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回忆:说说站岗那些事儿

杨宜玲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当过兵的人都十分熟悉《我为伟大祖国站岗》这首军歌:“手握一杆钢枪,身披万道霞光,我守卫在边防线上,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一颗红心,时时刻刻向着北京,站在边防线,如同站在天安门广场。光辉的太阳照边疆,毛主席就在我身旁。啊,做一个毛主席的边防战士,无限幸福,无尚荣光!”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首唱出了年轻的解放军战士为保卫祖国的安危、守护人民的安宁、站岗巡逻执勤在边防线上的光荣和自豪。从歌声中我们仿佛能看见一位坚守神圣职责、正在执勤站岗的战士形象:昂首挺胸守握钢枪、威武挺拔一身戎装、明亮坚毅炯炯目光、英气勃发站姿笔直,用现代流行的话形容这些站在岗位上的士兵们:真是帅呆了、酷毙了、神气极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一、站岗困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nbsp;&nbsp;然而当年在师医院当兵时,我们女兵们对站岗放哨,却全无歌曲中唱的那般自豪感觉,反而认为站岗是一件比较恐惧和痛苦的差事,甚至还由此出现过消极抵触行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nbsp;在野战部队服役,即便是女兵,也不能特殊而必须与男兵一视同仁,被安排轮流站岗和值勤。好在出于安全考虑,规定夜间站岗男兵是一人一岗,而我们女兵是两人一岗,不似某些电视剧,如《大校的女儿》中演的那样,女兵一个人在海边值勤站岗,夜深人静有点风吹草动就胆战心惊吓得够呛。胆小一点的绝对摆脱不了内心的恐惧害怕。&nbsp;&nbsp;&nbsp;</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所谓站岗,也就是背着没有子弹的半自动步枪,我们戏称为“烧火棍”,围着医院不大的地盘和我们集体宿舍周围转悠、守卫自家门户的安全。&nbsp;在我们师医院周边是多个后勤分队的营区,前后左右有汽车连、修理所、汽车教导队、军需仓库等环围毗邻,医院位置居其中。按说设不设岗都意义不大。可按当年院领导的说法:既然当了兵就必须站岗放哨,就要有参与这个过程和接受这方面的体验磨炼。&nbsp;&nbsp;&nbsp;</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说到对站岗恐惧消极的原因,当年在师医院我们既要参加医疗所病房里值大夜班上小夜班,又必须参加医院内部的巡逻站岗。有的时候是白天刚下了夜班当晚又轮到站岗,站第一岗或最后一岗还好受点,要是轮到站半夜那几班岗就惨了,要么没睡着就起来了、要么刚睡着就被叫醒。那绝对是在迷迷糊糊似睡非醒的状态下接的岗,经常是口令没听清就接枪让交岗人离去。待完全清醒后却不记得口令是什么了,甚至还闹出记错口令传错口令的笑话。&nbsp;</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前一天值夜班欠的觉还没有补回来第二天又不能睡安稳觉。年轻人本来就贪睡、恋床,加上白天补夜班觉又是逆生物钟而为睡不踏实。几经折腾,就感到觉睡不够是一件比较痛苦的事情。&nbsp;&nbsp;&nbsp;</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按说在师部地盘里医院不算是军事重地,加上和平年代的敌情观念不那么紧迫,又是处在营区纵深地段,由此女兵当中想方设法逃岗和偷偷抱枪睡岗的现象时有发生。为这没少挨点名批评。因为年轻、贪睡、缺觉造成的站岗恐惧症和逃岗睡岗顽劣行为,成为当年的医院领导们比较头痛的问题存在着,也一直找不到解决此问题的良策。而当年我们却视能够获得安安稳稳地饱睡一觉,是最最奢侈的享受!&nbsp;&nbsp;&nbsp;</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如今回忆起这些不太光彩的往事,既为当年的糗事汗颜,但也认为是当年军旅时光里值得回味的快乐趣事!&nbsp;&nbsp;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二、站岗擒贼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还是说说与站岗有关的军营往事。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无敌?”这句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语录以及 “我们是人民子弟兵”、“军队和老百姓咱们是一家人”这几句口号,是在有部队驻扎的地方和在开展“双拥”活动时使用频率最多的词语。