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铁道兵战友网网络系统庆祝“八一”建军节暨[致敬,战友]征文颁奖晚会</h3><h3>2019年8月1日晚7点30分-----快乐写作群</h3><h3>节目单</h3><h3> </h3><h3>策 划:刘政湖 铁道兵战友网站站长</h3><h3>主 持人:侯卫 铁道兵战友网网络 系统常务副总协调</h3><h3>协调:李 刚 铁兵写作文苑周六活动组长 协 调:舒湘华 铁兵写作文苑群记叙文群群主</h3><h3>图片制作:吴慰祖</h3><h3> </h3><h3>01、原中国铁建总裁赵广发赠送书法作品</h3><h3>02、请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铁道兵文化公益基金张楚然主任致辞</h3><h3>03、铁道兵战友网网站站长刘政湖致辞</h3><h3>04、评审组组长郑建平总结发言</h3><h3>05、王金玉:女声独唱《为了谁》(天路朝阳群)</h3><h3>06、介绍本次活动评审组成员</h3><h3>07、孙建军评委宣读颁奖词</h3><h3>08、评审组副组长陈大瑗颁发优秀作品奖18名。</h3><h3>09、兵网系统副总协调邱光明颁发优秀奖奖金各100元贺卡(奖金发个人私信)</h3><h3>10、优秀奖代表、已故知名战友张怡华的女儿张恋发表感言</h3><h3>11、姜云舞蹈《打靶归来》(交流群)</h3><h3>12、听心诗朗诵《祖国,一首唱不完的恋歌》(兵网站)</h3><h3>13、评委孙建军三等奖颁奖词</h3><h3>14、快乐写作群群主郑建平颁发三等奖(8名)</h3><h3>15、艺术现场群群主张衍海颁发三等奖奖金贺卡各300元(奖金发个人私信)</h3><h3>16、三等奖获奖者代表王林山发表获奖感言</h3><h3>17、李汪源独唱《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写作群)</h3><h3>18、朱岩摄影作品展示(女兵群)</h3><h3>19、评委孙建军二等奖颁奖词</h3><h3>20、兵网顾问王振江颁奖二等奖5名。</h3><h3>21、王明义会长颁发二等奖奖金贺卡各500元(奖金发个人私信)</h3><h3>22、二等奖获奖者代表李友珍发表获奖感言</h3><h3>23、何燕宁演唱《当兵的历史》(公众号)</h3><h3>24、评委孙建军一等奖颁奖词</h3><h3>25、铁道兵战友网站站长刘政湖颁奖一等奖2名。</h3><h3>26、兵网系统常务副总协调侯卫颁发一等奖奖金贺卡各800元。(奖金发个人私信)</h3><h3>27、一等奖获奖者代表甄永朴发表获奖感言</h3><h3>28、兵网《艺术现场》群展示书画作品</h3><h3>29、金永碎演唱京剧选段(企业家群)</h3><h3>30、愉悦交流群群主屈文录发布项目组、评审组成员优秀作品展示</h3><h3>31、周安才演唱《战友情歌》(写作群)</h3><h3>32、朱华根手风琴拉唱《当那一天来临》(艺术群)</h3><h3>晚会结束</h3> <h3><b><font color="#ed2308">庆祝八一建军节暨</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致敬,战友]征文颁奖晚会</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主持人:侯卫</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尊敬的各位老首长:</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亲爱的战友们:</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大家晚上好!</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值此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请允许我代表铁道兵战友网网络系统,向群内外全体铁道兵战友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并致以崇高的军礼!</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历时近十个多月的[致敬,战友]征文活动,已落下帷幕。