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摩洛哥 圆梦撒哈拉(上)

兰魂竹影

&nbsp; &nbsp; 好奇于而今文明时代撒哈拉一带还有下蛊巫术,有感于《撒哈拉的故事》里荷西对三毛的一往情深和他们的忠贞爱情,还有小城舍夫沙万梦幻般的蓝色以及撒哈拉浩瀚的星空。这潮水般难以抵挡的诱惑,使那颗早已蠢蠢欲动的心越发摁耐不住。两个月前,当看到我家先生发的摩洛哥自驾线路图时,心里埋藏了几年的种子发芽了。<br>&nbsp; &nbsp; 每一次的旅行内心都异常兴奋,或许生活里的琐碎和重复已使身心处于麻木状态,习惯了“自以心为形役”,在这种固化模式里有时候是会抑制人的激情,压抑人的欲望。于是身体或灵魂会定期暗示我要走出这片禁锢,使其脱离原来的生活轨迹,任性洒脱一把,不要在余生仅会叹息“长恨此身非我有”。而每一次旅行,又都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即将行走的这段北非旅程,又会遇到一个什么样的自己呢? &nbsp; &nbsp; 出发前抽空看了在摩洛哥拍摄的电影《卡萨布兰卡》(又名《北非谍影》)、《间谍同盟》 。为了能在非洲大地享受驾车体验,我也随先生一起办了国际驾照。 &nbsp; &nbsp; 2019年6月3日上午9:05法航AF125航班,从首都国际机场飞11个小时到巴黎戴高乐机场转机,转机时间4个小时,然后再飞4个小时到摩洛哥第一大城市卡萨布兰卡。法航航班如果提前选座是要付费的,且价格不菲。值机时我们提出需要靠过道的座位,登机后发现人品爆棚,给我们的是两个一组的座位,一人靠窗一人靠过道。前面一排还是三个座位一组呢,到了我们这排因为机身开始收窄而成了两个一组,并且我们座位旁边的过道还宽了许多。这样的座位,如果提前选的话需要好几百人民币呢。愉快的旅行已经开了个好彩头。 &nbsp; &nbsp; 法航的飞机餐也很好,关键每餐都有啤酒、红酒供应,两个人一听啤酒一小瓶红酒,一路轻吟浅酌也还惬意!<br><br> &nbsp; &nbsp; 从机上航程图了解下摩洛哥的位置。摩洛哥处于非洲西北部,西部濒临大西洋,东部及东南部与阿尔及利亚接壤,南部紧邻西撒哈拉沙漠,北部隔着直布罗陀海峡与西班牙、葡萄牙相望,扼地中海入大西洋的门户,斜贯全境的阿特拉斯山脉阻挡了南部撒哈拉沙漠热浪的侵袭,故摩洛哥长年气候宜人,大部分地区花木繁茂,是个风景如画的国家,被称为“非洲后花园”,又被称为“西班牙的后花园”。她是《孤独星球》十佳旅游目的地之一。她有“一半海水,一半沙漠”, 她还有三毛的爱情故事。想想接下来的旅程就很值得期待,飞机上已经开始做美梦了(哈哈哈哈哈)。 &nbsp; &nbsp; 巴黎上空 &nbsp; &nbsp; 快到巴黎时,透过悬窗已经能看到巴黎远端的地貌,格子状地块上零星的分布着房屋,越来越多,最后密密麻麻的一片。巴黎时间6月3日下午15:35分飞机准时降落。巴黎的航站楼大且分散,需乘机场快轨到转机的航站楼。不过标识还是很清晰,顺利从K航站楼到达转机的L航站楼。 当地时间21:10分到达卡萨布兰卡穆罕穆德机场 &nbsp; &nbsp; 机场取完行李后到外币兑换处将在国内换的美元兑换当地货币迪拉姆,当日美元兑迪拉姆的汇率1:0.92665。接下来购买当地电话卡,我们每人花100迪拉姆买当地10G的手机卡,并当即开通(一定记得让他们把卡装好并开通)。 一、初识卡萨布兰卡<br>&nbsp; &nbsp; 第二天早上到街上转转,出酒店后一股难闻的气味扑鼻而来,往前走了会儿空气中仍然充斥着这种味道(难道街头没有公厕?),街边法式建筑比较古老陈旧,墙上爬满了各色的三角梅,还有漂亮的朱瑾花。