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境甘南及宁夏游

老杨

<h3>2019年6月20日兰州集结,开始圣境甘南游。</h3><h3>兰州黄河中山大铁桥,建于公元1907年(清光绪33年),是兰州历史最悠久的古桥,同时也反映兰州古城的悠久历史文化,是兰州的标志性建筑。</h3> <h3>兰州白塔山公园,因山头有一座白塔寺而得名,白塔寺始建于元代,重建于明朝,寺平面呈长方形,塔身为八面七级,高约十七米,上有绿顶,下有圆基,通体洁白,挺拨秀丽,塔南是三大寺楼,北面是准提菩萨殿,东西各有配殿数间。白塔寺集精巧建筑结构和精湛的雕刻艺术于一身,显示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的创造力,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杰作,也是兰州市的像征之一。</h3> <h3>兰州徐家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兰州市城关区黄河北岸,距市中心3公里,是兰州市南北两山绿化创造的闹市“桃花圆”。</h3> <h3>兰州五泉山公园,位于兰州市区南侧,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凭借五眼泉水和佛教古建筑群而吸引游客,因为这座山上有五眼泉水,分别是惠泉、甘露泉、掬月泉、摸子泉、蒙泉而得名五泉山。</h3> <h3>甘肃省定西市岷县</h3> <h3>官鹅沟,位于甘肃省陇南宕昌县城郊,由官珠沟、鹅漫沟、木隆沟、庙沟等景区组成。明神宗万历年间称官鹅沟“关恶”,沟内居住马土司中马番人,“关恶”一词系羌语,汉译为“峡谷”一词。1950年一月设立乡政府时因“关恶”一词带有贬义,改“关恶”为官鹅。官鹅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与秦岭、岷山两大山系支脉交错地,最低海拔1780米,最高海拔4153米,山谷两侧山脉呈东北至西南走向,且西南高、东北低,自然景观奇特、奇松遍布、怪石瞬陶、山势陡峭、沟谷峡长、瀑布常年不断、白浪奔腾不息。</h3> <h3>鹅漫沟天池则是一幅画卷,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云雾缭绕,时隐时现、是一幅美不胜收的山水水墨画。</h3> <h3>腊子口在迭部县东北, 是迭部通往汉族地区的门户和重要交通孔道,腊子口系藏语之转音,意为“险绝的山道峡口”。实如其名,腊子口周围群山耸列,峡口如刀劈斧削,腊子口河从峡口奔涌而出,两崖林密道隘,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举世闻名的腊子口战役纪念地。1935年9月18日,毛泽东主席毅然决定立即夺取腊子口,以弱胜强,出奇制胜的著名战役,也是红军长征入甘肃境内最关键的一仗,腊子口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企图阻止红军北上抗日的阴谋,腊子口也成为中国革命史上举世闻名的革命胜迹。</h3> <h3>扎尕那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西北30余公里处的益哇乡的一座古城,“扎尕那”藏语意为“石匣子”,地形即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的一座古城,扎尕那山势奇骏、云雾缭绕、宛如仙境。</h3> <h3>扎尕那大峡谷</h3> <h3>  扎尕那草原</h3> <h3>郎木寺,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下辖的一个小镇,一条小溪从镇中流过,小溪虽然宽不足2米,却有一个很气派的名字“白龙江”,如按藏文意译作“白水河”。小溪北岸是甘肃郎木寺,南岸确是四川若尔盖县。</h3> <h3>朗木寺大峡谷</h3> <h3>若尔盖花湖和甘肃朗木寺之间213国道旁,距离若尔盖县府49公里。