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可惜风流总闲却——宋十家读札》的另一种打开方式</h1><h3> “可惜风流总闲却”,出自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后所写的《千秋岁引》,作者也正是从这一诗句中,获得并确立了一种重读宋型文化的个性视角和复杂意蕴。本书选取的两宋10位大家,各有其卓越超拔之处,但同时,也各有其无奈无力的一面。这也正对应着书名中所包蕴的“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叹惋之意。</h3> <h3>《可惜风流总闲却——宋十家读札》</h3><h3>作者:赵允芳</h3><h3>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h3><h3>责任编辑:陆蕊含</h3><h3>选题策划、装帧设计:杨小民</h3> <p class="ql-block"> 允芳是“古人”,我是“洋人”。她钻研中国古典文学,探寻古代文人的轨迹。我痴迷欧洲古典音乐,流连于几个世纪前的旋律。“洋人”爱读“古人”写的书吗?爱读。如果一边听古典音乐一边读,那可真是“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p><p class="ql-block"> 这本《可惜风流总闲却——宋十家读札》写的是宋代十位名家。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几位大家必不可少;赵佶的才情与屈辱、李清照的刚性与悲情、岳飞的血性与诗性、陆游的爱情与失落、辛弃疾的勇猛与憔悴,让人发现他们身上过去未曾发掘出的另一种气质。而几乎被遗忘的赵抃、较少被提及的苏辙也由允芳重新“打捞”起来,拭去时间的尘埃,让他们尽显独有的人格魅力。细细品读,不仅可以了解这些历史人物的生平与作品,更跟随允芳对整个宋代历史进行了一个大致的梳理。个人命运的起承转合,国家朝代的兴衰更迭,互为镜像,同辱与共。</p><p class="ql-block"> 书很好读——台阶不高,一踏便入。</p><p class="ql-block"> 书很好看——山水天下,移步换景。</p><p class="ql-block"> 书很好品——时代人心,处处共鸣。</p><p class="ql-block"> 读着读着,眼前的文字不知不觉叠合着我脑中的音乐,那些古老而充满灵性的曲调配合着那一个个传奇跌宕的人生故事,画面彩色起来,图像立体起来。沉迷其中,已不知今夕何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1.巴赫《十二平均律》之赵抃篇</h1><p class="ql-block"> 在今天的《辞海》中,有两个词条和北宋的赵抃有关。他是北宋的“铁面御史”,但在他身上,决绝与通融并存,“璀然”与“肃然”同在。苏轼说他“言事虽切,而人不厌”,高度评价他是一代“完人”。作者则是从“权力如何释放其善意”这一独特视角来重新研读他的丰富政绩。</p><p class="ql-block"> 读此篇目,宜放上一曲巴赫的键盘曲集《十二平均律》。它是一种音乐律制,最早由中国明代的朱载堉发现,最终由巴赫从理论上升为实践——即将一组八度音平均分成12个半音音程,被西方音乐史喻为钢琴文献的“旧约·圣经”。《十二平均律》中重要的“赋格”表现手法,类似我国古代的诗词歌赋,规律极其严格。</p><p class="ql-block"> 赵抃一生,秉公执法,铁面无私,在御史一职上恪尽职守,弹劾百官官员过错,不畏权贵,绝不徇私,以至后世将包公与赵抃的形象合二为一,塑造了一张流传千年的艺术面孔——包黑子。据允芳之文,历史上的包公到底长着一张怎样的面孔,史料并没有特别的记载。在包氏宗祠之中,包公甚至是一个白面书生的形象,与民间演绎大相径庭。反倒是和他同时代的赵抃,因为肤色黝黑,加之“弹劾不避权幸,声称凛然”,被时人誉为“铁面御史”。包、赵二人同朝为官,赵抃曾为殿中侍御史,职司宫禁之狱;包拯曾任开封府尹、御史中丞,掌管朝外四方之狱。他们一内一外,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可谓相得益彰,很多事迹都并传于世。正因如此,在《宋史》中,二人同传。这就给后世文人留下了合并演绎的空间。随着元初戏曲艺术的发展,人们为了塑造一个清正严明的戏曲舞台形象,终于将赵抃的一张“铁面”挪移了过来,经过数百年的演绎,历史上的“包青天”被不知不觉塑造成了舞台上的“包黑子”外形。</p><p class="ql-block"> 赵抃曾连上十二道奏章,弹劾当朝宰相陈执中纵妾行凶,连夺三条无辜性命。最终,皇上不得不罢免了陈执中的相位。更难能可贵的是,赵抃“日所为事,入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不可告,则不敢为也”。严于律己至此,坦坦荡荡至此,古往今来,少之又少。