<br> &nbsp; &nbsp; 穿过两条街后,现代建筑的楼房多起来,街两边高大的棕榈树(椰子树),马路中间有了绿化带,一群鸽子在晨光中悠闲觅食。 &nbsp; &nbsp; 今天还在斋月,街两边的门店都关着,显得冷冷清清,没有感觉到卡萨布兰卡的繁华与热闹,这与脑海深处的卡萨完全不一样。<br>&nbsp; &nbsp; 两个人不知不觉走到一座临大西洋而建的清真寺广场(当时不知道这是大名鼎鼎的世界第三大清真寺—哈桑二世清真寺),清真寺很宏伟,广场极大,但只有稀稀拉拉几个人。此时的天空多云,洋面灰蒙蒙一片,大西洋吹过来的风很凉爽,趁人少,赶紧来个招牌式牵手照。<br> &nbsp; &nbsp; 路上看见过几辆公交车,破旧到惨不忍睹,如非亲眼所见,是根本想象不出来的。广场旁边正好是67路车的终点站,有空车停着,车门敞开,乘机上去拍照留念。不知为何,车子拍出来看着还挺新。也许这里是重要场所,公交车也经过了挑选吧。 &nbsp; &nbsp; 约定的中午和领队一起去机场接队友连带取车。这一路领教了卡萨布兰卡交通的混乱,拐弯车辆能一下子排好几列,不使劲挤一定是过不去的。看这阵势我自动放弃在卡萨城内开车的念头。等红绿灯时看到了这一幕:驾驶位置上的这个女孩,利用等灯时间在认真看书,我离得比较近,能看到书上涂画的密密麻麻,大概争分夺秒就是这样子吧! &nbsp; &nbsp; &nbsp;终于见到我们本次的座驾了。当领队宣布先生我俩独享一辆车负责收尾时,觉得人品再次爆棚。 二、马拉喀什<br>&nbsp; &nbsp; 蓝天白云下,我们出发啦。摩洛哥自驾游正式拉开帷幕,从卡萨出发,一路向南,我们要到达的第一站:马拉喀什。<br> &nbsp; &nbsp; 出卡萨布兰卡市区,上高速公路,双向四车道,道路平坦,路上车不多,限速120迈,可以火力全开。路两边非常开阔,偶有丘陵,长着低矮的灌木丛,部分地段由于雨水充足,地上是成片的树林。领队突然在对讲机里兴奋的叫:“仙人掌果园”。路右边一大片山丘上长满了仙人掌。仙人掌果我是在前年去三峡爬山时才见过,这里居然有大片的仙人掌果园。想立刻下车冲进果园的冲动估计每个人都有。得到领队的答复是高速路不允许停车。失望之余,只能睁大眼睛去寻找仙人掌果实,离得太远,车速又快,没能看到仙人掌果。 &nbsp; &nbsp; 一路歌声是必须有的,手机蓝牙跟车辆连接,手机里平时喜欢的歌曲在异国他乡播放听起来也有了异国的情调。先生听到兴致处引吭高歌几声,这也是旅途中我们俩的一件乐事。 &nbsp; &nbsp; 不知不觉,行驶了250公里,感觉前方离大山越来越近,马路两边渐渐出现了红色的建筑,领队说马拉喀什就要到了。<br>&nbsp; &nbsp; 下了高速公路,路边开始出现红色的建筑。,穿各色长袍的当地人也越来越多。街边的树上挂满了果实,领队说奢侈吧,这些都是橙子树。居然路边用果树作为景观树,这样的事情在北京三里河路早在90年代有过,路两边是柿子树。柿子树很高,行人是很难摘到果实的。可橙子树的果子行人是很容易摘到的,现在看到满树的橙子确实有些惊讶。这里的建筑一水儿的土红色,深浅不一。院墙上爬满了三角梅,路边是盛开的夹竹桃花。没有了大都市的喧嚣和华丽,但又不失大家闺秀的风范,感觉这里太宜居了。领队告诉我们,现在看到的不是马拉喀什老城。但在经过老城的城墙时,并没有感觉到城墙经历过数百年的沧桑。<br><br> &nbsp; &nbsp; &nbsp;漂亮的街道 到达马拉喀什入住酒店后已是中午时分。领队带着我们驱车去一家中国餐馆就餐。