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区区浅谈</h3><h3> 全文要点:“区”字在古时有多种读音,读作乌侯切(ōu)时,只作计量词使用。</h3><h3> 其他用法,如姓氏,“区”字最初是岂倶切(qū)、丘于切(qū),亏于切(Kū这就是现在广东粤语里“区域”的“区”字之音。)从东汉末年高诱注解《韩非子·显学》中的“区冶”开始,才把“区”姓解读为(ōu)。</h3><h3> 近年来,因某些缘故,在部分地区掀起一股“三欧”热。</h3><h3> “三欧”是指欧阳、欧、区。有一种说法认为三欧同源,故有人力图源殊流合。更有某几位区氏砖家叫兽们,一手高举“以文物说话”的大旗,另一只手却对古文献进行各种外科手术,切割缝补,粉饰加工,断章取义,按需注解,臆造出各种根本不存在的所谓历史真相。此掩耳盗铃之举,自欺而欺人,颇为可笑。</h3><h3> 窃以为欧阳、欧与区三姓有不同的姓氏源流。因各种主客观的历史原因,现今三姓之间或有混淆,但从最初的得姓源流而言,却各不相同,不可武断一统。本文试以从“区”的古音、注解和演变等方面为据,综合讨论,提出一些浅见。</h3><h3> 区,现在念法有二:“qū”或“ōu”,皆为平音。在历代韵书中,“区”字古音各有不同,详情如下所列:</h3><h3> 一、音qū </h3><h3> 《切韵》《唐韵》《广韵》岂倶切。《集韵》《韵会》亏于切。</h3><h3> 《正韵》丘于切,同(驱)屈音。《前汉·扬雄传》:有田一廛,宅一区。《张敞传》:敞以耳目,发起贼主,名区处。《注》:师古曰区区,谓居止之所也。</h3><h3> 《韵会》:区者,小室之名。《前汉·胡建传》:穿北军垒,以为贾区。 《注》:师古曰区者,小屋之名,若今小菴屋之类。故卫士之屋谓之区。</h3><h3> 《论语》:区以别矣。朱注:区,犹类也。韩愈《别赵子诗》:人心未尝同,不可一理区。</h3><h3> 区区,小貌。《前汉·楚元王传》:岂为区区之礼哉。《注》:“师古曰:‘区区,谓小也。’”《礼·乐志》:“河间区区小国。”</h3><h3> 二、音qiū</h3><h3> 《集韵》《韵会》并祛尤切,音丘。域也。《增韵》:分也,阜也。</h3><h3> 《韵会》:曲礼,不嫌讳名,讳宇与禹,丘与区。禹宇二字,其音不别。丘之与区,今读则异。然寻古语,其声亦同。《陆士衡诗》:普厥丘宇。晋阁名所载若干区者,别为丘字,则知丘之与区,其音不别。</h3><h3> 三、音ōu</h3><h3> 《集韵》《韵会》《正韵》并乌侯切,音瓯。量名。四豆为区。</h3><h3> 《左传·昭三年》: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又匿也。《左传·昭七年》:楚文王作仆区之法。注:仆,隐也。区,匿也。</h3><h3> 抑或古代农民播种时所开的穴或沟称为区。如:区田,指在田里按一定距离开挖穴,将种子播入其间的一种农作法。便于小范围内深根细作,集中施肥灌水。</h3><h3> 上述其音不同,其意各异。单在《会韵小补》中,“区“字就有八种不同的注音示。那么,区作为姓氏又如何读音呢?</h3><h3> 要了解区姓的读音之前,首先要了解区如何得姓。上古时期的原始氏族就有姓。当时社会氏族以母系为中心,帝王都以女旁为姓,比如神农姓姜,黄帝姓姬,虞舜姓姚等等。随着人口和文化的发展,以后的姓氏越来越多,但得姓大致分为以下几类。