从网络系统各群成员,到群外许多战友,都踊跃参与,150来篇稿件,较高质量,热烈反响。这是参加人数最多、范围最广、稿件最精彩的一次大规模线上活动,也是献给铁道兵七十一周年和八一建军节的精美礼单。</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每篇征文,都是战友们用心血写就。火热军旅,青春绚丽,芳华闪亮,战友情长。努力奋斗,比学赶帮,思想进步,冲锋在前。一个故事,一声呼唤,一段回忆,一双泪眼。胸中荡漾,交织情感,细细品味,荡气回肠!</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人生最难忘事,刻骨铭心,没齿难忘,时时撞击心灵情感。在[致敬,战友]征文中回忆,在幸福中梦牵,在痛苦中惊魂,在欢乐中留恋,汇集成一行行精彩纷呈的佳篇。</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编辑们辛劳登刊,评委们细心评选,管理层缜密组织,战友们踊跃奉献,精彩场面即将呈现。今晚星光灿烂,今夜无人入眠,让我们共同分享那一个个难忘故事的佳篇,分享获奖喜悦和抒情感言。</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庆祝八一建军节暨[致敬,战友]征文颁奖晚会,现在开始!</font></b></h3> <h3>原中国铁建总裁、知名度颇高的书法家和画家赵广发</h3> <h3>赵广发总裁得知我们庆祝“八一”建军节暨巜致敬,战友》征文颁奖晩会今晚在这里举行,特意为晚会赠送的书法作品《八一军旗红、永远铁道兵》祝贺晚会圆满成功!</h3> <h3>各地铁道兵老战友们,大家好!</h3><h3> 在全国人民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庆即将到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2周年来临之际,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铁道兵文化公益基金祝愿所有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及军属们节日快乐!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同时祝铁道兵战友网网络系统“八一”联欢晚会圆满成功!</h3><h3> 铁道兵是一支英雄的部队,是在党领导下的军事武装集团的组成部分,又是在党领导下的承担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铁道兵文化既有人民解放军文化的共性又有铁道兵文化的个性。铁道兵退役军人成立的铁道兵战友网等各个网站,多年来配合铁道兵文化联谊会、铁道兵文化公益基金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特别是铁道兵战友网有近90位铁道兵战友、家属参加了铁道兵启航纪念塔的公益捐赠活动,对铁道兵纪念园的建成起了积极的作用。</h3><h3> 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事务的一系列论述,贯彻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精神;要自觉向“时代楷模”张富清同志学习,向全国模范退役军人中铁道兵薛方全、张金春、于桂亭、李保国、徐佐林等五同志学习,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开创“传承铁道兵文化、弘扬铁道兵精神”的新局面!</h3><h3> 祝战友们身体健康,节日快乐! </h3><h3> </h3><h3> 张楚然</h3><h3> </h3> <h3>兵网系统总协调刘政湖致辞</h3><h3>战友们晚上好!</h3><h3> 盛夏阳光艳,网络热气高!</h3><h3> 今晚,我们再次网上欢聚,举行庆八一暨铁道兵战友网络系统《致敬,战友》有奖征文颁奖晚会,可喜可贺。</h3><h3> 历经数月,我网络系统本年度最大的网络活动《致敬,战友》有奖征文今天落下帷幕。值此机会,我谨代表系统管理团队一一</h3><h3> 向所有在本次活动中获奖的战友表示热烈的祝贺!</h3><h3> 向所有积极参与本次活动的战友表示真诚的感谢!