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讲座篇 <h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前行。在经过两天的系统学习后,我们迎来培训学习的第三天。</h3> <h3> 上午,为学员们带来精彩讲座的是黄程献老师 ,她与学员们一起探讨如何成功撰写一篇优秀的导学案。讲座一开始,黄老师提出三个问题围绕导学案框架与学员们互动,接着黄老师抛砖引玉,以几篇导学案为例,引发学员们的深思。<br></h3> <h3> 学员们围绕导学案例,发表自己的看法,畅所欲言,既指出了优点也点评了不足。</h3><h3> 优点: </h3><h3> 1.教学流程流畅,学习过程紧凑。</h3><h3> 2.教学结构完整。</h3><h3> 不足:</h3><h3> 1.学习目标、重难点、板书设计、课堂小结有缺失。</h3><h3> 2.定标过多,与过程不符。</h3><h3> 3.写成了课堂实录。</h3><h3> 4.过于粗略,没有具体说明。</h3> <h3> 经过一番探讨后,学员们脑海中对导学案的认知已经有了个清晰的轮廓。紧接着黄程献老师列举出导学案的4个主要组成部分(激趣定标、自学互动、适时点拨、测评训练),并从以下3小点具体展开分析:</h3><h3> 1.如何制定学习目标?</h3><h3> 2.如何设计自学互动?</h3><h3> 3.如何根据目标设置"测评训练"题?</h3> <h3>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总比较浅薄,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化为己有,转为己用。</h3><h3> 黄程献老师选定了两个课题,让学员们围绕各自的课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群策群力,撰写一篇导学案,做到活学活用今天所学的知识。</h3> <h3> 小组代表发言,针对自己小组撰写的导学案谈一谈设计思路及流程。在这过程中,既有讲师的指导,也有学员的点评互动。集思广益,共同进步。</h3> <h3> 成果展示。教师们也成功体验了一会小组合作的魅力。</h3> 下午讲座篇 <h3> 随着课改的到来,教学模式已渐渐的向新型教学模式转变。而传统的纸质成绩分析被电子表格所取代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h3><h3> 下午,给我们带来专题讲座的是来自县教育局教研室的蔡剑平副主任,讲座的主题主要是围绕如何运用电子表格巧妙的进行成绩分析。</h3><h3> </h3> <h3> 区别于传统的纸质分析,借助电子表格进行分析更直观、更简便、可操性更强。如果说上午的讲坐是理论与实操的结合,那今天下午这场讲座更侧重于实操性。</h3><h3> 蔡剑平副主任主要针对教师在运用Excel电子表格进行成绩分析时常用到一些操作技巧进行有针对性的列举说明。</h3><h3><br></h3> <h3> 书写的东西总是带着情感,并饱含生命力,给人以踏实之感。有这一群可爱的教师他们用笔描绘、勾勒着自己的所学所获。</h3> <h3> 幸福的教师是不断前行发展的教师,是精神素养不断丰厚的教师。人生无常乐,流水无尽期,学习无止境,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过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