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老兵不死,他们只是悄然的隐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几天突然传来噩耗,战友的父亲不幸离世,真是万分悲痛。</p> <p class="ql-block">前辈从战火中走来,生前曾是华野七纵的老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战友转给我一些与吊唁活动有关的留言,发现其中有一篇文章特别感人。</p> <h3>战友说:这是小弟弟同学到家里吊唁后写的~他不过一外人,估计家里也不是军人后代,写的这些东西也不准确。但他的感慨让我感动。<br></h3> <h3><br></h3><h3>转来的文章如下:</h3><h3>“老兵永远不会死,他们只是悄然的隐去。</h3><h3>今天去吊唁了一位老伯,我同学的父亲。一位将军,更是一位老兵。我问同学:老人家什么时候上山安葬?我们好去送一程。同学说:父亲不准备安葬在这里,他要葬在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淮海战役的主战场双堆集大王庄去(也就是我们曾经学过的课文:《血战老虎团的》战场)。因为老人家就是那时主攻团主攻营的营长,他们那个营伍佰多人,打得只剩8个人活下来。父亲的遗愿就是要归队,因为他那个营的建制就在大王庄。听完这话,泪水已经在眼匡里打转了。告别同学,一个人坐在车上,泪水就忍不住地落了下来。此时回到家,闭上眼,就会出现一个画面:当老将军的灵柩回到大王庄时,军号响起,那些沉睡了多年的士兵们,一个个地站了起来,整齐地列队,敬礼!接受老营长的检阅。这个画面并不诡异,只有波澜壮阔,荡气回肠!”</h3> <p><br></p><p>读完此文,我已热泪盈眶。耳边情不自禁的响起伟人的声音: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的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p> <p><br></p><p><br></p><p>如今,战火中走来的前辈已所剩无几,望着前辈离去的背影,阵阵酸楚和无奈涌上心头。</p><p><br></p><p>那个火红充满激情的年代正与我们渐行渐远...</p> <p>那是一代气势强大,朝气蓬勃、威武雄壮、能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屈服的正义之师。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正是从他们手中拼杀出来的。</p> <h3></h3><h3><br></h3><h3><br></h3><h3></h3><h3>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是多么的幸福。</h3><h3><br></h3><h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h3><h3>不忘初心,不忘来时的路。不要忘了,他们才是共和国的基石和脊梁,是共和国的开创者。</h3> <p><br></p><p>老兵永远不死,他们只会慢慢的凋零。</p><p>他们的精神将永恒。</p> <p><br></p><p>党旗 国旗 军旗,我们继往开来…</p> <p><br></p><p><br></p><p><br></p><p>值此“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谨以此文深切缅怀那些为新中国的建立,舍身忘死欲血奋战的前辈。</p> <h3><br></h3><h3><br></h3><h3>前辈们用生命和热血树立起一座座丰碑,他们的名字也许不曾留下,但他们的英勇牺牲,他们的英雄事迹铸成了不朽的军魂!</h3><h3><br></h3> <h3>这一座座丰碑将永远耸立在祖国的大地上,与江河同在、与日月同辉。</h3> <h3>他们血染的风采将永远飘扬在共和国的旗帜上...</h3> <h3><br></h3><h3><br></h3><h3>作为他们的后代,我们倍感骄傲和荣耀!</h3><h3>我们会用一生尊敬、爱戴老兵先辈!</h3><h3>老兵精神不朽!下辈子还要做他们的儿女...</h3> <p><br></p><p><br></p><p><br></p><p><br></p><p>附件:</p><p> <b>老英雄巴华生前遗嘱令人泪奔:百年后“归营”</b></p><p> 作者:卜金宝 编辑:马嘉隆 </p><p><br></p><p> </p><p> </p><p>7月14日,接到原二炮某基地副司令员巴华之女华晨的电话:爸爸去世了。