</h3><h3> 向所有热情关注本次活动的战友们表示由衷的谢忱!</h3><h3> 向所有认真负责、辛勤付出的评委战友们表示我们心底的敬意!</h3><h3> 我们还要特别感谢鼎力支持本次活动并提供赞助的李恩德战友!</h3><h3> 最后,我还要告诉大家,今天的颁奖活动完毕后,征文还要继续进行,一直要延续到今年年厎,为明年出版文化丛书中的战友风采专集而准备资源,这个更有意义!战友们还可以积极参与。</h3><h3> 战友们,让我们继续携手努力,在追求晚年充实快乐的生命进程里,为传承铁兵文化弘扬铁兵精神做出新的成绩!</h3><h3> 谢谢大家!</h3> <h3>挥毫写初心 泼墨颂军魂 </h3><h3> ——致敬征文总结
</h3><h3>
</h3><h3> 铁道兵战友网网络系统组织的《致敬,战友》大型征文活动,历时近十个月,圆满落下帷幕。
</h3><h3> 此次活动,受到了全国铁道兵战友的支持和关注,其影响力之大,覆盖面之广,参与度之高均是前所未有的。本活动共收到稿件近200篇,经过筛选,在兵网和公众号刊出的作品有150篇。来稿内容,涵盖了各个领域,有荣获国家级大奖的英模、有优秀的领导干部、有普通的战士职工、有优秀的企业家、行业领军人物、还有埋骨异国他乡的烈士……参与征文活动的作者,除了铁道兵老战友,还有中铁建、铁二代。刘政湖站长率先写出范文,并完成了六篇高质量的征文。刘尊鑫战友,为掌握的资料落实某个环节,多次找战友核实,连续战斗了几个通宵,撰写了十一篇精彩征文。鲁兴勇,在编辑工作忙的情况下,完成十篇佳作。学兵胡周崇,身残志不残,六篇致敬人物栩栩如生。侯卫、屈文录、郑建平、陈竹荣、秦北雷等战友,均为多篇征文作者。
</h3><h3> 在多篇征文作者中,最令人感动和惋惜的是,《铁道兵战友网》创始人之一,湖南省铁道兵文化联谊会常务秘书长张怡华,不幸仙逝前留下了五篇征文遗作。
</h3><h3> 一次大型活动,从策划、启动、编辑、刊发,到评标制定,评审,总结表彰,是一个系统工程,投入的人力之多、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在刘站长带领下,以项目组长陈大瑗何燕宁为首编辑人员,默默的在后台工作,审稿、修改、编辑、发送,篇篇征文都留下了他们的心血。群主郑建平四处约稿,及时和作者沟通。项目组侯卫、屈文录、张涛等战友,积极发动、推荐稿件。许多战友作者,为了一张配图,甚至发动全团战友帮助寻找。
</h3><h3> 本次评审组,本着专业加非专业的原则组建,具有专业性强、责任感强、参与意识强几个特点,敢于直言不讳的提出自己的观点,同时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充分显示专业与敬业的高素质。以黄世贤、孙建军等为代表的专业评委,以郑建平等为代表的非专业评委,配合默契轻松愉快,张弛有度有条不紊。黄世贤评委提出进入到第三轮的征文均可获奖,目的在于鼓励、不在于奖金的建议,得到了全体评委的支持。项目组采纳了评审组的建议,奖项设置从不足10%提高到30%,表达了兵网对作者的尊重与鼓励。专业评委中,有的肩负着国家级的评审,常常出任各种重大赛事评委。他们的加盟,使我们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相信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会更有经验做的更好。
</h3><h3>
评委难当!当问为什么接受邀请时,几个评委回答“没问题的,生是铁道兵的人,死是铁道兵的鬼!我永远热爱战友们的文学激情!”“战友们文学情怀,让我有脸见人!”“真好!这份让人落泪的初心!”。八位评委们认真负责,公平公正,细致耐心,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圆满地完成了此次评选任务!
</h3><h3> 亲爱的战友们,时不我待!我们能做的、我们要做的、我们必须做的,就是拿起笔,书写我们的芳华,我们的奉献,书写生命中最值得骄傲的历程,书写英雄铁军不朽的丰功伟绩,让其永载史册!光辉照后人!
</h3><h3>
</h3><h3> 《致敬,战友》征文活动项目组
