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下数学“大问题驱动学习”课题实验研究阶段性总结

崔亚珍

<h3> 我们和“大问题”一起走过了一个里程,老师们由原来的懵懂而行囊空空,到现在的深刻理解而满载前行。这个阶段老师们边探索边研究,为了使自己的课堂达到更好的效果,认真学习“大问题驱动学习”课题知识,网上听课、购买书籍、查阅相关资料,无论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都在努力着,前行着,全校数学老师没有一个掉队的。</h3> <h3>  “大问题驱动学习”实验研究课题立项让老师们雀跃,感觉工作上心有所属。</h3> <h3>  这半年由于新教师较多,所以开学初进行了一次新教师专题培训(老教师也参加),让她们不但了解“大问题”,而且走进“大问题”。</h3> <h3>  老师们边学习边探索,每位老师除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业务学习之外,每人都有自己的学习笔记。工工整整记录着自己的学习心得,同时也验证着她们成长的经历。</h3> <h3>  一次次听课,磨课,研课,评课,让老师们深深懂得,只有追随“大问题”,才能感受“大问题”给我们课堂带来的精彩无限。这种活化性的课堂是前所未有的,也是将来数学教育教学发展的方向。</h3><h3> “大问题”的六个课堂结构</h3><h3>1.建立关系(建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h3><h3>2.提出问题(多种方式下,师生共同提出并整理出大问题,整体呈现)</h3><h3>3.尝试探究(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课本内容自主或合作学习)</h3><h3>4.展示分享(充分利用黑板、实物展台、墙壁或其他空间展示学生的研究成果,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下分享,教师适时追问,引发深层次的对话和碰撞)</h3><h3>5.共同概括(师生围绕“大问题”及“大问题”的解决过程,共同参与与梳理和提炼,得出结论,并再次提出并解决问题)</h3><h3>6.问题延伸(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共同设疑解答等多重形式,对知识进行巩固、深化和延伸)</h3><h3> 老师们把这六个课堂结构熟记于心,每个环节都是精心运作,精心准备</h3> <h3>  课堂上老师们注重问题引领,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了课堂实效,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h3><h3> 周鲁艳老师在讲“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是这样设计问题情境的:老师要过生日了,女儿打算给妈妈送一份礼物表示孝心,,从节约和表示自己真实情感的角度考虑,决定自己制作礼品盒,初步计划礼品盒长30cm,宽10cm,高20cm,那么做这个礼盒至少需要多少平米的硬纸板,如果在边线上用彩纸装饰则需要多少彩纸?女儿还打算用彩带绳包扎,方式多样,分别用多长的彩绳。</h3><h3> 这样的问题情境很快会就在学生脑海里重现(因为都有为妈妈过生日的经历),所以很容易触动他们急于探究问题的思维。这几个问题的设计,既符合学情需要,又能让学生在动脑、动手操作中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h3> <h3>  具有探究性的数学问题才是有效的问题,也是最能发挥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诚然,培养学生课堂质疑的良好品质,让学生大胆挑战教材与教师,说出自己独到的认识与见解也是“大问题”的灵魂。</h3><h3> 何会萍老师在讲六年级;圆柱和圆锥时,设置了一些带有疑问性的问题,“圆锥的体积为什么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为了验证这个结论,学生们动手操作、记录,得出结论。由于受动手实践的影响,学生提出质疑:圆球的体积又会是怎样的呢?(这个问题问得恰当,尽管在小学解决不了),如果没有动手实践的课堂活动,如果老师不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哪能有这样思维脱缰。</h3><h3> 何会萍老师的课堂</h3> <h3>  学校的教研活动让老教师更新了理念,让新教师有了方向。</h3> <h3> 老师们边学习边实践。备课的抓手是“课标”,学习的依据是名人名师的经验</h3> <h3>  线上线下交流不断,分享心得,互助互学,共同进步</h3> <h3>  组内集体备课给了新老师们成长的机会,石春月老师的备课让我们看到了八仙筒学区中心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改革的希望,“大问题驱动学习”定会在我校繁衍生息。</h3> <h3>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曾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课堂教学时,以问题为驱动激发学生去观察、实践、探究,以问题为生长点,在问题的驱动下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构建高效课堂,这就是“大问题”的魅力所在,让我们携手拥抱“大问题”,让她生根发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