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游戏之魂,把游戏还给孩子!――记赵兰会园长关于《儿童户外野趣游戏的探索与创新》的讲座

郭秋霞

<h3>  今天有幸聆听山东利津赵兰会园长的《儿童户外野趣游戏的探索与创新》专题讲座!</h3><h3> 都说“南有安吉,北有利津”,赵兰会是山东省教育管理创新园长,东营市名园长。山东英才学院、济南幼师高专、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省幼儿教师培训中心客座教授。曾荣获第十一届宋庆龄幼儿教育奖、提名奖。担任过七年初中校长,十年乡镇教育办主任,自2007年3月开始担任利津一幼园长,2016年3月调任利津二幼园长。</h3> <h3>  利津二幼的大石头上镶嵌着一个鲜艳的“玩”字。很好地诠释了赵兰会园长“把游戏还给孩子,把童年还给孩子,把快乐还给孩子”的教育理念。</h3> <h3><br></h3><h3> 孩子喜爱游戏,孩子需要游戏。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认为:小孩子是好游戏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h3><h3></h3> <h3>民间传统游戏</h3><h3> 赵兰会园长认为:儿童民间游戏伴随着一代代中国人健康成长,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精神食粮。</h3> <h3>  将民间游戏融入体育活动。在民间游戏中,体育游戏是占多数的,将民间体育游戏引入健身领域,合理利用,既能继承弘扬民间文化,又能增强了孩子的体质!</h3> <h3>  让游戏彻底打破了教学楼的禁锢,真正实现了“把游戏还给孩子,把童年还给孩子,把快乐还给孩子”的精神,真正做到了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h3><h3> “玩中启智、身心健康快乐成长”,彻底消除了现如今“有儿童,没童年,有玩具,没游戏”的现状,把“电子儿童、塑料儿童”还原为“自然儿童”。</h3> <h3>  赵兰会园长说: 现在的孩子都成了“电子孩子”,“塑料孩子”,很多家长为了“省心”“方便”,就丢给孩子一个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或者是一堆塑料的玩具。孩子能乖乖地玩一天,换的一时的清静与便利,殊不知这种行为正一步步的吞噬孩子的想象力和身体。我们的孩子包括我自己在内,天冷了可能怕孩子感冒,就不送孩子去幼儿园了。一热怕孩子热着,就在家避避暑吧。看似对孩子的爱,其实是在温室里培养花朵,中看不中用。为什么我们的孩子现在一摔倒就容易骨折,一天冷就容易哮喘,我们的下一代的身体太差,原因就是来自这些所谓的父母的爱,一生病就输液一有炎症就上抗生素,孩子的免疫系统都被这样的爱的毒药祸害了。电子玩具、塑料玩具和父母的溺爱,让孩子越来越没有想象力,身体素质也越来越差。赵兰会园长用朴实的语言直接反应了这一现象!<br></h3> <h3>  赵园长也是一个有着大胸怀的人,他心里装着家国天下的大格局,他深刻的看到,中国的落后是中国教育的落后,那个曾经弹丸之地-小日本,为何能欺负我泱泱中华,看看他们的孩子冬天玩泥坑,赤膊跑步、走绳索、野外跳水、杂耍版的动作,再看看我们现在的温室的花朵,答案不言而喻。所以赵园长提出了宁要黑乎乎的小老虎,不要白胖胖的小绵羊。把游戏还给孩子、把童年还给孩子、把快乐还给孩子。健康的体魄是一切的基础,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h3> <h3>  行走在教育之路上的我们也将用自己的梦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快乐的天地,一个幸福的乐园,这也是我们每个幼教人应该拥有的理想和信念。</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right;">撰稿:郭秋霞</h3><p style="text-align: right;">照片:冯欣欣</h3><p style="text-align: right;">审核:崔荣</h3></font></h3>

孩子

游戏

园长

赵兰会

还给

儿童

利津

快乐

童年

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