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重聚时,相约北疆快乐游。

晓石

<h3>  在四位男士精心细致地组织和安排下,我们一年一度的知青战友聚会于二零一九年六月二十八日如期启程了。这次我们选择的聚会地点是新疆塔城、阿勒泰、可可托海自驾游。出发前,四位帅哥为大家准备了丰富的瓜果、干粮……路上吃得、用得、玩得应有尽有。三辆车,十一位战友,一路歌声,一路笑声,带着我们的友谊,带着我们对知青生活美好的回忆,带着我们对家乡秀丽山河的向往,我们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h3> <h3> 一年一度的再重逢,看得是大好河山;续得是在特殊年代结下地这份曾经同甘共苦的知青战友情。享受地是共同分享大好河山的愉悦和笑声!</h3> <h3>男士们辛苦地开着车,女士们开心地聊天、叙旧、不时还小声享唱那首熟悉的《往日时光》多么惬意地旅行呀!</h3> <h3>第一天我们住在裕民县,酒店里一顿丰盛的晚餐让我们忘记了旅途的劳累。酒足饭饱后大家兴致勃勃地在山花步道上散步,享受这里的美景并陶醉其中。</h3> <h3>  7月1号是党的生日,在这有纪念意义的一天里,我们游览了小白杨哨所——这座哨所设立于1962年,原名叫塔斯特哨所,后改名为小白杨哨所。这里面还有一段非常感人的故事呢!</h3><h3>  在80年代,有一名伊犁籍锡伯族战士,名叫陈福森,回家探亲,从家乡带来十几棵小白杨树苗,把它们栽种到哨所周围。由于这里气候恶劣,风沙大,小树苗相继都死去,只存活了一棵。战士们非常珍惜这棵小白杨树,洗脸、刷牙时不用香皂和牙膏,将水积存下来给小白杨树浇水,小白杨树终于茁壮成长,日夜陪伴着哨所的战士。</h3><h3>  著名的军旅作家梁上泉来到新疆采风,偶然听说了这个故事,欣然创作了大家都很熟悉的一首歌《小白杨》,随着这首歌的传播,小白杨哨所也传遍了大江南北。2004年中国电影艺术家采风团和心连心艺术团先后来到小白杨哨所,看望了这里的战士。特别一提的是,以《小白杨》这首歌成名的著名歌唱家阎维文也来到了这里,演唱了《小白杨》这首歌。</h3><h3>  2006年,当年种下这棵树的战士陈福森陪同母亲又来到了这里,在白杨树的对面种了一棵小松树,两棵树相对相望,一齐陪伴着哨所的官兵驻守在边疆,保卫着边疆。在党的生日这天选择来这里,看到很多单位的党员在这里宣誓拍照,顿时让大家有一种神圣地仪式感。为了留下这美好的一瞬间,战友们按下了快门。</h3> <h3>从小白杨哨所出来,途经勺药谷和农九师的一个牧草场,看到一望无际的草原和正在用现代化的打草机直接扎好的一个个长方块牧草。战友们兴奋极了,长方形牧草块成了我们的道具,大家在草地上玩起闪拍,我们的笑声在草原上空回荡……</h3> <h3>福海不是海,它是福海县的一个淡水湖,湖中鱼产丰富,福海鱼宴是本地的特色。福海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是新疆连接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的重要桥头堡。当我们的汽车走近福海,眼前出现一片碧蓝碧蓝的湖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银波荡漾,不时有水鸟飞过,多美的湖水呀!福海,你不是海,可你多像海呀!我们大家由衷地赞叹着!</h3> <h3>福海碧水浩淼,漫步湖边沙滩,白沙绵延数里,湖水碧波万顷,不时有不知名字的水鸟在湖面上嬉戏鸣叫。岸边有许多不规则的岩石和停泊的小渔船。蓝蓝的湖水,静静的小船,湖边那黄色的梭梭树……触动了我们那颗不老的心……我们像孩子般兴奋、拍照,留下倩影翩翩。</h3><h3>湖面碧蓝平静,不时有一股带爽意的风吹起了姐妹们色彩鲜艳的丝巾,编织出优美委婉的丝巾生命线。也许我们的兴奋感染了风儿,它竟吹走了一位战友的一顶帽子,也许这是上帝让我们送给湖水的一件礼物吧。大家嘻嘻哈哈的笑声淹没在湖水的银波中……</h3> <h3>来到塔城,大家都想去口岸上看看,买些哈萨克斯坦的商品。巴克图口岸位于塔城市,是我国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边界交界处。在口岸上可以看到中哈两国的界碑和中哈两方的国门。门票要10元,区间车要5元。我们没带户照,只能在国门前拍照,但可以看到对面哈萨克斯坦的一排整齐的沙枣林,开阔平坦的草地上繁花点点。