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东西海岸游(4)

hanson

<h3>&nbsp;&nbsp;&nbsp;&nbsp;6月2日,行程中就一个景点,是科罗拉多大峡谷,全天大部分时间就是坐车。晚上住在亚利桑那州的旗杆镇 (Flagstaff按英文的意思就是旗杆)。</h3><h3>&nbsp; &nbsp; 科罗拉多大峡谷又是自费项目,但实在因为它太有名了,所以所有人都报名了。价格自然是不菲,260美金,和前面说的一样,如果你不愿意去,那就把你放在加油站或某个快餐厅,等人家玩好了去接你。说是这么说,可如果大部分人都去了,你能不去吗?好不好,玩了才知道。<br></h3><h3>&nbsp;&nbsp;&nbsp;&nbsp;行程里对大峡谷的介绍是这样的:大峡谷是举世闻名的自然奇观,由于科罗拉多河穿流其中,故又名科罗拉多大峡谷,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受保护的天然遗产之一。大峡谷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的凯巴布高原上,是地球上最为壮丽的景色之一。它全长 446 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峡谷之一。地壳变动的历史被深深地纪录在石壁上。</h3> <h3><font color="#010101"><p>&nbsp; &nbsp; 离开拉斯维加斯,前往大峡谷,一路上景色几乎都是这样的。这是美国西部的所谓戈壁滩,和我们中国的戈壁不太一样,比我们想象中的戈壁好多了,并非没有绿色,差一点的地方就是沙漠中长着低矮的灌木,一丛丛的,好的地方反倒像是草原。除了没有人烟,我觉得这个生态环境还不错,要是在中国,这种地方肯定也是住满了人,绝不会就这么让它荒芜着。但美国地大人稀,它不缺这点地。上帝真是不公平,沙漠都比我们的绿!</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旅游除了欣赏美景和购物,更重要的是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民族文化,不同国度的人们的生活情景,生活环境,物价水平等等。看看他们住什么,吃什么,怎么休闲的,我都感兴趣。前面的几篇游记中,都没提及这方面的内容,后面会穿插一些这方面的内容。</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途中休息的加油站超市。在美国很多地方,离开城市后,一路上都没人烟,累了只能到服务区和加油站休息。一般加油站都有一个便利店,便利店里可以休息和购物。大一点的服务区,有快餐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便利店的水大约不到2美金一瓶,星巴克是3.59美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也是途中休息的地方,是个餐馆,名字叫New China,也许是中国人开的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从早上8点到下午2点左右,终于到了著名的大峡谷。导游给我们3个小时,大概给我们指点了一下行走方向,让我们自己游,因此我们只能带着自己的眼睛来欣赏,至于文化、传说和典故之类,就不知道了。里面有一个博物馆,关于大峡谷的地质和历史介绍等,要看懂太吃力,也没那么多时间。欣赏美景吧,不用多说,图片就是无声的语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nbsp;&nbsp;&nbsp;大峡谷太大了,全长有400多公里,我们也就走了几公里吧,对大峡谷来说这就是一个点而已,沧海一粟吧。</font></h3> <h3>再漂亮的风景,如果没有人来烘托,那也是死的,何况这里并不漂亮。美景加上美女,不知是美景衬托了美女,还是美女衬托了美景,这样的场景才有鲜活的动感。所以说,人才是世界上最美的风景。</h3> <p>大峡谷的特点是什么呢?一提到峡谷,我们第一个想象就是崇山峻岭之间的山谷,峡谷的两边一定是山。但在这里不是这样 ,科罗拉多峡谷是在平地上裂出来的大缝,峡谷就像是一条河,我们就是站在河岸边往下看河的,河的对岸也是平原,只不过这个河特别深,特别宽。我们参观的这一段,是大峡谷南峡,峡谷的峭壁几乎都是土红色的,一层一层的,好像地质变迁年代的年轮。土红色的岩石有点中国丹霞地貌风格,但没有丹霞这么红,这个颜色实在不怎么好看,照相效果很差。</p><p>&nbsp; &nbsp; 没进去前,导游说给大家3个小时游玩,那时我觉得3个小时太少了,也许就到不了谷底。其实又是我想多了,我以为像我们平时看到的峡谷一样,旅游线路就是一条小路,从山上走到山下,山下就是谷底,然后在谷底穿行。错了,实际上几乎没有到峡谷下面的小路,峡谷也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小,峡谷的宽度就好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峡谷里面才是“山。旅游线路只能是在“岸边”走走。</p><p>&nbsp;&nbsp;&nbsp;&nbsp;3&nbsp;个小时不到,大家全回到集合点了,这可是少有的情况。为什么呢?因为景色都差不多,你走一公里是这样,你再走几公里看到的还是这样。雄伟壮观,气势磅薄,除了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是感叹!其他的感受,好像就没那么美好,风景是雷同的,审美很快会疲劳的。<br></p><p><br></p> <p>&nbsp;&nbsp;&nbsp;&nbsp;题外话,这个是上海一位女士推荐的维骨力。她说膝盖老化磨损,吃这个最好。她只相信这个品牌,而且是这个包装的,外观要一模一样的。当然她有她的道理,她吃过很多不同产品,据说在日本买了一万元的维骨力,吃了没效果。后来亲戚从美国带的上面这个产品,吃了2瓶后,膝盖再也不痛了,至今有2年没痛过了。就算都是MOVE&nbsp;FREE也有几种包装,其它颜色的、每天吃2片的都不好,就这个75粒装的,白色包装的,每天1片的可靠。哈哈,确实有点迷信。</p><p>&nbsp;&nbsp;&nbsp;&nbsp;于是乎,每到一个购物的地方,大家都在找这个产品,相似的倒是看到了,但一摸一样的却是很难找。