</h3><h3>苦尔盖花湖是镶嵌在草原上的蓝宝石,浮光跃金、一碧万顷、湖岸边芦苇草丰茂,是高原湿地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三大湿地之一,它简单、安静、却让人燃烧,这就是花湖,妖娆的花湖,梦境般的花湖。</h3> <h3>黄河九曲第一湾,位于四川、青海、甘肃三省交界处,海拔3400米至3800米,距若尔盖县城64公里,唐克乡以北9公里处。</h3><h3>乘电梯至山顶,黄河九曲第一湾的美景跃入眼底,曲折的河水分割出无数的河洲、小岛、水岛翔集、渔舟横渡,被中外科学家誉为“宇宙中庄严幻影”,缕缕炊烟,骏马奔驰,如诗如画,美不胜收,让人感叹这美丽的大自然壮景!</h3> <h3>雄伟壮观的藏传佛教圣地四川瓦切塔林,这里是纪念第十世班禅大师诵经祈福之地,塔林周围是一片连绵的经幡,在经幡群旁有一片白塔和转经筒,是藏民经常转经,祈福之地。</h3> <h3>四川红源县,九红草原风光路这里曾经是红军长征走过的地方。</h3> <h3>阿坝县蚕木扎村</h3> <h3>红源县白河</h3> <h3>格尔登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阿坝县城西北角,具有120多年的历史,是阿坝县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h3> <h3>莲宝叶则和年保玉则是姊妹景区,属同一山脉是藏区著名的神山,为了保护好生态环境,莲宝叶则和年保玉则轮流开放,今年开放的是莲宝叶则,在阿坝州阿坝县境内,距离县城39公里。</h3><h3>莲宝叶则藏语意为“尊严的玉石之峰”,奇彩绚丽的高原圣湖,独特的风貌和冰川遗址,还有神奇动人的格萨尔传说,雄伟的奇峰异石,湖边盛开的各种野花,蓝蓝的湖水,远处的雪山,仙境一般是天神的后花园。</h3> <h3>甘肃玛曲县</h3> <h3>甘肃碌曲县尕秀生态村</h3> <h3>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境内,距夏河县城西南十公里,有一片面积70平方公里的草原,它就是桑科湿地草原,这里水草丰茂,牛羊肥壮,远处山峦起伏,丹霞地貌依稀可见,蓝蓝的天,洁白的云,山峦倒映在湖中,把你带到如诗如画的风景之中。</h3> <h3>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格鲁六大寺院之一,保留着全国最佳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县城西郊,凤岭山脚下。拉卜楞寺内珍藏的民族文物和佛教艺术品共计一万余件,寺院建筑风格粗犷大方、古朴典雅,寺内佛像、古迹、壁画种类繁多,琳琅满目,神奇俊秀的山川与浓郁的藏族风情,使得拉卜楞寺显得更加神秘。</h3> <h3>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高庙位于市区城北,建在接连城墙的高台上(包括高台下的保安寺),据传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经历代增建重修,至清代己成为一处规模较大的古建筑,它与“大漠奇观”齐名,是中卫两大景观之一。</h3> <h3>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鼓楼,位居城市正中,清初名曰文昌阁,通高30米,是一座四方台基拱洞型的楼阁建筑,楼型为四面八方一体式,中心为穹窿顶,正中有八卦藻井,入卦图周围悬木雕八仙像,4个角嵌有石雕龙首,昂然相对,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h3> <h3>内蒙古通湖大草原位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腾格里大沙漠腹地,距宁夏中卫市30公里,被誉为“大漠中的伊甸园”,是蒙古牧民区,东接巴彦浩特,南临宁夏中卫市,西望甘肃河西走廊,北接蒙古人民共和国边界,汇集了沙漠、盐湖、湿地草原、沙泉、绿洲、牧村、岩画等多种自然人文景观。