</h3><h3> </h3><h3> 2019年8月1日</h3> <h3>王金玉独唱《为了谁》</h3> <h3> 《致敬征文》评委简介</h3><h3> 本次《致敬征文》的评委,由《快乐写作》群主郑建平和网站编辑部主任陈大瑗领衔,评委由郑建平、陈大瑗、危文炎、黄世贤、杨景林、孙建军、卢祯、李健八人组成。</h3><h3>评委们的文学知识宽泛,功底深厚,基础扎实,有较丰富的评审经验,并且具备公平公正的道德素质。其中有的评委曾是报社的编辑,有的是教授级的作家,有的是长期从事文学创作者,有的具备较专业的写作水平。</h3><h3>他们本着对兵网管理团队授予权力的高度责任感,坚持原则。在暑期伏天,夜以继日,高效的在短短的一周内,反复阅读了150篇作品。怀着对铁道兵的那份深情,对老战友们辛勤写作的赞赏和肯定,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客观公正,反复推敲平衡,最后评选出了优秀作品等级和优秀作品展示。圆满完成了这次光荣而艰巨的任务。</h3> <h3>评审组长:郑建平</h3> <h3>评审副组长:陈大瑗</h3> <h3>评委:危文炎</h3> <h3>评委:杨景林</h3> <h3>评委:孙建军</h3> <h3>评委:黄世贤</h3> <h3>评委:李健</h3> <h3>评委:卢桢</h3> <h3>不忘初心使命 书写梦想光荣</h3><h3>——《致敬战友》征文活动颁奖致词</h3><h3>撰稿/致敬征文评委孙建军</h3><h3> </h3><h3>军旗穿越着历史风烟,旗帜上有我们忠诚的信念。当年南昌起义的红领带,飘荡成一面面浴血奋战的战旗,我们曾经是这如诗如画的旗帜下,为初心和使命集结的铁道兵。因此“八一”,不仅仅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它是我们的青春和姓名,是我们全部的热血和生命。</h3><h3>2019年的“八一”格外不同,因为我们同时迎来了共和国70岁生日。于是我们用《致敬战友》的方式怀念岁月,我们以初心使命的名义奋笔书写,唯有不忘初心。才能牢记使命。</h3><h3>征文活动一经开展,战友们热情高涨,近200篇文章从祖国各地,从各条战线,雪片般地飞到了项目组,我们深深感到,字里行间刻写的不仅是文笔才华,更是战友们的心跳和体温。</h3><h3>今天,我们为评选出的35篇代表作颁奖,并不是为了炫耀我们写作的成就,而是为了更加深切的怀念峥嵘岁月,珍视人生财富,展望大美未来,继续顽强奋进。</h3><h3>细读美文,战友情深。回望铁道兵岁月,我仿佛看见,从祖国第一条独立建设的铁路零公里处,直至纵横祖国山山水水的滚滚车轮和荡气回肠的气笛声中,每一条线路旁的烈士墓中,都伸出了一双双年轻的手,推着我们的新时代向着民族复兴的梦想飞奔!</h3><h3>战旗为什么这样红?还是让历史告诉未来:青春无悔,奉献无悔,我们也许并不是最优秀的战士,但是我们没有玷污母亲和军旗的荣誉,我们用青春和热血、使命与担当,书写了不会消失的共和国记忆,因此我们为不忘初心使命而书写梦想光荣,并且自豪地告人们,我们是永远的铁道兵!</h3><h3> </h3> <h3>征文活动是丰富多彩的,我们还能从各个角度读到无处不在的铁道兵精神。《鲍宗盛:七十岁再出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罗纪造:牢记使命生不悔》多么豪迈,《康天鑑:一位老铁道兵的心愿》、《刘楚安:一生奋斗热爱铁路工作的总工》、《张锁龙:用铁道兵精神引领新征程》、《赵本信:抹不去的坚强意志》守望初心,依然美丽,《刘长高烈士:临危不惧,英勇献身》、《传奇的霍副营长》、《能受天磨乃铁汉》《孔奇:铁道兵的骄傲》记忆和续写着铁道兵的骨气品格,《龚冬保:踏着雷锋的脚下印》、《薛其福:牵扯烈士、关怀遗孤近半个世纪的老铁道兵》、《熊瑞华:以帮扶战友为己任》、《陈明明:为民排忧解难的通伍兵》、《陈瑛丽:开拓紫阳茶叶市场,带动一方脱贫致富》大爱无疆,感人肺腑。《徐佐林:铁道兵出身的全国知名演讲艺术家》、《李武兵:用诗写就人生》、《黄靖:一个执着挖掘和弘扬宝卷文化的人》文采飞扬,瀚墨飘香。</h3> <h3>兵网编辑部主任颁发优秀奖(18名)</h3> <h3>兵网副总协调邱光明颁发优秀奖奖金贺卡各100元(奖金发个人私信)</h3> <h3>优秀奖代表、已故知名战友张怡华的女儿张恋发表感言</h3><h3><br></h3><h3>大家好!</h3><h3>我是张怡华的女儿张恋,很荣幸我父亲的文章获得此次征文优秀奖,非常感谢铁道兵战友们对我父亲的认可及肯定!<br></h3><h3>细细读来父亲生前的文章,深刻感受到他与战友们的深情厚谊,比天高、比海阔,浓浓的军旅情怀让人感动!借用很喜欢的诗句“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叶落。去留无意,望碧空风卷云舒。