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庄村的高跷队——作者:陈兴忠

天街小雨

<h3>陈氏族谱续修播报第四期:</h3><h3>搜集整理:陈氏二十二世孙——陈兴忠</h3><h3>欢迎大家把各村的传奇故事,收集整理一下,播报出来大家共赏!</h3> <h3>小时候听父亲说,我们陈庄村的高跷队特别出名。我父亲当年,也是高跷队的一员。</h3><h3>高跷队队长叫吴福全,是王丕镇吴岗村人,高跷队就是他组建起来的。</h3><h3>那时候,我村的青年都崇尚武术,吴队长是个能人,口技也特别好,学什么像什么。他学鸡叫、狗叫时,全村的鸡,狗都跟着一起叫。重要的是,他还有一身踩高跷的绝技。</h3><h3>我们村的高跷队共35人,队员们在吴队长的精心指导下,认真学习,刻苦锻炼,很快就掌握了踩高跷的技巧,并且又创新出:高跷单叉、双叉、金鸡独立、翻跟头、打倒踢、跳凳子、翻桌子等各种高难度动作。</h3><h3>经过半年多的勤学苦练,队员们个个都成了踩高跷的行家。</h3><h3>为了丰富百姓生活,让高跷表演更丰富多彩,吴队长又编了几个让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有十二月、看亲家、织手巾、小媳妇扑蝴蝶……</h3> <h3>高跷队成立的第一个春节,是全村人过得最热闹,最开心的一个春节。春节这天,人们早早地吃过饺子,晚辈们给长辈拜过新年。男女老少身着新衣,都向村中心街走来,因为这里是高跷表演的地方。</h3><h3>渐渐地,天亮了,能看清人们的脸庞了。锣鼓家什咚咚响起,高跷队员全体亮相。他们一个个精神抖擞,神采飞扬。</h3><h3>高跷表演开始了,先是全体高跷秧歌舞,接着是十几个身怀绝技者亮绝招,有的展示单双叉,有的展示金鸡独立,有的展示正倒翻跟头,孩子们都看直眼了。</h3><h3>文艺节目演出了卖饺子、看亲家,小媳妇扑蝴蝶。那天,有很多邻村的村民,也来观看演出。</h3><h3>从此,我村里的高跷队一炮打响,临时前来邀请高跷表演的络绎不绝。从此,高跷表演队每天外出演出,直到正月底才回来了。</h3> <h3>听我父亲讲,让高跷队员最兴奋,最难忘的是在鸡黍、马集的两场表演。</h3><h3>据说当时在这两处表演的时候,集上都在唱大戏。可我村高跷队的锣鼓一响,看戏的人全都跑过来看高跷表演了,真是人山人海。高跷队还有两个人,踩着高跷在街上溜达着玩儿,一个扮成白胡子老人,走路颤颤巍巍,追赶着一个调皮的顽童。顽童是高跷队中的小丑,高跷绝技他样样精通,头上扎了个冲天辫儿,系着大红的红头绳,胸前挂着个大布袋,望见有好吃的摊子,就翻着跟头到摊子前,拿了好吃的装进布袋里。掌柜看见不但不恼,还都非常乐意。于是,在大街上,一个老人在后,一个孩子在前。老人一边踩高跷一边喊:“别拿人家东西,还给人家,我给你买!”</h3><h3>这一老一少,一前一后,配合得真是天衣无缝,珠联璧合。俩人出去一次,回来就有满满一布袋好吃的,有花生,有糖块儿,有红枣……高跷队的成员,人人都能吃到。</h3> <h3>当时最受百姓欢迎的节目有两个,一个是吴队长的高跷特技,另一个是二人转小媳妇扑蝴蝶。</h3><h3>吴队长能在二人台的纱木条上,踩高跷翻跟头,单腿站立,侧卧抽烟,在地上踩高跷,能连续捡起十根绣花针,后折腰嘴能衔起脚下的鲜花。</h3><h3>二人传小媳妇扑蝴蝶,小媳妇头插鲜花,上身粉红色紧身短衫,下身鹦哥绿长裤,穿一双鸳鸯戏水绣花鞋。脑后一条又粗又长了大辫子,俊俏的脸蛋一化妆,比三国里的貂蝉还美十分。牵毛驴的小二更是英俊,头戴英雄帽,腰系英雄带,厚底高靴,英俊的脸上长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真是人见人爱。</h3><h3>那小毛毛驴让手艺人做得跟真毛驴一样:两只长耳朵竖起来,还会前后左右摇动,两只圆圆的大眼睛,黑白分明。上眼皮会眨动,鼻梁白,下巴全身乌黑,四蹄后面各长一缕白毛,尾巴会左右摇动,屁股会喷烟雾,两条后腿能跳起来踢人,张嘴还会“儿啊儿啊”地叫唤。</h3> <h3>小二踩着高跷,牵着小媳妇骑的毛驴,一手举着三米长的竹清片,用长线拴着一对翩翩飞舞的大黄蝴蝶。二人一亮相,观众们的掌声和欢呼声响成一片。</h3><h3>小二举着蝴蝶翩翩飞舞,小媳妇骑毛驴慢慢扑蝶。二人一会儿疾跑,一会儿慢行,一会儿单叉一会儿双叉,一会儿翻跟头,一会儿侧卧。那小 媳妇一会儿又双手捂住脸,一会儿又慢慢把双手放开……时不时小二还拉一下她的裙子,摸摸她的绣鞋。小媳妇气得用毛驴的后腿儿踢他。后来,小媳妇儿还让毛驴儿放屁臭小二,把小二臭得连翻跟头。</h3> <h3>小媳妇非要扑蝴蝶,小二就是不让,二人走马灯一样满场子乱跑,浑身衣服湿透了。小媳妇头上的鲜花掉了,绣鞋也掉了一只,小二帽子也歪了,腰间的英雄带也松了,二人俊俏的小脸,都成了叫花子脸,两人都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小媳妇趁着小二不注意,忽然又一个双叉表演,双手捂住了那两只黄蝴蝶。表演结束了,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