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道涵同志的革命精神、人格风范和奋斗业绩,依然深深地铭刻在我们的记忆之中。他既是一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老战士”,又是一位学识渊博、涵养深厚的“老先生”,他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不懈奋斗的历程,构成了一幅绚丽夺目的人生画卷。我对道涵同志有着崇敬之情、怀念之情,一直都有着向道涵同志的学习之情。</h3><h3> 道涵同志是我十分敬重的长辈,我们两家可谓世交。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家父曾山与道涵同志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他俩同在1937年去革命圣地延安:家父是从苏联学习回国后到的延安,道涵同志是毁家纾难、举家奔赴延安;同在1938年回南方抗日根据地:家父经中央任命为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副书记、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委员,从延安回江西参与组建新四军,而道涵同志受中央委派,从延安到湖北黄安县参加新四军并担任四支队战地服务团领导工作;同在1949年到上海:家父担任华东局财经委主任、上海市副市长,道涵同志担任华东局财经委工业部长,共同参与接管上海的工作;同在1952年上调北京:家父担任中央财经委副主任兼商业部长,道涵同志担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都是国家机关工作。这一系列工作巧合,生动反映出老一辈30多年的革命缘分和深厚情谊。同时,作为长辈,道涵同志是看着我们长大的。1984年我调到上海工作,当时,道涵同志是上海市市长,是大家尊敬的领导,我就有了更多的机会当面向他请教。后来,我虽然离开了上海,但仍然多次与道涵同志见面,每次交谈,都受到他许多有益的教育和启发。</h3> <h3> 道涵同志是一位坚定的革命家,是我们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为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奋斗了70多个春秋,作出了多方面贡献。</h3><h3> 1933年3月,年仅18岁的道涵同志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和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全力投入抗日根据地建设,特别是为淮南根据地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解放战争时期,他在后勤、商业、金融、物资等多个领域做了大量工作,为人民解放事业付出了辛劳。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长期在工业、财政、外经等战线工作,为我国机械工业和对外经济的发展出谋划策,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他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投身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夙兴夜寐、殚精竭虑,书写了一生中最为华彩的篇章。</h3> <h3> 1980年10月,时年65岁的道涵同志到上海主持市政府工作。在市委领导下,他着眼战略和长远,主持制定了上海经济发展战略、城市总体规划等一系列事关上海未来发展的重大决策,先行提出了浦东开发、申办世博会、建设航运中心等重要主张和意见;他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合作,大胆引进外资兴建基础设施,积极开办虹桥、闵行、漕河泾开发区;他关心群众生活,主持实施了住房、交通和“菜篮子”等一系列民生工程,并着手规划整治黄浦江、苏州河环境污染,等等。这一切,为上海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作出了突出贡献。<br></h3> <h3> 1991年12月,年已76岁的道涵同志出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参与中央对台工作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此后14年间,他始终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为推动两岸谈判进程、促进两岸关系发展倾注了全部智慧和巨大精力。1992年,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在香港会谈后形成的“九二共识”,奠定了两会商谈的政治基础;1993年,在新加坡举行的首次“汪辜会谈”,标志着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1998年,在上海举行的“汪辜会晤”,拉开了两岸政治对话的序幕。在这些重大事件中,道涵同志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还十分关心和热爱台湾同胞,广泛联系主张发展两岸关系、反对“台独”的台湾党派、团体和各界人士,着力推动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道涵同志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受到两岸同胞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h3><h3> 道涵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学习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是激励我们继续前进的宝贵财富。</h3> <h3> 我们要学习道涵同志对党忠诚、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道涵同志的一生虽然有顺又逆,有起有落,有进有退,但始终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无比热爱,对事业执著追求。他早年投身革命,不幸被捕入狱,但大义凛然、坚贞不屈,表现出了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十年动乱期间,他蒙受冤屈、遭受迫害,但丝毫没有动摇对党的赤胆忠心。他服从组织安排,数度转换工作岗位,无论干什么工作,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投入其中,认真去做、努力做好,从不打折扣、从不讲价钱,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认真负责、无私奉献的态度始终如一。</h3> <h3> 我们要学习道涵同志高屋建瓴、见微知著的战略思维。道涵同志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既具有战略高度、全局意识,又具有前瞻视野、开放胸怀,这使得他在工作中能够始终做到在大局下思考问题,在大局下推进工作。很多与他共过事的同志认为,他遇事既注重战略思维,又能抓住关键落实到底,确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战略型领导干部。同时,由于工作岗位的原因,道涵同志有较多的机会出国考察,加之平时就注重研究世界发展趋势,使得他具备较为宽广的世界眼光,工作中总是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远一些。</h3> <h3> 我们要学习道涵同志不畏艰难、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道涵同志先后在财经、工业、外经、地方、对台等多个领域担任过领导工作,这些工作都具有挑战性、开拓性,既要开拓工作新领域,又要开创工作新局面。道涵同志既具有开拓创新的意识和观念,又具有开拓创新的素质和能力。对待每一项工作,他都注意分析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进每一项工作,他都注意体现时代性,把我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参与新中国机械工业奠基如此,同上海人民一道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也是如此,开拓两岸关系新篇章更是如此。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贯穿于道涵同志一生为党和人民工作的实践中。</h3> <h3> 我们要学习道涵同志襟怀坦荡、为人师表的道德风范。道涵同志是一个感召力和亲和力极强的人,这种感召力和亲和力来自于真理力量与人格力量的有机结合。他在不同时期、不同岗位,既坚持以理服人,又坚持以德服人。他热爱群众、关心群众,始终痛群众打成一片,从不打官腔,从不摆官架子;他尊重人才、爱惜人才,广交知识分子朋友,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他平易近人、作风民主,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不断改进工作;她宽厚谦和、虚化若谷,言行举止温文尔雅,为人处事光明磊落。道涵同志身上体现出的天下为怀的高尚情操、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从容平和的人格魅力,赢得了人们对他的尊敬。</h3> <h3> 我们要学习道涵同志终生好学、不断求知的进取精神。道涵同志一生酷爱读书、手不释卷,广泛涉猎多方面知识,深入钻研多方面学问。“读书就是生活”,是他的至理名言;“出门逛书店”,是他的最大嗜好。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想到的还是读书学习。如果单从这一方面看,他是一个典型的读书人,一个学富五车的学问家。但同时,道涵同志兼具学者风度和务实性格,是一个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兼备的专家型领导干部。正是由于他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使得他在工作谋划上总是能够高人一筹,在工作推进上总是能够占得先机,在工作效果上总是能够超出预期。</h3> <h3>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我以为,像道涵同志这样众多的革命前辈,他们的奋斗历程和光辉业绩,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进程的缩影,他们就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弥足珍贵的。今天,我们纪念他们,最好的行动,就是学习他们的革命精神,沿着他们的奋斗足迹,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