</h3> <h3>宁夏回族自治区沙坡头位于中卫市城西16公里处,宁、蒙、甘三省(区)的交界点,黄河第一入川口,这里南靠山峦叠嶂,巍峨雄奇的祁连山余脉香山,北连沙峰林立,绵延万里的腾格里大沙漠,中间奔腾而下,一泻千里的黄河横穿而过,在沙与河之间,是一片郁郁葱葱,滴翠流红的古朴园林——童家园子。</h3><h3>唐朝著名诗人王维写下了《使至塞上》这首著名的诗篇:“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这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成了描写大漠与黄河空灵寂寥,飘逸隽永意境的极致,这里面蕴藏着沙坡头多少说不清,道不尽的千古遗韵。</h3> <h3>中卫市寺口子古称北海,位于宁夏中卫市宣和镇南20公里处,面积10平方公里,寺口风景区南依香山重嶂叠黛,山道奇险,古时为锁扼固原、平凉、西安等地的咽喉要道。</h3><h3>寺口子风景区分东西寺口子,东寺口子以雄峰、奇石、险峡谷为主,里面有天然的左、右大脚印,内有“一线天”、“聚仙洞”、“云梯”等景观,妙趣横生。</h3> <h3>西寺口子是塞外罕见丹霞地貌,还有西部攀岩基地,空中吊桥,还有“苏武圈羊石窟”、“苏武断桥”、“苏武庙”、“苏武古栈道”、“苏武栖身石窟”等遗迹,另有一番迷人景色。</h3> <h3>中卫市金沙岛位于腾格里湿地公园西北部,是一片新晋开发的旅游度假区。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种植有大片的薰衣草,还有其他珍稀的花卉。</h3> <h3>中卫市香山公园</h3> <h3>宁夏银川西部影视城由作家张贤亮于1993年9月21日创办,因以古时屯兵的镇北堡两座废堡为基地,俗称“镇北堡西部影城”。</h3> <h3>银川贺兰山岩画是中国游牧民族的艺术画廊。</h3><h3>贺兰山在古代是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驻牧游猎,生息繁衍的地方。他们把生产生活的场景,凿刻在贺兰山的岩石上,来表现对美好的生活向往与追求,再現了他们当时的审美观,社会习俗和生活情趣。在南北长200多公里的贺兰山腹地,就有20多处遗存岩画,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贺兰山口岩画。</h3> <h3>银川西夏王陵又称西夏帝陵、西夏皇陵,是西夏历代帝王陵以及皇家陵墓。</h3><h3>王陵位于宁夏银川市西,西傍贺兰山,东临银川平原,海拔1130米至1200米之间,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也是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处西夏文化遗址。</h3><h3>西夏王陵营建年代约自11世纪初至13世纪初。西夏王陵受到佛教建筑的影响,使汉族文化,佛教文化,党项族文化有其结合,构成了我国陵园建筑中别具一格的形式,规模宏伟,布局严整。每座帝陵都是坐北向南,呈纵长方形的独立建筑群体,规模同明十三陵相当,故有东方金字塔之称。</h3> <h3>银川水洞沟遗址,属黄河一级支流,是旧石器时代晚期原始人的发祥地,发源于宁夏灵武市与盐池县交界处的宝塔,在明长城南侧拐弯,流经鄂托克前旗西角上海庙镇的芒哈图后入黄河干流,水洞沟沟宽50至200米,沟深6至14米,两岸为棕钙土。由于沿河有泉水溢出,形成许多小洞,故称“水洞沟”,水洞沟遗址见证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这里保持了古朴的雅丹地貌。</h3> <h3>银川水洞沟藏兵洞:在水洞沟通往红山堡幽深莫测的大峡谷中,保存着500多年前的明代藏兵洞,它依托雄伟的长城,险峻的崖壁,神秘的古城堡而更显得神奇。水洞沟藏兵洞洞内分岔,有如迷宫。在清理出来的近千米洞道里,辟有20多件土室,其中有小型粮仓、水井、厨灶、兵器库、火药库及陷阱、暗器孔道及指向大峡谷的炮台等军事防御设施。