</h3><h3> 一、以祖先的族号为姓,如唐、虞、夏、殷等;</h3><h3> 二、以国名、采邑或地名为姓,如齐、宋、吴、秦、楚、卫、韩、赵、魏、陈、蔡、曹等,又如姬、姜、姚、苏、东郭、西门、濮阳等;</h3><h3>三、以官职或职务为姓,比如司马、上官、王、侯、公孙等。</h3><h3>四、特殊情况下,比如皇帝赐姓、避讳改姓、避难改姓、少数民族主动改从汉姓等等,还有嫌原姓复杂、字多而改姓。如“司马”简为“司、马、冯”,欧阳简为欧。</h3><h3>如此等等,这里就不再一一枚举。</h3><h3>那么区姓何来?区以官职或职务为姓吗?似乎古代官职中未能查到有带区姓的官职,所以这个很难成立。那么区显然是以族号或者地名为姓。</h3><h3>在这里先说个笑话。区氏砖家们但凡见“区”就莫名兴奋,仅以古文献中出现“区”字,便按需注解,把它解读为区姓。《竹书纪年》有载:“于越寺区弟思弑其君,莽安次无颛立。”“于越大夫寺区定越乱,立初无余,是为莽安”。这两句是说于越国的大夫寺区之弟寺思犯上作乱,弑越王,而寺区平定越乱,立无颛为越王。不知是故意按需注解还是确实不懂,有人却把“寺区”中的“寺”理解成“尊称”,“区”解为区氏,把这两句记载注解成“尊敬的区氏”弑无余立无颛为王。而史实却是为战国时期越国重臣,姓寺,名区,官拜大夫。曾辅佐过越王翳、错枝、无余等多位越王。如此附会牵强,贻笑大方。最让人无语的是,此砖家在按需注解后,还振振有词地训斥他人说:“这是文言文,你们懂吗?”此等嘴脸,大有“凡是区氏所言,都是有源有据的文献真理。凡是批评区氏的,都是破坏安定团结的坏人!”之架势,在额头刻着“地痞”二字,大声嚷嚷道:“我是流氓我怕谁!”如果被人点到了痛处,无以为诉,就地一滚,让人望尘莫及。</h3><h3>《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南曰扬州,其山镇曰会稽 ,其泽薮曰具区(jù qū下同)。 ”《尔雅·释地》:“吴越之间有具。”《山海经·南山经》则云:“浮玉之山,北望具区。”晋郭璞注:“具区,今吴县西南太湖也。”由于在字面上,“具区”一词用汉语解释不通,故研究认为它应该是东南吴越土著对太湖的称呼。区也古音qiū,今在太湖边有“春秋时吴筑三城之一的邱城,此是否为当时的具区城呢?</h3><h3>《逸周书》载:“区阳(qū yáng)以鳖封,鳖封者,若彘,前后有首……区阳,亦戌之名也。”商初以中原为中心,周边部落和国家分为东夷、南蛮、西戌、北狄。依此判断,显然区阳为中原西部的部落。</h3><h3>《韩非子·显学》载:“夫视锻锡而察青黄,区冶不能以必剑。”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尊称韩非子或韩子。其文中的区冶(约前560-前510),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吴越人,吴国越国,中原以东,因此基本可以排除姓出西戌区阳的可能。那么最大可能就是以地名具区的区为姓了。</h3><h3>《淮南子》云:“宋人善画,吴人善冶。”说吴国人善于冶炼。《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载吴人干将、莫邪夫妇善铸剑,干将与区冶子同师。唐林宝《元和姓篡》与宋郑樵《通志》皆载“区冶子吴人善铸剑”,可见区冶子当为吴国人。而区冶子中的“子”,在当时是尊称,是指在某一方面有特殊成就的人,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大师级人物,比如说孔子,老子,荀子。