餐馆里全是中国游客,菜谱上也全是地道的中国菜。服务生却是当地人,给人的感觉怪怪的。<br>入住的酒店。<br> &nbsp; &nbsp; 饭毕宾馆休息,赶紧上网了解下这座城市。马拉喀什是摩洛哥第三大城市,中世纪时曾两度成为摩洛哥王朝的首都,其以红色的城市而闻名于世,是摩洛哥历史上最重要的古都之一。 &nbsp; &nbsp; &nbsp; 马拉喀什有全国最大的传统市场,也是马拉喀什的名片Djemaael-Fna广场(音译为德吉玛广场,又称不眠广场),这个传统市场是阿拉伯人社区的主广场,1985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br>&nbsp; &nbsp; &nbsp; 下午步行前往德吉玛世遗民俗广场,期待着在这个不眠广场里,可以看到最传统最真实的马拉喀什人原生态的生活和传承了千年的习俗,感受到独特的摩洛哥南部风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br>过了老城门,要去触摸感受这个阿拉伯人生活的世界了。<br> &nbsp; &nbsp; 进入城门,首先看到的是著名的库图比亚清真寺的宣礼塔(清真寺已经倒塌)。该清真寺建于1195年,是当年建造拉巴特的哈桑塔的建筑师雅库布·曼苏尔主持修造的,以纪念击败西班牙人的胜利。清真寺的宣礼塔高70米左右,外表富丽堂皇,是北非最优美的建筑之一,它犹如一座“灯塔”伫立在这座老城,从城内任何一个角度都可看到它。<br>&nbsp; &nbsp; 塔顶每面架有两个高音喇叭,每天礼拜的诵经声都是从这座塔四外飘散的。声音洪亮高亢。这个声音也是马拉喀什留给我的印象之一。<br> 倒塌了的清真寺遗址 经过清真寺后马上就进入传说中的不眠广场,此时广场上还没有人山人海。 &nbsp; &nbsp; 来到广场,不时会有当地妇女围上来问是否手绘(纹身)。套圈的把戏围满了孩子。玩猴的肩上扛只猴子到处招揽生意。耍蛇的,还有变戏法的、唱曲的、卖水的、卖各色小吃的,还有卖烤肉的…., 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老舍文字里北京的天桥。 &nbsp; &nbsp; 我们最想看的是舞蛇。结果发现耍蛇人只是在地上盘了几条仰着头好奇看着行人极其安静的蛇。如有人上前围观,耍蛇人便拎着蛇迎上去,结果往往是游人尖叫着躲开。也有胆大的,便蛇缠绕在脖子或身上用来拍照。我是没有胆量来“玩”一把的。很遗憾,我们一直期待的伴随着悠扬笛声翩翩起舞的画面并没有出现。舞蛇的人只是那么懒散地坐着,或者四处搜寻拍照的游客。一旦发现有人对着蛇拍照,便上前要钱,结果大多是拍照的人一走了之。 &nbsp; &nbsp; 玩蛇人 &nbsp; &nbsp; 那热情的叫卖声还是极具诱惑的。这不,这位小哥的叫卖声成功让我们停下了。领队说这是法国蜗牛。不管好不好吃,领队还是买了份让我们每个人都偿了偿。 <div class="cps-upload-file"><h3>一排排水果摊占据了市场很大一块地盘。</h3></div> &nbsp; &nbsp; 这里的橙汁非常好喝,卖果汁小哥热情招呼和他们合影。 &nbsp; &nbsp; 编织工艺品 &nbsp; &nbsp; 阿拉伯人偶 &nbsp; &nbsp; 市场往里走是一条条小巷,小巷不宽,参观的游人如织,越发显得拥挤。里面摆满了琳琅满目当地人的生活用品:皮制的各色鲜艳的鞋子、礼拜用的各种金属灯饰品,各色长袍、各种挂毯、各种金属盘子….。 