有一天晚上,终于有了逛大超市的机会,住的旅馆附近有好多超市,其中沃尔玛就有这个产品,但可惜的是超市只有几瓶,只有2个人买到了。这都是后话,是在爱达荷州的事。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新泽西州的时候,在一家大超市里找到了,这里货比较充足,大家都买到了,但也是把超市里的产品抢光了!</p><p><br></p>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在美国这些东西很平常的,超市里都有,在我们中国人眼里怎么就成宝了?是我们中国人被假冒伪劣吓怕了吧,对中国的保健品吹嘘的天花乱坠的功能,有几个人相信?最关键还是,中国的保健品太贵了,价格不菲。拿这个维骨力来说,75粒一瓶130-150元左右,国内对应的产品叫盐酸氨基葡萄糖,价格在300-400元。</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个红颜色的是不要买的,呵呵。别笑,也许有点迷信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行程中的餐食,大部分都包含在团费中的的。这是第一顿自己到外面吃的美式快餐,这不是景点买的,是在旅馆附近当地人餐馆里买的,打包回来的。照片看不出大小,其实这几块肉是很大的,那一大块肉就够胃口小的人一顿吃了。这么多东西10美金,而路途中的麦当劳店里,一个汉堡加薯条加可乐,就9美金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nbsp;&nbsp;&nbsp;&nbsp;6月3日的行程是从亚利桑拉州的旗杆镇到犹他州的圣乔治小镇。途中参加自费景点-羚羊彩穴和马蹄湾。</p><p>&nbsp;&nbsp;&nbsp;&nbsp;美丽的羚羊峡谷是世界上有名的狭缝型峡谷之一,也是炙手可热的摄影景点。它是由沙漠中偶发暴雨的急流切割平地所形成的裂缝,神奇的是整个峡谷是在地下面的,从远处根本看不到地下面有峡谷。桃红与巧克力色的石壁,随着阳光角度不同而产生缤纷的色彩,充满神秘之美,是地球上最奇特诡异的景观之一,也是摄影家的最爱。</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昨晚住的旅馆,属于inn型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峡谷入口就在这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入口外面一段路面,这地面红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峡谷就在这地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峡谷入口,从梯子下去。</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峡谷内部,刚入口人很多。</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白的像雪,那是阳光照在洞壁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为什么放这么一张照片?因为她是一名印第安导游。顺便说一下,羚羊彩穴和马蹄湾这两个景点都是在印第安人居住区,要到羚羊彩穴峡谷里去,必须大约20人一组,由当地的引导员带领才能进入洞穴。如果不这么管理,估计会踩踏死人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羚羊峡谷出口,出来时没照相。当自己离开这里时,回头望后面出来的人,感觉太神奇了,就像这句话说的:从地缝里蹦出来的。为了补张照片,在这里等了好久,总算照了一张。</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马蹄湾到了。所谓马蹄湾就是形状像马蹄一样的河道,也是科罗拉多河的一部分,是科罗拉多河在亚利桑那州境内的一截U型大拐弯。我到没觉得这怎么样,因为它就是这么一个点而已,看一眼就这样,再看几眼还这样啊。还是多看看周围的环境吧,也挺奇特的。红色的岩石,红色的沙土上面长着稀稀拉拉的草,这就是美国的沙漠。</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晚上住在这里,St. George。这个小镇太令我兴奋,建筑色彩很明亮,小城镇的风味十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旅馆对面的一排红房子是美国人居住区,我朋友很想去到人家里去看看,但天快黑了,我们不敢去,美国人的私人领地不可随便进入,他们可是都有枪的,哈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小镇风光真不错,就喜欢这种味道。</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个餐厅真漂亮。这是美国人吃dinner的地方。</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原来汉堡王(burger King)是美国的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夜幕降临了,夜色更美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某公司的办公楼。</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个运动健身中心吧。</font></h3> <h3>&nbsp;&nbsp;&nbsp;&nbsp;一直忘了说一句,这就是美国的空调。土吧,不单老土,而且声音像拖拉机一样,还好天气不太热,我们就没开。前面几个旅馆的空调也都这样,后来发现十几天住下来,都是类似的空调。他们没有分体式空调的概念,只有一体式机,而且没有遥控,就是机械开关。</h3><h3>&nbsp; &nbsp; 说起这个,就多说几句。旅馆的电器都比较落后,墙上的开关也很古老,有的开关不是我们这种面板式的,而是像闸刀一样上下搬的。有的旅馆的电视机是中国的TCL。我说这些,就是想告诉一些崇洋媚外的人,美国没你想象的那么高大上!尤其是机场、车站、地铁站等地方,购票检票和身份验证、支付可真没有中国先进。<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