爸爸留有遗嘱:骨灰要送到双堆集淮海战役陵园,与当年血战大王庄时牺牲的战友们在一起。用军事术语说,他要“归营”。电视台了解到爸爸的事情,要为爸爸做个专访。你曾采访过我爸爸,他们想和你联系…</p><p><br></p><p><br></p><p><br></p><p>原二炮某基地副司令员巴华</p> <h3>2015年6月16日,我以曾采访过300余位开国将军和英模人物所掌握的素材,为原二炮指挥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做《信仰与人生》汇报演讲,大家无不为老前辈的品格和境界所震撼。报告会结束后,学院领导介绍说:我们学院干休所有位老英雄的事迹也非常感人,建议你去采访。他们说的就是巴华。</h3><h3>当时,巴华在武汉总医院住院,经机关的同志联系,第二天,我在医院见到这位传奇老人。他声若铜钟,气贯长虹,俨然当年战场的勇士。</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2015年6月17日,巴华在武汉总医院向作者(左一)讲述大王庄之战。</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战争年代,巴华参战无数,但最得意的是,未放一枪,俘敌一个加强连。1948年11月,淮海战役正在进行之中,我华野、中野合力围剿黄维兵团。12月9日,华野7纵58、60两个主力团经殊死搏斗,攻占距黄维兵团司令部只有1000米的大王庄。当天晚上,7纵59团一营营长巴华率部到达距黄维兵团核心阵地最近的双堆集前沿指定位置,修筑工事,奉命在这里堵住黄维兵团南逃之路。他带几个人上了尖谷堆一线阵地,遇敌一个加强连,反穿着棉衣,顺着战壕悄悄向我方阵地摸去。巴华突然大声喝道:放下武器,到后方有饭吃!就这样,一枪未放俘虏敌一个加强连!巴华解释说:当时敌人已是惊弓之鸟,又饿又怕,加上我的个子大,声音特别洪亮,一下就把他们搞懵了。</p><p class="ql-block">巴华戎马一生,最难忘的是血战大王庄。淮海战役第二阶段的双堆集战役,国民党4个军12个师全军覆没,华野、中野两大野战军也付出重大伤亡。这场鏖战,以大王庄之战最为惨烈,在这个只有40多户的小村庄里,国共双方7个主力团激战一昼夜,血流成河。此战,华野七纵59团一营营长巴华率部像钉子一样钉在大王庄,他头部负重伤仍坚持指挥战斗,直到中野50团三营营长宁保喜率兵增援,巴华向宁保喜营长移交了一个完整的阵地。此时,打扫战场清点人数,连同营长巴华,一营仅8人幸存,并且全部负伤……</p><p class="ql-block">巴华率部血战双堆集大王庄,为保证淮海战役的最终胜利做出重要贡献。但一个营几乎拼光,牺牲那么多战友,巴华痛不欲生。当时,中野六纵司令员王近山等亲眼见到大哭不止的巴华营长。这一幕也成为巴华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痛”。华晨女士说,多年来尤其在晚年,父亲经常在梦中惊醒,大汗淋漓。说又看到了那场血战中的战士们。他多次嘱咐我们,百年后送他回到并肩血战的战士中间去,他要“归营”。</p><p class="ql-block">2019年7月7日,巴华因病辞世,终年98岁。华晨女士说:临终前,爸爸依然用期待的眼睛盯着我们。我趴在他的耳边说:爸爸,您放心,我们一定送您到双堆集烈士陵园,到您时刻牵挂的战友那里去。听我们这样说,爸爸才安详地走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血战大王庄的英雄营长巴华</p> <p class="ql-block">7月29日,作者(左一)与巴华之女华晨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望着采访老英雄的照片,反复观看采访老英雄的视频,我的眼泪止不住地往外流。斯人已去,雄风犹存。愿老英雄实现自己的“遗愿”:“归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威武、慈祥的老英雄,真正的中国军人。托清风捎去我们对您的思念,英雄从未走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又及:经历了漫长的1360天,老兵终于“归营”了。归队的路上铺满鲜花及后来者的铮铮誓言…</p><p class="ql-block">英雄的情,英雄的爱,已经融进了我们的血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3年清明时分,军号再次响起,那些沉睡了多年的战友们,一个个地站了起来,整齐地列队,接受老营长的检阅…</p> <p class="ql-block">老兵“归营”,你们是国魂、军魂、是中华民族的铁骨脊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