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的记忆

老武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最近,在整理以前旅游的照片时,看到了一组参观黑河《知青博物馆》的照片,不由得让我回忆起当年参观时的情景和感受。那是在2015年9月初去黑河旅游,到了瑷珲镇参观《瑷珲历史陈列馆》后,当地人告诉我们这里还有一个知青的博物馆值得一看,来到这里的人都要去看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听说有知青博物馆,即刻决定去看一看。快到那里时,一个非常醒目、近六层楼高的大红色建筑映入了我们的视野。《知青博物馆》主体建筑是大红色,外墙上镶嵌着金黄色的“知青博物馆”字样。来到这里,我们穿过陈列着当年知青使用过的拖拉机、汽车、蒸汽火车头和各种农机等实物的广场,走进了博物馆主楼。通过参观和介绍,了解到黑河知青博物馆于2009年8月11日正式开馆,占地面积10万余平方米,展览面积6400平方米,馆藏知青照片、实物等文物22700余件。 展出内容共分“共赴北大荒”、“闪光的青春”、“浴火凤凰”、“苦涩的记忆”、“大潮落去”、“两地情”六个部分。知青博物馆展览的主要特点是以真人真事为主。展馆的主要形式除版面文字、图片外,还有图画、场景、雕塑。展览的主题是反映一代热血青年在党和祖国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一往无前,为党和人民承担了历史责任;他们与天斗,与地斗,奉献了青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业绩,自身也受到了艰苦的磨练;广大知青与农村广大干部群众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结下了深厚的血肉之情;返城后,他们以在北大荒磨练出来的拼搏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开始了第二次创业。黑河《知青博物馆》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展示知青生活全貌的综合性知青博物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知青博物馆》总体呈现大红色基调,用大红色作为建筑外部颜色是很少见的。除主体建筑外墙颜色为大红色,其他配套建筑外部也都以大红色为主。红色是那个年代的名片,火红的青春、火红的理想,这是对知青最好的解读;展馆的大红色基调寓意了那个火热的年代和知青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中对党、对国家一片赤诚之情。</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当年,来自京、津、沪等大城市的知青,怀着一腔热血和激情来到了北大荒,在这片黑土地上用勤劳和汗水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至今耐人回味。走进博物馆,时间的大门在这里轰然开启,我仿佛走进过往的时光,去了解那些年发生的故事。一幅幅真实的照片、一个个复原再现当年的情景,一尊尊动人的雕塑、一件件当年知青们留下的实物,还原了那段历史,这些后面都有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了发生在那个年代的青春往事,让人身临其境的体会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是知青绽发出生命中最亮的光芒。博物馆很大,徘徊期间,看到的这一切,我并不感到陌生,仿佛离我很近,仿佛就曾经发生在我的身边,让我想起了曾经的往事,这应该是到这里参观的知青应有的一种共同感受和回忆吧。为什么我们这么久之后,还会对那段知青往事记忆犹新,对那段知青岁月难以忘怀,对那段知青经历回味无穷,在这里我找到了答案,这里有我们知青的共同记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我也有过知青经历。那是在1975年8月中学毕业时,辽宁省委发出了“建设昭盟,开发昭盟”的号召,动员应届毕业生志愿去昭盟(昭乌达盟现为内蒙赤峰市)插队。当年作为学生干部,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学校率先报名去昭盟插队。去昭盟是需要有勇气的,昭盟在哪儿不知道,听说那是离家很远的地方,还听说那里气候恶劣风沙大,生活条件很艰苦,那里的一切都是未知。应该说,当年我们是用实际行动做到了“一生交给党安排”,“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有着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就这样,我和同学们一起带着年轻人的激情,离开家乡,告别亲人,踏上充满未知的行程,来到了翁牛特旗大兴农场兴隆村,这是一个位于科尔沁沙地腹地在地图上都不做标记的小村庄。这里交通闭塞,风沙很大,我们当时就领略了沙尘暴、扬沙的威力;这里用的是煤油灯照明,老乡们住的是低矮、破旧的泥土房,走的是坑洼不平的土路,有繁重的劳动给人带来那种极度的身体劳累和疲惫。恶劣的环境,艰苦的生活,繁重的劳动伴随着我度过了三年知青岁月。可是,在三年艰苦的知青岁月中,更多的还是收获,学到了教科书上难以学到的知识,增长了见识,造就了坚强的毅力和健康的体魄,收获了在那个贫困年代当地乡亲对我们的那份情谊,让我们更加成熟,能够坦然面对未来的生活。在昭乌达盟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记录着我们的人生足迹,留下了我们辛勤的汗水,流淌着我们的青春岁月。人的一生要经历很多,有的经历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遗忘,唯有你的知青经历铭刻在心,因为是你迈向社会的第一步,这一步虽然迈的有些艰难,但迈的勇敢,迈的坚强,迈的踏实,迈出了自信,迈出了豁达,迈出了坦然。知青三年在我的人生旅途中是短暂的,但留下的记忆是深刻的,这些不会忘掉,也忘却不掉。</font></h3> &nbsp; &nbsp; &nbsp; &nbsp;随着时光的流逝,渐行渐远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已经成为历史,现在更多的是知青们通过各种方式纪念这段历史。纪念什么呢?实际上,抛开历史的评价不说,就是当年全国广大知青能够听从党的召唤,为国家分忧,远离家乡,奔赴广阔的天地,战天斗地,艰苦奋斗,为国家奉献了自己宝贵的青春甚至生命,用忠诚、用青春、用热血汗水书写了一代知青人对党对国家的忠诚,这些不正是我们值得要纪念的吗。纪念是为了更好地传承,要让后人知道知青是为新中国的发展和强盛做出巨大付出和奉献的一个庞大的群体。参观《知青博物馆》就能感受到,这里的一切是对知青岁月的记录、怀念和铭记,给后人以启发和思考。每一代人都有自己属于时代的命运机遇,知青生活是人生之旅中最难以忘怀的岁月,是难以磨灭的个人记忆,也是社会记忆、国家记忆的一部分。知青独一无二的机遇真真切切存在于时间的维度之中,历史永远不会忘记知青。<br><br><br> <h3><font color="#010101"><h3>美篇制作 &nbsp; 武 &nbsp;健</h3><h3>撰稿摄影 &nbsp; 武 &nbsp;健</h3><h3>&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2019年7月9日</h3></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