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中巴友谊公路,又称喀喇昆仑公路,北起新疆的喀什,南到巴基斯坦的塔科特;全长1224公里,其中中国境内415公里,巴基斯坦境内809公里。</h3> <h3></h3><h3>6月16日,起个大早从喀什出发,7:40车已至疏附。8:15,车经奥塔克依红石口,晨阳照着雪峰和红石山崖。</h3><h3><br></h3> <h3></h3><h3>从喀什到红其拉甫哨口,这一条公路是G314国道的最西段。这短短的415公里,要穿越喀喇昆仑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脉西端;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公路,其最高点就在海拔4733米的红其拉甫山口,堪称帕米尔高原上的天路。</h3><h3>进入盖孜河谷,行车方向由西南转为南向,驶入险峻陡峭的盖孜峡谷。这是通往帕米尔高原的门户。</h3> <h3>盖孜边防检查站就设在昆仑山口这一战略要冲,半山腰有一排排营房,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这里,所有乘客必须下车,持身份证和边防通行证经过边检通道。</h3> <h3>车穿过公格尔隧道,行驶在盖孜大峡谷,海拔高度急升1000多米。</h3><h3>一对姐妹峰出现了,昆仑山脉的最高峰公格尔峰,海拔7649米;紧挨着的公格尔九别峰,海拔7530米。两峰同在昆仑山脉西端,直线距离仅15公里。它们山体相连,联袂而立。</h3> <h3>公格尔峰,是世界著名高峰之一。山峰呈金字塔形,几乎全由岩石和冰雪构成。据说,征服公格尔之难不亚于珠穆朗玛。直到1981年,英国登山队从南坡首次登上峰顶;其北峰尤为险要,迄今尚无一人从北坡到达过峰顶。因这两峰拥有巨大的冰川和绝对的高度,常年耸立在云雾中,很难见真容。</h3><h3>我们够幸运,雪峰多次出现在头顶,仿佛触手可及。</h3> <h3>车贴着陡峭的山体爬升,这是中巴公路十分险要的一段。在公格尔山系的巨大冰川挤压下,两旁的山崖锯齿状隆起,壁立千仞,支离破碎,巨大的滑坡体,落石随处可见。</h3> <h3>驶上一处高坡,盖孜大峡谷已甩在身后。中巴公路又变成一条平坦的柏油路,眼前豁然开朗,在高坡的右下方,一个期待中的湖泊出现了,它就是布伦口白沙湖。</h3><h3>湛蓝的天空下,雪山、白沙山和碧蓝的湖水交相辉映,妙不可言。</h3> <h3>为赶时间,没停车,将在明天回程时安排游览。随着车的移动,光线的变化,湖水也变换着颜色,那种变幻的色彩,世间难觅的绝美,令人心醉。</h3> <h3>我坐在大巴的最后一排,趴在后窗,屏气敛息地抓拍,直到它离开视线。</h3> <h3>车穿行于一片宽阔的山谷,在荒凉的山脊线上,一座座雪峰相连。“西昆仑三卫士”公格尔雪山、公格尔九别雪山和慕士塔格雪山一个个出现,想起毛泽东诗词名句:“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h3> <h3>车终于停了,我们走向帕米尔高原上最经典的美景——慕士塔格峰和它怀抱下的喀拉库勒湖。</h3> <h3>慕士塔格峰,海拔7509米,屹立于帕米尔高原东部、昆仑山西段。它的冰盖面积约200平方公里,有“冰山之父”之称。喀拉库勒湖,位于慕士塔格峰的山脚下,湖面海拔3600米,湖深30米,总面积10余万平方公里,是一座高山冰蚀冰碛湖。</h3><h3>晴空下,高原上,雪山皑皑,碧水涟涟。在这超凡脱俗的地方,不知是这梦幻般的景色,还是景色里的游人,“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h3> <h3>咪龙很少留影,这时她被雪山湖泊的柔美感动,把手搭在小女孩肩上,用温暖的眼神望着她。</h3> <h3>湖畔的苏巴什草原上,水草丰茂,远远地有成群的牛羊;而近区有塔吉克人的毡房。里面中间是一个炉子,周围放着桌椅板凳,有姑娘在和面。</h3> <h3>离开喀拉库勒湖,翻过苏巴什达坂,进入塔什库尔干河谷。团队到塔什库尔干县城,用过中餐后,又匆匆赶路。</h3><h3>路笔直向上,车向着雪山的方向奔去,车行两个多小时,海拔已上升至4500米。</h3> <h3>红旗拉甫哨口,是祖国最西端、世界海拨最高的边防哨口。