山阻石拦,大江毕竟东流去。雪辱霜欺,梅花依旧向阳开”与大家共享。</h3><h3>父亲生前笔耕不辍,用细腻且温暖的文字记录着他的矿山情、军旅情、山水情……这些文字饱含了父亲的心血,也是他留给我的宝贵财富,为了纪念父亲短暂但精彩的人生,我决定完成他的遗愿将这些书稿成册出版,也是我父亲的第二本散文集《风景只在大山中》,目前出版社正在编辑校对阶段,待正式出版后再与大家分享,再次衷心感谢您们——父亲生前最亲爱的战友们!</h3> <h3>姜云舞蹈《打靶归来》</h3> <h3>听心诗朗诵:《祖国,一首唱不完的恋歌》</h3><h3>作者:张锲</h3><h3><br></h3><h3>我曾经不止一次地想过,</h3><h3>祖国,到底是什么?</h3><h3>我想啊,想啊,</h3><h3>每一次我想起“祖国”这两个字,</h3><h3>血管里便奔腾着一股股的热血,</h3><h3>眼里便泛起一片片晶莹的泪花,</h3><h3>心底便泛起一阵阵温柔的浪波……</h3><h3>祖国是什么?</h3><h3>它是山、是海,</h3><h3>是森林、是草地,</h3><h3>是村庄、是城市,</h3><h3>是绵延起伏的丘陵,</h3><h3>是茫茫无垠的沙漠……</h3><h3>祖国是什么?</h3><h3>它是炊烟、是鸽哨,</h3><h3>是端午的龙舟、是中秋的火把</h3><h3>是情人在木栅栏后面热烈的亲吻,</h3><h3>是婴儿在摇篮里咿咿呀呀的呼唤,</h3><h3>是母亲在平底锅上烙出的煎饼,</h3><h3>是父亲在远行时的殷殷叮咛。</h3><h3>祖国是什么?</h3><h3>它是老子、孔子、庄子的思考,</h3><h3>是屈原、李白、陆游的诗,</h3><h3>是韩愈、柳宗元、苏轼的散文,</h3><h3>是李煜、李清照、辛弃疾的词。</h3><h3>是八大山人、郑板桥、齐白石的画,</h3><h3>是米芾、黄山谷、林散之的书法。</h3><h3>是我们心目中那些最智慧人的创造,</h3><h3>是我们最尊崇的那些大师们的劳绩。</h3><h3>祖国是什么?</h3><h3>它是一次次的屈辱,</h3><h3>一次次的抗争,</h3><h3>一次次的失败,</h3><h3>又一次次的奋起;</h3><h3>她是战士手中的枪,</h3><h3>是志士颈上的血,</h3><h3>是胜利后的狂欢,</h3><h3>是史书上一页页不朽的篇章!</h3><h3>世界上有许多美丽的地方,</h3><h3>但是,那里有黄山、黄河么?</h3><h3>有长江、长城么?</h3><h3>有襁褓里母亲哼唱的摇篮曲么?</h3><h3>有我一步步艰难跋涉过来的足印么?</h3><h3>有我和我的亲友们都已经习惯了的</h3><h3>那些难以尽说的民风民俗么?</h3><h3>有我一开口哼唱</h3><h3>就觉得荡气回肠的乡音黄梅戏么?</h3><h3>没有,既然这些都没有,</h3><h3>那么,祖国就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地方。</h3><h3>祖国,它是一首唱不完的恋歌,</h3><h3>一篇写不尽的美文。</h3><h3>它是我们的祖先和祖先的祖先</h3><h3>赖以繁衍生息的地方</h3><h3>也是我们的子孙和子孙的子孙</h3><h3>赖以生存发展的地方。</h3><h3>让我们更多的了解祖国的昨天,</h3><h3>也更加努力的建设祖国的今天和明天。</h3><h3>未来属于中国,</h3><h3>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h3> <h3>《李月光:国际主义战士》讲述了援越抗美战场一位战友成为排弹英雄,那惊心动魄的传奇。《王宜强:人生“三部曲”》,作者紧扣“严”、“狂”,“廉”三个字,书写了一位个性十足,且业绩不凡的铁道兵团长,生动有趣。《王文发:毕生献给铁道兵事业》,文笔满含激情,一位忘我工作,拼命三郎似的战友形象跃然纸上,让人肃然起敬。《黄景学: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活灵活现地让一颗赤子之心得到有血有肉的呈现。《沙明:难以割舍的紫阳情结》,描写的虽是一个人的故事,表现的却是所有铁道兵难以割舍的战友情怀,如泣如诉。《洪灵妈妈:铁道兵永远的记忆——记志愿军铁道兵女兵洪灵妈妈》,以久远而亲切的故事,让我们永远记得为祖国和世界和平奉献了青春和热血的战友。《黄明朗:名符其实的文化志士》,解读了一位转业后在文宣战线成就卓著的战友,矢志不渝追求事业的情怀密码。