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盛夏七月,惠风和畅,绿意盎然。<span style="line-height: 1.8;">7月11日,由青海省作家协会主办,互助县文联承办,互助县作协协办的青海省第五届土族创作会议在“彩虹的故乡”互助县隆重举行。</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协主席梅卓,青海省作协顾问、青海省散文报告文学学会会长祁建青,西宁市文联副主席阿朝阳,互助县政府副县长梁岩涓等领导出席会议。来自全省文学界的知名作家、学者和土族作家骨干60余人欢聚一堂,共同就新时期青海土族文学创作的现状和发展的趋势进行了研讨。</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研讨会上,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协主席梅卓首先肯定了近年来我省土族作家的创作成果,并指出在今后的创作中,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坚持”要求,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以明德引领风尚。切实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要用深厚的民族情感,强烈的民族自觉意识从丰富、熟知的生活矿藏中熔炼素材,用手中的笔,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主旋律的精品力作。</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青海省作协顾问、青海省散文报告文学学会会长祁建青先生从创作规模、创作理念和创作成果等方面用自己独到的见解,对土族文学创作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了专题发言。他指出,只有各民族的文学创作呈现勃勃生机,我省文学事业才能走向繁荣发展之路。与会的专家、学者也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和见解,并就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意见建议,对今后土族文学创作充满了信心和决心。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土族作家植根于本民族生活的土壤,通过对民族心理细微而准确的感受和把握,以土族特有的民风习俗和厚重的文化积淀为底色,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小说和散文等优秀文学作品。他们用这样一种形式,反省多元文化背景下本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表达土族人民的喜怒哀乐,既揭示了一种深沉而厚重的人生主题,又极大地拓展了土族文化的内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土族作家植根于本民族生活的土壤,通过对民族心理细微而准确的感受和把握,以土族特有的民风习俗和厚重的文化积淀为底色,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小说和散文等优秀文学作品。他们用这样一种形式,反省多元文化背景下本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表达土族人民的喜怒哀乐,既揭示了一种深沉而厚重的人生主题,又极大地拓展了土族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可以说,这些作品既展示了土族生活风貌和民族的精神气质,又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本民族的历史进程和美好理想。</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会议期间,省作协还为互助县领导和土族作家赠送了《青海湖》土族作家专刊。会后与会人员分赴纳顿庄园民俗博物馆、卓扎滩生态园等地开展了对土族民风民俗的采风活动。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加深了对土族文学创作历史的了解,只有真正进入现实生活的腹地,体察人民群众的心灵世界,才能在更深的层面上实现文学创作的新突破。今后将努力以真情实感观照生活、反映现实,用手中的笔书写新时代精彩的人民生活。(李永虎撰稿)</span></h3> <h3><br></h3><h3><br></h3><h3>以下为本次会议掠影 ☞</h3> <h1><font color="#ed2308">在第五届土族文学创作会议上的发言</font></h1><h1><font color="#ed2308"></font> 那朝庆. (互助县作协 主席)</h1><h1> 尊敬的梅卓主席、各位老作家、老领导、朋友们、同志们:大家早上好!</h1><h1> 时值季夏,土乡大地油菜飘香,色彩斑斓,流金溢彩,在这土乡最美的季节里第五届土族文学创作会议在会务组的精心筹备下如期召开,参加这个盛会,我感到十分的荣幸,同时代表互助的文友在这里发言,有点惶恐不安,互助有着丰厚的文学积淀,文学发展与创作十分活跃,可以说这里是土族文学创作的心灵家园,优秀的文化沉淀,优良的文化传承,优异的文学沃土为土族文学的发展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天召开这样一个盛会就是对土族文学创作的肯定与鞭策。