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的农村学校校长

剑胆琴心

<h3>  为什么提到农村学校校长我要用“尴尬”一词,这也非是我首创,百度一下,“人民网”、《中国教育报》、“湖南教育新闻网”、《中小学学校管理》、“天涯论坛”等媒体均有过对农村校长这个群体类似的报道,我也参考了其中的一些内容。我认为,当前农村学校校长面临着经费、管理等六项问题,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其他校长的看法。</h3><h3>一、&nbsp;&nbsp;&nbsp; 办学经费依旧紧张。</h3><h3> 近些年,国家对于农村教育的发展确实越来越重视,也有不少政策的倾斜,但仍有不少一线农村校长一提经费便愁眉苦脸,办学经费依然很是紧张。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一所学校的吃喝拉撒大事小情需要校长精打细算,上级也不允许基层学校负债经营。说实话,经费能保障学校正常办公支出、缴纳学校水电费、教师培训费等,但想要多做些促进学校发展的事就常捉襟见肘。做,要花钱,不做,原地踏步,咬着牙做,那就要承受经济压力,不可否认的现实是,越是发展快发展好的学校常越是负债累累。</h3><h3>二、&nbsp;&nbsp;&nbsp; 优秀老师难以留住。</h3><h3> 虽然农村教师待遇在逐步提高,但不能否认的是,依旧不足以让优秀教师心甘情愿留在农村。</h3><h3> 农村小学校长无任何决定老师去留的权利,每一个离开的老师几乎均能通过错综复杂的关系让领导打招呼,招呼好打人好走,难的是乡村教育乡村学校,所谓的振兴乡村教育真的不能只是开会讲讲写在墙上,稳定乡村教师队伍就应该首先做在实处。</h3><h3> 优秀老师是乡村教育发展的希望,假如校长是将军,那么没有好兵能打好仗?好老师都走了,任你再牛叉的校长也不过是一个心有余力不足的光杆司令罢了。</h3><h3>三、&nbsp;&nbsp;&nbsp; 安全责任不堪重负。</h3><h3> 安全大于天,这是校长心里绷得最紧的弦,铺天盖地的通知、文件,都不止一次强调校长是“第一责任人”,你可曾知道那些所谓“就地免职”、“从重处理”、“后果自负”等词语看了心里是如何的焦虑不安。再是面对全体学生声嘶力竭地讲安全,但这依旧避免不了偶尔有学生磕伤摔伤事件的发生。一有学生发生任何意外当校长的就免不了心惊胆战,谁都不想出任何问题,也没有任何一位校长希望发生校园安全事故,但,那都是活蹦乱跳的孩子,说不准哪个课间就扭了一下摔了一跤,面对这些突发事件,面对各级职能部门的要求,这“第一责任人”已经不堪重负。</h3><h3>四、&nbsp;&nbsp;&nbsp; 管理琐事多如牛毛。</h3><h3> 填表能填到崩溃,迎检能迎到发疯。有人说,当校长不能事无巨细。但基层学校不是教体局,也不是中心校。教体局各个科室分工明确,中心校班子成员也各管一摊。农村学校呢?不代课的校长有几人?规模大点的学校有几个有专职教务、财务等人员的?基本上都是兼职的吧,大家一样需要代课需要写教案需要改作业。每个口发下来的通知都不多,但是最终汇集到一线学校的时候,就犹如漫天的雪花了,大家要在一线上课还要完成各项任务,让报照片报照片,要报表格报表格,眼花缭乱手忙脚乱自然也就成了常态。</h3><h3> 在人员管理上,教职工的工资是直接打到工资本上的,所谓的“绩效工资”与工资分开发起到了什么作用大家也是心知肚明。对于部分老师来说,这学校办好办不好,生源是多还是少,均与自己无关,工资照样一分不少,没有任何压力,不需要面临筛选和淘汰,校长的人事管理工作自然也就难做。</h3><h3>五、&nbsp;&nbsp;&nbsp; 岗位待遇一片空白。</h3><h3> 按说,这乡村校长上传下达忙前忙后还要承担各项责任风险,理所当然地要享受与之相应的利益待遇,这应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遵循的利益分配原则。但如今农村中小学校长所享受的“利”又是怎样的情况呢?他们除了拿和其他老师一样工资外,没有任何岗位津贴和职务补贴。