远处青山逶迤,村舍影影绰绰,宁静悠远。口岸旁的商店不是太多,都是进口产品,价格相对要便宜一些。我们选了一些自己需要的产品。游完口岸,我们继续前行。</h3> <h3>阿勒泰市的桦林公园依山傍水,自然林木以白桦树为主,林间有多种花草、树木、河流、栈道、木桥融为一体。我们晩餐后来到桦林公园,被那里形态各异的白桦林惊到了。树冠高大,枝叶繁茂。我们穿梭在白桦林中的栈道和栈桥上,走了不少路,因为景色美,一点儿也不觉得累,要不是有路标,都走不出白桦林了。白桦林中还有装修别致的咖啡厅、冷饮店。俄罗斯冰淇淋毎个店都有。桦林公园实在太大了,走累了,也没有走完全程。我们的开心快乐和公园美丽风景相交融,浸润着我们的心田。我们因这段知青生活而结缘,因这次旅游重聚而快乐,因大自然的美景而丰富了我们的视野,提高了毎亇人生活的质量。</h3><h3><br></h3> <h3>可可托海三号矿坑位于距新疆阿勒泰富蕴县城北部50公里处的可可托海镇,素以“地质矿产博物馆”享誉海内外,可可托海三号矿坑是中外地质学者心目中的“麦加”。</h3><h3>可可托海3号矿脉素以地质博物馆享誉中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为国家偿还了前苏联的部分外债,并为我国原子弹、氢弹以及人造卫星研制成功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因此,新疆富蕴可可托海三号矿坑被誉为“英雄矿”、“功勋矿”。</h3> <h3>在战友陈国利的建议和引领下我们一行十一人参观和游览了可可托海地质公园和三号坑的外景。当年他曾在此工作过,为我们讲了一个一个关于三号坑的故事。三号坑是个宝石洞,游客可观赏宝石镶嵌在岩石上的状态。并体验探宝寻宝的乐趣。回来时我们从当年苏联帮我们修的全是实木的木桥上通过,多少年过去了,木桥依然结实。俄罗斯的东西就是耐用。</h3> <h3>可可托海风景区,地处 新疆 东北 部的 富蕴 县境内,距富蕴县城53公里,面积788平方公里,是由世界地震博物馆之称的—— 卡拉 先格尔地震断裂带、北国 江南 ——可可苏里、 中国 第二寒极——伊雷木湖及著名的额尔齐斯大峡谷四大景区组成。可可托海风景区的美丽与神秘已风扬天下,她宛如一位被深藏于闺中的美娇娥一样,她的美真是惊艳于世。可可托海不是海,可可托海, 哈萨克 语意为“绿色丛林”。有世界地震博物馆之称。</h3> <h3>吃过饭,我们自驾车来到克克托海景区门口,但进入景区只能乘坐区间车。我们买了门票126元,乘区间车大概4O分钟才来到了神钟山的脚下,那里的山水景色让我们惊叹。这座山像一个大钟耸立在那里。犹如天上的神仙把一座大钟立在了额尔齐斯河边,雄伟壮观。为了更好地欣赏额尔齐斯大峡谷的美景,我们几个姐妹徒步登山。登上高处累得我们气喘吁吁,几个姐妹也走分散了,后来又汇合到了一起。累并快乐着我们欣赏到了可可托海的美景。可可托海的美无法用语言描述,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它的气势磅礴。它的石山、河流、白桦树、云杉、野山花等,融入大自然的怀抱,结合的那么巧妙,像一蝠画,像一首诗。我们被美景吸引着、陶醉着,恋恋不舍……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得不又坐区间车回到山下,与大部队汇集在一起合影留念。<br></h3> <h3>我们一路游玩,一路美食。每到一个地方,首选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裕民县的大盘鸡,特色羊肉和风干牛肉;塔城的风干牛肉抓饭和俄罗斯冰淇淋;福海丰盛的鱼宴;阿勒泰四十九丸子汤;可可托海农家乐的羊肉串、黄面和特色陆海空烧烤……至今还让我们回味无穷,余味未尽呢!品尝美食,观赏美景,一路歌声笑语,使我们这次聚会其乐融融,增进了战友间的友谊,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h3> <h3>聚会让我们相伴而行,彼此分享美景、美食。回忆过去插队时的艰苦岁月,交流如今如何养生、运动,偶尔的冷笑话,让我们笑声不断。尤其是令人身心愉悦的自然风光和异域环境,让我们敞开被城市禁闭的心扉,拥抱自然,融入山水美景之中,几天的旅行让我们长期生活在城市浮燥的心灵得到了放松和慰藉。让我们珍惜这段美好的友谊,期待下次重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