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清凉山,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摇篮。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新华通讯社、解放日报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中央出版发行部、中央印刷厂、新华书店等众多新闻出版单位所在地。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与人民群众呼吸相通,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陈毅将军曾赋诗赞曰:“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h3> <h3>延河对面遥望清凉山</h3> <h3>清凉山夜景</h3> <h3> 延安新闻纪念馆位于清凉山南麓,由中宣部、广电总局、新华社、人民日报、新闻出版暑等部门(单位)共同筹资兴建,是全国唯一的新闻事业专题纪念馆,2004年9月30日对外正式开放。展馆总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陈列面积1580平方米。陈列共分为四个展厅五个单元,展出文物180余件,历史照片、文献、各类图表资料400余幅,运用场景复原、影像合成等展示,配以声、光、电等现代化技术,生动再现延安时期新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历史和辉煌业绩。展馆外型呈窑洞型,意寓着党的新闻事业是从延安的土窑洞里创建和发展起来的,为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提供了生动的课堂。</h3> <h3>延安新闻纪念馆夜景</h3> <h3>新闻纪念馆正对革命圣地宝塔山,广场上的宪法宣誓誓词与宝塔遥遥相望</h3> <h3> 因本次党支部书记培训课程中无本展馆现场教学内容,利用晨起跑步锻炼时间,参观学习1小时(早晨不用预约,个人持身份证登记参观。因延安各培训中心团队预约时间均在9点以后,馆内仅有3人参观学习)。</h3> <h3> 展馆序厅:序厅天顶的中央有五角星图案,五角星外圆环绕的区域内为天蓝色,周围是淡黄色,其间有一个个天蓝色线条勾成的圆围绕着中央,一圈圈向外延展开去,布满序厅天顶。就像有一组组清晰的无限电波,从五角星中央发出,传播到整个苍穹,这意寓着党的声音通过新闻机构传向全中国。序厅正中央赫然独立着一块巨石,上面镌刻着毛主席的手书“深入群众 不尚空谈”八个大字。 1942年,为强调新闻报道不要流于形式、脱离群众,毛泽东为《解放日报》写下题词。巨石上面,一薄摊开的本册上,一支硕大的老式钢笔决然而立。这种被设计者做成古铜色雕塑的本册和钢笔,给以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仿佛向人们昭示,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里,党的新闻工作者是怎样工作的。序厅正面的墙以黑色为底色,上面布满了以《解放日报》为代表的延安时期主要报刊的报样图案。左右两侧的墙上是延安宝塔山、清凉山等陕北地形的浮雕。序厅就像一个独具特征的引导者,把观众带入新中国的新闻出版事业在延安的初创时期。</h3> <h3>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2月19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中强调: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h3> <h3>第一部分: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h3> <h3>第二部分:延安时期的新华通讯社</h3> <h3>新华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h3> <h3>新华社负责人廖承志和夫人在延安</h3> <h3>新华社编印的《参考消息》</h3> <h3>新华社业务工作的扩展</h3> <h3>学习、生活、战斗</h3> <h3>新华社的改组</h3> <h3>从延安到北平</h3> <h3>磨盘前发布稿件:新华社四大队决战陕北时,每到一宿营地或临时休息时,新华社记者马上在磨盘前架起电台抄收电讯。</h3> <h3>第三部分:延安时期的党报与报人</h3> <h3>从《红色中华》报到《新中华报》</h3> <h3>《解放日报》记者响应毛主席“深入群众 不尚空谈”要求,深入田间地头采访农民的场景</h3> <h3>《解放日报》的创刊</h3> <h3>解放日报社大门石刻</h3> <h3>毛泽东《解放日报》发刊词</h3> <h3>《解放日报》的改版</h3> <h3>《解放日报》的改版会议</h3> <h3>《解放日报》的副刊</h3> <h3>《解放日报》的终刊</h3> <h3>《解放日报》社第一任社长博古</h3> <h3>《解放日报》第一任总编辑杨松</h3> <h3>《边区群众报》:1940年,一份专门为人民群众提供阅读的通俗化、大众化的报纸应运而生,从目不识丁到满腹经纶者都称赞。