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河九曲第一湾景区驱车若尔盖一个叫“西部牧场”的吃住购室内综合体。 入住藏式风格的酒店。 晨起,店铺大多尚未开门,我们随便走走,欣赏这一家家西部粗犷与欧式风格相融合的店铺装饰。 川甘公路通向远方。 导游介绍说,为了保持草场生态平衡每户允许放养18头牦牛,小牦牛出生后只得将成年牦牛出售或者宰杀,每头牦牛可卖1-2万元。 许多藏民习惯用牦牛直接去交换汽车、摩托车等,问原因,说卖了牦牛,手里的钱就零碎花掉了。 驱车前往若尔盖梅花鹿养殖基地,没有明说,但套路和目的是一样的。既然来了,又是扶贫项目,贵的买不起,总得买点表示表示,买两瓶青稞酒,路上尝尝。 郎木寺其实不是一座寺庙的名称,而是一个地名,有条小溪叫白龙江将郎木寺这块地方一分为二,北面属甘南州碌曲县管辖(建有赛赤寺);南面属四川阿坝州若尔盖县管辖(建有格尔底寺)。 川甘两省管辖的寺庙名称前有一个共同的名号“安多达仓朗木”,“安多”是甘青川藏区的名称,“达仓”是虎穴的意思,“朗木”是仙女的意思。连在一起就是”安多藏区虎穴仙女某某寺庙“,哈哈,“虎穴仙女”是不是很有寓意很可联想 的名称哦! 去寺庙朝拜的藏民。 围着寺庙转经的藏民。 站在小溪的木桥上,这小溪可是川甘两省的分界哦!别看它小,它可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白龙江,并且最终经迭部汇入嘉陵江。 小溪的水流推动着屋内的经纶不停地转动。轮回着世间生灵。 僧俗互视,各有各的内心世界。 这里,是不是有点像瑞士的某个小镇。 峡谷峭壁,豁然开朗。 这里被称为川甘小瑞士,每年德国、法国、丹麦、瑞士、意大利来此的游客不少。 敬畏自然,敬拜古木 自然混成,如若仙境。 藏族喜欢用石子,垒成塔状,可能是一种敬拜神灵,也是在寻求一种心理平衡吧! 这里在唐朝时就有“茶马互市”,用四川的茶叶与甘肃的良马交换。宋朝时在四川一方设茶司,在甘肃一方设马司。管理茶马交易。 在这蓝天白云。峻岭曲水旁,踏着历史的遗痕,感恩自然的赐予,共度美好人生。 离开川甘交界的郎木寺,一路往北,在213国道旁的郭莽湿地,海拔3562米,远处带着水温的山泉水滋润着14公顷的湿地,这里终年不冻,每年12月至2月有200多只大天鹅,黑颈鹤在此越冬。 天高山远,草原无垠,河流纵横,九曲回转,向着有黑颈鹤雕塑的观景台进发。不过毕竟是高海拔地区,只能缓缓而行,走快了,也会气喘。 在黑颈鹤雕塑前留个影,把祝福和期望带向远方。 厚厚的云层亲吻着远处的山峦,广袤的草原上河流曲曲弯弯,飘动的经幡揭示着这世间的轮回。 在这壮美与苍凉,秀丽与豪放的大西北草原面前, 荡气回肠,感悟良多。 和藏族姑娘聊聊天,合个影。 在赶往夏河县下榻的途中,桑科草原一望无际,成群的牛羊尽收眼底。桑科草原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70平方公里的广袤草原仅有4000牧民。 桑科草原是传说中格萨尔王烟祭(煨柏树枝)诸神,赛马称王的地方。因离夏河兰州不远,也是节假日人们来此住藏包吃藏餐的好去处。 桑科草原每年农历6月是香浪节(拾柴点火狂欢),草原上景色宜人,奶甜肉香,人们纷纷出外拾柴,煨桑烟祭神灵。寺院僧人也借机拾柴,出寺院,在草原上与家人相聚。 在桑科草原餐厅的牦牛肉火锅,味道不错,可惜炭火不给力。 草原上的小花也很美。 位于兰州旁夏河县的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誉为“世界藏学府”,是甘南地区的政教中心,鼎盛时期有僧侣4000余人。 这座建于清康熙时的寺庙,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占地面积86余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有殿宇90多座。六大学院,在全蒙藏地区是建制最全。 虽然下雨,游兴不减。 酥油画展示大殿是唯一允许室内拍照的大殿。这些酥油画每年正月十五更换一次。 