区冶子,就是“区”地的冶炼大师,并非是原名或者不单指某一个人的可能性极大。</h3><h3>《吴越春秋》曰:“越王允常聘区冶子作名剑五枚,一曰纯钩,二曰湛卢,三曰豪曹,或曰盘郢,四曰鱼肠,五曰巨阙。”商周时期为奴隶社会,区冶子若是为越国之臣子,越国君王又何须聘?因此,区冶子应出自吴国,而具区亦属吴境。《广韵》载:“具区吴薮名。”可见区当以具区(jù qū)的地名为姓。</h3><h3>区作为姓,到底是音qū?还是音ōu?若以地名具区为姓当音qū。按《切韵》《唐韵》,区皆音岂倶切。《广韵》《姓解》注有汉后三国长沙人区(qū)景,《四库全书》注有长沙贼区(ōu)星,音乌侯切。</h3><h3>但同一人名区氏,为何在《广韵》中音岂倶切,即音qū,而在清《四库全书》中又注解成ōu音,乌侯切呢?</h3><h3>区音ōu,量名也,四豆为区。《左传·昭三年》:“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显然在商周时期以量名为姓不太相符。</h3><h3>为何宋前区姓记载多为岂倶切音qū,宋后逐渐改为音乌侯切ōu了呢?</h3><h3>翻阅史志文献,区姓记载最早出现在《韩非子·显学》:“夫视锻锡而察青黄,区冶不能以必剑”和《淮南子·览冥训》:“区冶生而淳钩之剑成”中,东汉末高诱对此两处皆注解为:“区读歌讴之讴,区越人善冶剑工也。淳钩,古大鋭剑也。”可见区姓原始音为qū,而读为ōu音,是在区冶子700多年后,因高诱的注解才开始的。</h3><h3>解析高诱所注:“区越人善冶剑工也。”</h3><h3>区越人一解:越国常称为于越、瓯越、东越等,但区越一名在高诱注解以前,从未在史料中出现过;吴国也叫句(gōu)吴,是以为太湖流域为中心的国家,太湖也叫具区,故以具区代句吴为名也在情理之中。据此,区越人当为吴越人。</h3><h3>区越人二解:区者,越人也。许多史料均记载区冶子受聘于允常,为越王铸剑,但并未有明确记载其为越国人,而据《切韵》《唐韵》发音,结合唐《元和姓纂》与宋《通志》记载,区冶子为吴人更接近史实。因此,高诱所注区越人当为吴越人。</h3><h3>区姓音qū ,而音ōu者量名也。越国有欧、瓯等姓,皆音ōu,这可能是高诱断定区姓音欧ōu的根源。</h3><h3>有人认为瓯、欧都是区演化而来的字,所以用在姓氏上区当音ōu ,但显然从文字出现的时间上来看无法支撑这种说法。《逸周书》为记载商初(公元前1600多年)已出现了欧、瓯、区等字,而区作为姓氏记载则为春秋末期(公元前500多年),相距一千多年,古人对姓氏的严肃程度远超近现代,不可能随意更改姓。因此,“欧、瓯”出自“区”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h3><h3>现在看来,高诱所注的“区冶”发音存在很大问题。在《姓解》及诸多韵书中均记载区姓音qū,但在高诱注解之后,一度造成区姓音韵混乱,自北宋初的《广韵》采集了高诱所注的区冶音ōu之后,区姓音qū开始消失,区姓音ōu开始广泛使用,也因此造成了自宋迄今,区姓与欧阳、欧姓源流混乱状况。</h3><h3>今有一说法,认为区姓自欧阳姓而来,大抵是以明成化间传抄本《龙江区氏族谱》一世祖《区恺传》所载:提督公讳恺,字和中,号平湖,临湘人,唐太宗率更令欧阳询长子。”“官至思州、田州等处提督宣抚元帅,威望丕著,民彝怀之。随因胞弟欧阳通仕为司理卿判纳言事,天授初,会武后以武承嗣为太子,通力争不从,忤诸武意,遂下狱,坐以谋反,死之。