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丰富多彩的暑期生活就开始了,为了让您的孩子度过一个安全、愉快、祥和的假期,现就我们共同关心的安全问题,学校特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希望家长予以密切配合,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和监护工作。</h3> <h3> 安全无小事,在即将放假之时,我校以班级为单位,对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h3><h3> 下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加强家长朋友们假期安全意识及对孩子假期里的监护。</h3><h3> 通过微信群,加强家校联手,对学生进行监护和安全教育。</h3> <h3>二、暑假安全教育事宜</h3><h3>(一)、远离溺水</h3><h3>家长要做到“四知道”</h3><h3>1.孩子要去哪?</h3><h3>2.和谁一起去?</h3><h3>3.去干什么?</h3><h3>4.什么时候回来?</h3> <h3>您还要不厌其烦地告诫孩子:</h3><h3>⒈ 不到池塘、河边洗手或捡物品等;</h3><h3>⒉ 不在喷泉、景观河边逗留聊天、泡脚等;</h3><h3>⒊ 不私自或结伴去野外水域玩水或捉鱼虾等;</h3><h3>⒋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游泳馆游泳;</h3><h3>⒌ 乘坐观赏船、游船等,务必要穿好救生衣;</h3><h3>⒍ 如要上下船,要遵守秩序,不要在船上打闹、戏水,以免落入水中;</h3><h3>⒎ 遇到同伴溺水,要智慧救援,不要盲目下水救人及手拉手施救,要及时大声呼救并拨打110。</h3> <h3>(二)交通安全</h3><h3>⒈ 在路上行走,要遵守交规,不追逐打闹;</h3><h3>⒉ 未满12周岁不能骑车上路,未满16周岁不能骑电动车上路;</h3><h3>⒊ 乘坐公共交通要遵守秩序,在车上时,要坐稳扶好,不能擅自将胳膊、头等部位伸出窗外;</h3><h3>⒋ 不要在行驶的车上吃东西,防止紧急刹车时,咬到舌头或食物误入呼吸道造成窒息;</h3><h3>⒌ 坐轿车要坐在后排座位,4岁以下孩子必须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并且大人不要抱着孩子坐在副驾驶位上;</h3><h3>⒍ 教会孩子乘坐交通工具遭遇意外事故时的自我保护知识。</h3> <h3>3、居家安全</h3> <h3>⒈ 勿留孩子一人在家;</h3><h3>⒉ 教育孩子不给陌生人开门;</h3><h3>⒊ 将打火机、火柴等放置到孩子不易接触的地方,并教育孩子不要玩火;</h3><h3>⒋ 将剪刀、锥子等金属物品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以免孩子被划伤;</h3><h3>⒌ 不在阳台、窗户边上堆放杂物或摆放椅子等,以免孩子攀爬,发生坠落事故;</h3><h3>⒍ 尽量不要给幼童吃果冻、花生米、坚果等食物,特别是3岁以下的孩子,以免卡住喉咙;</h3><h3>⒎ 妥善保管好药品,以免孩子拿到后误食</h3> <h3>(三)、饮食安全</h3><h3>⒈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h3><h3>⒉ 暑假天热,少吃辛辣、油炸食品,不吃或少吃零食和甜食等;</h3><h3>⒊ 夏季细菌、真菌繁殖加快,食物较容易变质,要预防食物中毒;</h3><h3>⒋ 让孩子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等,生吃瓜果时,要注意洗干净后才可食用;</h3><h3>6. 不暴饮暴食,防止消化不良。</h3> <h3>(四)、娱乐安全</h3> <h3>⒈ 勿让孩子去网吧、酒吧以及歌舞娱乐场所等;</h3><h3>⒉ 引导孩子正确上网,防止其沉迷于网络或玩不健康的网络游戏;</h3><h3>⒊ 不要去工地、轨道、高压线等危险区域玩耍;</h3><h3>⒋ 带孩子去游乐场玩时,要根据年龄、身高等要求选择适合的游乐项目;</h3><h3>⒌ 在玩滑梯、跷跷板、秋千的时候,要有序玩耍,不打闹或推搡他人;</h3><h3>⒍ 不要给孩子穿带绳子或者有腰带系绳的衣服,以免绳子缠绕在器械上,带来人身危险。</h3> <h3>(五)、旅游安全</h3> <h3>⒈ 多关注天气,合理安排出行,亲子游强度要适宜;</h3><h3>2. 带孩子去公园、广场、旅游景点等人群拥挤的地方,要看好孩子,以防走失或被拐;</h3><h3>3. 不在设有危险标志处停留,不在禁拍处拍照、摄影;</h3><h3>4. 教育孩子安全乘坐电梯,谨防电梯“咬人”。</h3> <h3>(六)、加强法制教育:引导孩子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做违法乱纪的事。加强节假日管理,不进歌舞厅、游戏机室、网吧等娱乐场所。加强自我保护、自我防范意识,在公共复杂场所要学会分辨是非,防止被人敲诈或诈骗。教育孩子不要参加封建迷信活动、反对邪教。</h3> <h3>各位家长朋友,孩子是你们的生命的延续,是你们的希望与未来。再苦再累,请不要忘记对孩子的教育与关心,弱化对孩子的监督管理。教育孩子立德树人,教育孩子懂得感恩,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拥有康健乐观的心理,保障子女人身安全不受侵害,是父母不容推卸的责任与义务。学生安全工作需要各方面尽心尽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保障学生平安健康成长而共同努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