这位12岁进寺院,现在19岁的小喇嘛,为我们讲解很认真,佛学知识很深厚,我们都愿意听他讲解。 征得同意,和这位和蔼可亲的小阿哥合个影。 铜质鎏金,高三层的菩提塔,甚为珍贵。也是拉卜楞寺标志性建筑。因它坐落于贡唐仓院内,又称贡唐塔。 长长的转经长廊中的一座座经桶,为人们提供一个清净恶业、获得解脱、积聚功德的佛事活动场所。一般藏民并不能流利地诵念经文,转动一圈经纶也就代表诵念过一遍经文了。手摇经纶围着某个具有佛教象征意义的场所转经,也是净业、解脱、积德的作用。 草原上今天要有什么活动了,藏民们陆陆续续汇聚而来。 车进临夏市,这里是临夏回族自治州所在地,古称河州,丝绸之路南道之要冲,现在这里居住着汉、回、东乡,保安、撒拉等18个民族,这些女孩子,就很难辨别是什么民族了。 临夏古时为唐蕃古道重镇,明朝时是四大茶马司之一,历来是西北要冲。 东公馆系原国民党第40集团军副司令马步青的宅邸,1938年动工,1945年建成。这座建筑工艺十分讲究,砖雕尤其精良,占地200多亩。 现在东公馆与蝴蝶楼都已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临夏古称河州,市内有一块3平方公里大小的古街区,从唐至今,围绕着八座清真寺形成八个教区十三条街巷,故称“八坊十三巷” 在这里融合了回族的砖雕、汉族的木刻、藏族的彩绘,呈现出一幅幅穆斯林的生活画卷。 就我个人感觉,这座古街坊要比我们在其他城市见到的古街坊精致耐看,休闲旅游人文科技的气息浓一些,商业气息淡一些。 意外发现80号大院墙上有当年留下的宣传文告(是哪一年还需考证)“林元帅指示不要把部队训练成木头兵,木头官,而是有生动活泼的民主风气,人人生活愉快,心情舒畅,使部队具有敢想,敢说,敢干,富有创造性,朝气勃勃,追求真理,不断上进的风气。” 古街区人不多,很清净,是个休闲的好地方。 上海老哥与穆斯林大妈拉拉家常。 反映穆斯林生活气息的雕塑。 八坊十三巷古街区很大,我们匆匆游览了一小部分,八座清真寺,我们见到了两座。 离开临夏驶往兰州,车行驶不多久,地形地貌开始变为黄土丘了,甘南的满目苍翠,溪流潺潺,变为黄土高坡了。真是神奇的大自然。 车进兰州,导游把我们安排在火车站附近的农垦宾馆,就算完成任务与我们告别了。我们要第二天下午才上火车。这样也不错几次路过兰州也没有机会玩玩,这次可以如愿了。 放下行李,先打车去正宁路小吃街,尝尝小吃。 熙熙攘攘,目不暇接,都想尝尝,但肚子有限。 各色小吃,垂涎欲滴。 来到这家,上过电视,名气很响,排队最长的牛奶鸡蛋醪糟摊点 其实就是牛奶和鸡蛋醪糟一起调制后,加葡萄干、花生碎面、芝麻等,味道还不错。 尝尝土豆饼。 夜幕降临,步行至称为黄河第一桥的兰州大铁桥(1928年改称中山桥)。 这座始建于清光绪33年(1907年),宣统元年(1919年)竣工通车的大铁桥,已有百年的历史。 这座在兰州市区横跨黄河的铁桥,是清政府花30万6千两白银,由由美国人设计,德国人承包修建的,全部建桥材料,从德国海运至天津,再由天津用极原始的运输工具(马车等)转运兰州。 黄河北岸的北塔山公园,各式建筑灯火辉煌。 尽管今天黄河上已架起多座桥梁,尽管今天我国的架桥工艺已进入世界前列。但这座铁桥作为历史的见证,记录着曾经的落后和屈辱。中山桥作为黄河上游的一个旅游景点,也是一部中国百年桥梁史教科书。 黄河母亲无论是咆哮还是缓流,无论是曲径还是直泻,她永远滋养着中华儿女。 本次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岷山山脉与黄土高原、秦岭(西部)四川盆地(北部)相互作用,产生的特殊地质地貌和气候环境中,游览了8天。从天水往西南至四川若尔盖,然后“U”字型往北至兰州。感觉这是一块有着丰富人文和各色美景的神奇之地。值得一游。 制作本美篇的初衷是尔后老衰不能外出旅游了,翻翻美篇回忆回忆。因此,较多地选用了带有我两形象的照片,古稀之后外出长途旅游,尤其是去高原地带的机会越来越少了。照片我们拍得不如别人好,但上面有自己的身影,就显得格外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