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font> 一位老师即一所学校,一间教室即一个民族。作为一个班主任,我们要用心地去经营这间教室。不仅让这间教室里的孩子当下的生活丰盈,更让他们未来的生活幸福! 如果说教书是幸福的。那么,我想这个幸福就在于能看着孩子们一点点地长大,一点点地蜕变。而在这个过程中你分明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 ___蔺彦霞</h3> <h3><b> 一、家校联手,合作双赢</b><br> 她常说,我们的教育面对的不仅仅只是四十几个孩子,还包括着四十几个家庭。所以,建设一间温馨教室,首先要处理好家校关系。让家长真正明白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家校应该真正联起手来,合力为孩子打造最好的教育。<br> 处理好家校关系的第一个行之有效的做法就是召开主题家长会。一年级第一学期的三次家长会:</h3><h3> ★ 给我一点绿色,还你整片森林<br> ★ 存储习惯 ,收获幸福<br> ★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h3><h3> 在一年级开学初的“给我一点绿色,还你整片森林”主题家长会上,她主要讲了以下几点:<br> 1.她的主要教学理念;<br> 2.小学六年的总体规划<br> 3.本学年班主任方面的规划<br> 4.强调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br> 5.强调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教育:给我一点绿色,我将还你整片森林<br> 二年级的两次主题家长会<br> ★属于爸爸们的家长会<br> ★我愿你们都能轻装前行(在“我愿你们都能轻装前行”的主题家长会上,知名网红作家喇嘛哥深情讲述了自己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一些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以此警醒大家教育不要只看眼前的成绩,要关注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要言传更要身教。要注重家风的培养和传承,要关注当下,更要关注未来......)<br></h3> <h3><font color="#010101">去苗嘉妮家访</font></h3> 家校关系的第二个有效的做法就是扎扎实实地做好家访工作。<br> 三年来,她和她的搭班老师,已走访了41个家庭,(包括已转到寄宿学校的陈政杰宝贝。)家访完之后写了三篇家访心得,共一万多字。第一轮家访,她的目的就两个:一看书房,二看家庭的陈设。因为阅读必须从家庭开始。从书房,就可以看出一个家庭对阅读的重视程度。<br> 在做家访之前,她们先策划组织了一年级五个班的“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的主题家长会。<br> 第一次家访收获颇丰,也发现了一些问题。<br> 问题1:家里普遍藏书较少,一些家庭没有独立的书房,甚至没有书架。<br> 问题2:有些家庭,父亲常年在外。母亲平时唠叨的太多,孩子特别皮。<br> 第一次家访结束之后,她写了题为《家庭才是孩子最好的学校》的家访心得。同时就家访发现的问题又召开了一次家长会。<br> 第三次家访后,她又写了一篇题为“家是另一间教室,教室是另外一个家”的家访心得。<br> 学校真的是又一个家,“家”里的孩子一起学做人,学本领,学文化……六年以后一个班的孩子像一家人,像极了这“家”里的老师们。<h3> 家真的是另一个学校,家风家训时时影响着他(她)……</h3> <h3><font color="#010101">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font></h3> <b>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b><br> 一年级开学初在“存储习惯,收获幸福”的主题家长会上她就强调:“我以为最好的教育,就是当有一天孩子离开学校,离开老师,离开家长之后能生活的很好 。因而,我们在这间教室不仅仅只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一个又一个良好的习惯……”<br> 例如,整理的习惯、阅读的习惯、运动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倾听的习惯、凡事做得早做得好的习惯......<br>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培养习惯应该从小处着手。所以,她从培养孩子们的整理习惯做起。整理什么,怎么整理,如何分工,跟进评比。与背诵经典巧妙结合,收拾书时,一起背诵: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收拾衣服时大家齐背: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br> 第二个班级好习惯就是让阅读像呼吸一样,首先,通过师生共读(一二年级时每天至少给孩子们讲一个故事,三年级每周两节阅读课。),亲子共读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并设立班级最高荣誉:班主任周末带着表现好的孩子们去图书馆看书。家庭阅读除亲子阅读外,每天至少听3个“凯叔讲故事”或“喜马拉雅”里的故事,每天读整本书50页。寒暑假时,每天听5个故事,读整本书100页。同时,让家长坚持发微信朋友圈,以保证每天保证阅读的数量。前一段时间,做了一次调查:阅读量已超过1000万字的有29人,已超过2000万字的有9人,已超过3000万字的有7人,已超过5000万字的有3人。阅读已然像呼吸一样自然。<br> <h3><font color="#010101">班级最高荣誉---班主任周末带孩子们去图书馆</font></h3>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br> 让身体和心灵都在路上,扬帆五班的孩子每天坚持1分钟仰卧起坐,1分钟跳绳。同时,每天必须保证1小时户外活动。尽量长久地坚持学一两项体育项目。三年级下学期,我们搬回了旧校区,为缓解学校门口的交通压力,有许多孩子和家长选择步行上下学,这样既环保又锻炼身体。提倡每周一次远足活动,以袁梓钊家庭,雷壮壮家庭,吕珈宇家庭,刘津睿家庭为榜样,大家都动起来,走向森林,走向大山。亲近自然的同时,锻炼了孩子们意志品质...... <h3><font color="#01010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袁梓钊家庭</font></h3> <h3>班级好习惯――认认真真写好每一个字,应有一种提笔就是书法家的认真态度。一年级练铅笔字,二年级下学期开始练钢笔字,三年级下学期开始练毛笔字。</h3> <p class="ql-block"><b>三、一分辛劳,一份收获</b></p><p class="ql-block"> 2005年由她撰写的论文《让爱的阳光洒满教室的每一个角落》荣获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既第八届学术研讨会优秀成果二等奖;2005年被评为区级优秀辅导员;2014年,论文《发光的不只是太阳,你也可以发光》被评为“全国教研成果一等奖”同时刊登在《少儿科学周刊》上;2008年荣获东胜区青年教师基本功二等奖;2008年被评为区级家教工作先进者;同年被评为东胜区教学能手;2010年被评为区级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2011年她所代的四一班被评为“区级先进班集体”;2014年9月在鄂尔多斯市第四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中荣获教师组三等奖;2014鄂尔多斯市第四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中荣获优秀指导奖;2015被评为东胜区首届小学生师生辩论会最佳辩手;2017年被评为家教先进教师,2019年她所代的三五班被评为“区级温馨教室”;2019年在区级班主任技能大赛中荣获二等奖;2019年被评为区优秀班主任、2020年被评为市级优秀班主任;2010年、2013年年度考核均为优秀。</p> <p class="ql-block">一位老师即一所学校,一间教室即一个民族!她坚信凭着自己对孩子的热爱,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凭着满腔的热情和一箩筐的好点子……她的教育之路会越走越宽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