《李亮:圆梦路上》,以可圈可点的事迹,记述了一位援越抗美老兵带领战友们重返战场的故事。</h3> <h3>快乐写作群群主郑建平颁发三等奖8名</h3> <h3>《艺术现场》群群主张衍海颁发三等奖奖金贺卡各300元(奖金发个人私信)</h3> <h3><br></h3><h3>三等奖获奖者代表王林山发表获奖感言</h3><h3><br></h3><h3>各位评委,各位战友:大家好!</h3><h3> 在得知我的征文《把毕生献给铁道兵事业》获得三等奖后,心中顿感有些惊喜。当初写作时,出于响应兵网号召,最主要的,是主人公的事迹深深地感染了我,以至于对我的人生产生过重要影响,使我终生难以忘怀!至于能否获奖,真的并未在意,或有过什么预期。</h3><h3> 人固有自知之明。我深知自己的阅历肤浅,水平有限。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鼓励!我将继续努力,为传承铁道兵文化,弘扬铁道兵精神,书写新的篇章。</h3><h3>谢谢大家!</h3> <h3>李汪源独唱《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h3><h3>(写作群)</h3> <h3>朱岩摄影作品欣赏</h3> <h3>第一张《西藏湿地风光》 第二张《马踏雪原》</h3> <h3>《张金春:一个填补历史空白的老兵》以一位战友的事迹而带出了援越抗美战场上一支英雄队伍血染的风采,荡气回肠般震撼。《许敬银:有工匠精神的十八大代表》,从题材的唯一性入手,呈现出铁道兵总是能在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伟大的骄人业绩。《陈和文:蚕儿不食千张叶,安级吐出万丈丝》,记录了一位战友奋发自学。成为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的传奇,是“打不烂,炸不断”精神在知识道路上的延伸,因而更加难能可贵。《李军:最美称呼——好人李军》,书写了一位雷锋式的战友故事,文笔亲切而生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我的父亲老铁》,在铁二代的眼里,不仅是父亲,更是一个冲锋陷阵的战士。</h3><h3>战旗为什么这样红?应该让历告诉未来:铁道兵的本色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是战友们的奉献精神染红了我们的战旗!</h3><h3>军旗漫卷着白云高天,旗帜上有我们的坚强和勇敢!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h3> <h3>兵网顾问王振江颁发二等奖5名</h3> <h3>王明义会长颁发二等奖奖金贺卡各500元。(奖金发个人私信)</h3> <h3><br></h3><h3>二等奖获奖者代表李友珍发表获奖感言</h3><h3> </h3><h3>亲爱的战友们大家好!</h3><h3>我是二师医院李友珍。1965年入伍在北京301护校学习。1968年毕业后随中国后勤部队一支队奔赴援越抗美战场。得知我写的征文荣获二等奖,心里特别激动。为什么激动?不是获奖更不是奖金,而是援越抗美历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了解,我写的张金春征文获奖了,张金春也被评为全国退伍军人模范,这是对我们援越抗美老兵最大的奖励。</h3><h3>这样的大型活动影响力大很受欢迎,就像是在部队里开展学先进的活动一样。</h3><h3>感谢铁道兵战友网组织这么好的活动,也感谢辛苦的组委会成员,更感谢你们长期以来宣传铁道兵的丰功伟绩,向你们致敬!</h3><h3>2019年8月1日</h3> <h3>公众号总编何燕宁演唱《当兵的历史》</h3> <h3>《邹国华:令人尊敬礼的共和国专家》一文,为我们讲述了年初才离开我们的邹国华老战友的故事,这位无论在战火硝烟中还是在一条条和平建设的线路上都兢兢业业勇于奋献的老专家,是我们铁道兵队伍中成千上万优秀技术干部的代表,他们的业绩平时就像讲述者的文笔一样质朴无华,却以极大的奉献精神担负起国家使命:站立着,他们是擎天的柱,中流击水;横下去,也是承重的梁,力扛千钧!