灯 &nbsp; &nbsp; &nbsp;主要商业区转悠完了,离夜晚时间还早,于是在市场里找了家能看到市场全貌的茶楼,坐在楼顶靠边的位置,边喝着当地特有的薄荷茶,边欣赏市场上的热闹景象。 &nbsp; &nbsp; 随着太阳的坠落,市场逐渐热闹起来。我们俩此时仿佛置身市井之外,在人声鼎沸中寻找到了只属于我们的一份安宁。这个世界只有我们两个,且相看两不厌。 &nbsp; &nbsp; 当夕阳的余晖映红西天,便是不眠广场集市拉开帷幕的时候了。 入口处,人群已经乌央乌央的涌进了市场。 &nbsp; &nbsp; 市场里随着人流增多,各路人马大显身手,喧嚣吵杂之声不绝于耳,由此也形成了马拉喀什连绵不断、无穷无尽充满激情的生命力,这里是我们小时候读过的一千零一夜的世界吗? &nbsp; &nbsp; 晚上,广场摇身变成一个空前热闹的露天大餐厅,人山人海,各种当地饮食摆满了广场,烤肉的烟味和餐食的香味混合着叫卖声在市场里回荡,感觉回到八、九十年代中国的夜市。<br>&nbsp; &nbsp; 不同风味的塔吉锅<br> &nbsp; &nbsp; 各种烤肉,这个穿深色衣服的大哥来回在篦子上翻肉,给客人装盘居然只用手, 他不怕烫吗? &nbsp; &nbsp; 各种当地美食 &nbsp; &nbsp; 当地人的瓦罐肉 &nbsp; &nbsp; 我们点了一个瓦罐肉、一份土豆排骨塔吉锅、几串烤肉。瓦罐肉倒出来也就是两块骨头、带点肉块,味道还行(不是特别美味),他们的小菜(类似于国内的开胃小菜)是各种味道的橄榄。多是鲜辣味和酸辣味,估计是为了解油腻。终于知道阿拉伯兄弟姐妹们吃的是啥了。 &nbsp; &nbsp; 第二天一觉醒来,快8点了。由于要去的景点不好停车,我们决定乘坐当地特有的马车前往。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在哒哒哒哒极有节奏的马蹄声中,我下意识的向上抬了下头(哈哈,把自己当贵妇人了)。</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haia宫(巴伊亚宫)建于19世纪末,是时任苏丹首相的居所,巴伊亚的中文意思是智慧。整个宫殿很大,在当时是摩洛哥最大最宏伟的宫殿建筑,与同时期的躯体建筑相比,巴伊亚宫旨在营造伊斯兰和摩洛哥建筑的风格。里面的马赛克墙壁、屋顶及地面极其精致,图案精美,俨然走进了一座马赛克工艺品展馆。</h3> &nbsp; &nbsp; 与中国雕梁画栋不同 &nbsp; &nbsp; 每一个地方都会让人驻足凝望 &nbsp; &nbsp; 忍不住去抚摸匠人手下的杰作 &nbsp; &nbsp; 设计精巧的门廊上方玻璃彩色方格,当太阳照射到门上,光线透过玻璃映射在地下则会出现彩色格子影,人站在光线里,仿佛穿上了一件炫彩服装,漂亮极了。估计大家都有双发现美的眼睛,这里竟成了网红打卡地。 &nbsp; &nbsp; 继续乘马车去参观马约尔花园。等票期间,在花园附近一家餐厅叫了两杯果汁、两杯热奶、一份水果沙拉,边喝边欣赏漂亮的街景。 &nbsp; &nbsp; 美丽街景 &nbsp; &nbsp; Majorelle Garden.(马约尔花园)以它第一任主人法国著名画家雅克·马约尔的名字命名。他几乎穷尽一生的时间来打造这座精美的私密花园。1980年,法国时尚大师伊夫·圣·罗兰在马拉喀什旅行时无意间看到了这座世外花园,从此便醉心于此,并获得“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2008年大师辞世后,他的骨灰被撒在花园里,这里无疑是他灵魂最后的归属。