公不已,弃官变姓,去阳为欧,避地入粤,家于春州。迁南海之龙江,复去欠为区,其后子孙遂从区姓。”</h3><h3>遍览欧阳氏谱和《唐宰相世系表》皆记载欧阳询长子为:长卿(一作卿),并没有记载长卿另讳字号。唯一相同点恺与长卿皆为临湘人而已。今岭南区氏尊区恺第六世区册为始祖,并尊区冶子为先祖。然欧阳氏得姓始祖为蹄,蹄与区冶子相去甚远。退一步而言,若“区恺”真的是欧阳询长子,那也只说明 “区氏”岭南部分出自欧阳。说“区”与“欧阳”得姓同初源,只不过是某些人在利益的驱使之下杜撰之作罢了。</h3><h3>据唐天宝间官方敕定的《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记载:“冀州渤海郡出廿八姓:高、吴、欧阳、赫连、房、喻、龟、李、区、金,卿、甘、訾、凌、覃、封、◇、于、童、尉、冀、斯、衡、居、倉、關、凤、邽。”欧阳、区皆望出渤海郡。某些人认为二姓皆望出渤海,由是同源。若以此类推,渤海望出的二十八姓岂非皆同源?也有人认为氏族的郡望,必需族群显荣赫奕者经一定时期的文化积淀才能形成,冀州渤海郡既查无区氏先人聚居,也查无区氏显荣赫奕者,何来区望出渤海?从而否定唐代官方敕定区的姓望。这里对氏族的姓望不再展开阐述。</h3><h3>综上所述,对区得姓原因、区域,以及区冶子所处年代的籍贯,结合早期的《切韵》《唐韵》等和宋前区的发音、注解、演变分析,佐证区姓最初音qū,而非ōu。显而易见其与欧阳、欧有着不同的姓氏源流。</h3><h3>可笑的是某些所谓的砖家竟然以长沙走马楼出土物《三国·吴简》中有关区氏点滴信息,发挥联想,以点连线,推此及彼,肆意篡改,魇魇梦语欧阳、欧就是区。不知道是天真无知还是根本不懂,把区姓音qū 解读为 音ōu。又把勾践姒姓解读成勾姓。因欧阳氏显长沙,臆想汉以来“区”为长沙大姓。</h3><h3>欧阳氏渤海一脉因质领族人迁长沙,自景达始显荣。而区氏谱牒、史志文献和所谓的出土文物,虽巧记载区氏显长沙,但其与欧阳氏却是八竿子打不着的。</h3><h3>有人呼吁应团结各姓氏,不应如此分化欧阳、欧、区,说三姓不同源流就是在搞分化。竟然无耻提议编造欧阳、欧、区同源。姓氏是血缘根系,若今依热衷明清时期大宗之法,罔顾氏族血缘,收族归宗,源殊流合,湮没祖宗实不可取。各姓氏对待本姓氏祖宗,应怀有敬畏之心,溯源报本,方为尊宗敬祖。虽如此,但无碍在泱泱中华的历史文化大潮里,兼容并包。民族复兴、中国梦大义当前,各民族各姓氏自当义不容辞,携手奋进,砥砺前行。</h3><h3>陋言粗鄙,实为抛砖。各位方家,可作笑谈。区区之浅见,引玉为探讨。善言不中听,话糙理不糙。古人云:“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虽管中窥豹,诚与君共勉。</h3><h3> 万庆 永明 奇新 宇承 凤武 房亨</h3><h3> 20190709</h3> <h3>《康熙字典·卷三·匸部》第八十页 區</h3> <h3>《韵会小补·第三卷·七虞》中区字的注解</h3> <h3>《逸周书》中所载的欧、瓯</h3> <h3>《元和姓篡》《广韵》《姓解》《汉书》中的区字</h3> <h3>《元和姓篡》《广韵》《姓解》《汉书》中的区字</h3> <h3>《逸周书》所载“区阳”:“区(qū)阳以鼈封者,若彘,前后有首。区阳亦戎之名也。”</h3> <h3>《逸周书·卷七·王会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