师。</h3> <h3> 女生们,你们还认得这是我们曾经住过的四合院吗?现在已经难找到原来的影子了。大家就把记忆留在大脑里吧。尹老师喊我们熄灯的声音还在耳边。</h3> <h3> 这栋保存完好的房子,是我们刚进校时的女生宿舍。记得有一次七里沟发大水,我们都哭了。是因为我们在宿舍就能看见咆哮的洪水从七里沟奔腾而去。那声音,那气势吓着宝宝们啦! </h3> <h3>  大家可还认识这长长路面?那就是当年我们的七里沟。那时候,七里沟是敞开的,沟里的淤泥和水草尽收眼底。</h3> <h3>  这是新生报名处。到现在我还记得我的父亲带我来报名时的情形。</h3> <h3> 现在我再次来到报名处。我多想再回到母校,多想再聆听老师的教诲,多想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运动。那是一段非常美好的时光。</h3> <h3>  这是我们的运动场。每天早上跑操在这儿,打排球在这儿,开运动会在这儿……。这儿是我们亲自开垦出来的。我们进校的时候,这里是一片荒芜。</h3> <h3>  二师的油炸馍,浆水面片是我们这些二师学生难以忘记的舌尖上的美食。这座房子在四合院内,是离女生宿舍最近的食堂。这里的浆水面最有特色。</h3> <h3>  一、二年级时我们的教学楼是二层红砖房子。到了三年级我们有幸搬进此栋楼。此楼在当时豪华气派,毕业合影都把这座楼当背景。</h3> <h3> 宽阔敞亮的走廊是我们的最爱。一下课同学就叽叽喳喳从教室出来,在走廊上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聊天、逗乐。</h3> <h3>  到了教学楼,同学就想进教室,再体验一把当学生的感觉。看,当学生他们是认真的!</h3> <h3>  这条路是宿舍到教室的必经之路。那时候凹凸不平,一到下雨,泥泞不堪。我们在此留下无数脚印,今天我们要在此留下我们倩影。</h3> <h3> 草坪,是我们最喜欢去的地方。那时候,只要是休息且天气尚好,我们就会坐在草坪看书、晒太阳、聊天。记起那时候常常拿着书,看着,看着就会打个盹儿,那梦里啊都有青草的香气。</h3> <h3>  时隔三十年,我们又相聚与此。时空变了,容颜变了,我们的情意依旧。</h3> <h3> 感谢敬爱的老师,我们在最好的年华有幸聆听你的教诲。在您那儿,我们不仅学习了文化知识,还学会了做人做事。可以这么说吧,您对我们的三观都是有很大影响的。</h3><h3> 感谢亲爱的同学们,有幸与你们在七里沟相遇相识相知,此生足矣。三十年前我们是同学,现在我们是兄弟姐妹,是亲人。今后的岁月,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继续保持我们八九一“真诚、友善、拼搏、阳光”的好传统一路前行!</h3><h3> 再次感谢老师,为我们搭建这样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感谢为此次活动而付出努力的同学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