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尕那之行

泰山

<h3>铁尺梁因如直立的铁尺而得名,藏语叫铁杰日,意为额中间山,位于甘肃省迭部县城东南30公里处的达拉沟,达拉河南北穿透岷山,一谷勾通甘川,成为岷山山脉中的一条通川古道。</h3> <h3>铁尺梁海拔约4000米,是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后翻越的第一座大山梁。</h3> <h3>站在铁尺梁顶便可鸟瞰千沿万壑,林海苍茫的迭山群峰。</h3> <h3>网络图片</h3> <h3>腊子口战役纪念</h3><h3>1935年9月16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抵达甘肃南部的天险关隘腊子口。国民党军鲁大昌部3个团据险阻击红军前进。当天,红军正面强攻,未能突破国民党军防御阵地。17日,红军两个连翻越悬崖陡壁,穿插国民党军侧背,一举将守敌击溃。天险腊子口突破后,中央红军进入甘南开阔地带,北上陕甘地区的通道开辟出来了。此役也载入了中国革命史册。为了纪念红军长征的壮举,缅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腊子口战役,国务院决定将腊子口列位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立有“腊子口战役纪念碑”供旅游者和行人瞻仰,纪念碑始建于一九八○年,一九九二年经省政府批准重建,杨成武将军亲自题写了《腊子口战役纪念碑》碑文。</h3> <h3>杨成武将军题写《腊子口战役纪念碑》(此战役由团长黄开湘、政委杨成武攻打)</h3><h3>腊子口在迭部县东北,是迭部通往汉族地区的门户和重要交通孔道。腊子口系藏语之转音,意为“险绝的山道峡口”。实如其名,腊子口周围群山耸列,峡口如刀劈斧削,腊子口河从峡口奔涌而出,两崖林密道隘,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天险腊子口”是举世闻名的腊子口战役纪念地。</h3> <h3>甘肃省人民政府撰写腊子口纪念碑文</h3><h3> 一九三六年九月十六日毛泽东、周恩来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越过雪山草地之后,突破了国民党重兵扼守的辣子口天险,打开了通往陕甘革命根据地的胜利道路,实现了北上抗日的伟大目标。</h3><h3> 腊子口战役的辉煌胜利将永远标兵我国革命史册。</h3><h3> 在辣子口战役中光荣牺牲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甘肃省人民政府一九八0年八月二十日立</h3> <h3>国民党军阀鲁大昌修建的碉堡</h3> <h3>甘肃省迭部县益哇乡“扎尕那”是藏语,意为“石匣子”扎尕那山位于迭部县西北34公里处的益哇乡境内,是一座完整的天然“石城”俗有“阎王殿”之称。地形既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的一座完整的古城。正北是巍峨恢弘、雄伟壮观、璀璨生辉的光盖山石峰,古称“石镜山”因灰白色岩石易反光而有其名;东边耸峙壁立的俊俏岩壁,凌空入云,云雾缭绕;南边两座石峰拔地而起,相峙并立成石门;再南至东哇、纳加一带,峭壁矗立,清流跌宕,水磨飞轮,流转不息。山势奇峻、景色优美,犹如一座规模宏大的石头宫殿,这片世外桃源虽然早在近百年前就被洛克誉为亚当和夏娃的诞生地,但至今仍是一块处女地</h3> 扎尕那景区主要以下景点;东哇村、拉桑寺、瀑布。仙女摊、仙女湖、大峡谷、石林、小瀑布、神王庙、瀑布、一线天、老虎嘴。<h3><br></h3> <h3>傍晚的扎尕那</h3> <h3></h3><h3>扎尕那仙女滩风光。出扎尕那村来到扎尕那峡谷口向西沿草坡逐级慢上就是仙女滩仙女湖。要说的是这段十公里左右的草滩路因海拔不断抬升,行走起来特别费劲,但到达仙女滩后秀美的风光使人留恋往返。云雾缭绕山峰下的草原上开满了各色野花,非常非常漂亮,从仙女滩向东遥望,整个扎尕那山峰和扎尕那村的全景尽收眼底,这个时候对面山顶上的云慢慢散开,蓝天缓缓的露出来,扎尕那的主峰也渐渐露出真面目,让人美不胜收。之后沿林间山路继续向山的垭口方向前行,即可目睹仙女湖风采,遗憾的是仙女的浴池的确有点小。</h3> <h3>仙女湖景色</h3> <h3>清晨的扎尕那</h3> <h3><h3>拉桑寺是一座藏传佛教寺庙,从远处的山下就能够看到寺院金碧辉煌的屋顶。飞檐翘角的建筑样式使这座寺庙看起来十分气派。这座寺庙坐落于此已有几百年的时间,一代又一代的扎尕那村民来到这里敬拜神明。为自己祈福,所以拉桑寺在当地村民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也是他们的精神图腾。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光顾拉桑寺有点遗憾。</h3></h3> <h3>石门通道(一线天)</h3> <h3>溪水激流勇进</h3> <h3>沿国道213甘川公路到渭源和在漳县的交界处,公路沿线有双石门、雷公峡的峡谷幽深,也有遮阳山、贵清山险峰罗列,但随着高山草甸的忽然出现,过往的人们对于公路前方眼前的这座高山更是期待。在盘山路十几分钟的车程后,就来到分水岭顶峰。峰顶之上,有一座网球场大小的观景台,边缘立有甘肃省交通厅设立的地理标志碑:“分水岭海拔2980米”按照标志碑的标示,显示分水岭的北面属于渭源地界,南面则是漳县。渭源县侧地势较缓,高原草甸地貌特征明显,漳县侧地势陡峭,公路盘绕跌宕,海拔快速下降,满山的植被愈发显得葱茏。本以为分水岭的高度已经令人仰止了,但在观景台上我们还可以眺望到更高的露骨山,它磊落不群、特立独挺,海拔竟有3941米。露骨山山巅本为白石,顶峰积雪终年不消。关于这座“分水岭”,有人说它是黄河与长江流域的分水岭,应该不对,它是黄河两大支流洮河、渭河的分水岭。从分水岭向西北汇集的涓涓小溪流汇入洮河流进黄河,向东南汇集的汩汩小河先是流入漳河,然后流入渭河,最后在陕西汇入黄河。</h3> <h3>分水岭纪念碑</h3> <h3>分水岭南盘山公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