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当年的军地双方,年复一年从口号到行动上努力饯行、认真演绎着“军民鱼水情深”的感人故事;军民两家,一如既往水乳交融,都在继续承袭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部队驻扎地区的军民关系,从大方向来说是团结友好、和睦融洽的。但不能否认,局部地方还是经常会有小磨擦小杂音出现。虽不影响大局,但这是辩证法必然性决定的客观事实。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们部队营区地处县城郊区,四周都是老百姓的稻田和甘蔗地。由于文革时期割“资本主义尾巴”,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老百姓基本处在温饱线以下渡日。军队则是国家包养的“骄子”而衣食无忧,仅每天伙食费标准,就是当地老百姓工分收入的数十倍(那年月农民一天挣的工分收入才几分钱)。因此,到营区偷盗行窃、顺手取拿对周边群众来说,是天经地义理直气壮、有恃无恐的事情。除了军事武器不敢动,其他东西只要你没看住,眨眼的功夫就能够消失得无影无踪。虽然上级反复强调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努力搞好军民关系;既要看好自己的装备又不能与老百姓的关系搞僵了。但经常丢失装备及其它物资被盗,也是件闹心的事情。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记得有一年的夏季,我们医院连续发生猪圈里的猪进行性减少的事件。而所有夜间巡逻站岗的人,竟没有发现任何蛛丝马迹也没有听到丝毫动静。这猪是大活动物,竟能毫无声息被搬离猪圈,可见偷猪贼的偷窃手段十分老道高超,而从另一个层面也昭示和平年代我们军人的警觉发生了故障。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丢猪可是直接影响我们逢年过节会餐加菜和平时伙食质量的大问题。于是医院领导决定,抽调数名反应灵活、身手敏捷的男兵在猪圈潜伏,抓偷猪的窃贼。可是连续蹲守了几个夜晚,竟然毫无收获。可怜这些男同胞忍受着闻猪粪臭被蚊子叮咬、忍困挨饿通宵熬夜的苦差役,最终无功而撤。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就在从猪圈撤潜伏岗后的一天晚上,轮到我和战友小余站岗,站的是“黎明前的黑暗”(我们对倒数第二班岗的戏称,因为两头的二班岗普遍被认为是最不爽的)。背着没有子弹的半自动步枪、我俩一边打着哈欠一边躲在隐蔽的地方说着女兵自己的悄悄话,说说话就感觉时间过得快些,一个小时就好熬多了!交岗后还可以补个回笼觉。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突然,猪圈方向似乎有动静!我俩立刻收住话匣屏住呼吸竖耳静听,紧接着即看见从猪圈门口有个黑影闪了出来、接着又连续晃出两个挑着担子的人影。我们当即从暗处追了过去。边追边喊:站住!抓贼呀!这几个贼民见被发现了,挑着担子飞速奔逃。我们撵到一片开阔地,眼见很难追上了。小余急中生智拉动枪栓,大喊:再不站住我就开枪了!这一喊,唬住了落在最后的那个贼民的脚步,而前面二个压根没停,跑得更快消失在远处了。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停下的这位贼兄乖乖地面朝我俩站着不动。等我们跑到他跟前,他看清只是俩小女兵又只有一杆枪时,他表情也不再紧张害怕,嘴里呜哩哇啦地说了一大通我们听不懂的当地壮土话,同时把担子上的扁担抽出来紧握在手中,大有与俩女兵相持对恃决斗的态势!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看到我们的优势不再,我们大声呵斥此人并示意想让他跟我们去院部,可他并不把我俩放在眼里,根本不理会我们也纹丝不动地站着。就在此关键时刻,附近修理所站岗的男兵听到动静走了过来,问我们怎么回事。有一个男兵背着冲锋枪与我们站在一块,较量的筹码立刻倾向我方。自知再无相恃反抗的机率,此人只能老老实实束手就擒,被我和小余押解到院部交管理员处置。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而此时,我们也到了下岗交岗时间。然我俩已全无困意,呆在审讯处看盘审热闹。我们无意间当了回“擒贼勇士”,虽然只是被院领导口头表扬一次,但这次的勇敢行为让我们很是骄傲自豪了一段时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三、站岗风波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从六十年代末开始,我军各部队响应毛主席“野营拉练好”的指示,每年冬季都要进行两个月的千里野营拉练。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记得是我入伍后的1975年10月,我们师奉命参加军区组织的多军兵种合成大演习。动员要求必须高度重视和绝对到位。全师上下开始忙着演习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往多是本军或本师自组自编自导的拉练和演习,并只是步兵常规科目的例行演练。而这次是按照实战要求来进行的多兵种合成演练,非比寻常。</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对于我来说,能随师医院医疗所参加这次大演习是幸运的。