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传团队的教育智慧,承智慧的教育力量,西港路小学五六年级培训会“传承教育智慧,团队共同发展”于7月8日在会议室召开。</h3> <h3> 杨佳红校长高度重视亲自到会,李静副校长主持会议,主抓教学的杨莉主任、邢熠主任和霍蕊主任,以及全体五、六年级的语数英老师均出席了会议。</h3> <h3>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每一次点滴的进步与成长都离不开锲而不舍地坚持。杨佳红校长在会上对六年级全体教师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对下一届提出殷切的希望,相信在西小这样勤奋向上、团结互助的团队里,我们携手并肩,共同把教育教学推向前进。</h3> <h3> 西港路小学六年级组全体教师根据毕业班一年的教育教学工作,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传承会上进行了总结与分享。</h3> <h3> 数学组长赵静老师结合数学教学表达了一年的体验、感受和收获。</h3><h3> 数学课堂,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对数学有兴趣,人人的数学学习都有发展。为此,赵静老师重点强调以下几点。第一,课前预习把握好。通过自学,已经学会的东西,孩子交流汇报。自学学不会的,课上交流研讨。第二,体验式教学的尝试。举出立体图形教学的例子,指出学习重在体验和交流。第三,单元整理重总结。每一单元结束后,一定要对整个单元的旧知识进行梳理整合,让数学知识连成线,铺成片。第四,教学方法巧变换。结合教学实际谈到了如何灵活学数学</h3> <h3> 几位数学教师互相鼓励,取长补短,一路相伴,教研氛围浓厚,每次上课的前一天,大家都互相交流学习,研讨教材的重难点,在研讨中把大家的智慧集中在一起,共同分享,达到了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的目的。</h3> <h3> 乐于分享的大环境是团队同行共进的保证。张妍老师说“同组教师姐姐们乐于分享和协助指导,工作中遇到问题多请教同组教师,在姐姐们的提醒、指导、帮助和分享下,拥有了更好的教学技巧方法,对题型和得分点的把握也更清楚。”</h3> <h3>杨春洁老师结合教学收获谈到重要几点。
</h3><h3>一、纪律保障是前提。
</h3><h3>二、学习兴趣是关键。
</h3><h3> 上课时语言轻松幽默,孩子爱学数学,给孩子足够的轻松,从不压堂。
</h3><h3>三、注重计算能力的培养。
</h3><h3> 从三年级至毕业,每天六道题。从未间断。
</h3><h3>四、一直关注学差生,认为一个学差生的提高抵过十个优秀生的提高。
</h3><h3>五、有效地复习手段。
</h3><h3> 每一单元的典型题要攻破,做一道会一道。“抓紧学习的每一分钟,而不是抓紧每一分钟去学习”,保证学习的高效性。
</h3><h3>六、所有错题都需要红笔改正,印象更深刻。</h3> <h3> 王伟老师结合试卷中题型例子分析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性,平时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作用,让动手操作成为一种习惯。发挥新的优势,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操作。</h3> <h3> 语文组长史鸿雁老师从全局角度出发,关注整体情况。她指出,六年级的学生思想和行为会有很大变化,我们要格外关注。六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是复杂的,综合的、更是系统的,来不得半点疏忽大意。她强调班级管理很重要。第一,要培养学生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第二,稳抓纪律,营造良好氛围。第三,尊重学生,以诚相待。随后又给出语文教学中的建议。第一,充分利用自习时间,查漏补缺,夯实基础知识。第二,平时注重学生的书写练习,严把书写关,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第三,分类复习与综合复习相结合,在试题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h3> <h3> 丁慧新老师从阅卷的角度分享了习作训练需要注意的方面。
</h3><h3> 一、要有丰富的语言经验积累。
</h3><h3> “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语言经验的积累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思维能力,一个词汇贫乏的人是不可能在习作中表达出细腻情感的。除了背诵好词佳句,还要积累语言经验,就是词语怎么用,词和词怎么搭配,句和句怎么组合,把积累下来的语言在语言环境中运用,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就得到了语言经验。小到遣词造句,大到复述课文,讲述故事,分享体会……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安排实践表达的时间。
</h3><h3>二、选材立意要有新意。
</h3><h3> “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一本作文中能有一篇“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作文,同等水平下会得高分。因而,教师平时可以引导孩子写简单日记,记录积累生活中有感触的点滴小事儿,也可以在习作点评时选不同素材的文章来分享,让孩子有表达的想法,并且乐于表达。</h3> <h3> 团队的合作离不开领导的正确指引,队伍的齐心协力,交流共进。邵晔老师通过六年级老师工作的事例指出教育与教学活动应遵循的三条原则。一、团队合作,互帮互助。二、按部就班听指挥。三、学科交流、共同进步。</h3> <h3> 张文馨老师一方面强调了六年级的特殊时期,教师更要与孩子和谐相处,做孩子值得信赖的朋友,要多鼓励,多表扬。另一方面又指出了阅读理解题除了多做题外还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能够整体把握和深入理解。从整体上读懂文意,文章写了什么。从关键词句上来深入领会文章作者的意图、感悟。教学时强调学生回答问题时一定要完整,用词要准确,不能过于宽泛,更要结合具体的句子来答题。</h3> <h3>马金茹老师结语文教学实践给出三点建议:
</h3><h3>一、培优重要,补差更重要。
</h3><h3> 孩子一旦出现下滑趋势就一定要引起重视,否则差距会越来越大,从孩子到家长,都会苦不堪言,尤其是语文作为一门基础与积累的学科就更有难度。
</h3><h3>二、语文学习“三分课内,七分课外”。
</h3><h3> 教师和家长一定要调动起学生在课下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语文成绩好的同学决不单纯地凭借课上的40分钟。马老师为此从五年级开展读书换卡交流活动。一书一卡,五卡一学士,五学士一硕士,五硕士一博士。每张卡的获得分三个步骤,一是遍读全书,二是写出不少于600字的读书笔记及感悟。三是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录制成小视频在班级微信群中分享。在经过这样的三步之后,学生的收获是显而易见的,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升。
</h3><h3>三、习作训练
</h3><h3> 针对学生作文字迹差,内容少的特点,坚持每周一文的训练,特定每周五为作文讲评课,经过一段时期的训练,个别同学逐步显示出自己的写作天赋,每篇都很认真,而且颇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h3> <h3> 章凡和刘建颖两位英语老师从教学经验,学生管理和阅卷体会等方面谈了自己的经验。
</h3><h3> 每一节课都要做到“有备而来”,课后做好反思;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的能力;认真分析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在批改过程中找到问题及时记录总结,做出针对性改进与提高;分层分类复习,帮助不同学生获得不同的提高和收获;单词拼写、词义记忆等词汇教学在平时一定要常抓不懈。<br></h3> <h3> 每位教师分享完毕,李静副校长都能给予肯定与评价,并且给出相应的建议,为五年级教师的努力提供更明朗的方向。</h3><h3> 最后李静副校长做了总结性发言,她对新任六年级的教育教学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并对下学期工作提出了要求和期望。</h3> <h3> 传承是种力量,愿这股的力量带领我们西小团队创造更加灿烂的篇章!</h3>