通过此次会议,我们又见到了文学界的老作家,老朋友,还有许多在网络微信圈交流过的文友,和大家一起面对面进行文学交流,机会难得。</h1><h1> 土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习俗,有自己的语言,有悠久的历史,从马背的动荡回归田野的宁静,土族人民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把他们的善良、勇敢与不屈书写在了民族发展的史册上。</h1><h1> 互助县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这里山高川阔,物阜民和,山水人文,至善大美。在这片土地上,一代又一代土乡儿女在光荣和求索中共同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这里被誉为“彩虹的故乡”;这里有浪漫酒城的迷人风采,造就了文人墨客把酒诗文的久远佳话;这里有吐谷浑历史的雄奇传说,有哺育文明的沃土净水,有滋养艺术的山野清风;昆仑文化、祁连文化、草原文化、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之风在这里吹拂润染,多元文化的交汇融合,催生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根脉。自民族自民族的血脉在这片土地上流淌时,土族民间文学就生生不息,神话、传说、故事、长篇叙事诗、习俗歌、民歌都在诉说着民族的历史。具有鲜明特色的土族婚礼歌,贯穿于婚礼始末,可以唱几昼夜。其内容涉及到土族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表现了土族婚姻嫁娶的风俗仪式、伦理观念(如《嘲弄媒人》、《迎亲曲》等)。在日常生活中演唱的民歌有些还包括了神话、传说方面的内容,带有浓郁的幻想色彩。如《唐德格玛》描写土族祖先开始捉青龙和野牛来耕种遭到失败,最后捉住黄牛才耕种成功,曲折地反映出土族从畜牧业生产过渡到农业生产的艰难过程。土族叙事长诗《拉仁布与且门索》、《祁家延西》等在土族民间文学中也占有重要地位。《祁家延西》深刻反映了土族人民维护祖国统一、增强各民族团结的强烈愿望。土族花儿更是别具一格,在西北及至各地区花儿艺术中占有一席之地,近年来土族文学创作与文化发展更是受到省内外文化艺术界的瞩目,可以说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背景下,土族文学创作与文化发展已步入了快车道。互助有着丰厚的文学土壤,从这里走出了一大批作家,他们的创作已经在省坦文艺界开辟了一片文学清风,王海燕、李万华、李卓玛、邢永贵、刘新才、刘大伟、王连学、武泰元、陈宗基等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都是那样亲切,可以说他们的创作在文学创作领域刮起了互助风,以他们为引领互助的文学创作欣欣向荣,蓬蓬勃勃。但如何界定土族文学,我不敢妄言,我想,反映土族人民生活和生存状态的文学作品就是土族文学。我们说我们说,文学是一个社会和一个时代的缩影和形象的活化石,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使读者感受到一个时代的脉搏。比如,《红楼梦》通过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展现了封建社会形态的走向和趋势,是我们形象地了解清末复杂社会的一把钥匙;比如,法国伟大作家雨果通过《悲惨世界》、《九三年》等名著展现给我们的是整个19世纪法国社会的生活画卷。而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在改革开放条件下,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一个承上启下的伟大的时代,全国上下都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奋力拼搏。因此,我们的经历则是这个社会变迁的见证者,我们文学写作者的责任则是记录下这个多变的复杂的社会。</h1><h1> 我们这一代和我们的上一代生活在农村的人小时候吃不饱。我上学要步行十几里路,大清早书包里背着焪锅,吃晌午时已经冻得僵硬,得放到教室的煤火上烤。骑自行车上学是我们那个时代的梦想。如今农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多数人都已经开上了小车,某种程度上和城里没什么两样,而我们经历过的那些生活给现在的孩子说了他们绝对不会相信,不仅城里孩子不相信,农村孩子也不会相信。我们从一个赤贫绝地走向今天的富裕,用了很短的时间,一代人身上经过了几代人的经历,如同高原的天气,一会烈日炎炎,一会儿又雪花纷飞。因此,我们一定要把这种变化写出来,用文学创作来回忆,来再现。以神奇而神圣的文学记录下我们伟大时代的变迁,讴歌改革开放的成果,以潜移默化的文学影响后来者。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h1><h1> 我想,今天组织召开土族文学创作会议,也有着这样一层意思,就是用我们手中的笔记录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讴歌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书写我们的民族在历史的发展中经历过的哪些值得我们去记忆,值得我们去歌颂的东西,让民族的血脉永远生生不息地流淌在这方热土上。谢谢!</h1><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