</h3><h3><br></h3><h3>《张学荣:心中的“铁道兵塔”》一文,作者切入题材的视角独到,以告别战友一瞬间的被触动,闪回他生命临终前的几十天时光,突显出张学荣战友面对死亡,笑对人生,兵运魂永存的钢铁意志,不仅彰显了铁道兵特有的顽强精神,而且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更加怀念长眠在异国他乡和山水之间的近万名虞友烈士,铭记他们的浩气长存。</h3><h3>于是我们会问,战旗为什么这样红?那就让让历告诉未来:铁道兵精神永存,是战友们的热血奉献染红了我们的战旗!</h3><h3>军旗辉映着万水千山,旗帜上有我们火热的情感。从东海到天山,由塞北至江南,我们总是出现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h3><h3><br></h3><h3><br></h3> <h3>铁道兵战友网站站长刘政湖颁发</h3><h3>一等奖2名</h3> <h3>兵网系统常务副总协调侯卫颁发一等奖奖金贺卡各800元。(奖金发个人私信)</h3> <h3>一等奖获奖者代表甄永朴发表获奖感言</h3><h3><br></h3><h3>各位首长、各位老师、各位评委、各位战友,大家晚上好!<br></h3><h3>今天,我有幸能参加这样隆重的颁奖晚会,心情无比激动。在这里我要感谢《兵网》的各位首长、老师的关怀和帮助,感谢各位评委的抬爱,更要感谢《老兵原创之家》编辑部。是《老兵原创之家》编辑看到我写的报道,亲自指导我写下了这篇征文。从而获得了各位评委的认可。</h3><h3> </h3><h3>《致敬征文》 主人公张学荣,用他对铁道兵的那份眷恋之情和面临死亡,笑对人生的乐观态度,感染着我们每一位与他实际接触过的人。他在最后对自己后事的安排上,处处在诠释着一个铁道兵人 “兵魂" 永存的精神所在。张学荣走了,但是,他却真实地给我们留下了永恒的铁道兵兵魂!</h3><h3> </h3><h3>作为一个最普通的铁道兵文化传播者,我将以此荣誉做为动力,继续努力,在弘扬铁道兵精神,传承铁道兵文化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余热,多写铁道兵普通老战友的的文章,为铁道兵人明天的更加美好而奉献一份力量。</h3><h3>谢谢各位!</h3><h3>原铁道兵九师四十一团 甄永朴</h3><h3> </h3><h3>2019年8月1日</h3> <h3>兵网《艺术现场》群书画摄影作品展示</h3><h3>殷安瑜书法作品<br></h3><h3><br></h3> <h3>李凤强版画</h3> <h3>梁其活摄影荷塘雾色图</h3> <h3>高洪建虎母子情深图</h3> <h3>成秉羿国画扇面与团扇</h3> <h3>崔纪松国画山水图</h3> <h3>向延法团扇与扇面书法作品</h3> <h3>双道俊篆书作品</h3> <h3>周书荣国画作品</h3> <h3>誓振海书法作品</h3> <h3>张凤洁花鸟画作品</h3> <h3>张家林作品一马克思肖像</h3> <h3>金永碎会长演唱京剧选段</h3><h3>(企业家群)</h3> <h3>《愉悦交流》群群主屈文录发布项目组、评审组成员优秀作品展示</h3> <h3>周安才演唱《战友情歌》</h3> <h3>朱华根手风琴拉唱《当那一天来临》献给铁道兵战友</h3> <h3>一等奖(两名) </h3><h3>1 【致敬86】邹国华:令人尊敬的共和国专家 李玉树 </h3><h3>2 【致敬20】张学荣:心中的“铁道兵塔” 甄永朴 </h3><h3>二等奖(五名) </h3><h3>3 【致敬34】张金春:一个填补历史空白的老兵 李友珍 </h3><h3>4 【致敬44】许敬银:有工匠精神的十八大代表 鲁兴勇 </h3><h3>5 【致敬149】陈文和:蚕儿不食千张叶,安能吐出万丈丝 尤兴益 </h3><h3>6 【致敬37】李军:最美称呼“好人李军” 常玉河 </h3><h3>7 【致敬03】林立治:我的“老铁”父亲 林文钦 </h3><h3>三等奖(八名) </h3><h3>8 【致敬121】李月光:国际主义战士 刘尊鑫 </h3><h3>9 【致敬125】王宜强:人生"三部曲" 关艾勤 </h3><h3>10 【致敬14】王广发:毕生献给铁道兵事业 王林山 </h3><h3>11 【致敬140】黄景学: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荣获者 唐晓平 </h3><h3>12 【致敬 116】沙明:难以割舍的的紫阳情结 张有安 </h3><h3>13 【 致敬150】洪灵:志愿军铁道兵女兵 王红旗 </h3><h3>14 【致敬134】黄明朗:名副其实的文化志士 王贤 </h3><h3>15 