更让我高兴的是,临出发前所长代表支部专门找我谈话:首先肯定了我向党组织靠拢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是积极要求进步的;并告知由于我在思想学习工作等方面表现较好,党小组已经把我列为培养对象,支部也已经讨论并原则同意,在此次演习中考虑我的入党问题,让我在演习当中经受住党组织的考察考验,准备发展我入党。</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参军、入党、提干。这可是当年革命队伍中每一位要求进步青年的个人成长期要经历的“三步走”,也是走向进步和成熟必须的三个阶梯。随即我向所长明确表态,决心一定不辜负党组织的培养信任和殷切期望,积极认真投入演习之中、不辱使命经受考验努力表现,与同志们一道完成好演习中的医疗保障和战地救护演练任务,争取早日获准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然而,现实与愿望有时往往是一对相斥相克的冤家。就在我们正式进入演习拉练阶段的第一天晚上,一件本不该发生的小事,冲击了自己为经受组织考验所筑起的决心堤坝,延迟了我迈入追求上进行列的步伐!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部队开拔离开营房的第一天,靠着“11号汽车”我们背着背包和药箱负重走了几十公里的山路,傍晚来到一处无村无寨的山坳,师部下达了各分队就地驻扎宿营的命令。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们放下背包药箱,忙着和男兵们一起搭露营帐篷。由于人困脚乏,我们女兵们手忙脚乱地将帐篷内的卧地分配好,立即铺展背包正准备就地卧倒休息,只听到院部通讯员来到帐篷外传达院领导指示,今晚医院住地的岗哨从女兵开始排岗。</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于是我和战友小张去领了枪和口令,开始站第一班岗。由于当天行军路况多是田间小路且路程长,有几个人女同胞不是脚扭伤了就是脚打血泡而行走不便。领导关心恩准当晚好好休息,可以不用参加站岗。因此女兵中就只有我和小张站完第一班岗后,就交给男兵接站第二岗。可当我和小张去交岗时,男兵的帐篷里传出几句怪话“凭什么?就凭是女的就特殊吗?”“应该女兵也一人一岗才对,男女平等嘛!”“这么娇气,脚扭了就不用站岗,成心的故意的吧?”</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当年因为身处野战军序列,争强好胜不服输,造就了许多女兵具有女汉子的特质与性格,男兵根本也就淡化了怜香惜玉意识 。“男女平等”是那时的响亮口号之一,也造成了医院部分男兵对女兵的刻薄,缺乏对女战友的关心爱护。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因为行军走了一天的山路,大家都处在困乏交加的状态下,站岗对谁都是不情愿的大负担!竟然没有一个男兵主动出来接岗、还不断有怪腔发出,我和小张当即就困累上加受气,立马火大了起来,站在帐篷外与帐篷内的男兵唇枪舌剑争辩起来。彼此互不相让越争越激动,惊动了在另一处帐篷里休息的所领导。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于是争执得以平息,我们得以顺利交岗。而此时第二班岗的交岗时间也到了, 我们等于站了两个小时的岗,想想真划不来。接岗的那个男兵就由领导指令从第三岗开始站!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就为这件本可以彼此高姿态、宽容大度就能化解的小事情,我们都被所领导批评遇事不够冷静、处理问题胸襟不够宽广,虽然领导也承认此事我只负次要责任,在随后的演习中本人表现也可圈可点。但就为这件站岗风波闹得影响不好、我的入党问题还是因此暂时搁浅了。直到第二年的三月份,才得以提交支部讨论通过并批准成为中共正式党员!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四十多年过去弹指一挥间。虽然我也早已是一名有着四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了。当年为这点小事拖延了入党时间,虽说只是短短几个月算不了什么,现在回想起来感觉还是有点因小失大、得不偿失。真是应验了“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古训!</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可谁让咱当年年轻气盛,没有学会冷静对待事物、心平气和处理问题呢!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阅历的不断积累,我逐渐懂得了:涵养包容不仅仅是立业之道,也是待人处世的法则,更是修心养性的良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网络照片、鸣谢作者!</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