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仲夏的上党,骄阳灿烂,绿意葱笼。淮海公园内,夏风阵阵,水波粼粼。7月13日上午,潞州区东街小学249中队的部分同学们和家长们走进长治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科普体验馆,了解垃圾分类原理,学习垃圾分类知识,感受新时尚的同时,为下一步做好垃圾科学分类,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长治打下坚实基础。</h3> <h3> “垃圾围城”“白色恐怖”堆积如山的垃圾像洪水猛兽般野蛮地侵入我们的生活,而人类却是造成这种现状的始作俑者。目前生活垃圾处理大多通过填埋和焚烧的方式,这两种方式不仅费用高昂,而且一些有害垃圾会严重污染土地、水和空气。多年来,由于我们缺乏垃圾处理的科学意识,垃圾处理不善,付出了沉重的环境、健康代价。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变废为宝是降低环境污染、促进资源再利用的有效举措。</h3><h3> 我们人类是时候该觉醒了,挽救濒危的时候到了,垃圾分类,保护生态,刻不容缓,势在必行。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开始实施。此举标志着,在推行20多年后,“垃圾分类”纳入法治框架。至此进入了以上海为试点逐步推向全国的垃圾分类“强制时代”。</h3> <h3> 体验馆分为科普与体验两大区域。主要利用声、光、电、影等现代技术,融入低碳环保的理念,以文字、图片、影像为主,展示垃圾分类的意义和垃圾处理全流程;以互动为辅,采取独特、新颖的以第一人称“我”出现的“垃圾”,引导同学们探索体验人类制造垃圾、垃圾分类回收、废物重新利用全过程。“垃圾们”最后不忘发出紧急呼吁:唤醒内心责任,共享城市之美。参观的观赏性和体验感浓厚,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的好场所。</h3> <h3> 同学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认真聆听着,仔细记录着,动手体验着,积极思考着。一组组数据、一幅幅图片、一帧帧影像资料,裹挟着垃圾分类的紧迫感扑面而来,同学们都被残酷的现实所震惊。没有想到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在美丽魅力的背后,隐藏着如此巨大的危机,直接威胁着我们人类的生存。</h3><h3><br></h3><h3><br></h3> <h3> 在参观中,同学们逐步明白了垃圾只有分类,才能后续更好地无害化处理,才能更好地提高回收利用率。把有用的垃圾回收,做好垃圾总量的减量工作;无用的垃圾,在被合理分类后,可以“安全”焚烧处理,还可用于发电,成为新的能源。大家边参观边纷纷表示,要树立环保意识,从科学理性的角度正视垃圾问题,并从自身做起,做好垃圾分类,变废为宝、净化环境。</h3> <h3> 垃圾分类关系千家万户,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在心。无论是开会还是实地考察,多次作出批示,一以贯之的关注和重视。近年来,潞州区东街小学在倡导垃圾分类、创优环境上始终不遗余力。通过升国旗主题活动、黑板报、主题征文、演讲等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学习、宣传和动员;更换分类垃圾桶,设立垃圾督导员进行有效督导;把垃圾分类纳入最美班级评选等活动,为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夯实基础。</h3><h3> 同学们参观体验后对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有了更加系统的认识,切身感受到垃圾分类在日常生活中的必要性。进一步明白了做好垃圾分类,既能美化生活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公民意识,还能为世界环保做出贡献。“祖国有号召,我们有行动”。同学们决心紧跟党中央的步伐,在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正确引领下,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先行改变,先行先做,为了我们生存家园的蓝天碧水而努力奋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