他们既要教学,又要考虑、安排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小到师生的吃喝拉撒睡,大到师生的人身安全,哪一样不用心都可能出问题。特别是有些人员紧张的学校校长们的授课量几乎与普通教师没有多大的区别。沉重的教学任务,繁杂的学校行政事务,如何承受?&nbsp;</h3><h3> 从基层来看,校长岗位男性居多,不可能不需要养家糊口,当校长经济上别说沾光了,哪个学期不得先垫支出再报账零钱,还时常挖窟窿补洞。2019年的这个暑假对于河南农村老师来说是美好的,农村补贴要发放了,班主任也有了班主任津贴,不知道哪一天这农村校长也能领上职务补贴,能缓解一些经济压力。</h3><h3>六、&nbsp;&nbsp;&nbsp; 校长身体透支严重。</h3><h3>&nbsp;&nbsp;&nbsp; 曾有机构做过调查,农村校长中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处于不健康或者亚健康状态。要上课,要值班,要整理文件,要写总结计划,要完成临时性任务,要处理突发事件,身心压力长期持续,铁打的身体早晚也会出问题。</h3><h3>&nbsp; &nbsp;&nbsp; &nbsp;“人民网”曾有一篇题为《忙、盲、茫,农村校长向何方?》的文章,开篇第一段的内容是这样:“校长校长,一校之长;睡觉最迟,起身最早。责任重大,没完没了;事与愿违,痛苦潦倒。”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农村中学,校长刘满生用这首打油诗道出了农村同行们身忙心累却不知所以然的窘迫状态。作为一所规模较大的农村学校的校长,按部就班的教学,各级各类的落实会,各种各样的校园活动,杂乱烦琐的后勤工作记满了他的工作笔记本,勾勒出他忙乱而又迷茫的校长生活。文章很长,仅摘第一段,但从这短短一段话,农村学校校长的现状就可见一斑。</h3><h3>&nbsp; 也许有人会说,当校长那么多不好你为什么还要当呢?当校长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发号施令吗?当校长也不是坐在酒桌上推杯换盏吗?我只能苦笑,在我看来,当校长是一份责任,一份信任。责任来自于岗位,在其位就要谋其政,信任来自于领导和学校教职工以及家长。但是,在与不少校长私下交流的时候,已经不止一人萌生退意,面对繁忙的工作和身心的压力只能勉强支撑,耽误了孩子的教育,耽误了家庭的经营,带来了身心的疲惫,常有得不偿失的感受。</h3><h3> 如今,社会竞争是残酷的,农村多数家长要么外出打工要么在家经商或者务农,他们不愿意让孩子重复自己的生活,不惜一切代价想把孩子送进好的学校。现在的家长已经能够审视出一所学校值不值得信任,当一所学校你老师的孩子都送出去了,领导的孩子也送走了,你给老百姓说你一定会把学校办好,给鬼说鬼信吗?当优势阶层选择逃离农村的时候,留下来的可能就是最大多数普通老百姓的孩子,如果再享受不到好的教育,他们就无法逃离父辈社会底层的命运。那么如果一个农村家庭倾尽全力将孩子送出去,就要承受沉重的教育投资,这已经让一部分家长为此焦虑不安。唯有校长怀着慷慨赴义的心去多用心思引领学校发展才能让更多的老百姓信任,唯有校长带着一支优秀的农村教师队伍才能让更多的生源留下来。花香蝶自来,仅此而已。但若校长都在应付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务,都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都在节衣缩食寻求发展,都在抱怨各方压力与无奈,农村教育又何谈振兴?</h3><h3> 此文所言不当之处敬请谅解指教。最终的愿望,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农村教育能有个更好的明天,希望农村孩子能享受到尽可能好一点教育,仅此而已。</h3><h3>&nbsp;</h3>

校长

农村

学校

教育

老师

孩子

乡村

经费

工资

一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