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命题能力是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体现,能够命制科学、合理、效度高的试卷,需要教师对课程标准的准确把握,对教材知识脉络的系统梳理,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切实了解。以高考知识体系和考查重点为方向,以专业命题要求为依据,为了帮助成员进一步提升命题能力,王建芳高中英语名师工作室就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命制了英语期末考试试题。</h3> 准备有序 <h3>承担本次试题命制任务的老师是本年度担任高一、高二年级教学工作的教师。</h3><h3>每个成员按照高考笔试部分的试题类型领取任务:准备一个语篇,另附双向细目表、答案、难度分析。然后由下一个成员从易中难比例、信度、效度、区分度进行评价,并发至大群进行讨论。</h3> 互评研讨,点拨引领 <h3>郝富全老师的改错命题材料</h3> <h3>成员们就改错所考察的能力层面的划分进行探讨。郝老师认为一个考核知识点在同一试卷中对应一种题型,原则上只能对应一种能力层次。改错基本上是对一些词汇、语法应用能力层面的考察,反映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故多数改错题对应“掌握/应用”能力层次,而冠词和动词短语两题只要学生达到准确识记程度就可以解决,故没有划分到“掌握/应用”能力层次。</h3> <h3>就郝老师的命题材料,王建芳老师提出,根据学业水平质量描述之一1-13的标准,是否应该设置一个逻辑连接题,如and,but…?命题是否应该涉及到高一年级语法的考查重点?如:<br></h3><h3>情态动词、名词性从句、主谓一致、ing形式做各种成分以及构词法知识。王老师还针对语篇里最后一个句子给出了完善建议。</h3> <h3>朱志娥老师对郝富全老师的命题材料进行评析:郝富全老师的短文改错旨在考查考生发现、判断、纠正短文错误的能力,从词法、句法、行文逻辑三个角度考查考生在语篇中准确运用英语的能力。命题特点如下:</h3><h3>1、长度:短文有10句话,含103个词。<br></h3><h3>2、内容 :学校生活:丢钥匙,贴近学生生活。</h3><h3>3、体裁:记叙文符合,高考趋势除2008年是应用文、2013年卷II是说明文外,其余都是记叙文。</h3> <h3>袁海军老师命制的高一年级阅读理解D篇</h3> <h3>姚杰老师负责命制高二年级阅读理解B篇</h3> <h3>王建芳老师针对阅读理解题目设置进行建议:1.篇章难度要有梯度性。</h3><h3>2.每个语篇的题目设置也要考虑到易中难三种类型,四个小题应该包含一到两个细节理解题,其他为主旨大意、作者写作意图、词义猜测。</h3><h3>3.不要用改变或简化过的文章,要保留文章的原汁原味。</h3> <h3>陈梅老师命制的完形填空</h3> <h3>王老师评价:1.行文结构评析,符合学生认知基础。</h3><h3>2.选项设置侧重实词考查,覆盖面广。</h3><h3>3.选项难易设置应该照顾到中等生。</h3><h3>无论是阅读还是完形,工作室以后会着力开发原汁原味、地道的英语语言文章。</h3> <h3>朱志娥老师命制的书面表达材料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h3> <h3>王建芳老师点评:范文用语地道,体现很好的语言作用能力。并且王老师给出了改进建议:要点应包含介绍歌剧内容,突出文化自信。</h3> <h3>王淋老师命制的阅读理解C篇——说明文</h3> <h3>张美佳老师命制阅读理解A篇——应用文</h3> <h3>姚杰老师对美佳老师的设题分析,从行文主题到词句特点,从字数统计到设题特点,再到整个篇章的位置,做了较全面的有专业特点的解读和分析。她认为本文的问题设置突出了以理解具体信息和根据所读内容作出判断和推理为主,兼顾理解主旨要义等深层次技能的考查,试题的干扰项设计巧妙。同时,姚杰老师也提出了疑问:不管是从认知规律来说,还是近几年从高考篇章的难易分布的导向来看,此试题从整套试卷角度看的话,是否应该放到C篇或D篇的位置。</h3> <h3>常秀娟命制高一年级阅读理解D篇——说明文。</h3><h3>王淋老师、张美佳老师及常秀娟老师的试题制作非常细致。有体裁、题材、主题分析,有背景知识分析、命题意图、错误点拨,也有细目表。既体现了出题教师的专业高度,也反映了教师对于高考真题良好的认知。</h3> <h3>针对王威雄老师命制的阅读理解C篇,王建芳老师提出应该统计一下篇章字数,因为字数也会影响题目的难易程度。</h3> <h3>常丽娜老师命制的七选五材料。七选五考查的不仅是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而且更注重的是考查学生对文章结构的理解以及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认真分析七选五题型特点及考查的能力方向,可以有效反拨我们的课堂教学。</h3> <h3>苏海燕老师命制的阅读理解A篇材料。</h3> <h3>王老师点评:抓住了考试首篇文章的特点——应用文,也抓住了出题特点——细节查读。</h3><h3>值得大家讨论的是:就阅读文章来说,我们的细目表,除了有题号、题型、题目内容、难易度分析,应该有能力层级分析,而这个能力层级,是不是只罗列4个能力层级,即识记、理解、掌握、综合等?如何就阅读文章进行能力层级细化或针对性的描述?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3方面9层次当中,我们能获得一些什么启示呢?</h3><h3>另外关于命题格式,试题编制形式,我们从今年的高考题来看,越来越突破题型套路化模式,思维定式模式,避免学生机械的模式套用,越来越突出对学生基本素养或核心素养的考查,尤其突出考查创新性解题能力,借该考查变化推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落实。</h3> 专家助力导航 <h3>在我们线上对试题进行研讨的时候,大同大学的高彩凤教授也参与其中,为我们提出了宝贵的建议:设计阅读题目的选项时,应该考虑各选项的长度不能相差太大,也就是保证每个题目需求的认知量不相上下。</h3> <h3>高彩凤教授推荐的书目——《英语测试》,相信读完这本书后一定会对我们以后题目命制当面大有裨益。</h3> <h3>来自吴江林总顾问的评价:高中英语课例研究不断深入,紧扣主干课题开展活动,一举多得,老师们的专业素养日益精进。吴老师每一次的肯定和鼓励都是我们前进的动力!</h3> 结束语 <h3>通过本次命题专题研讨活动我们每一位成员都受益匪浅,对命题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王建芳高中英语名师工作室会更加坚定执着,勤奋努力,走得越来越好!<br></h3> <h3>策划/审核:王建芳</h3><h3>编辑:尉琪</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