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今日,双鸭山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再次顺利完成了鼓膜切开伴置管术,这项技术的成功实施可以让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告别“耳闷,耳鸣,听力下降”等烦恼。可以为双鸭山地区更多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解除病痛折磨。此类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双鸭山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已进入了耳纤维内镜时代,真正意义的实现了微创技术在耳鼻喉科的应用……</h3> <h3> 患者,王女士,反复发生分泌性中耳炎,现已穿刺抽吸数次,鼓膜现形成瘢痕,多次于我科就诊,今日成功完成鼓膜切开置管术,术后,患者耳闷,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瞬间缓解,患者非常满意。</h3> <h3> 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多见于儿童。对听力的影响比较严重,以致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和学习。其特点为咽鼓管阻塞,引起鼓室积液。</h3><h3> 鼓膜切开置管术的适应症</h3><h3>1、鼓室积液,由于咽鼓管功能障碍或前、后峡阻塞,鼓室呈负压者。</h3><h3>2、鼻咽癌放疗后,咽鼓管堵塞者。</h3><h3>3、治疗时,多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案,以清除中耳积液,改善咽鼓管通气引流功能。</h3><h3>非手术治疗</h3><h3>全身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应该给予抗生素治疗,如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等。若合并过敏性鼻炎,医生会予以抗过敏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如地塞米松等。</h3><h3>病因治疗:对于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应该积极寻找病因,必要时进行腺样体切除、鼻中隔偏曲矫正、鼻息肉切除术等。</h3><h3>局部治疗:局部使用滴鼻药或喷鼻药,比如 1% 麻黄素滴鼻液、鼻喷激素等,以保持咽鼓管口、鼻腔的通畅。</h3><h3>咽鼓管吹张:常用方法有波利策法、捏鼻鼓气、导管吹张法。在运用这些方法之前,需先控制上呼吸道感染。</h3><h3>手术治疗</h3><h3>经保守治疗后效果不理想,或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h3><h3>鼓膜穿刺抽液:外耳道消毒后,在鼓膜前下方或后下方进行鼓膜穿刺抽液,抽液后中耳腔内可注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h3><h3>鼓膜切开术:鼓室内积液黏稠而穿刺引流效果不佳时,可进行鼓膜切开术。</h3><h3>鼓膜置管术:对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保守治疗无效时,可采用鼓膜置管术,在鼓膜做放射张切口,吸净粘液后置管。留管时间以 6 个月以上,疗效较好。待咽鼓管功能恢复后取管,但多数会自行排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