<br>&nbsp; &nbsp; 对马约尔花园的期待来自于网上那张网红楼梯照和那里的蓝色,觉得漂亮极了。今天,我终于也可以在网红楼梯打卡了。<br>&nbsp; &nbsp; 进入花园大门,是一个小型的喷泉。<br> &nbsp; &nbsp; 再往里走,一小片翠绿的竹林形成了一条林荫小道,为炎热的天气带来了一丝凉意。 &nbsp; &nbsp; 各式各样的热带植物,供人们观赏! &nbsp; &nbsp; 终于看到那摄人心魄的蓝色了。哦,就是那座蓝房子,掩映在鲜花丛中。在马拉喀什这座漫天的红城中,有着这么一座蓝色的小楼遗世独立。它的蓝,好似一股神秘的蓝色涌泉,这种蓝比天空蓝更深沉,比海蓝更艳丽,给人一种深沉却不孤寂之感。 &nbsp; &nbsp; 小楼整体主色调为蓝色,门、窗和楼梯则避开了蓝色,看起来和谐宁静又多了份温馨。 &nbsp; &nbsp; 这就是传说中的网红楼梯,此处的那个黄色花瓶在这片蓝色湖水中如同盛开中娇艳的花朵,真的是神来之笔。没有这抹黄色会使这个景致寂寞许多。不愧是时尚大师的手笔,对色彩的把控恰到好处,再多一点任何色彩都会打破这片明亮的幽静。 &nbsp; &nbsp; 园中小景 &nbsp; &nbsp; 园中小景 &nbsp; &nbsp; 园中小景 &nbsp; &nbsp; 游览完马约尔花园,时间尚早,我们俩又去了趟不眠广场。这样具有阿拉伯风格的市场在世界其他地方不知还能否看到。这次再去我俩没走热闹的商业区,而是进入市场后往右手边走去,想看下当地人生活居住的状况。来到这边商店少了很多,游人也是三三两两,比那边的摩肩接踵稀疏太多了。主街向两边像叶脉发散出一条条小街。小街狭窄悠长,里面有门庭坐落,应该是他们居住的地方。开始不敢往里走,毕竟语言不通,后来试探性的往里走了走,原来还有个别院落是旅馆。 曾经有个念想,敲开一家门进去看看,只是在脑海里闪了一下,阿拉伯人可能会不欢迎不速之客吧。<br>要离开马拉喀什了,不能不提那顿海鲜大餐。晚上本来是想体验下当地一家有特色的西餐,领队特意要求穿戴正式。,途中经过一家海鲜大排档,坐满了当地食客,架子上一排排海鲜让人垂涎,改吃海鲜吧。7个人要了满满两大盘的烤鱼、三文鱼块、鱿鱼、大虾等,结账约1000元迪拉姆,有没有超便宜的感觉,关键味道还好的不要不要的。只顾着大快朵颐,忘了先喂手机了(只拍了一盘)。<br> &nbsp; &nbsp; 除了那顿海鲜大餐,还有不眠广场那几个恪尽职守、实枪核弹的警察蜀黍(偷拍的,不敢大大方方的将镜头对着他们)。 三、瓦尔扎扎特<br>&nbsp; &nbsp; 离开马拉喀什,驱车前往下一站:瓦尔扎扎特。我们前方横着阿特拉斯山,得益于这座大山阻挡了沙漠的前行,才使马拉喀什完好无损。沿途开满了夹竹桃花,两侧山坡上是成片的仙人掌,我们几辆车一直蜿蜒行驶在翻越阿特拉斯山中。<br>&nbsp; &nbsp; 沿途的夹竹桃。<br> &nbsp; &nbsp; 路边的仙人掌 &nbsp; &nbsp; 蜿蜒的山路 &nbsp; &nbsp; 路上柏柏尔女人 到达瓦尔扎扎特入住酒店 &nbsp; &nbsp; 下午大家驱车前往美剧《权利的游戏》外景地之一的本.哈杜筑垒村,该村被称为摩洛哥“最美的村落”。<br>远观本.哈杜筑垒村<br> &nbsp; &nbsp; 即将走近的本.哈杜筑垒村 &nbsp; &nbsp; 走进去的本.哈杜筑垒村 &nbsp; &nbsp; 夕阳下的本.哈杜筑垒村 &nbsp; &nbsp; 本.哈杜筑垒村最高处落日中的我们 当然不能忘记秀一下我们霸气的坐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