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今天是7月12日,上午我们学习了选修课中的发声与训练的最后两节课,执教的老师还是贺晓乐教授。自从欣赏了贺晓乐老师指挥的合唱演出之后,心中除了起初的崇拜又增加了一份敬佩。</h3> <h3>贺老师分别对:</h3><h3>练声的目的;</h3><h3>合唱团的训练及多声部的练习;</h3><h3>到底什么样的声音是好的童声;</h3><h3>童声年龄的界定;</h3><h3>儿童歌唱发声训练遵循的原则;</h3><h3>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教学,六个方面进行解读。</h3> <h3>训练孩子用头声歌唱的捷径</h3> <h3>分三个声部分别在不同的调式上起唱。</h3> <h3>贺老师指导我们如何做好发声训练,分别把“r”“s”去掉演唱。</h3> <h3>具体的训练要求</h3> <h3>下午,高建进教授继续为我们解读“新体系在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作用”</h3> <h3>音乐实践的十大功能――价值分类</h3> <h3>新体系中小学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h3> <h3>年近古稀之年的高建进教授,本应是安享晚年的年龄,可她为了“新体系”课程能够让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线老师能够得到更好理解,在讲座中有几次嗓子不适的情况下,自己强忍着为我们授课,看着特别心疼与感动。</h3> <h3>“音乐的美及其鉴赏”</h3><h3>中央音乐学院 王次炤</h3> <h3>王教授通过让我们聆听一些著名的乐曲,来进行分析、讲解。</h3> <h3>音乐对美的感受是多层次的,它需要有一个持久的过程。因此,音乐审美的能力是可以后天培养的,我们每一个听众都能成为一名音乐鉴赏家,它取决于我们对音乐的热爱程度和自己的努力。</h3> <h3>借用今天高教授的一句话结束今天的美篇吧“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成为素质型‘新体系’教育的教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