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兵扶贫助困的情怀(副本)

江中舟

<h3> </h3><h3><br></h3><h3> 陈越,1935年出生,今年 83 岁。 14 当兵加入革命队伍。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从朝鲜战场回来后转业到地方工作。三年的军旅生涯把陈越锻造成了永远的兵。把为群众做好事,为老百姓解决困难当成了自己一生的责任。</h3><h3> 帮助贫困户一帮便是十几年。平桥区团结路有一残疾人周长艾,小儿麻痺后遗症。自从认识他后便成了陈老心头的牵挂。从2001年开始,每逢年节给他送钱送物,帮他渡过难关。十七年来从未间断。随着工资上涨,陈老支助款也从当初的几十元到几百元。从2010年始,支助款为每年1000元。老周四十多岁了三个孩子,老婆长年有病。除了政府的底保,在社会的爱心帮助下,三个孩子渐长大,大女儿己有了工作,生活也基本有了保障。</h3><h3> 陈越从电视上得知平桥洋河乡女孩吴倩倩考上了武汉大学,肖店乡的高海飞考上了天津工业大学,都因家庭贫困上不了学,陈老通过电视台找到这两个孩子,为两个孩子各捐助1000元学费。并己连续支助了三年,陈老表示一定要支助到孩子毕业为止。</h3><h3> 平桥甘岸 农户熊加生,正值壮年。不幸罹患肝癌。33岁时撇下4个年幼小孩子于去年去世。突遭变故,其老婆李树娟哭天喊地,一时也失去生活信心要随老公而去。陈老听说后,非常同情,亲自打车到她们家安抚劝慰,并支助现金2000元。前几天,陈老牵挂这4个孩子,又亲自登门看望,鼓励已上学的老大、老二好好读书,带好弟弟妹妹。并表示继续关注、支助这个家庭,让失去父亲的孩子在社会大家庭的帮助下,也能健康成长。</h3><h3> 一次去明港采风,新集学校的一个生病的孩子又引起了陈老的注意。当了解到这个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是个留守儿童时,陈老当即到校长办公室捐助1000元,以帮助解决留守儿童的部分医疗费。并每年为该校留守儿童捐资1000元,连续为该学校捐了三年了。</h3><h3> 了解陈越的都知道陈老乐善好施,家里捐资票据很多。2008年汶川地震时通过报纸提供的信息捐了600元,又在单位组织的捐赠中捐了500元。2005年从电视上看到斯里兰卡大海啸,通过中国红十字会捐资200元。2017年共青团市委开展“希望工程 温暖冬天“活动,陈老一次捐款5000元。</h3><h3> 陈老热心快肠,还是一个爱管闲事的人。街道的路坏了没人修,小区卫生脏乱差,他一趟趟跑居委会,跑县政府,经过两年的督促,争取到了3.3万元的资金,社区的路修起来了,卫生面貌彻底改观了,多了花草,少了垃圾,健身园地也有了。周围居民的居住环境舒心多了。</h3><h3> 陈老夫妻两人每月工资约5千元左右,并不富裕的家庭,平时生活简朴,出门骑一辆破旧自行车。虽是老革命,但从不摆老资格。陈老有两个子女,在老俩口的精神薰陶下,都积极向上,成为政府部门优秀人才。陈老总是说:人在难处帮一把,难关就过去了。就是这样一个好人,几十年帮了无数人,做了一辈子好事。毛主席曾说过,一个人做一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陈老说:我做的都是小事,不值一提。就是这些小事,彰显了人性的光辉,让我们感受到了社会向善、向美的正能量!</h3><h3> </h3><h3> 注:有幸跟随陈老一同去了平桥甘岸熊加生家,随拍了以下照片,仅仅记录了陈老此次一件事。陈老做的许多好事只能靠文字记录了。有错误之处敬请指正。</h3><h3> </h3><h3><br></h3> <h3>陈老到平桥甘岸看望熊加生遗留的四个孩子.左一是孩子们的姥姥,左二是该村支书,中间老者是陈越,右一是孩子爷爷。</h3> <h3>陈老与四个孩子聊天。</h3> <h3>同去的摄协梅老师鼓励老大好好学习,带好弟妹。</h3> <h3>懂事的大女儿看着以往爸爸的合影照,悄悄的流下眼泪。</h3> <h3>墙上的奖状是对孩子们学习努力的肯定。</h3> <h3>基层政府对他家的帮扶也是列入了重点。</h3> <h3>村支书叫曾凡利,对他家情况了如指掌。在熊加生去世当时,就曾在微信群为他家暮捐万余元,解决了熊和生的后事安排。</h3> <h3>最小的孩子四岁,已上了幼儿园。</h3> <h3>陈老与其家庭及村支书合影。</h3> <h3>四个孩子的笑脸天真无虑,他们的未来可以说充满阳光。</h3> <h3>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在全社会的救助下,这些孩子会健康成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