土室内墙壁上有小龛,置有破碎陶器,似为油灯之属。据考古专家推测,藏兵洞为明代古长城军事防御体系的一部分,是中国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古长城立体军事防御遗址。己清理的藏兵洞约长3000多米,占藏兵洞道总长度的七分之一。</h3> <h3>银川青铜峡水电站,是中国最早的闸墩式水电站,系河床闸墩式低水头电站。 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黄河中游青铜峡谷口处,电站为水闸式,机组布置在每个宽21米的闸墩内,8台转桨式水轮发电机组与7孔溢流坝相间布置,厂房为半露天式,安装七台3.6万千瓦和一台2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总容量27.2万千瓦,年发电量10.4亿千瓦时。工程于1958年8月开工,1967年12月投入运行,1978年建成。大垻总长为687.3米,坝高42.7米,坝宽46.7米,相应设计库容6.06亿立方米,是西北电网的调峰和调频电厂,枢纽的兴建结束了宁夏灌区两干多年无坝引水的历史。</h3> <h3>银川青铜峡108塔位于银川市南60公里的青铜峡水库西岸崖壁下。108塔是中国现存的大型古塔群之一,坐西面东,依山临水,塔基下曾出土西夏文题记的帛书和佛祯,可能建于西夏时期是喇嘛或实心塔群。佛塔依山势自上而下,按1、3、3、5、5、7、9、11、13、15、17、19的奇数排列成十二行,总计108座,形成总体平面呈三角形的巨大塔群,因塔数而得名。</h3><h3>民间相传,108塔是穆桂英的“点将台”,“天门阵”,其实他是佛教的纪念塔。佛教把人生烦恼归结为108种,为清除烦恼,规定贯珠108颗,念佛诵经108遍,晓钟108响。建筑108塔意为消除烦恼,据说来这里游览的人们,只要拜了塔,就可以消除烦恼,带来吉祥好运, 如能一口气数清所有的塔,则可尽除人生烦恼。</h3> <h3>银川黄河楼是全方位展示黄河5000年灿烂文明的博物馆,它与黄鹤楼,滕王阁和鹳雀楼并称中国四大名楼。</h3> <h3>银川海宝塔寺又称为北塔寺,南北朝时期所建距今1600年的历史,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海宝塔。清乾隆三年海宝塔毁于地震,乾隆四十三年重修。</h3> <h3>银川清真大寺是中国北方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大的清真寺之一,位于银川老城,在宁夏回族人民心中有很高的地位。清真寺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建筑高26米,可容纳1300余人同时作礼拜。</h3> <h3>银川南门楼又称为“南薰楼”,位于银川城东南的南环东路与中山南街交叉口上,坐北朝南,面临广场,是银川南北大道的必经之地。南薰门通高27.5米,砖包台基高7米、长88米、宽24.5米,整座建筑结构严谨,廊檐彩绘,红墙碧瓦,气势宏大,素有“小天安门”之誉。</h3> <h3>银川鼓楼又被称为“十字鼓楼”、“四鼓楼”,位于解放东街和鼓楼南北街交叉路口,是老城区的中心,南边就是鼓楼步行街。鼓楼总高36米,高大的方形台基上建有俊俏的楼阁,楼阁顶脊饰以龙首,台基下为洞型十字通道,洞门额上有石刻东为“迎恩”、南为“来薰”、西为“挹爽”、北为“拱极”。鼓楼整体结构严密紧凑,造型华丽,远看就像一个小城堡。</h3> <h3>银川承天寺塔,位于银川古城西南部,是一座著名的寺院叫承天寺,寺内中间一座耸立云端的古塔就是承天塔,人称“西塔”,是宁夏现存的100多座古塔中最高的一座砖塔,塔高64.5米,比西安大雁塔还高出0.5米,塔身11层,始建于西夏毅宗天佑垂圣元年(1050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寺院内修建了博物馆,增建了古建筑展室,收藏了许多宁夏历史、民族、军事等方面的珍贵文物,成为人们观赏和游乐的重要活动场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