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溪采风有感

白发渔僬

<h1><span style="font-size: 17px; line-height: 1.8;">   滔溪采风有感</span></h1><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 line-height: 1.8;"></span><span style="font-size: 17px; line-height: 1.8;"> 六月二十日,作协分会组织至滔溪采风。</span></h3><h3> 说是采风,但对于我来讲,不如说是到滔溪姚府<span style="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参观更为确切一些。这种有组织的活动,不管能不能写好,一般总都要挤点东西出来才行,我们常称之为交作业。一则便于文友交流,二则采集一些素材便于内刊组稿。而重要的第三,像我们这多数的业余写手,多属自娱自乐穷快活,人家看得起而我们却无以为报,只有这可权当是给热情款待的主人们的答谢。这也就是所谓的应制应景文章。</span></h3><p style="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 这类应景文章,对于我这种自视有一丝丝所谓的清高、不与世俗同的人来讲,是不太给力的。再者,真要写好此类文章也不是很容易,这恰恰又是我的弱点之一。之所以难写,我个人觉得很多的参观活动常常都是走马观花,而看到的又常常是显露物质方面的东西居多,在展示文化内涵与精神层面上的东西相对较少。所以,有些活动我很容易就沦为滥竽充数,没有作业可交,纯粹的凑热闹,很是对不起组织也对不起革命同志们。这回,凑成一首我平时写得较少的七律,总算是基本完成了光荣任务。其题为《滔溪姚府雅聚有记》,有言:“重重翠色映豪庭,富在京畿享盛名。万两黄金若蓬草,十分慷慨带春风。家山福祉云天阔,达者胸怀今古同。人羡皇宫莫如此,我唯过眼满乡情。”</h3><p style="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h3><h3></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第</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二天,我像往常一样到恩师刘学申老校长那去坐坐,跟老校长说起滔溪的事,还拿出新的拙作来。老校长说,滔溪姚先生有故事,是个有得一写的人。确实,曾听人讲过一个事,也不知是真是假:一年,在乡下买一棵老桂花树,姚先生出到了高价七万元,那家人却非要十万块钱的天价。姚先生有点疑问了,既然想卖掉,为何这样的高价都还舍不得卖呢?这对于农村来说,七万块钱可不是个小数目呀!难道坐地要价?一了解,原来那家男主人得了重病,一定得这个数才行。后来,姚先生在长沙帮他找了家好医院,花了二三十万元,治好了他的病。而那棵老桂花树至今仍挺立在原地,姚先生不再提起――尽管他很喜欢那棵树。老校长说,这事好像也听人讲过。确实,这种为人不简单!</span><br></h3><h3> 老校长除了给拙作肯定和鼓励,还说我送姚先生的那四个行楷字“福及乡梓”也比较恰当,有意义。我说虽然见了真人一面,也听说了很多姚先生关心家乡建设、资助贫困人士和大力支持当地教育、医疗和环保方面的话题,但我还是了解得非常粗浅。所以,在写“福及乡梓”还是“福盈乡梓”这几个字送姚先生,我作了很多的犹豫。一方面,姚先生交游甚广,自然有不少名人字画;二来我的字还谈不上什么好书法,难于见人的;另外也不知道选哪几个字比较合适,姚先生又是否会喜欢。而我呢,觉得字意尚可,所以最终还是不怕献丑,当场画了那几个大字相赠。</h3><h3></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早</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在很久以前,多次听到过关于姚先生的传说。有说他的企业在京城搞得风生水起,很有名气的;有说他是安化第一个拥有私人飞机——那种很先进的直升机,很有霸气的;有说过年的时候他给每一位滔溪老人都发过年费,还拿直升飞机撒钱,很是豪气的。反正,很是有钱,并且不是一般的有钱,还很舍得花钱,家里附近很多人都沾了他的光托了他的福——这样,一个任性的土豪形象也就在我心目中胜利诞生。</span></h3><h3> 不过,这次的见面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先入为主的最初看法。这位姚先生,他就是身在京城的安化滔溪人姚社初先生。