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师学艺得解惑 获取颇丰受终身

虫二

<h1><b>  技艺的传授自古多为族内相传,密不外传,从而形成对某领域的掌控,更有师徒传承,违规受惩罚的事例,虽然现今社会随着发展有所改变,可能够真正完全学习一门师承技艺也非宜事,其间规矩甚多。<br></b><b> 金石传拓,这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在外行人眼里可谓是神奇之事,单单用纸、墨就可以把石头等载体上的文字图形给翻印于纸上,历来无数的文人墨客所痴迷于拓片的狂热追捧。</b></h1><h1><b><font color="#ff8a00"> </font></b></h1> <h1><b>  我对拓片的了解源于个人爱好,对地方文化的研究是离不开对碑文的解读,从中可以获取史料,可一块碑文的现场抄录很是缠人,无奈就另寻它径,便对拓片制作产生兴趣, 网上查找,多方寻师,渐渐获知点皮毛,就此也感觉欣喜,起码不用再爬在石碑上抄文字,可能到达成品的拓片十之有一,突破缺是艰难,为此困惑于心。网上偶然机缘结识裴建平老师,从他朋友圈获得新的信息,原来还有这么个地方传授拓片制作技艺,并且已是桃李满天下,姣姣者甚多,抱着敬佩之心,不断求教,也得到解答,随即决意参加传习所系统学习。可天不随我愿,噩耗传来,痛心疾首,无缘受教。</b></h1><h1><b> 随后却有了转机,结识陪裴建平之子裴高博老师,获知传习所由他执教继续传技授业。这可谓是我愿可心随,申请报名,开启倒计时,并常和高博老师交流咨询,逐渐有种亲情之感。开班时间的临近,心情急剧迫切。收拾行囊,踏上求学之路,古有“四十而不惑”的定言,可我年过不惑重新学艺,心情异常复杂,压力山大。但当踏进传习所的那一刻有种进家的感觉,家人的亲切,老师的问候一扫内心忧虑。</b></h1><p><br></p> <h1><b><font color="#010101">  韩愈的《师说》言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第二十六期的正式如期开班,所有的学员都有种荣誉感,从这一刻成为了在金石界名望颇高的“裴家班”的一份子。从对传习所的点点滴滴的了解,到传拓技艺的学习,都是从裴高博老师和各位助教的言传身教上汲取。我们的如饥似渴,也更加激起老师传授的热情。也真正体会到“裴家班”师承严谨、毫无保留的传技准则。还有诸位师兄师姐远道而来的相助,给传习所增添了动力。</font></b></h1> <h1><b>  从工具使用维护到手法的运用,从材料的选择到实际的操作,从平面拓到浮雕拓,从室内操作到室外的感受,事无巨细,一一传教。伴着黎明的曙光迎接我们的到来,忍着午间的酷暑为我们做好后勤,深夜时分目送我们返回宾馆。一时时的陪伴,一日日的相守,言语和蔼可亲,传教一丝不苟,以身作则,为师典范。身有感触,学习的劲头更加的高涨,可短短的时间里学习掌握如此多的内容,是很难领会贯通,实际的掌握才是最根本的。传习所里的几十块碑刻成了练习的模板,一下下的拍,一张张的练,技术难点逐一克服,上纸、扫纸、走包、用墨、启纸都心手皆熟,拓出的成品,老师逐一点评,拍照宣传以兹鼓励</b></h1> <h1><b>  学习的时间感觉极为短暂,怀着不舍和眷恋和裴老师言别,内心酸楚至极。学业虽然有成,可技不言精,只待随后的时日勤练苦学,拓出佳品,才不愧裴老师的苦心传教,不愧为裴家班的一员。</b></h1> <h5><b> 2019年7月12日.白海召制作于武安市磁山</b></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