</p><p class="ql-block"> 读赵抃事迹,宛如听巴赫《十二平均律》。该曲集的48首前奏曲与赋格,结构虽像诗词格律一般严谨,但又仿佛一条奔流不息却绝不泛滥的小溪,被河岸的小草紧紧拥抱。目之所及,绿意盎然,清澈见底。一如赵抃,秉公执法,心有准绳。更如他,一琴一鹤,一清二白。</p><p class="ql-block"> 除了铁面无私的一面,赵抃为人,却是“和易温厚,周旋曲密,谨绳墨、蹈规矩,与人言,如恐伤之”。他批评朝政,弹劾官员,从上到下都心服口服,诚如苏轼此前所说的令人“不厌”,更可看出他正气、胆气以外的善意和暖意。原来,一千多年前就有了这样一位大“暖男”。读到这里,心头竟泛起暖意,发出会心一笑。</p><p class="ql-block"> 巴赫的曲子也是一样,宽厚仁慈,万物和谐。如那个时代的巴洛克艺术,繁复精美,惬意润心。</p><p class="ql-block"> 经考证,赵抃正是允芳这一脉赵氏的先祖,至她这辈,已是第32世孙。知道了这个秘密,我选择读的第一篇便是《权力与善意的结合——赵抃“中和之政”之于今天的意义》。</p> <h1>2.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之苏辙篇</h1><h3> 苏辙,苏轼的弟弟。因为后者的光芒太甚,前者往往没有太多的存在感。允芳慧眼将其“推出”,并冠以《一个了不起的配角》。是的,如果人都是人生大舞台上的演员,那么同理,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配角,也一样可以出彩。</h3><h3> 说起来苏辙这个弟弟够冤的,哥哥的光环没让他跟着闪光,却常常让他身处阴影,更时时需要他为哥哥买单。“乌台诗案”后兄弟被贬,百余日里,苏辙几乎一直风尘仆仆,奔波在路上,安顿哥哥一家老小。哥哥所到之处,善心大发,为当地修桥铺路,只管结果,不问过程,其中一切,自然也少不了弟弟兜底。苏辙的脸庞黑瘦清癯,眼神却格外隐忍坚强。这让我总想起勃拉姆斯的《第四交响曲》。</h3><h3> 这是勃拉姆斯一生中谱写的最后一部交响曲。同样隐忍坚强的勃拉姆斯是舒曼的学生,他汲取了舒曼的浪漫主义音乐精华,又以一个“配角”的身份,收藏起对师母克拉拉深沉的爱恋,同克拉拉一起照顾精神失常的舒曼,一起照料老师的6个孩子,最终孑然一身,只与音乐为伴。《第四交响曲》是勃拉姆斯人生的写照,他人生的繁华与巅峰,他不合时宜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追求在遭遇现代音乐探索时的寂寞,他情感世界的丰盈与孤独……该曲像是一条大河,无比宽阔却向暗夜流去,那也是勃拉姆斯的生命之河,是从古到今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之河。</h3><h3> 苏轼与苏辙在同一年高中礼部进士,弟弟的文才学识并不在哥哥之下。甚至后来弟弟的官衔还要大于哥哥。但是,苏轼贵在自然天成,苏辙则刻意、老成,连他自己也承认,“公之于文,得之于天”,“子瞻之文奇,余文但稳耳”。奇,肯定比稳更有趣,更巧妙。不过,对他们兄弟来说,“进退出处,无不相同”。这才是最为珍贵的。正如书中所说,“辙的亲情滋养,辙的忍辱负重,辙的忠厚宽善,辙的义薄云天,对轼的精神世界是最重要的支撑”。</h3><h3> 晚年的勃拉姆斯,独自生活在小镇伊舍尔,深居简出。克拉拉去世后的第二年,他也郁郁而终。苏轼先于苏辙八年仙逝,此后,弟弟的生活和文字,都散发着一种无边的寂寞,令人叹息。</h3> <h1>3.肖邦《第一叙事曲》之李清照篇</h1><h3> 身为女性,自然最为关注书中唯一的女性——李清照。</h3><h3> 南北两宋交替,其中的国家兴亡、个人生死,几多惨烈,几多离乱,无法言表。然而,清照却在那样的时代活出了自己的优雅,更活出了自己的尊严。今人往往津津乐道她的所谓“婉约”,却无视她的刚烈。我是在肖邦充满悲愤的《第一叙事曲》钢琴声中,亦满含忿懑地读着书中的《李清照:酒意诗情谁与共》。</h3><h3> 其实,与清照一样,肖邦总是被后人当作忧郁的钢琴诗人。他的瘦削,他的愁苦,他的优美,甚至他与乔治桑那“女强男弱”的爱情,已然定格在了人们的脑海里。但其实,肖邦不仅是柔美的,更是有力的。从他的三首钢琴奏鸣曲、那首号角般的《革命》、激情四射的《即兴幻想曲》中,你都能感到他的热烈和力量。我们沉迷于肖邦的忧伤,却忽略了他的阳刚。1849 年肖邦去世后,遵其遗嘱,他的躯体被埋葬在巴黎的彼尔拉什兹墓地,他的心脏则被带回了波兰,安葬在华沙圣十字教堂内部的一根柱子之下。柱子上方镌刻着一行波兰文——</h3><h3>“心,永远在最珍爱的地方。”</h3><h3> 用乐评家田艺苗评价肖邦的话,大意同样适用于清照:“他的欢快的马祖卡里有伤感的旋律,他的进行曲里有肃穆的步伐,他的温柔夜曲中有壮阔的乡愁,而他的练习曲唱的是情歌的调子。”</h3><h3> 清照初恋时,“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娇羞而俏皮,是一首少女怀春最纯美的情歌。如肖邦的夜曲,晶莹剔透,婉转玲珑。