群众中流传着脍炙人口的谜底诗“说东又说西,肚里样样有,交上这朋友,走到人前头”,不仅代表人民群众对报纸的肯定与褒赞,也充分肯定这份报纸是践行“深入群众 不尚空谈”中的典型示范作用。</h3> <h3>《人民日报》的创刊</h3> <h3>创刊和建国初期《人民日报》负责人名单</h3> <h3>第四部分:新中国出版事业的摇篮</h3> <h3>毛泽东题字:认真做好出版工作</h3> <h3>中共中央出版发行部</h3> <h3>转战陕北,恢复生产</h3> <h3> 场景复原:在潮湿的窑洞中,用马兰纸抄报撰稿,借马灯的微亮排版印刷,把党的报刊和马列著作送往各抗日根据地和国统区,彻底打倒日寇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新闻封锁。</h3> <h3>第一孔窑洞: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播音室。是我党领导创建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于1940年12月30开始播音,播音室设在延安西川王皮湾。当年,尽管播音设备极其简陋,但其强劲的红色电波却冲破国民党的新闻封锁,传播着正义之声,引起世人瞩目,当时人们把延安广播电台称为“茫茫黑夜里的灯塔”。</h3> <h3> 第二孔窑洞:新华社收发报室。抄收电讯是新华社一切新闻的来源。在那艰苦的年代里,由于电讯设备简陋,抄收电讯完全靠耳朵听和用手抄,加之信号微弱,抄报员抄报时全神贯注,生怕漏掉一个字符。当年的收发报室里整整齐齐摆放着两排马达,新华社的同志利用休息时间每人摇一个小时马达用于顶替生产任务,并可增加四两小米的口粮。</h3> <h3>第三孔窑洞:《解放日报》的编辑室</h3> <h3>第四孔窑洞:中央印刷厂的排字车间</h3> <h3> 第五孔窑洞:中央印刷厂印刷车间。当年,中央印刷厂在这里主要印刷《新中华报》、《解放日报》、《边区群众报》、《解放周刊》、《中国工人》、《中国妇女》、《中国青年》等报刊杂志,以及马列著作、毛泽东著作和党中央各种文献百种,发行到各根据地,散发到全国各地。谢觉哉曾赋诗赞曰:马兰纸虽粗,印出马列篇;清凉万佛洞,印刷很安全。</h3> <h3>第六孔窑洞:中央印刷厂职工集体宿舍</h3> <h3>中央发行部对外机构——新华书店</h3> <h3>新华书店发祥地(清凉山万佛洞拍摄)</h3> <h3> 1942年5月10日,中共中央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在延安南门外成立陕甘宁边区新华书店,从此,新华书店总店把发行工作重点放在敌后根据地和大后方。</h3> <h3>中央印刷厂的筹建</h3> <h3>中央印刷厂的前身——货币印刷所</h3> <h3>中央印刷厂装订车间旧址(清凉山万佛洞拍摄)</h3> <h3> 毛泽东在中央印刷厂礼堂的讲话:印刷厂的工作很重要,印刷厂生产精神食粮,办好一个印刷厂,抵得上一个师。</h3> <h3>印刷厂艰苦奋斗、勤俭创业</h3> <h3> 中央印刷厂用过的对开印刷机:这台印刷机来之不易,中央印刷厂从从上海购买,运抵西安要经过敌人的检查,为保证机器早日运到延安,这台机器全部被拆成零部件运送,安全到达。</h3> <h3>马兰草造纸</h3> <h3>自制油墨</h3> <h3>开展竞赛活动</h3> <h3>第五部分:人民广电事业在这里起步</h3> <h3>新华广播电台的创建</h3> <h3>1940年12月30日,一道红色的电波划过长空,“延安新华广播电台,XNCR现在开始播音………”</h3> <h3>强劲的红色电波</h3> <h3>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创建初期人员名单,早期用的波长周率和播音时间</h3> <h3>对外宣传的指示</h3> <h3>新华广播电台的转移</h3> <h3>第二次转移</h3> <h3>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在西柏坡附近</h3> <h3>西北新华广播台序曲</h3> <h3>延安电影团的成立</h3> <h3>延安电影团用过的放映机、片盒、摄影机、照相机等器材</h3> <h3>1938年在黄陵拍摄的《延安八路军》是第一部电影,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生活和战斗场景,留下了非常珍贵的影响资料,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h3> <h3>喜悦的心情,看电影喽!</h3> <h3>历史的瞬间,永恒的记忆</h3> <h3>从延安到东北</h3> <h3> 1946年7月,中央决定成立延安电影制片厂,由西北局直接领导,中央办公厅派陈永清任厂长,习仲勋兼任董事长。</h3> <h3> 1947年3月后,留在陕北的电影工作者,组成“西北电影工学队”,拍摄了党总央、毛泽东转战陕北和西北野战军战斗的影片资料。</h3> <h3>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我们要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扬延安新闻出版社工作者的革命精神,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团结奋斗,为实现新世纪的宏伟目标做出贡献!</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