姚先生六十有余,不但面色红润,身体硬朗,也为人很谦和,谈吐中时时透着很浓的家乡情怀,甚至还有些书卷气。姚先生家占地很宽而布局别具匠心,院落建造豪华而又不失雅致:小桥流水,鸟语花香,山林掩映,有似人间仙境一般。</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尽</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管如此,可我并不怎么关心姚先生到底拥有多少财富,也不怎么关心他如何能有这么多财富,以及那些传说是否为真。我想,姚先生从十分偏僻的安化大山沟里当兵走出去,后来能一步步将企业做大做强,当是有他独特的过程与机遇,不是一般人所能复制。同时,姚先生财富的积累,应跟他的与人为善的父母的身传家教和长期行善积德也是有一定的联系的。而背后的曲折与努力,我想也只有姚先生自己知道。因为那些曲折与努力,早已被他成功的闪亮光环所完全掩藏,也就常常被人们所忽视。</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 </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我</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之所以不关心姚先生的财富多少,另一个原因是如果硬要比财富,正如姚先生自己所谦称,在当今盛世,比他有钱的人有很多。而从过往的历史来看,有的人一旦</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拥有了一定量的财富积累,就会自我膨胀、变味,成了纯粹的暴发户。要么大肆挥霍、不知所以,就像巴金先生笔下的高克定之流;要么视财如命、分毫计较,成了巴尔扎克先生笔下的葛朗台,甚至成为更为可恶之人。而有的人,譬如现今的一些明星,他(她)们一掷千金,则常常只是为了向人显露自家多么的成功和多么的乐善好施,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以博取眼球、满足其虚荣。这些富人,往往又是被人们所不齿。一个人能长存于世的,我想当是一个人的品格内涵与对社会的贡献以及影响。那些上百年上千年都一直被人们所记住和景仰的人,往往都不是他们多么的有钱,而是他们所具有的闪耀着人性光辉的思想与行为。</span><br></h3><h3> 一个人做什么样的事、过什么样的生活,比较高的境界当在于心安、知足、感恩以及勤力。姚先生的财富令人惊叹、羡慕,他的慷慨与大气也早被人们所认同、宣扬。事实上,粗茶淡饭是一餐,山珍海味亦是一<span style="line-height: 1.8;">顿,皆可健康快乐地生活。什么水榭亭台,回廊雅苑;什么字画古董,黑茶茅台;什么飞机珍宝,名头地位,这一切皆是身外之物、过眼烟云。我想,姚先生之所以一直不停地愿为家乡做很多事,也应是有这种想法的。临别之时,我和姚先生的兄长说,姚先生拥有的财富不知比我等多了多少倍,但我并不觉得很稀奇,我唯独欣赏和钦佩的是姚先生看待财富、处置财富的智慧眼光与大气的心态,以及他的家乡情结和对文化事业的关注。我想,这也当是姚先生赢得高的地位与尊重的主要原因吧。</span></h3> <h3>  一个人的能量有大有小,有的宛如百瓦灯泡,可以照亮他人;有的仿佛中天之日,可以普照天下;有的则似萤虫之发光,光虽小,却在努力燃烧自己照亮着自己,比那些苟且蝇营之辈不知要强多少。而我作为一个极其普通的人,自是愿做那一只小小的萤火虫,不光照亮自己前行的路,甚至还希望能以一丁点之微光而可顾照他人。像姚社初先生,他就是那种拥有大的能量和胸怀,完全可以惠及更多普通人的有志、有识之士。</h3><h3>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下一步,姚先生能为更多周边地域再多创造一些较为长久的就业机会,让家乡的普通人能通过自己的双手劳动,跟着他一道前行,让大家从根本上改善条件,甚至一样的越有品质品位,其意义是不是会更大更深远呢?</h3><h3> 据说姚先生正在勾画新的发展蓝图,这自然是滔溪的又一福音。但毕竟一个人的时间与力量都是有限,因此,也真心希望姚先生能带动更多有能力的人士,不管地域远近,无分地位高低,群策群力,共同参与到整个安化家乡的建设与发展中来。到那时,我想我一定得将那“福及乡梓”改一字,为“福盈乡梓”才行。</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 2019/7/7夜</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于仙溪</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