【致敬09】圆梦路上 沙明 </h3><h3> </h3><h3>优秀奖 (18名)</h3><h3>16 【致敬74】徐佐林:铁兵出身的全国知名演讲艺术家 张怡华 </h3><h3>17 【致敬02】鲍宗盛:七十岁再出发 周其林 </h3><h3>18 【致敬145】罗纪造:牢记使命,终生不悔 罗一 </h3><h3>19 【致敬128】康天鑑:一位老铁道兵的心意 孙善武 </h3><h3>20 【致敬50】刘楚安:一生奋斗热爱铁路工作的总工 李忠忱 </h3><h3>21 【致敬83】张锁龙:用铁道兵精神 引领新征程 龙章荣 </h3><h3>22 【致敬61】龚冬保:踏着雷锋的脚印 罗光明、翟基生 </h3><h3>23 【致敬92】李武兵:用诗写就的人生 史锡腾 </h3><h3>24 【致敬52】刘长高烈士:临危不惧、英勇献身 潘寿军 </h3><h3>25 【致敬90】薛其福:牵挂烈士、关怀遗孤近半个世纪的老铁道兵 李进京 </h3><h3>26 【致敬148】赵本信:抹不去的坚强意志 王云祥 </h3><h3>27 【致敬111】孔奇:铁 兵 的 骄 傲 杨立新 </h3><h3>28 【致敬118】黄靖:一个执着挖掘和弘扬宝卷文化的人 陈竹荣 </h3><h3>29 【致敬49】霍传功:传奇的霍副营长 胡周崇 </h3><h3>30 【致敬127】周义正:能受天磨乃铁汉 殷永琪 </h3><h3>31 【致敬144】陈瑛丽:开拓紫阳茶业市场,带动一方脱贫致富 刘嘉国 </h3><h3>32 【致敬105】熊瑞华:以帮扶战友为己任 陈星斗 </h3><h3>33 【致敬108】陈明明:为民排忧解难的退伍兵 赵发秀</h3> <h3>[鹧鸪天] 《致敬战友征文》感怀</h3><h3>文/王振江</h3><h3>今世深怀战友情,清词丽句道心声。</h3><h3>每逢着笔文中忆,难忘同心雪里行。</h3><h3>山叠嶂,水纵横。高寒禁地未曾惊。</h3><h3>身临鸟道铺新路,独有英雄铁道兵。</h3><h3><br></h3><h3><br></h3><h3>参加庆祝“八一”</h3><h3>建军节暨【致敬.战友】征文颁奖晚会有感</h3><h3>原铁一师:潘寿军</h3><h3>纵观铁道兵网站举办的这次【致敬.战友】征文活动的全过程,我和许许多多的战友们一样,感到心潮澎湃、热血沸腾。</h3><h3>无论是参加作者对稿件的酝酿采写过程,还是网络读者对刊登征文的阅读交流过程;无论是评委的精心评审过程,还是颁奖晚会的表彰奖励过程,自始至终都贯穿了对铁道兵精神的传承和弘扬,自始至终都充满着全体参与者无比奔放的热情和无私奉献的精神。</h3><h3>【致敬.战友】征文活动的成功举办,是铁道兵网络系统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征程中,学习宣传、回顾总结铁道兵精神的一次有益的探讨和生动的实践,是当年的“老铁”们以实际行动庆祝“八一”建军节的一种好形式、好方法。</h3><h3>这次活动精彩纷呈,获得了圆滿成功,不仅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和社会效益,也使广大的参与者接受了一次部队革命传统和铁道兵精神的再学习、再教育、再提高,正如许多读者所说的那样,每阅读一篇征文,灵魂就受到一次洗礼,思想就得到一次教育,精神就得到一次升华。一篇篇征文就像一堂堂生动的思政课,鼓舞和激励着战友们,永远保持和发扬铁道兵的光荣传统,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积极发挥余热,不断彰显当年铁道兵精神的良好风貌,继续为火红的“八一”军旗增光添彩,努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大业,做出自已应有的贡献。</h3><h3>在此,我们热忱地期盼:铁道兵网络系统与时俱进,为传承和弘扬铁道兵精神,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推出更多新规划和新举措,适时举办更多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深受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有意义的新活动!</h3><h3>2019.8.1于晚会现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