经历风霜后,“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一如肖邦那首忧伤的《离别》,声声断肠,欲说还休。而靖康之耻后,颠沛流离,生离死别,清照却没有一味沉溺于个人哀怨,虽有寒意蚀骨的“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更多的则是“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的壮怀,与“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的气慨。正如书中概括,“在世人都称羡她美满的时候,她其实孤独。在世人都感叹她飘零的时候,她其实富足”。可以说,缠绕清照一生的“愁”,早已不是闺怨之愁,而是可以通“仇”,国仇家恨的“仇”。此等情怀,又有多少须眉能比?所以,书中所评清照晚年的精神境界,已然从“小愁而至大愁,小词人而至大诗人”,真是再准确不过。在肖邦激昂的叙事曲中,我更加感受到清照的“充实,丰沛,开阔,大气”。这样的笔法与格局,能替我们驱散历史的雾霾,还原一个真切丰满的宋代伟大女性形象。</h3> <h1>4.马勒、贝多芬、亨德尔、舒伯特之余篇畅想</h1><p class="ql-block"> 以上三位令我从书中发现最多,感触最多,得到的收获自然也最多。但这并不代表其他七位我不看重。</p><p class="ql-block"> 宋代文化绚烂无边,古典音乐亦浩瀚如海。但它们之间亦可如繁星闪烁,交相辉映。“君子不器”的欧阳修,有着一个大政治家的情怀,却在生活中先后经受过八个儿女夭亡的痛苦。而曾为德译唐诗谱写《大地之歌》的马勒,也经历过丧女之痛,更写过令人哀恸不已的《亡儿之歌》。</p><p class="ql-block"> 踌躇满志,却难免有些急进的“改革家”王安石,在属于他的时代“弄潮”,又在失败后退居金陵,陷入旷世的孤寂之中。即如马勒,能力非凡的他一度春风得意,却招致忌恨,又遭遇家庭变故,其晚期作品一味与死亡“死嗑”,不可自拔。</p><p class="ql-block"> 苏东坡,一位至情至性的大文豪,其诗作如莫扎特的音乐,行云流水,势不可当,又返璞归真,不事雕琢。他们都是兼具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典范,是人类文化殿堂的瑰宝。</p><p class="ql-block"> 赵佶,亡国之君。令我想起亨德尔的《皇家焰火》,焰火升腾时有多璀璨,其在陨落时就有多冷寂。一如他在那苦寒之地无数暗夜里的伤怀。</p><p class="ql-block"> 岳飞的一生,是精忠报国的一生,也是怒发冲冠的一生。岳飞是一位铁血军人,更是一位由愤怒而出的诗人。多么像贝多芬!他的《第五交响曲》(即《命运》)与岳将军的人生底色如此相近。从他的《满江红》到《小重山》,让我们知道并懂得岳飞之怒。</p><p class="ql-block"> 一生怀着爱与哀愁的陆游,空有一身抱负。纵有千种风情,万般志向,却只能写诗聊以寄托。舒伯特亦是如此啊!他一生贫病交加,美好的爱情县花一现,甚至不及一首《小夜曲》的长度。寒彻心扉的《冬之旅》是他生命的主旋律,而陆游的晚年也在穷困中度过。</p><p class="ql-block"> 能文能武的辛弃疾左手握剑、右手握笔,和一帮志同道合的热血男儿,一起图复中原、共谋大事,他的岁月何其光辉!一如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奔放而宏伟!只可惜官场险恶,“辛将军”终将成为“辛稼轩”,带着身体的顽疾,做回自己,绝不做一只丑陋、学舌的“秦吉了”。此时,平面文字所激发的音乐旋律,早已从贝多芬的《英雄》切换为了一曲悠闲怡人的《田园》。</p><p class="ql-block"> 品读古人,是为了体察当下。这部《可惜风流总闲却——宋十家读札》的意义,不仅在于让读者了解宋代文化及宋代文人的人生经历,更不是闲来无事,将古人轶事拿来品味赏玩。诚如书中对苏轼现代性的分析——现代性不仅与传统所代表的“古代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更因着这种精神文化的血脉相传,而对“未来性”也能提供长久有效的滋益。</p><p class="ql-block"> 允芳的书,如马彧博士所言,属“轻学术”。但这轻,却是以重为根基。允芳的父亲是位大作家,他在出版长篇小说《无土时代》的当年,她的母亲便在自家阳台上捯饬出了一块将近100平米的“土地”,如今,他们一家人早已将其精心打理成了一座活色生香的“空中田园”,四季种满了各色蔬果,春秋轮替,乐此不疲。在我看来,这也正是允芳治学为人与众不同的动人之处。</p><p class="ql-block"> 植根泥土,辛勤耕作,是为重;开花结果,引来蝴蝶翩跹,是为轻。翅膀虽轻,飞越天空。允芳更借着思想的翅膀,穿越古今,审视当下,着眼未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