</h3><h3>我们五十年代的老人,年轻的时候,一遍又一遍地看过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此片,就是以它为原型创作。</h3><h3>“红旗拉甫”当地语言意为“死亡之谷”。海拔高达5100米,空气含氧量只有平原的52%,风力常年七八级以上,紫外线辐射量超出平原50%,最低气温达零下40多摄氏度,一年有八九个月大雪封山。</h3><h3>在这人类不宜生存的地方,屹立着红旗拉甫第一哨。</h3><h3>由于种种原因,哨口已有相当长时间不对外开放。我们的车沿着蜿蜒的“之”字形山路,在雪峰间爬坡,到达海拔4800多米的红旗拉甫前哨班驻地。稍停留,然后,掉头而回。</h3><h3>我们自觉地遵守规定,不下车、不开窗、不拍摄。坐在位置上,默默地听导游讲解;默默地用目光向雪峰、向远方的哨口、向面前的前哨班营房、向边防战士行注目礼。</h3> <h3>回到雪山下,车在路边停了一会。回望雄伟的红旗拉甫,女士们纷纷留影。</h3><h3></h3> <h3>铁网外,雪融后的水流入河谷,河滩上结一层厚厚的冰。</h3><h3></h3> <h3>站在路边,清醒地感受“西疆极地”帕米尔高原,它有多远多高、地貌有多复杂、气候有多恶劣。遥想当年,被唐代的玄奘记入《大唐西域记》,被元代的马可波罗写入《马可波罗行纪》,它内容有多丰富、历史有多厚重。</h3><h3></h3> <h3>这时,有一队骆驼向我们走来。司机见状,叫我们马上上车,赶紧离开。他说,如让驼队走在我们车前,它慢慢地在前面走,车在后面要跟很长时间。这队骆驼是半野生的,不好惹。</h3><h3></h3> <h3>我们赶往塔什库尔干县城。</h3><h3></h3> <h3>一支摩托越野赛车队与我们逆向而行。</h3><h3></h3> <h3>这是塔什库尔干县城的红旗拉甫口岸,是一个负责出入境的行政单位。</h3><h3></h3> <h3>当晚,我们住在塔县城里。</h3><h3>“塔什库尔干”,在维吾尔语里意为“石头城”,因城北有古代石砌城堡而得名。它是喀什地区下辖县,成立于1954年;面积2.5万平方公里,人口4万多人。</h3><h3>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就在其境内,“乔戈里”,是塔吉克语,意思是“高大雄伟”。塔县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一县对三国;它与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三国相邻。</h3><h3></h3> <h3>第二天,出乎意外,天气变了。下着小雨,车行路上,四周雨雾茫茫,一片灰蒙,再也看不见雪峰雄伟的身影。</h3><h3></h3> <h3>过了一会儿,队员们惊呼起来,天空飘起了雪花,啊!六月雪。</h3><h3></h3> <h3>幸运又一次降临,到达布伦口白沙湖时,风大,雨雪停了。</h3><h3>这是行程中规定的景点,下车,我走得太急,有点气喘,湖面海拔3300米。</h3><h3>站在湖边,湖水没有像昨日在阳光下那样散发光芒,但格外清澈。</h3><h3>湖对岸的白沙山看得更清楚了,其实就是湖边细碎的白沙覆盖的山包。原来,河中白沙沉在水底,秋冬枯水时,河床露出,风,日复一日把细沙吹到对面的戈壁山上。</h3><h3>山并不高,风吹白沙堆积在山坡。稍远看,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有山的骨架,又有白沙柔和的外表和线条,富有诗意、禅意。</h3> <h3>布伦口就是风口的意思,常年风力很强,在山的高处,可见风吹着沙,扬着沙尘,正在努力把山脊埋没。</h3><h3>另外,传说《西游记》的沙和尚就是在这个白沙湖边被唐僧降伏为徒弟的。</h3> <h3>车驶出盖孜峡谷。</h3> <h3>在红石农庄用中餐,周围一座座红石山崖。</h3> <h3>驶过红石山口,就是喀什平原,不久,回到喀什。</h3><h3>我们将记住,中巴公路,修建历时12年;中巴施工人员810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中方122人。</h3> <h3>THE END.</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